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观展的双重知觉:物件、空间与身体 | 看懂2017深双必读文章②

观展的双重知觉:物件、空间与身体 | 看懂2017深双必读文章②
胡佳林 | 李菁琳 | 2018.01.25 13:31

本文为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评论工作坊最佳学员胡佳林的获奖文章。

 

“观展”一定要用眼睛去看么?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同样是信息的呈现,翻阅一本展览手册和去展览现场,区别在于什么?将一个城中村主题的展览放置于一个城中村的现场,会在感官上带来怎样的不同?基于这些问题,在这篇短文中,我试图建立观者身体与展览空间(城中村空间)的关系,以期提供一个观展视角的可能。

 

穿越古城墙之后,我措不及防地跌入一个极为具体的城中村语境。开阔的视野也不见了,握手楼带来极高的建筑密度;整齐划一的城市不见了,每一栋握手楼都在用各色马赛克昭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拙劣的仿古屋檐所带来的别扭感被“城中村”消化良好,甚至带来某种负负得正般的和谐;一些原本不应该属于公共空间的家具被挤到小巷上,东西多得仿佛溢出来——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应该是已经被治理过的景象。

 

为展览而来的游客们在排着队买包子,对,我们轻易地就可以辨识出来本地人和游客,他们彼此抽离、互为观者。沿街面被各色小商铺所占据,打引号的艺术字体占据着饱和度极高的招牌,写的是重庆烤鱼、兰州拉面、桂林米粉……总之是没有粤菜的,如此不深圳却又如此深圳。

 

这一切多少有点光怪陆离,虽然光怪陆离原本就是城中村的底色。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1
Figure1 南头古城街景

 

展览空间中的“双重知觉”呈现

在双年展中,有很多展览通过轴测图去事无巨细地呈现出城中村中的纷乱信息。尽管它非常壮观、让人感受到城中村空间或类城中村空间里的扑面而来的高密度,但轴测图的强硬画风却将空间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用一根根干净的线条去再现空间的质感——连胡乱堆积的杂物经过线条处理之后都是“干净”的——显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信息的丧失,尤其是感官信息的缺失。虽然描绘充满细节,我们却很难进入分毫。经过轴测图的处理之后,在北京的胡同和在深圳的城中村,乍一看仿佛别无二致。

 

与此种描述空间(分析空间)的方法相反,在A1栋4楼的“MAPPING 南头古城”为我们打开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策展人在导言里称其为“蠕虫视角”。展览内容基于对南头古城的分析,副标题叫做“超级乱糟糟”——不过策展人并非想再现这种“乱”,而是借由一些具体的物件去分析“乱”背后所隐藏的空间秩序。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2
Figure2 “超级乱糟糟”的展览空间

展览从一双拖鞋说起。不同尺寸、样貌的数十双拖鞋被刷白并放置在展览的入口,堆成一座城池的掠影,“从侧面观察时可以看到狭长扭曲的空间犹如古城的街道。”

 

南头古城的人很喜欢穿拖鞋,一年四季都喜欢穿。因为每个租户的生活空间都很局促,许多功能空间就会被打散在周边的区域,厕所可能是在100米之外,看电视是在隔壁糖水店里,打麻将又是在别的一个什么地方。这种空间状态打破了建筑学固有的边界,租户们的边界是分离的。为了行动方便,拖鞋就成了一个媒介去衔接室内室外。

 

展览的拼贴画的小故事里有一对小女孩,“南头姐妹花”。她们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因为规章制度不得不穿皮鞋或球鞋,而下了课回到家就会换上拖鞋,在小镇里到处玩耍,去看电视、去写作业——“换拖鞋”这个举动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转换,同时,也将小镇空间的场所重新定义。拖鞋可以说既是真实的,又是象征性的。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3
Figure3 拖鞋故事的拼贴画

在某种程度上,当我们走在街道上时便能感知到南头古城空间中的这种内在联系。某个下午我经过春经街,那条街道不是主街,没什么店铺,接连有好几个打麻将的房间,一些沙发和椅子被摆放在路旁。正逢几个麻将桌都人头涌动,一个老奶奶坐在路边的沙发上织毛衣,在另一个较远的沙发上,一个小哥玩着手机放着流行曲。他们的私密空间会向街道敞开一部分,但这种敞开并不是非常直接的关系,声音与视线被弯曲的街道界面、上下高差以及道路与建筑体量之间的不规则空地所稀释,因而他们相互之间不会直接通达。 “城即是家,家即是城,公共与隐私的边界被模糊,人际的关系也因此被拉近。在南头,家被重新“定义”,展览的介绍如是说。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4
Figure4 坐在街边玩手机的小哥和穿着拖鞋买早饭的少女

这个展区里分了五个小主题,每个主题边上都会放上一双拖鞋,似乎想将这几个片断串联起来,拼凑出本地人的生活图景。拖鞋没有经过艺术处理,像是某个人的日用品。又比如说另一个物件,理发店的一把转椅,你很难讲它是一件艺术品,它就在那里平平谈谈地展示着时间带来的划痕。满墙都是理性或非理性的故事,很多不属于你的记忆和情绪充斥进来,你又很难说它不是。我们以为南头没有社区空间、没有公共空间,但其实他们有,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通过那些拼贴画,你知道这把陈列在此的理发店转椅就是他们的社区空间。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5
Figure5 理发店故事

对于身体与空间研究,帕拉撒玛认为视觉感知是自身的触觉延续,甚至我们所有的感观都是“触觉的延伸”。 所以这些稀松平常的物件,一双拖鞋或是一把理发店的座椅,我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想象它的质感。换言之,原寸大小的物件直截了当地和观者的身体建立起了联系,通过唤起观者的身体记忆,将其带入当下的语境,这种“唤起”与“带入”是那些被缩小的二维图像难以做到的(比如一张拖鞋的照片)。“实物陈列+抽象叙事”的方式为观者构筑了双重知觉,一方面来自于展览陈述的信息,另一方面来自于不自觉的身体经验的回溯,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相对完整的故事与体验。

 

在A2栋的二楼,我们还能找到一个“双重知觉”呈现的例子,名为“城中村自建房的调查”。四周的灰色墙面包展厅包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了一个窗洞,以及两个入口,入口处甚至高起来一个台阶——仿佛在抗拒着人们的进入。

 

这个展厅中再现了很多有关“城中村如何生长”的信息,比如说通过一个细心的房东收集自建房所有的票据(细到一块砖的价格),能看到随着票据的增加自建房慢慢建筑的过程;比如说一次政治事件使得小洲村的天际线在两年内疯长了两层。

 

展厅中布置了原寸的两个卧室(也许是一个),每一套包括一个床铺和简陋的厕所,其间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灰色盒子,也许象征着凌乱摆放在卧室中的物件。一部分文字介绍被贴在床铺侧面的墙壁之上,文字是如此之小,逼着观者努力地跨越各种灰盒子,找一个空隙落脚,然后以一个扭捏的姿势阅读墙上的文字。厕所的布置也是如出一辙,首先磕磕绊绊地走上一个台阶,然后在只能容纳一个人的狭小空间里阅读摆放在地板上的展板,展板的文字一直书写到最底部,要仔细地阅读就必须(在一个小便器旁边)蹲下或者弯腰。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6
Figure6 “城中村自建房的调查”展厅空间

另外,这个展厅充满了一种尖锐的机械声响。和很多使用影像的展览不同,这里的影像不是采访、也不是带着背景音乐的陈述,而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记录。在城中村中存在一些小作坊与居住混在的现象,机械运转,终日得不停歇。叮叮当当的噪音从城中村的某个房子搬到展览的现场,某户人家的日常声响在此时刻震颤你我的耳膜。声音往往容易比视觉更能唤起人的情绪,在这里则是一种不太愉快的烦躁情绪。

 

“我不喜欢这个展览,比较乱,文字又很远,阅读起来吃力”,同行者的朋友说。只是不知道,这种让观者动用身体性的感知,逼迫观者去体验空间之局促、机械声响之烦躁,是不是展览空间如此布置的最终目的?在你侧身努力地挤到侧墙边缘的某一刻,在小便器旁弯腰蹲下的某一刻,在试图躲避噪音的某一刻,在那一刻再现出了一个“现场”,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了他们。文字构筑的信息和实际的空间经验同时被叠加到观者身上,一方面看着疯长的天际线图纸,用抽象图式性的表达扭曲着日常生活中的时空关系;另一方面被迫用身体去感受现实空间的拥挤,被迫进入“他者的日常”。

 

这里的双重知觉,一方面来自是被动而具体的身体经验,另一方面是由数据、图表和模型构成的宏观而抽象的事件信息。同时呈现城中村内部空间之狭小和生长速度之剧烈,以观者自身作为媒介,将原本位于两级的知觉体验熔于一炉。

 

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我试图讨论原寸空间(物件)对于唤起观众身体感知的有效性。接下里的第三个例子中,对身体知觉的唤起相较于前两者而言相对隐晦。位于A2栋二楼的“不规则开发”。众所周知,曼哈顿的城市规划是基于网格体系的,但由于角相交的街道、铁道用地、丈量事故等等的原因,在横平竖直的网格覆盖之下,难免产生一些边边角角的空地。这些空地大多是锐利的三角,或者是狭长的条状。策展人主要的想法是想将边角空间加以利用,“或许可以解决住房开发边缘化的群体和人口的住房问题”。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7
Figure7 “不规则开发”展览空间

展览的形式是在散落的展台上放置缺陷住宅的设计模型,以及将白色的体量模型垂直于墙面,密密麻麻地满铺。也许是为了让这种“尖锐”更为均质,策展人特地调整了体块的比例,有的是1:100,有的则是1:200。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相较于比较严谨的调查展现,这里也许更加倾向于一个态度的呈现,企图用这种“均质的尖锐”去刺痛观者,仿佛一场沉默的呐喊。

 

我们难以判断这个策略本身的有效性,但能感受到呈现方式的力量。这个展览几乎是纯白的(被抹去视觉的),但通过一种“触觉的延伸”,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其中蕴藏着的情绪。不过在这个意义上,也许选择用一片弧墙去代替两片垂直相交的墙体会更好。

 

 

城中村空间的身体性

最后,让我们回到城中村空间。在双年展中,很多展览是在述说城中村的丰富性,一些是社会意义上的,另一些则是空间意义上的。我想试着讨论一下这种空间上的丰富性源于何处。实际上,我们依旧可以沿用“双重感知”这个框架,作为真实生活场所的城中村带给我们身体上的感知,而展会中的一切展览都在构筑另一层面的类似于文本的感知。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8
Figure8 南头古城街景

在南头古城,无论从哪个入口进来,往展区走都是向上的坡道,上坡会带来移动上的困难,从而自然地放慢脚步;而脚步一旦被放慢,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让视线左右游移去观察周边的风景。从南城门到展区,直线距离约250米,从东城门到展区,直线距离约270米。而通过这些道路微妙的折转、参差的界面、上上下下的地形,让我们获取一种亲密感,以及远远比两百多米更多的视觉信息。

 

虽然手头地图上古城的主要路径被抽象成几条直线,而实际上在每一条路几经弯折。小巷往往比主干道有着更为剧烈的扭曲程度。

 

在城中村中充斥着每一次更新的物化,主道的石板路似乎为了迎接双年展而重新铺设,和古建筑的界域有着生硬的切角。这个有点野也有点糙的切角,却意外地让人们在狭窄的街上加以利用,比如说三轮车暂时停留以便卸货,比如说偶遇的两个人站在人流车流之外短暂停歇。参差不齐的边界还不停被小巷子冲撞出缺口,形成极为有趣的肌理。我们都相当明白这种肌理形成的偶然性,它是各种微小的力量冲撞、对峙、达到平衡后的暂时和解,它无法被设计,只能在时间的洪流中缓慢演化。

 

这种空间丰富性不单单表现在平面上,也同样体现在剖面上,不同高度的握手楼出挑或收缩,层层叠叠,带来光影明暗极为细碎的变化。另外,坡度带来和商业界面的微妙高差,总是需要走一两步台阶才能到达店铺。所以这一两部的台阶就成为了被打散在古城中的微小的公共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坐在那儿聊天。而在清晨它们又奇迹般地转化成集市的舞台,变成古城中最为活跃的场地。

 

0评论工作坊胡佳林09
Figure9 南头古城的早市

城中村的空间如此丰富,并非仅仅在于物件之多、密度之高以及纹理之复杂,这种丰富的感受很可能是我们的身体告诉我们的,脚下微妙起伏的触感,纷杂却无意义的各种声响、不断变化的明灭光线,随街道前行不停微调的身体朝向以及随之频繁转换的视点。

 

 

结语

这次城中村双年展的观展经验很像是在读卡尔维诺的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所有的故事都是未完的,没有被说透的,都需要下一个读者来续写篇章;文本之间相互嵌套,它们仿佛彼此独立,却又紧密关联;它们被并置于一个框架之内,却从来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我们永远只能获得片断性的真相。我们从展区进进出出,在城中村空间与展览空间之间来回穿梭,而身体经验是唯一将这一切串联起来的媒介,像是串联起珍珠项链的线。

 

回到开头的问题——“观展”一定要用眼睛去看么?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同样是信息的呈现,翻阅一本展览手册和去展览现场,区别在于什么?将一个城中村主题的展览放置于一个城中村的现场,会在感官上带来怎样的不同?——我想大概一次“身体的在场”,会是全部的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转载请自行联系组委会。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UABB
深度
深港双年展
评论工作坊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