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 孟建民团队
施工图设计 深总院二院四所
建设地点 广东深圳
方案状态 中标深化与施工图设计
建筑面积 21万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孟建民团队提供。
孟建民院士带领深总院创研室,以“一体两翼、多维互联”为设计理念,中标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全过程设计。该项目用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目前已进入深化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等研究院)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携手共建,将聚焦电子信息领域,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和联合技术攻关,培养和汇聚国际高端人才。
方案设计以“一体两翼,多维互联”为理念,希望以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思维来回应复杂的需求。在效率和多元的碰撞之间,在文脉传承与在地性的对话当中,找到最优的解题策略。
有别于传统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高等研究院以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为主,同时下设多个研究中心与科研平台。
项目在整体定位、功能设定、流线需求上,都体现出对功能性和效率的极致追求。基于对项目定位和设计条件的研判,我们认为这所院区应当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有着非常清晰的结构和运行逻辑。
综合场地条件,设计提出“一体两翼”的规划结构:中部为公共共享的功能单元,左翼为教学实验单元,右翼为科研产业单元,形成清晰的、动静分明的功能分区。
简洁清晰的规划结构并非代表着单一和刻板,而是对场地形态、城市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科研空间需求,以及气候条件的综合回应,让更多维度的要素能够因为设计而“互联”,在融合和碰撞当中激发新的火花。
▪ 集约高效的实验空间组织
作为科研机构,建筑需要能够像“机器”一样高效运转。我们通过梳理复杂的实验功能需求,构建最为合理的功能组合关系,利用裙房布置有特殊荷载、空间、工艺需求的实验室,其余实验室模块化布局在两翼。经典的平面组织范式,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逻辑,实现很强的空间韧性。
▪ 内外区分的流线组织
清晰的规划结构,也实现了内外分明的流线关系。院区中部为公共开放的界面,两翼为科研人员与物流流线,同时满足现代院区的开放性和科研空间对流线安全和效率的需求。体育馆、国际交流中心、创新创业组团可面向城市开放共享。
▪ 产、学、研的有机融合
高等研究院未来将成为一个基于科研的“枢纽”,重点关注产、学、研的有机融合。建筑设计通过连廊、开放平台联系各栋建筑,模糊各个功能之间的边界,促进多学科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发展。同时设计加强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之间的空间联系,构建从教学到研发再到转化的链条闭环。通过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中去,实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将前沿成果转换为新质生产力。
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高等研究院作为智慧交互和人才培养的场所,也必然需要适应未来创新和教育的空间需求。我们通过整合两翼连廊以及底层开放空间,形成复合化的开放空间体系,打造集合交通、资源共享、交互空间和配套设施的复合性公共空间,既能够保证各个功能组团的独立管理,又能够实现便捷的资源共享和流线联系。在严谨、高效的总体框架下,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让这里成为创新迸发的未来活力中心。
▪ 规划结构的传承
设计在与场地发生关系的同时,也巧妙地回应了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本部校区(以下简称本部校区)十字轴线的规划结构,以及主轴线上南广场、主楼、北广场依次展开的空间序列。
▪ 建筑形式的对话
主楼在立面设计上,对本部校区主楼的比例划分和符号元素进行了分析与传承,整体形成简约、大气、稳重的院区形象。
与此同时,项目希望以更加现代的材料和精细的节点把控,来凸显科技感与现代感,在延续的同时又有所创新。这种“对话”的理念也同样贯穿到了室内空间的设计当中。
主楼大堂对称的空间形制以及石材的柱廊和背景墙,都体现出对本部校区厚重感的传承。而金属边框、渐变玻璃、极简天花的融入,又传递出空间现代的、有未来感的一面。不同元素的融合与对话成为贯穿设计的重要线索,这也是对项目定位和特点的诠释。
▪ 在地性与气候适应
作为在深圳建设的院区,项目也希望能够符合深圳现代创新的城市特质及华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具体的立面和空间处理,采用开放的架空柱廊、竖向遮阳构件等典型的华南地区现代建筑语汇。通过设计让本部校区的“厚重”和岭南建筑的“轻盈”巧妙融合。
双首层系统与底层开放架空空间结合,将不同的台地标高和建筑楼栋联系起来,以岭南建筑的智慧和在地性的设计策略,盘活建筑底层空间。
▪ 融合景观视野和自然通风的院区通廊
连通场地南北景观绿地的通廊,让南北城市景观能够渗透到院区内部,同时也形成调节建筑微气候的“冷巷”。我们以被动式的策略改善院区风环境与热环境,提升空间舒适性。
▪ 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两翼连廊屋面安装光伏组件共约4000平方米,光伏年发电量约80万千瓦时,可用于地下室直流照明系统,其他光伏余电采用低压并网形式,并入本工程低压系统内。光伏与建筑主体一体化设计,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并为屋顶露台提供遮阳。
屋顶光伏的运用让两翼连廊成为一个更加复合的系统,进一步加强设计概念,同时也形成了第五立面的控制要素,让院区形象更加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感。
▪ 装配式建筑技术
项目设计注重提升装配率,减少现场湿作业。主楼采用预制外墙挂板加预制叠合板体系。外立面设计上通过统一模数尽可能简化施工,对于装饰性幕墙构件尽量做到工厂预制,减少现场作业,并控制外立面完成度。
▪ 海绵城市
设计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建设高效高质的海绵系统。其结合景观生态廊道,可调节院区微气候,并串联大浪市民公园、大浪绿道及茜坑水库,形成“大海绵”的区域性气候“深圳肝脏”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的规划建设,将打造严谨、理性的顶尖科研平台,同时也是开放和多元的未来院区;它传承、延续着电子科技大学的精神与文脉,同时也是符合深圳城市特质和岭南气候的在地建筑;它是一台高效运转的科学机器,追求极致的速度与效率,同时又充满着对人文和自然的关怀。
交融与碰撞将在这里激发新的火花,以科技和创新为纽带将电子科技大学与深圳这座城市联系起来,为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和相关重大装备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国家相关产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教育建筑
建设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
设计时间:2023 年6月至今
用地面积: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方案设计:孟建民团队
主创建筑师:孟建民、彭鹰
设计团队:马力元、林丰、赵津、赵呈煌、陶婷婷、李国利、张小艺、杨雨晴、林键、袁晓凤、刘昕宇
施工图设计:深总院二院四所
施工图设计团队:钟骏、陈源村(建筑);游泽权(总图);冯俨、黎美丽(结构);李扬、潘爱民(给排水);郭方、谢春红(强电);郭方、但波(智能化);罗磊、梁秋霞(暖通)
BIM咨询与设计:深总院数字化建筑研究所(孟乐、袁小芹、曾维浩、袁宪荣、梁红国、韦敏、叶骏强、程威、郑济标、黄其溪、刘瑞龙、张阳、李沐珈、郑济标、张展富、陈至豪、周晓杰、黄福全)
室内设计:深圳亿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深圳泛宇境筑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深圳市启创幕墙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由孟建民团队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SOM新作:上海真如中海中心综合体
下一篇:“q”Center——上海廊下村民活动中心|ppas+Atelier 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