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陈志华论“老檐出”|侯幼彬口述史

陈志华论“老檐出”|侯幼彬口述史
《寻觅建筑之道》 | 林楚杰 | 2018.01.29 14:46

作为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美学家的侯幼彬先生,一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寻觅建筑之道》中,他以口述的形式将自己与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绕不过的人物——梁思成、刘敦桢、陈志华等人在建筑学上的轶事片段,娓娓道来,让后来者得以看到在那段特定历史时代里,他们在建筑学科中的探索。

 

以下片段节选自《寻觅建筑之道》,由侯幼彬先生口述,陈志华先生论“老檐出”的历史往事。

 

备注:在中国传统建筑里,檐墙指的是处于檐檩下的围护墙。其中,“老檐出”意为露出椽子的檐墙,不露出椽子的称为“封护檐”。

 

6-3-13
“老檐出”的两种做法,都敞露檩、垫、枋与檐柱的受力关系,明示出墙体不承重的“墙倒屋不塌”的构筑特色
6 3 14 ps 1
“封护檐”完全隐蔽檩、垫、枋与檐柱的受力关系,与“老檐出”唱对台戏

忘记了是哪年参加哪个学术会议,陈志华先生和我在交通车上坐在一排,闲聊中陈先生突然说:中国建筑的“老檐出”,墙体只做到檐枋下皮,把檐柱上端和檐檩、檐垫板、檐枋都袒露出来,是一个明示墙体不承重的节点。陈先生不经意说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意识到自己怎么这么迟钝,从书本上和实物中不知有多少次接触到“老檐出”,却是久久视而不见,没有看出这个奥妙。后来知道了“建构”的概念,觉得“老檐出”真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建构”标本。从梁头与檐柱的交接情况,人们一眼就可以看清檐檩是搭在梁上,梁是支在檐柱上,清晰地反映出木构架的力的传递途径,明确地显示檐墙是不承重的,与力的传承无关,即所谓的“墙倒屋不塌”。这是十分精彩地、极真切地袒露木构架结构逻辑的理性设计。我们在悬山屋顶所见的“五花山墙”,也是这样处理的。有趣的是,当我正在盛赞“老檐出”结构逻辑的理性设计时,却想起来檐墙显示梁架,还存在着另一种称为“封护檐”的檐口做法。它把檐墙一直伸到瓦檐,把整个椽条、檐檩、檐垫板、檐枋,连同檐柱、梁头全部包裹在砖砌的封护檐内。这种全封闭的檐口,完全隐蔽了内部的梁架关系,与“老檐出”的做法恰恰背道而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老檐出”的做法,有它的弊病,檐部敞露的檩、垫、枋,没有厚墙保温,成了“冷桥”。这对于室内空间的保温是十分不利的。它只适于对室内保温要求不高的建筑。而对于一般宅屋来说,是不可取的。因此,通常宅屋的后檐墙大多还是采取“封护擔”的做法。这样,我们就得建立这样的概念,“老檐出”的显示结构逻辑是“建构”的、理性的,与“老檐出”背道而驰的“封护檐”,虽然隐藏结构,但是基于防止“冷桥”的需要,体现了功能逻辑,同样也是“建构”的、理性的。这可以说是又一个生动的“二律背反”的设计。

 

1
《寻觅建筑之道》书籍封面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寻觅建筑之道》,已获授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寻觅建筑之道》
侯幼彬
深度
陈志华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