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Bjarke Ingels:BIG的22个代表设计 | 有方讲座48场实录

Bjarke Ingels:BIG的22个代表设计 | 有方讲座48场实录
编辑:原源 | 2020.09.25 11:45

 

BIG的作品,当然要听Bjarke Ingels自己讲述。

 

9月21日晚7点,在好友马岩松的线上发布两周后,BIG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创意总监Bjarke Ingels也来到有方直播间。一小时,听Bjarke以“赋形未来”为题讲述团队逾20个代表设计,最大的感受莫过于:过瘾。

 

从乐高之家和疫情期间3D打印应急医疗设备开始,到高层、博物馆、城市设计三类型下的逾10个多样案例,Bjarke完整呈现了BIG设计实践的广度。在享乐永续主义、社会基础设施等代表性设计理念外,讲座反复提及的是“保持赋形的创意,再通过理性实现它”。介绍团队时Bjarke还抛出了本场讲座最大彩蛋:BIG深圳办公室已在筹备之中。

 

直播观看4.6万人气的数据,打消了讲座前我们对全英文演讲号召力的担心。下文为讲座全文中文翻译,分享给当晚未能在场的更多读者。B站搜索“有方空间”或直接点击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A411J7qh,可查看完整视频回放。

 

△ 《赋形未来》讲座短片  制作:有方

关于BIG建筑事务所更多资讯

可关注公众号:Bjarke-Ingels-Group

 

1

从乐高开始,建造自己的世界

所以大家看到我的屏幕了对吗?一个乐高小人。我想从它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小时中谈谈建筑和建筑师的角色——当然,一定是跟我个人的经历有关。

 

 

在我小时候,母亲总是告诉我,我和乐高小人有着一样的“比例”,我想她是有道理的(笑)。而下图是在我们的项目“乐高之家”的奠基仪式上。乐高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成功做到了让大家都认为它来自自己的祖国,而实际上乐高来自我的祖国:丹麦。他们邀请我们设计乐高之家,于是我们试图设计一个像乐高产品一样吸引人、让人有参与感的建筑。

 

“乐高之家”奠基仪式
乐高之家俯瞰  ©Kim Christensen

即使没有门票,你也可以随意探索乐高之家的屋顶,它就像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游乐场;你还可以从建筑的四个角落进入中间的广场,光线透过上方的展览空间洒落,比隆当地的居民可以自由在此休憩停留。当然,你也可以参观上层的展览空间,这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你能触碰所有藏品的博物馆。地下层收藏有乐高史上诸多重要的创作,当然,乐高之家的建筑模型也成为了其中的永久收藏之一。

 

©Iwan Baan

乐高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玩具。它是一种工具,能让孩子创造他或她自己的世界,然后通过游戏让朋友加入这个世界的创造中来。对我来说,这也恰恰是建筑的本质。

 

乐高之家室内  ©Iwan Baan

 

2

设计赋形

生而为人,我们有能力创造自己的世界。“设计”在丹麦语中是“Formgivning”,亦即“Form giving”赋予形式的意思。人有能力为我们的未来赋形,有能力给希望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赋予形式。这是建筑的核心魅力之一,也是BIG在过去近20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们的设计工作跨越各种尺度,从产品设计,到不同规模的建筑项目、社区和城市设计。在Masterplanet项目中,我们的设计范围甚至包含了整个地球。目前BIG在纽约、哥本哈根、伦敦和巴塞罗那四个城市设有办公室,剧透一下,我们也正在筹备深圳分部的设立。

 

BIG四地团队

在过去六个月中,像所有人一样,我们也是通过网络完成协作。而在疫情爆发后,我们几乎是立刻调动了模型工作室中全部的3D打印能力,开始为纽约、伦敦、西班牙和丹麦的医院生产应急医疗设备。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建筑公司的制造能力给予医疗界的支持,而这种“赋形”当然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下图是我们在哥本哈根建造的社会住宅Dortheavej Residence,由模块堆叠而成,与乐高积木也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预制件的堆叠方式,使每两个模块能有多出的室内净高,达3.5米。即使是由重复、理性元素构成的社会住宅,你也可以做出更有机的形式。

 

Dortheavej Residence  ©Rasmus Hjortshøj

“8字住宅”(8 House)是我们创建的一个能容纳500个家庭的立体社区,包含联排别墅及公寓等户型。设计创造出一个三维路径,人们可通过步行或骑行,沿露台花园从街道一直上到顶层。

 

8字住宅  ©Jens Lindhe

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水上住宅Sluishuis中,我们采取了与8字住宅类似的设计思路,但将建筑形态倒转过来。在临湖一侧,建筑体量被提起一角,项目的中央庭院因此得以与城市连通。人们甚至可以直接划船停靠在院中,庭院也由此成为阿姆斯特丹港口的一部分。

 

Sluishuis效果图  ©BIG

而我们在纽约的西57街集合住宅(VIΛ 57 West),则是对欧洲庭院建筑类型和纽约垂直摩天大楼的结合,我们称之为“court-scraper”。设计将中央庭院面向哈德逊河敞开,日光与河岸的瑰丽景色得以深入这一“城中绿洲”。庭院建筑的社会友好性,与美式高层的气质和极佳景观,兼收于项目之中。

 

VIΛ 57 West远观  ©Iwan Baan
VIΛ 57 West街景  ©Nic Lehoux
VIΛ 57 West中央庭院  ©Iwan Baan

 

3

享乐可持续

接下来我想讲一个在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哥本哈根海港浴场中,就开始思考的想法。后来我们延续它完成了奥胡斯海港浴场。

 

哥本哈根的港口非常干净,人们可以直接跃入其中、在里面游泳。这让我们感受到:清洁的港口或者绿色城市,不仅于环境和动植物有利,更大的获益者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如果有干净的港口,人们就不再需要驱车数小时前往海滩;我们称此为“享乐永续主义”(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讲座截图
奥胡斯海滨浴场  ©Rasmus Hjortshøj

数年后,我们在2010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设计中,延续了这个理念。丹麦馆的设计被视为对丹麦都市生活的集中呈现,因此你能看到哥本哈根的蓝色自行车道以及“城市自行车”——哥本哈根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免费自行车系统、供居民租借出行的城市。我们鼓励访客骑行穿越建筑,这与受困于拥堵中或者不断地寻找停车位,无疑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当然,对于不那么耐心、希望早早结束观展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展馆(笑),因为你可以用5分钟看完场馆内的所有内容。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Iwan Baan

在展馆中心,我们重现了哥本哈根海港浴场,让访客能够体验哥本哈根干净(有时也很寒冷)的水质。为了吸引中国观众,我们还带来了丹麦的国家象征——雕塑“小美人鱼”,因为我们了解到在中国公立学校的课程中,有丹麦国宝级作家安徒生的三个童话故事,其中一个就是美人鱼的故事。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内“小美人鱼”  ©Iwan Baan

我们设法向丹麦政府申请,把小美人鱼带到中国。最终如你所见,我们把她钓了起来,并设法通过了中国海关。

 

讲座截图

最终,小美人鱼在上海待了6个月。作为文化交流,在她离开祖国的日子里,我们邀请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创作了一个装置:世博会期间,他在丹麦馆里安装了一个相机,并在哥本哈根美人鱼通常坐的地方安装了一个巨大屏幕。这是丹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享乐永续主义”理念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次实现。

 

艾未未装置讲座截图

 

4

不一样的高层设计

不久后,我们被邀请参加深圳国际能源大厦建筑设计国际竞赛。总体规划规定了两座塔楼,一座220米高,另一座110米高。这本质上是一个位于亚热带城市中心的大工作区,所以你希望取得日照和景观的最佳效果,同时尽量减少热辐照量和眩光。

 

我们的想法是,把塔楼立面想象成类似三宅一生产品的褶皱,主要面阳的方向相对封闭和不透明,背阳面则由玻璃组成。在这种逻辑下,建筑减少了阳光直射但无损于开放性,立面呈现着从实体到透明的渐变,制冷的能耗也因此得以降低。建筑的优雅体量,实际来自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也正是这个想法保证了项目出色的性能。我们将这种统一称为“美学的可持续性”。

 

深圳能源大厦  ©张超

另一个高层案例是在新加坡CBD的新加坡大厦(Singapore Tower),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建筑底层是“小贩中心”(hawker center),中部为住宅,高区为办公。

 

设计将街道还原为公园、并在建筑中插入了一系列绿化,对传统高层形态有所突破。从街道上望,立面经典的幕墙像被局部“拨开”、邀请人们进入,植被也得以找到自己的“出口”。高层内部有高低错落的立体植物公园,在屋顶花园可眺望新加坡核心区的景观,生态大环境的趣味在城市高区得以保留。

 

新加坡大厦效果图  ©BIG

在纽约,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类似的想法,但容纳于一个不同的建构表达之中。在帝国大厦旁的哈德逊广场,我们的项目“The Spiral”正在建设。

 

建筑采用了前现代摩天大楼的尺度后缩(set back)传统,但这种后缩体现在每一层中。所以写字楼的每层都能拥有一个双层空间和室外露台,人们可以在那里稍事休息,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城市风景,或者安静交谈。这是一串螺旋上升的绿色空间,从地面一直连接到塔顶。项目目前已建成大约三分之二,计划在一年半后落成开业。

 

The Spiral效果图  ©BIG

 

5

为谷歌打造的两个总部

可能你会觉得,作为当代城市突出的建筑类型,高层的设计大概就只能这样了。但在我们为谷歌设计的伦敦总部中,我们希望脱离摩天楼的传统形制,从另一角度创造一个规模相近的建筑。

 

我们设想中的谷歌伦敦总部,就像是将碎片大厦(The Shard)横置平放在场地上:它的高度跟伦敦传统的建筑没什么区别、从外部看就像一个普通的3层楼房;但长度则像一座“卧倒”的超高层,这是因为我们想把尽可能多的谷歌工程师放在同一层上。

 

基地
街道视角效果图  ©BIG

当你走进建筑内,或者看看设计的剖面,你会发现楼内层高是普通建筑的两倍甚至三倍。建筑容纳的实际是三个巨大楼层,员工可以在这个连续的空间内自由协作;会议室、休息室等辅助空间布置在夹层上,屋顶则是一个向游客与谷歌员工共同开放的大公园。这个设计说明,在欧洲城市的尺度中,你也可以安置一座摩天楼—— 一座横向的摩天楼。

 

剖面图、室内效果图、屋顶效果图  ©BIG

我们也同时在推进谷歌加州总部的设计,它位于硅谷山景城。建筑的架构是根据谷歌公司的架构量身定制:在谷歌,4人的工作室组合成18至24人的团队、再扩大为100至150人的小型邻区、300至450人的工作社群,这大概是人们通常能够处理的工作人际关系的上限。

 

最终,建筑约将容纳3000人,近似一个城镇的人口;并需要设置实验室、食堂、会议室等所有的辅助功能空间。

 

谷歌加州总部园区效果图  ©Heatherwick Studio+BIG

我们将所有功能分两层布局,设计以相互连接的工作平台为基本单元,每个平台约可容纳150人。在各工作平台上,通过不同的家具和临时物件,员工可以“定制”自己的工作环境。平台之间留有庭院,中有楼梯将上下层空间相连,并在建筑内部保留出自然。

 

在其上是一个巨大太阳能顶棚,弧面光伏面板可持续供能;相间的玻璃保证着充足的阳光射入,确保建筑室内有完美的日照条件。所以尽管这是一个很大的连续环境,员工也能享有一定的户外感觉。

 

分析图、效果图  ©Heatherwick Studio+BIG

 

6

四个不同的博物馆

我们还设计了许多文化建筑,比如接下来我将分享的四个博物馆。它们虽是同一功能类型,但由于回应着非常不同的设计语境和展陈内容,因此呈现出迥异的设计策略。

 

第一个是我们在丹麦西海岸设计的TIRPITZ地堡博物馆。“二战”期间丹麦被纳粹德国占领,西海岸修建有一系列战壕掩体;地堡博物馆即毗邻一个战时遗留下来的混凝土地堡,坐落于今日有着美丽沙丘风景的自然保护区。

 

我们的策略是让建筑“隐形”,与景观融为一体。博物馆像沙丘上的一个切口,通过四条路径切入,几乎是一个你需要去“发现”的秘密。从远处看,地堡似乎是唯一的建筑;但当你走近,会发现自己逐渐步入一个下沉广场,混凝土渐变为玻璃,为下层展览带来了光线——你就像慢慢走近“二战”的故事,充足日光也随之而来。

 

Tirpitz博物馆俯瞰  ©Rasmus Hjortshõj
Tirpitz博物馆入口  ©Rasmus Hjortshõj

展览所需的照明和悬挂结构,都被直接整合于混凝土上。即使在地下,这也是一个有着充足光线和新鲜空气的空间。从这里,你可以继续你的旅程、直接进入地堡,它完全保留着“二战”后的样子。这座新博物馆像是既有地堡的对立面——地堡是一个沉重的混凝土体块,而由玻璃框起的TIRPITZ博物馆,则是轻盈通透的空间。

 

Tirpitz博物馆室内  ©Rasmus Hjortshõj

第二个博物馆,是刚开放的“爱彼”螺旋钟表博物馆(Musée Atelier Audemars Piguet)。项目位于瑞士汝拉山谷中心的布拉苏丝小镇,周边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钟表制作车间和工厂,我们被要求设计一个可以讲述钟表制造的过程与故事的空间。一方面,这将是一个线性序列,从钟表制造和计时的发端追溯至今;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在章节之间实现跳跃。

 

所以我们将线性叙事盘绕成双螺旋状,然后将其放置在地景之上。屋顶顺延着山谷的坡度,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一年中有六个月,它被白雪覆盖。

 

“爱彼”博物馆外观  ©Iwan Baan

博物馆内有展示各时期制表与计时工艺的区域,你也能看到当代匠人修复器件的工作状态。建筑中没有柱体或墙,玻璃承载了整个屋顶的重量。当你仔细看会发现,玻璃是多达五层的夹层玻璃;在压缩后,玻璃会比钢材更为坚固。盘旋在展馆上空的屋顶像一个发条,设计创造出一种“发条漂浮在风景之上”的错觉;博物馆像一个开放的钟表,将其内装置展示出来。

 

“爱彼”博物馆室内  ©Iwan Baan
“爱彼”博物馆室内  ©Ambroise Tezenas

第三个博物馆项目是MÉCA文化中心,坐落在波尔多完全不同的城市语境下。项目位于加伦河畔,需要将当地三个重要艺术机构汇聚在一起:艺术中心FRAC,致力于电影、文学和视听的图书馆ALCA,以及表演艺术中心OARA。本质上,MÉCA是由三个机构交织成的第四个空间,一个属于城市的公共平台。

 

MÉCA文化中心鸟瞰  ©Laurian Ghinitoiu

我们通过一个共享的“集合地”完成了这一结合:表演中心OARA和图书馆ALCA作为两个支柱,FRAC是顶部的阁楼。新建筑将河滨步道与文化设施相连,并从地面稍微提高,创造出有遮挡的可作为“城市客厅”的广场区域。这个空间可以举行演出,或用作书市、艺术博览会的一部分,在炽热的阳光下提供荫凉。

 

“城市客厅”  ©Laurian Ghinitoiu

项目立面几乎完全由4800块预制混凝土板覆盖,在需要阳光射入的位置则将混凝土抽开。因为建筑的大尺度,在室内看起来像窗户的地方,在外部看就像是墙上的图案纹理。法国艺术家Benoît Maire创作的赫耳墨斯青铜雕像,伫立在建筑朝向河岸的入口,但从建筑大开口的特定角度看,雕像的其中一半恰被切走,这一“缺席”可能是MÉCA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室内、“消失的雕像”  ©Laurian Ghinitoiu

我想展示的最后一个博物馆,是The Twist“扭桥”博物馆,坐落于挪威奥斯陆郊区的美丽河谷。我们被邀请在Kistefos雕塑公园内设计一个艺术空间,可以把它放在任何我们希望的地方。

 

我们认为最明智的做法,是使博物馆成为连接雕塑公园两侧的桥梁——它就像是公园里最大的那个雕塑,横跨在河流上,连接着水平的画廊和垂直的展览空间。在桥下,可见水面的缓缓流动;夜间,博物馆内的照明晕染着河流周边。

 

“扭桥”博物馆外观及俯瞰  ©Laurian Ghinitoiu

当你走近,你会发现支撑这个非凡形式的完全是理性的逻辑,用材也都是挪威最传统和普通的材料。复杂曲线是由标准木构件实现,天窗、通风、照明系统也都集成在这个标准化系统中。

 

“扭桥”是一个奇特的混合体,它同时是一座博物馆,一道桥梁,一个雕塑。

 

“扭桥”博物馆细部及室内  ©Laurian Ghinitoiu

 

7

社会友好型基础设施

如果博物馆可以变成一道桥,也许一道桥也能成为一座博物馆。就像我们最近在温哥华完成的“温哥华之家”(Vancouver House),场地在城中最繁忙的格兰维尔立交桥下;在满足退线及“建筑与桥梁的间距必须长于30米”等规定后,最终能用于建造的基地,是一个极狭小的三角形地块。

 

温哥华之家基地分析  ©BIG

所以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如果建筑需要和桥梁保持30米距离,那么在桥梁高度以上的建筑部分,不就可以回归到正常的塔楼形态了吗(笑)?建筑的扭转形态由此而来。

 

温哥华之家与基地关系  via BIG’s Facebook

项目建成后,当你从桥上开车驶入温哥华,“温哥华之家”的形态就像是有人拨开了窗帘来欢迎你。而在建筑的有机立面中,属于住宅的元素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温哥华之家  via westbankcorp

同时,我们与艺术家罗德尼·格雷厄姆(Rodney Graham)一起在桥下创作了一系列艺术作品,希望让桥下空间更具吸引力,变成“街头艺术的西斯廷教堂”,优化立交桥带给城市空间的负面影响。“温哥华之家”极具表现力的建筑形态,完全是由周边都市环境塑就的——它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它很合群。

 

桥下空间效果图  ©BIG
桥下空间  ©Dan Toulgoet

“温哥华之家”证明了,通过恰当的设计,基础设施也可以为城市环境带来积极效应,我们称这类项目为“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一个相关案例是我们2019年在哥本哈根完成的“哥本山”(CopenHill)项目,一座能源工厂的新生。

 

CopenHill远景  ©Laurian Ghinitoiu

在丹麦,垃圾很少通过填埋处理。42%的废品会被回收再利用,54%的废品将转化为能源——3公斤的生活垃圾可以转化为4小时的电力和5小时的暖气。“哥本山”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清洁的垃圾能源回收工厂,它的发电方式几乎不会排放任何污染,在其屋顶也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室内有充足自然光,就像一座清洁能源的教堂。

 

CopenHill室内  ©Søren Aagaard

设计思路的一个来源,是丹麦可以有堆积如山的废品,却没有真正的雪山。为了滑雪,我们需要经过六小时的车程去到瑞典南部。但是由于这个能源工厂有相当规模,我们可以将它面积达9000平方米的斜屋顶,打造为一个人工的滑雪场。

 

于是我们就这么做了,并在屋顶上种植了数以百计的哥本哈根本地植物——如果丹麦有山脉,这大概就是它的样子。长坡道上,即使在没有雪覆盖的季节,游客也能体会到类似高山滑雪的感觉。在项目立面上,还有全球最高的人造攀岩墙。

 

CopenHill鸟瞰  ©Dragoer Luftfoto
CopenHill滑雪道  ©Rasmus Hjortshoj

我喜欢这个项目,因为它展示了建筑改变世界的能力。我的儿子现在一岁,他不会知道在哥本哈根发电厂的屋顶上,曾经还有不能滑雪的时代。对他和他这一代人来说,在能源工厂的屋顶滑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们对于未来的“疯狂”想法,将直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CopenHill远景  ©Aldo Amoretti

这种将不同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想法,可能是BIG设计思维的一个根基。另一个佐证是我们在奥克兰的新棒球场方案,现有场馆是一个典型的大型混凝土建筑,坐落在停车位的“海洋”中央。

 

我们的思路,是棒球场本身可否融入社区、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园?所以我们将球场规划为周边完整新社区中有机的一部分:在比赛日,它履行球场的功能;而在其他大多数没有比赛的日子里,它将是居民锻炼、享受生活与自然的重要活动空间。新棒球场不仅适用于少数比赛场合,它实际成为了一个新的自然聚集中心,设计尽可能地减少围挡,立面尽量开放。

 

此外,为了减少停车需求,我们试图把棒球场和湾区的火车系统连接起来,而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在车站与球场间搭建直达缆车。由此,前往比赛现场的过程本身,也将成为奇观的一部分。

 

场地现状讲座截图;新球场设计图待发布

 

‍8

未来城市作为设计原型‍

最后的三个案例是基于城市尺度。

 

人们在城市中的移动方式,无疑会影响他们对于城市的想象与感知。我们在日本的首个项目、与丰田汽车集团一同完成的“丰田编织城市”(Toyota Woven City)方案,就是对于社会高度机动流通后,城市形态的探讨——当无人驾驶与氢动力设施普及、城市之间紧密连接、货物全由智能机器运输,我们的生活空间将如何变化?

 

“流动”(mobility)的重要性,深植于丰田的企业文化中。而丰田对于辅助生活的机器人等新项目的研发,无疑提示着由汽车制造商向城市交通公司(urban mobility company)的转型。我们被邀请去研究丰田公司的所有技术,在此基础上构想一个全面强化交通的城市孵化器。

 

在这样的未来城市中,道路将主要被划分为三部分:1)供高速无人驾驶车辆通行的主干道;2)供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小型移动工具通行的休闲长廊;3)为行人、动植物设计的生态公园步道。我们目前的城市街道都被汽车占据,而当道路被划分为以上三种模式,它们交织成的都市空间将实现更多元的社会环境。

 

分析图  ©BIG

略为矛盾的是,在这个为汽车制造商设计的城市规划中,2/3的空间回馈给了人们。“编织城市”是一个研究不同移动方式界面的实验,一个可能应用在巴塞罗那、纽约、东京等不同城市的关于社会基础设施的原型。项目位于富士山下,将在2021年破土动工,之后分阶段开发。

 

丰田编织城市效果图  ©BIG

我们的另一个城市尺度实验,是“纽约大U”(BIG U)这个位于曼哈顿、长达十英里的公园设计。今日的城市面对着来自技术、经济、气候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亲历了2012年飓风“桑迪”对纽约的袭击,而后受邀设计一种弹性防灾基础设施,作为“不易察觉的洪水屏障”。

 

我们认为高线公园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希望吸取它的经验,使基础设施成为既是公园,又能为各区域居民提供不同弹性功能的场所。“BIG U”旨在保护低洼和脆弱地形,在抵御洪水的同时打造更宜人的公共空间,提升社会与环境的效益。

 

BIG U分析及渲染图  ©BIG

在纽约的疫情隔离结束后,项目第一阶段就将动工,我们称这部分为“The Dryline”,帮助曼哈顿“保持干燥”(笑)。实际上,这不仅是曼哈顿需要的设计——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是全球诸多主要城市将共同面对的挑战。

 

 

最后一个原型,是我们与联合国合作构思的基于“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城市。在能源、水资源、食物等方面,这种城市都需要自给自足。传统的城市总规,设计的是街道和城市街区;但当面对“绝对可持续”的城市要求,我们需要考虑所有资源,雨水、湿度、海洋、大气、日照和废弃物,都需要被纳入这个人造生态系统。

 

©BIG

由此有“漂浮城市”(Oceanix City)的构想。我们的想法是建造一个个直径约150米、像小岛一样的浮桥,它们可以被量产,再根据不同的滨水条件进行定制。垂直农业、可遮荫并收集太阳能的大屋顶都是必要的元素,建材应是轻质且可再生的,浮桥应能储存能源、处理污水和废料……一个浮桥岛约可容纳300个居民,他们再组成约1600人的社区、乃至约10000人的城镇——随着集群的不断发展,将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模式。

 

©BIG

我们正在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研发第一个为亚热带气候设计的原型。可以想象,东南亚的一些基地,将是探索这种新型城市形态的绝佳地点;而在此之外,这一系统也应能调适、结合在更多不同的文化和建筑美学中。

 

©BIG

我想,这可能是我今天的最后一个观点:气候在迅速变化,即使全球的城市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碳中和的状态,相当大的气候灾害仍然非常可能在未来发生,世界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注定会被洪水淹没。

 

所以我们需要在今天就开始研发“漂浮城市”这类原型,这样在未来必要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依仗。赋形和人类创造力的真正力量,在于当我们周遭的环境急速变化时,我们依然保有适应和改变的能力。

 

 

 

关于BIG建筑事务所更多资讯

可关注公众号:Bjarke-Ingels-Group

 

 


听译 / 原源  视频剪辑 / 姚雨何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本文文字及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除注明外均来源BIG建筑事务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BIG事务所
有方讲座
2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Karo

3年前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视频回放。?????

超级管理员

3年前

感谢指正,从公众号搬过来的工作遗漏。B站搜索“有方空间”可查看完整视频回放。或直接点击视频地址<a h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A411J7qh"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follow">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A411J7qh</a>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