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驿站的三种可能:上海海岸生态驿站 / HCCH合尘建筑

驿站的三种可能:上海海岸生态驿站 / HCCH合尘建筑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4.05.15 16:51
“珊瑚礁”驿站  摄影:朱清言
“浪花消波块”驿站  摄影:朱清言
“海螺”驿站  摄影:朱清言

建筑设计  HCCH合尘建筑

项目地点  上海浦东

设计时间  2022年—2024年


本文文字由HCCH合尘建筑提供。

 

上海临港海岸生态驿站是上海临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三个小型构筑物,点缀在绵延17公里长的海岸边。主要用于作为超长岸线上的标识物,为市民提供简易的休憩落脚点,兼具科普展示属性。

 

驿站的设计思考了以下三个方面:如何在既定的场地条件和造价内做出特征和趣味;如何做到有限定甚至弱遮蔽,但不计容;如何结合海洋科普主题,在无运维的条件下,让构筑物本身具有可读性。

 

“珊瑚礁”驿站与周边环境  摄影:朱清言

临港沿岸平坦、空旷、均匀、无限拉长,巨大的风车、巨石般的消波块和不变的海水都给人以不同于上海日常风景的超现实感。这决定了设计的基本策略:驿站将以点景的姿态进入场地,通过陌生感的体量和材料加强场地原有的非日常体验。驿站将没有顶盖,通过尽量大的围合墙体、分离的构件、多孔的材料分布来膨胀其空间容量。我们将海洋意向抽象化、结合环保材料,尽量使驿站本身从视觉到做法都具有科普展示意义。

 

驿站位置分布  ©HCCH合尘建筑

“海螺”驿站与周边环境  摄影:朱清言
“浪花消波块”驿站与周边环境  摄影:朱清言

考虑到三个驿站分隔相当远,不具备成组呼应的可能,且三者与点位的对应关系主要基于造价和标段划分。我们将其做成了形态和材料完全不同装置,以提供尽可能强烈的可识别性,并更利于适应造价变动的可能。但它们始终共享着上述鲜明、多孔、展示性的策略。从项目伊始和整个建设过程中,三个驿站一直被通俗地称呼为:海螺、浪花消波块、珊瑚礁。

 

海螺织物膜驿站位于大型风车下方。由八品放射渐变的径向钢管形成内外翻转发主体结构,覆面为银色织物膜。底座随形态自然形成半圆弧的长条坐凳。原设计具有更仿生的、类似海胆的凸起形态,在实施过程中因造价原因被简化为光滑曲面。眼睛型的开口形成望向海面的视野,并减少膜材覆盖率。半透织物膜在海边鲜明的日光下富有光影效果,呈现出科幻的表现力,与风车相映成趣。游客自带食物,在向心的空间中与家人聚餐。

 

“海螺”驿站轴测示意图  ©HCCH合尘建筑
设计生成  ©HCCH合尘建筑
俯瞰“海螺”驿站及周边环境  摄影:朱清言
驿站整体外观  摄影:朱清言
驿站鸟瞰  摄影:朱清言
驿站入口  摄影:朱清言

驿站内部空间  摄影:朱清言

材质细节  摄影:朱清言

浪花消波块3D打印塑料驿站比邻东海大桥,设计原型为极小曲面产生太湖石般的多孔空间,游人可弯腰穿行于浪花状的假山洞间。装置由228个3D打印标准化单元构成,形同堤岸上的消波块。单元每个高480mm,分为蓝绿两种色彩,在空间中相互嵌套,彼此支撑,通过单一单元实现了新奇多变的体验。

 

原设计设想采用回收塑料打印单元,并全部通过企口链接,可以像乐高一样搭建。后续因回收塑料造价过高,且装置需要抵抗海边12级抗风,改为高强度塑料,并在空腔内置钢骨架。单元数量由原设计的300个缩减为了228个,尺寸由600mm高缩减为480mm。

 

“浪花消波块”驿站轴测示意图  ©HCCH合尘建筑
设计生成  ©HCCH合尘建筑
模型推敲  ©HCCH合尘建筑

“浪花消波块”驿站外观鸟瞰  摄影:朱清言

驿站外观  摄影:朱清言

材质细节  摄影:朱清言

珊瑚礁回收砖驿站位于岸线东端,靠近临港地标司南鱼。采用类似混凝土人工珊瑚礁的有机形态,意为海边的庇护所。因兼顾建设指标的考虑,最终形态为一圈300mm厚的多孔墙体,内部留空。墙体由回收碎红砖浇铸而成(原设想为牡蛎面或加入牡蛎骨料,后未实现),外表面经凿毛处理形成原始粗糙的完成面,开孔和门洞为耐候钢板收边。珊瑚礁采用六边形为母题,贯穿于墙体开孔、地面植草格、水泥砖家具。蜂窝状的墙体成为攀爬望海的界面,游客在珊瑚礁中打牌、吃烧烤。

 

“珊瑚礁”驿站轴测示意图  ©HCCH合尘建筑
设计生成  ©HCCH合尘建筑
俯瞰“珊瑚礁”驿站  摄影:朱清言
驿站整体外观  摄影:朱清言
驿站外立面  摄影:朱清言

驿站内部空间  摄影:朱清言

材质细节  摄影:朱清言

临港生态三驿站试图创造出冗长地景上富有奇趣的小点。不同于单纯的建筑项目,临港驿站介于景观小品、公共艺术、基础设施之间,协调了多方因素和自然条件。虽然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在材料性上的尝试不够充分,但对于小型特色构筑物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介入是积极的尝试,也在临港岸线上有效发挥了自身点状提升的点睛作用。

 

“珊瑚礁”驿站与海岸线  摄影:朱清言
霞光下的“珊瑚礁”驿站  摄影:朱清言
“浪花消波块”驿站外观  摄影:朱清言
俯瞰“浪花消波块”驿站及周边环境  摄影:朱清言

 

完整项目信息

驿站一:“海螺”织物膜驿站

建筑设计:HCCH合尘建筑

设计团队:陈昊、胡琛琛、肖宇、蔡曦、侯一达

设计院: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预应力PES聚酯膜:法拉利织物

设计时间:2022—2024年

项目地点:上海临港17公里海岸带

摄影:朱清言

驿站二:“浪花消波块”3D打印塑料驿站

建筑设计:HCCH合尘建筑

设计团队:陈昊、胡琛琛、葛子彦、侯一达、朱一凡

设计院: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D打印制作:Xuberance极致盛放

设计时间:2022—2024年

项目地点:上海临港17公里海岸带

摄影:朱清言

驿站三:“珊瑚礁”回收砖驿站

建筑设计:HCCH合尘建筑

设计团队:陈昊、胡琛琛、葛子彦、侯一达、李文希

设计院: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回收红砖供应:徐宏杰

设计时间:2022—2024年

项目地点:上海临港17公里海岸带

摄影:朱清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HCCH合尘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HCCH合尘建筑
上海
景观
项目
1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153****5620

3个月前

真好奇原设计具有更仿生的、类似海胆的凸起形态,落地后是什么样子。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