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美学家的侯幼彬先生,一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寻觅建筑之道》中,他以口述的形式将自己与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绕不过的人物——梁思成、刘敦桢、陈志华等人在建筑学上的轶事片段,娓娓道来,让后来者得以看到在那段特定历史时代里,他们在建筑学科中的探索。
以下片段节选自《寻觅建筑之道》,由侯幼彬先生口述,陈志华先生论“老檐出”的历史往事。
备注:在中国传统建筑里,檐墙指的是处于檐檩下的围护墙。其中,“老檐出”意为露出椽子的檐墙,不露出椽子的称为“封护檐”。
忘记了是哪年参加哪个学术会议,陈志华先生和我在交通车上坐在一排,闲聊中陈先生突然说:中国建筑的“老檐出”,墙体只做到檐枋下皮,把檐柱上端和檐檩、檐垫板、檐枋都袒露出来,是一个明示墙体不承重的节点。陈先生不经意说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意识到自己怎么这么迟钝,从书本上和实物中不知有多少次接触到“老檐出”,却是久久视而不见,没有看出这个奥妙。后来知道了“建构”的概念,觉得“老檐出”真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建构”标本。从梁头与檐柱的交接情况,人们一眼就可以看清檐檩是搭在梁上,梁是支在檐柱上,清晰地反映出木构架的力的传递途径,明确地显示檐墙是不承重的,与力的传承无关,即所谓的“墙倒屋不塌”。这是十分精彩地、极真切地袒露木构架结构逻辑的理性设计。我们在悬山屋顶所见的“五花山墙”,也是这样处理的。有趣的是,当我正在盛赞“老檐出”结构逻辑的理性设计时,却想起来檐墙显示梁架,还存在着另一种称为“封护檐”的檐口做法。它把檐墙一直伸到瓦檐,把整个椽条、檐檩、檐垫板、檐枋,连同檐柱、梁头全部包裹在砖砌的封护檐内。这种全封闭的檐口,完全隐蔽了内部的梁架关系,与“老檐出”的做法恰恰背道而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老檐出”的做法,有它的弊病,檐部敞露的檩、垫、枋,没有厚墙保温,成了“冷桥”。这对于室内空间的保温是十分不利的。它只适于对室内保温要求不高的建筑。而对于一般宅屋来说,是不可取的。因此,通常宅屋的后檐墙大多还是采取“封护擔”的做法。这样,我们就得建立这样的概念,“老檐出”的显示结构逻辑是“建构”的、理性的,与“老檐出”背道而驰的“封护檐”,虽然隐藏结构,但是基于防止“冷桥”的需要,体现了功能逻辑,同样也是“建构”的、理性的。这可以说是又一个生动的“二律背反”的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寻觅建筑之道》,已获授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
上一篇:布景式空间设计:天津中加生态示范区展示中心 / CCDI渐进工作室
下一篇:海上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 / 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