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术馆于1983年开馆,坐落于台北花博公园旁,是台湾第一座当代美术馆。乘坐地铁穿梭台北,便可遥望建筑坐落于公园的姿态。近年美术馆利用馆前广场,提出创新实验的平台——“X-site”。
伦敦-纽约-台北
英国伦敦肯辛顿花园的蛇形画廊自2000年提出夏季展馆计划“Serpentine Pavilion”,每年邀请建筑师在艺廊前的草坪上设计一座临时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界与文化界最关注的活动之一。相较之下,通过竞选方式进行的X-site,形式较贴近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当代艺术分馆(MoMA PS1)的YAP计划(Young Architect Program)。而这些活动皆反映了当代艺术机构对建筑多元化以及跨界实验性的期待。
台北的X-site将目光焦点聚集在建筑和艺术的连结创作,从建筑寻找其他多元语意或美学的可能性,每年选出一件临时性建筑装置作为结合建筑与艺术事件的体验式空间,激发民众对环境关系的重新感知及关注。X-site自2014年开始由台北市立美术馆筹办,至今俨然成为台湾新一代建筑人、艺术家每年最盛大的建筑活动之一。
X-site,“兴奋”与“未知”
X-site发音与excite接近,有“兴奋”“期待”之意,结合site指代的场景,可作“exciting site”解读;而X亦是一个数学符号,代表未知。X-site将建筑及事件整合,以创意发掘未知的“建筑”,改变阅读建筑的习惯,鼓舞人们反思城市空间性和居住生活的议题,体现当代文化下的建筑构想与创作目标。
从2014年开始,X-site建筑装置征选计划集结了建筑师、艺术家、表演者、设计师等人才资源,整合不同以往的团队与合作网络,以此鼓励新生代建筑师与当代艺术界各领域人才的合作。同时,X-site也呼应了全球环境议题,连结与自然的关系,试图重启与环境的对话,建立永续性观念,并鼓励适合馆前广场的创新构筑工法、材料运用及艺术表现。一直以来,X-site的命题都注重反映馆方的环境课题以及美术馆的使用状态。X-site的评比重点为公共空间的再塑,当代艺术的表现,作品与工法概念的创新,以及美术馆活动空间的延伸使用。优胜团队可获得制作预算新台币350万元完成作品。
X-site历年评比
首届评比内容中包含公共空间功能,相关活动构想建议,环保意识的提出及工法概念。装置作品本身不单有视觉形式,还需充分考虑空间与人群间的融合及沟通机制。此后几届的关注要点也围绕着公共空间功能、活动、事件的发生以及美学艺术的表现展开。
第二、三届命题反映了美术馆面对游客,无法让人潮使用广场的课题,以“会面点”为主题,让设计师们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第四、五届以美术馆修缮工程为契机,抛出"工务所"的议题,让参赛者做出回应。迄今,除了第六届主题为“互依/互利/共生/关系/生态系(Interdependency)”的竞赛优胜者空缺之外,其余五届X-site的题目及获奖作品如下:
OO(2018)
设计:大林工作室
2018年第五届X-site的主题是“关于工务所的行动研究(In Progress)”,优胜作品为OO,由大林工作室团队设计。装置以美术馆休眠的状态为设想主轴,并以日常元素拼贴组构出变幻的场景。
作品外观为鹰架、浪板搭建而成的两座圆柱体建筑装置,三个拟人化的动力装置各自设置于建物一处。借助自然风力,机械装置吹出尺寸形状各异的泡泡,让观众在两个建筑装置中漫步游移之际,仿佛踏入一个个介于潜意识与真实之间的奇异梦境,来回穿梭于美术馆的今昔时空。
材料选择上,OO使用了普通的鹰架与浪板,以透光PC浪板达成空间弯曲的视觉效果,以纤细鹰架达成结构平衡,以FRP浪板塑造如画布又如颜料的质感。三者在光线调节下,交迭出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挤压与释放的视觉与空间感受。展览期间展演与推广活动的安排,也配合装置拓展了民众过去未有的经验和想象。
"泡泡为主体,建筑为他者",设计者以泡泡存在于空间中的形态与关系,诠释了建筑体量之间的设计以及建筑装置与美术馆的关系。
供雾所(2017)
设计:偶然设计及陈冠玮建筑师事务所
2017年第四届X-site的主题是“关于工务所的行动研究(In Progress)”,优胜作品为供雾所,由偶然设计及陈冠玮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雾锥"造型的构造物以正方形排列于广场上。在美术馆将进行空调系统维修的过渡时期,装置以临时性、变动性的微气候事件呼应。团队运用建造时使用的鹰架,塑造了一个装载雾气的容器。
炎热的夏日中,水雾从建筑中漫出,模糊作品的边界和视觉感,吸引人们进入体验与使用。建筑中的空地、建筑本身及观赏者均被水雾包围,渐渐消失不见。而当水气缓缓消退,周围光景再次显现,人们彷佛从浓雾森林中步出,完成了一段历时性的感官体验。
雾锥是一个适合1—2人进入的空间。从外部透过织网隐约可见内部的吊挂植物。偶尔从上或下散出的雾气,也强烈地吸引人们钻入雾锥一探究竟。除了公共空间之外,这个可以被短暂拥有的个人空间与体验,更能让人留下对于某一事件的记忆。
供雾所策划了一场关于温度与湿度的艺术事件。水雾使身体知觉展开,并赋予原先不可见的空气一种可理解的形式。层迭织网构架作为雾的容器,流动漂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可见和不可见、公共性与个体性、自然与人为,空间层次里雾气每一瞬间捕捉的表现与体验,都指涉了变幻不定的样貌。此外,装置内不同形式的活动与表演,也激发了民众对建筑不同的思考与体验方式。
浮光之间(2016)
设计:沈庭增建筑制作
2016年第三届X-site的主题是“会面点(Meeting Point)”,获奖作品为浮光之间,由沈庭增建筑制作设计。设计师在命题上回归到“亭子”的概念,提供给游客一处休息与冥想的空间。
设计师运用城市生活空间中常见的尼龙布、碳纤维、木夹板、钢等非自然材料,重新诠释出一座漂浮的亭子。设计师表示,所有的想法都围绕着“开放的场域,但带有凝聚的力量”展开,希望让人们重新获得身体与城市、身体与空间关系的体验。
作品概念来自风筝与园中的亭子。设计师将日常生活里放风筝的记忆场景与广场强风的特性联结,置入300多组格子箱型风筝,试图在风与日光的浮动之间,勾起那些午后印象。亭子为正方形,在无具体方向感的广场上,光线透过风筝光棚落下,勾勒出美丽的光影。风筝也回应了基地强风的特征,强化了抬高、悬浮的作品的“轻”的感受,与美术馆有重量感的方形体量形成对比。
未知的质域(2015)
设计:共时书写建筑工作坊成员邱裕文、许伟伦
2015年第二届X-site的主题是“会面点(Meeting Point)”,获奖作品为未知的质域,由共时书写建筑工作坊成员邱裕文、许伟伦两位完成。作品从建筑艺术家陈其宽的绘画"阴阳"中获取灵感。以纸材、水墨等手法创造出山、城、间三种空间隐喻的广场,回应当届征集主题“会面点”。
装置以240张纸与740米缆索,在630平方米的范围内提供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同体验。人们的视点与身体在展开的纸墙与线缆之间移动,产生了不同且随机的会面点。连续开展的群山、错向并置的街道与广场意象......层层迭迭的空间如同诗意的迷宫。
边缘地景(2014)
设计:陈宣诚+任大贤+苏富源建筑师事务所
2014年首届X-site的主题为“X-site地景装置计划”,获奖作品为边缘地景,创作团队为陈宣诚+任大贤+苏富源建筑师事务所(C.J.S Architecture-Art Studio)。设计师选用竹鹰架为创作原型,通过竹子垂直向与水平向重复线性构筑,将早期台湾建筑生产系统中辅助的临时性构造物、大型广告招牌及蚵棚的元素进行重组,转化为身体可以体验的装置系统。
整个建筑装置由在地性强烈的格状竹子林、环场步道与金属线性扶手等三部分构成。团队未委托工人施工,而是对竹材接合方式自行实验,从搬运、加工、焊接到组装,与中原大学建筑系学生一起,用双手亲自实践。
设计师与X-site
X-site对年轻设计师是一个把想法自由完整地传达并实践的绝好机会。每届的作品、设计师的想法、建筑的角色、合作与实践的方式以及X-site对建筑圈的影响,都相当多元化。
浮光之间的设计师曾分享,建筑作品的角色是想将人好好地带进去,“让大家体验不一样的事情”,比如风和光的力量。不经意进入并体验并参与游戏的行为,不应基于太刻意的布局与安排。由于公共空间充满可能性,如何将该可能性诱导出来才是设计师想尝试的事情。类似地,第五届获奖者大林工作室对作品OO的阐述也说明,“建筑不是做一个很辉煌的东西,让别人去瞻仰”。建筑应该是一个他者,是被人拿来使用的。
在合作与实践方式上,边缘地景的施工由团队设计师与学生亲自操作。他们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策略。这是非常珍贵的过程。供雾所的设计过程也以有别于过往,七位年轻设计师拥有各自主见,在合作过程中互相了解彼此擅长之处并磨合,透过云端合作分别在伦敦、北京、上海、台南等地一同完成方案。
在过去,建筑是比较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过程,而在当代,这个特点可能在慢慢瓦解。不同性格的年轻设计师没有上下之分地激荡出想法,并完成实践。除此之外,结构、装置、表演艺术等人士都参与到X-site中,以多种形式尝试并实现跨界合作。
沈庭增建筑师曾在采访中提到,"对于X-site,年轻的设计师比较没有包袱,能发想出一些具有启发的点子”。另外,供雾所设计团队也认为,美术馆近年选择的几乎都是没有工程实绩的新兴团队,这点无疑的给了年轻建筑师一个展示设计能力的机会。
至今,越来越多年轻建筑人甚至海外留学中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X-site中,可见该项目提供了比业界一般工程更自由的尝试机会。以往政府等公共部门所举办的竞标与竞赛往往有许多限制,在契约与合作上也较为繁琐。台北市立美术馆中给予设计者许多弹性,因此最终的作品质量也有一定的水平。历届作品更在外国媒体中曝光并获得肯定。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与世界连结的创作舞台,让年轻人更有自信地进入国际设计环境并展开对话。可惜的是,2019年第六届X-site上,评审团以作品实验性不足、空间想象较为单一等原因,决定此届获胜作品从缺。
实验性、创新性、跨界合作与公共空间探讨,是X-site相较其他活动更具特色和意义之处,也是其近年成为建筑与设计圈热门话题的原因之一。期待X-site能继续延续“实验性的精神”,让更多元的作品诞生。
※相关影音:
艺术很有事第7集之:X-site建筑实验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d7oqcY6zY
※台北市立美术馆:
https://www.tfam.museum/index.aspx?ddlLang=zh-tw
※2020第七届X-site计划:
https://www.tfam.museum/News/News_page.aspx?ddlLang=zh-tw&id=1250
作者简介
林静言,东京大学建筑学专攻M1。
版权声明:本文由林静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与自然共生:马恩岛山居 / Foster Lomas
下一篇:特里·法雷尔自宅出售,来看看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