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2021,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摄影

2021,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摄影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1.12.27 11:06

摄影与建筑之间,有着一段悠久而共有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或者更确切地说,已知最早的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是由法国科学家和发明家Joseph Nicéphore Niéce拍摄于1826或1827年的《窗外的风景》(the 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可以说是一张著名的“建筑照片”。

2014年,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曾举办一场名为“构筑世界:现代摄影与建筑”(Constructing Worlds: Photography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Modern Age)的展览,赞颂摄影为现代建筑带去的影响——它或许已经改变我们看待建筑、城市,甚至世界的方式。

一直关注着建筑摄影的行走,每周六定期推送摄影相关内容,从现代摄影大师的专辑,到旅行摄影投稿。本篇为行走2021年摄影专题总结,单击图片可跳转阅读完整文章;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你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01.现代摄影大师

 

Berenice Abbott

记录现代纽约之诞生

 

贝伦尼斯·阿博特(Berenice Abbott,1898-1991)是美国现代摄影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曾在巴黎学习摄影的她,也被称为那个时代连接起巴黎与纽约两大文化中心的桥梁。

1929年,刚从巴黎返回纽约的阿博特,被城市里建筑景观的快速变化所震撼;在大萧条前夕,她开启了记录纽约剧烈变迁的城市纪实摄影系列。1935年至1939年,在联邦艺术项目的支持下,这些照片以巡回展览与出版物《改变中的纽约》(Changing New York)的形式亮相,引起极大关注。《经济时报》甚至称阿博特为“记录了现代纽约之诞生的女性”(the woman who documented the birth of modern New York)。

Lucien Hervé

成为勒·柯布西耶的“御用摄影师”

 

1949年,吕西安·埃尔韦(Lucien Hervé,1910-2007)以一组650件的摄影描绘了现代主义的先锋作品——马赛公寓。这些照片被委托埃尔韦去拍摄的杂志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埃尔韦“对建筑摄影一窍不通”。然而,当柯布看到这些摄影时,他立即邀请埃尔韦前来自己在巴黎的公寓,并宣称这位摄影师拥有“建筑师的灵魂”。

马赛公寓系列标志着埃尔韦和柯布合作的开始,并一直持续了16年,直到柯布离世。它也改变了欧洲建筑摄影的现状,否定了“用简单的侧面镜头和正面角度拍摄的纪实照片,是传达建筑风格和特征的最佳方式”的信念。

桂离宫与伊势神宫的摄影师——

石元泰博百年诞辰

 

作为日本现代进程中的重要且知名的摄影艺术家,提起石元泰博(Yasuhiro Ishimoto,1921-2012)的名字,许多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桂离宫。

出生于美国、成长于日本与美国两地的石元泰博,1950年代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委托第一次拍摄桂离宫,其后30年间多次拍下不同系列的作品。1960年代开始,石元泰博拍摄的桂离宫影像被广泛用于陶特、格罗皮乌斯、丹下健三、矶崎新等建筑师的著作中,他的名字也因此被东西方建筑界所熟知。

路易吉·吉里镜头下的阿尔多·罗西

 

意大利摄影师路易吉·吉里(Luigi Ghirri,1943-1992)是当代摄影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以探索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闻名;对“规模”与“幻觉”的好奇心,常为他的摄影带去梦幻般的氛围。

1983年,他为Lotus International杂志拍摄了摩德纳圣卡塔多公墓的照片,此后便开始了与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长达十余载的合作。直至去世前,吉里与罗西一直保持着富有成果的对话。俩人之间的共鸣,一方面基于对波河流域(Po Valley)的共同迷恋,另一方面亦有对摄影师的无特征之眼及其为建筑师揭示新事物之可能性的共同信念。

杉本博司的“失焦”建筑

 

过去40年来,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一直是世界舞台上备受关注的创作者。作为1980年代崛起的艺术家中的一员,杉本博司与Andreas Gursky、Cindy Sherman、Jeff Wall等人对摄影做出变革,将其从一种工艺转变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

“建筑”(Architecture),是杉本博司创作于千禧年前、而后偶有更新的一个摄影系列。他将大画幅相机的焦距推到两倍无穷大,透过镜头看到的景象完全是模糊的;他意图通过这种“失焦”摄影的方式,对建筑的耐久性进行“侵蚀测试”。

Åke E:son Lindman

在意大利的花园里过夏天

 

雪季的玛利娅别墅

 

 

瑞典建筑摄影师Åke E:son Lindman(1953-),以拍摄过包括阿尔托、费恩在内的众多北欧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而闻名。他的建筑摄影中很少包含人物,一部分原因是这些摄影曝光时间很长,另一部分原因是人物很少像他所描绘的空间那样完美和永恒。

“我们人类过时了,”Lindman曾这样说过。“建筑是永恒的,尽管它在材料和设计的选择等方面也被时间所标记。”

中野正贵的“东京三部曲”

 

中野正贵(1955-)出生于福冈,成长于东京。与其他摄影师以人物作为拍摄灵感或缪斯不同,中野正贵的缪斯是东京城。2000年,他出版第一本摄影集TOKYO NOBODY,2001年获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2004年出版TOKYO WINDOWS(《东京窗景》),2005年获木村伊兵卫摄影奖。2008年,中野正贵再次出版了一本以东京为拍摄对象的摄影集TOKYO FLOAT,聚焦东京作为湾区城市的水道空间。无一意外的,这些空间里都没有人物的出现。

由此,TOKYO NOBODY、TOKYO WINDOWS、TOKYO FLOAT三本摄影集便被称为中野正贵的“东京三部曲”。这些以8x10大画幅拍摄下来的片段,是中野正贵写给东京的一首无声的诗。

Andreas Gursky

那么远,这么近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1955-)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成长于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他是当代最受关注的摄影艺术家之一。2011年,他的《莱茵河二号》(1999)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33万美元成交,成为(登记在案的)目前世界上出售价格最高的单幅影像作品。

与19世纪早期风景画相似,古尔斯基的照片以宏大的规模捕捉建筑和自然环境。他擅长使用大型座架式相机拍摄大面积影像,再以计算机技术组合数张底片,呈现出色彩鲜明与细节丰富的大型人造景观。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元素重复创造了一种超现实的纪念碑,而超大的输出尺寸、超清的细节,都让古尔斯基的作品无法不令人印象深刻。

上田义彦的密斯之旅

 

上田义彦的赖特之旅

 

1957年生于兵库县的上田义彦,是过去30年里日本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他所获得的众多奖项包括日本摄影学会终身成就奖、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大奖和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摄影奖。

上田义彦的摄影对象从不是唯一的。人像,静物,空间,风景......也有建筑。这或许与摄影师本人对建筑的兴趣有关;他拍过赖特和密斯的建筑,都在他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便是在拍建筑时,上田义彦也会把周围更广阔的风景一同记录。这样所呈现出的,会是更细腻的情感体验。

以光影记录光阴

埃莱娜·比奈镜头下的伍重自宅

 

法国/瑞士摄影师埃莱娜·比奈(Hélène Binet,1959-)是当代最知名的建筑摄影师之一。擅长操纵光影的她,镜头下的建筑总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Nadav Kander

扬子 - 长江

 

Nadav Kander(1961-)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成长于南非约翰内斯堡;1985年移民英国后,便一直居住在伦敦。作为一位在风景与肖像摄影领域获得很高成就的摄影师(曾获荷赛奖与Prix Pictet摄影奖),Nadav Kander也经常被建筑师或建筑摄影师们提及,话题无一例外地,都与他创作于2006-2007年间的摄影系列“Yangtze – The Long River”(扬子 - 长江)有关。

这是一个始于三峡库区集体迁移的故事:Nadav Kander从上海吴淞口出发,沿长江溯源而上,途经南京、宜昌、重庆等地,最终到达青海;找到长江源头的同时,也记录下中国城市、乡村发展“变化中的景色”。

02.当代摄影专题

疫情下的摄影创作

用谷歌街景来“拍照”

 

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我们的存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平凡,也更不寻常。失去了惯见生活场景的城镇,就连日常都显得神秘莫测。

这激发了旅行艺术家和纪实摄影师基拉·金加索娃(Kira Gyyngazova)的灵感,她当时因为疫情正被困在伊斯坦布尔,开始通过谷歌街景软件(Google Street View)散步,仿佛在不切实际地追求突然消失的现实。

30张震撼卫星/航空摄影,看全球30座城市的建造肌理

 

Overview是一个使用卫星和航空图像来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力量如何塑造地球的平台。创始人本杰明·格兰特(Benjamin Grant)希望鸟瞰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视角,可以使人们重新审视赖以生存的星球,以及正在创造的文明。

通过与欧洲航天局、美国航空航天局,以及Nearmap、 Maxar、环球星云、空客等公司合作,Overview逐渐搭建起一个内容丰富的卫星和航空图像数据库。这些图像通常附有一段简介,方便读者了解图像主体(城市或自然)的背景。

欧洲的粗野主义教堂遗产

 

无论是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寺庙、礼拜堂,宗教建筑始终遵循一定的历史模式;然而这并不意味它们不受其他建筑风格的影响,正是不同的风格区分了这些教堂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

粗野主义风格的宗教建筑因其真诚的建造、几何的形式和粗粝的材料质感从普通教堂中脱颖而出。鼎盛发展于1950-1970年代的粗野主义建筑,常见由木模板浇筑而成的混凝土,为建筑表皮带来未经处理的粗粝质感。

全球30处重要交通基建航空摄影,直观感受人类的生产力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卫星和航空图像数据整合平台Overview的Transport(交通)类别下,展示了一批来自全球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航空摄影。这些震撼人心的图像,或许就是我们所身处的文明时代里,人类生产力最直观的表现。

发现新贝尔格莱德

 

2014年秋天,波兰建筑摄影师Piotr Bednarski第一次探访新贝尔格莱德(New Belgrade)—— 一座建于1948年、被有意识地规划过的城市,也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17个直辖市之一。他很快就爱上了这片地区所保留下来共产时代的粗野主义建筑。

“在我的家乡华沙,大多数共产时代的住宅建筑都变成了俗气、五彩缤纷的街区……看到这里密集、原始、荒凉的现代主义建筑,我重新感受到了童年的氛围。我看到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平静地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

伦敦的粗野主义建筑遗产

 

注重材质与氛围、人物与环境关系表达的伦敦建筑摄影师Rory Gardiner,拍摄下来的画面总有一种特别的温度感。他在伦敦记录的4处粗野主义建筑遗产,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这批建于1960-70年代的建筑如何与当下的城市生活衔接,亦能瞥见粗野建筑中难得一见的温柔一面。

欧洲的粗野主义集合住宅遗产

如果有一个词语可以让粗野主义的概念在大多数西方语言中被接受,那就是勒·柯布西耶自己所说的“Breton brut”(未加工的混凝土)。这个术语和它所描述的建筑(柯布的建筑)一起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另一种试图定义这种风格的说明,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史密森夫妇提出:“粗野主义寻求客观地面对现实与社会的文化目标、要求以及技术。”粗野主义面对的是一个大规模生产的社会,并从其内部混乱而强大的力量中引申出粗犷的诗歌。虽然人们对粗野主义的讨论经常建立在美学基础上,其本质却往往是在讨论伦理问题。

宁静的现代序曲

摄影师镜头下的英国基础设施建筑

 

Quintin Lake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建筑/景观摄影师。他对建筑几何形式与宁静氛围的兴趣,在成为摄影师之前、仍在攻读建筑学之时就已经养成。平时工作之余,他热衷于徒步旅行,带着帐篷和相机,一路记录下所见的建筑与风景。

他的建筑摄影系列“British Infrastructure”(英国基建)聚焦于那些安静地补给、连接着英国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类建筑。这些工业建筑在Quintin Lake的镜头下被诗意地连结起来,成为一首宁静的现代序曲。

东京2099

 

如果用《银翼杀手》的镜头去拍摄真实世界中夜晚的东京,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黑暗的浪漫:欧洲的石头城堡

 

法国作家/摄影师 Frédéric Chaubin 在自己的“Stone Age”系列摄影中,将一批欧洲中世纪的防御工事作为故事的主角。摄影师穿越欧洲大陆,捕捉了超过200座古老石头城堡的影像,记录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构筑物丰富的建筑细节,以及它们周围转瞬即逝的天气氛围。

Frédéric Chaubin表示,正如路易·康对苏格兰城堡的关注影响了他的建筑创作一样,这些古老的石头城堡,“或许才是粗野主义的真正起源”。

欧洲的粗野主义教育建筑遗产

 

与其他形式的建筑类似,教育建筑——尽管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有关——也受到各自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影响。结合1950-1970年代欧洲建筑的粗野主义倾向,许多教育机构也转向这种建筑风格来定义他们的美学和强调他们的制度。为保持粗野主义的传统,钢筋混凝土依然作为材料的首选,帮助这些建筑创造丰富形状和纹理。

从北极圈到俄罗斯

后工业时代的苏联建筑遗产

 

“单一城镇”(Monotowns),指代那些围绕单一产业建立的城市定居点。在最新出版的 Monotowns 书中,俄罗斯摄影师Alexander Veryovkin用两年时间,前往苏联腹地拍摄了一批这样的城镇,及居住其中的人民的日常生活,记录下俄罗斯后工业时代的景观和苏联时期留下的建筑遗产。

 

03.旅行摄影投稿

 

行摄巴尔干半岛

从塞尔维亚到黑山

 

摄影师李逸记录的不仅是巴尔干地区的风景、建筑,也有当地的街头人文影像。他尝试从更市井的角度,来展现当地的地域风情与生活节奏。

深圳:南头古城漫游图鉴

 

来自深圳的建筑摄影师AC,借由一次项目委托的机会,深度探索了近年来城中讨论度很高的南头古城。

进入场地后,他感受到了与其他常规项目所不同的拍摄体验。体验的差异化在于场地里浓厚的市井气息和强烈的反差。常规项目拍摄干净简约的画面风格,并不能体现这里层次复杂的场景。于是漫游于城村之间,尝试用纪实的角度记录下地方的场所感。

一名建筑师的东京记忆

 

建筑师常文雨回忆2019年在东京旅行时所见所摄。穿过大街小巷感受街道的同时,也观察在这座包容的城市里、众多建筑师的实践作品。

秩序内外

 

无论在乡野还是城间,日出之时还是日落之后,过去还是当下,我们仿佛都在目睹着一种秩序,也形成了一种秩序。

这种秩序,隐藏在乡野鸡群栖居的场所里,在年久失修被拆除的老屋里,在不断蔓延扩展的城市边界里。这种秩序,让记忆有载体,让生活有感知。我们不是秩序之外简单的旁观者,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在秩序之中。

局部的建筑

 

短暂的旅程使摄影师与这些建筑保持擦肩而遇的距离,设备和技术的局限更让他放弃严肃记录它们的企图。甚至很难分辨随手按下快门时,是出于摄影这一爱好的直觉,还是建筑学的敏感。

然而也正是局部,记录下摄影师与建筑在日常偶遇的那些具体的时刻:具体的光影、具体的场景和具体被打动的心情。

 

 

行走中的建筑学接受摄影投稿

来稿请发送邮件至: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摄影
行走中的建筑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