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兼建筑
项目地址 北京
建筑面积 41.8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8年
场地位于北京市小经厂胡同的一个大杂院内,地处西南角。占地仅为26.1平方米,四周皆与邻居相接,其采光、通风与私密性是一个极大的问题。第一次来到这里,设计师就被入口处的枣树和香椿所吸引,场地与树的关系暗示了在这里建筑的可能。设计团队想要在这里营造一个融入自然的工作室。
Site is located at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a mixed-used courtyard in Xiaojingchang Hutong in Beijing. The site is only 26.1㎡with four sides connected with the neighbors. Lighting, ventilation and privacy are major problems on the site. First time the architect has been here, he was drawn to the jujube and the toon tree at the entr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te and the tree suggests the potential of a building here. The architect decides to construct a studio integrated into nature.
空间的探索首先从四合院出发。由于场地的限制,建筑四周被封闭起来,外墙封闭下,空间通过设置内院开放向自然,这是四合院空间形态的同构。但是由于空间过于狭小,内院进一步缩小为天井,这种带有狭小天井的封闭空间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常见的类型。外围的封闭获得私密性,向内的开放获取自然。
在占地26.1平方米的狭小空间中,划出3.6平方米作为天井。天井下设置楼梯,同时也放下一个储藏室。天井的出现扭转了建筑本身的不足,结合室内增设一处吹拔,南侧设置天窗,封闭的空间获得了充足的采光。
在这个极小的空间里,想要创造丰富的自然并不容易。我们通过“借景”的方式将自然引入建筑,建构一个充盈的内部世界。在这里,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视觉上的呼应,更是丰富的身体体验。
建筑由两层加一个露台组成。一层局部下挖,以增加层高,作为多功能室使用,可在这里喝茶、聊天、开会、移动办公和聚餐。光线从两侧的天窗和天井中撒落下来,让空间在一天当中充满变化。中间用混凝土浇筑的吧台桌集成电源、充电接口和洗手盆等,方便各种功能的使用。书架取消顶板,将第二层隔板镂空,以便光线从书架上透射下来。
因二层光线极佳,则用作日常办公使用。一组矮柜设置在吹拔边缘既作为栏杆,又是中央空调室内机的外罩,矮柜衔接长桌,形成一体,简化空间中的物件。来客不知空调所藏何处,又能感受到温度的舒适性。二楼的台阶使用8毫米厚钢板,从墙上生根长出,使其显得轻盈,让光线可以更多的进入下层空间。
北面墙体内侧是整个建筑最丰富的部分。阳光透过枣树枝叶拍打在白色墙面上,犹如一幅水墨画在微风下晕染开来。画面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而变,也随季节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高低起伏,由此产生了一幅365天都在变化的画。
西面墙体留出一扇小窗,正对邻居家山墙斜线,既暗示与相邻建筑的关系,呼应空间中台阶的斜线,同时也为夕阳的射入提供了一个通道,黄昏时的阳光照进办公室,提示着白天的结束。
露台进一步探讨与枣树的关系,设计中使用的蒲团及矮茶台,让人更贴近地面,被枣树包裹在其下面,营造树下静坐的适宜尺度。西侧以木质花池为栏杆,提高私密性,傍晚时分,坐东朝西,可透过花池上的植物欣赏西边落日。
在三个不同标高的建筑空间中,我们探讨身体的三种姿态与建筑及家具的关系。一层1.1米高的吧台对应闲适的“站”姿,二层75厘米高的桌子是日常工作的“坐”姿,露台1米茶台是偏仪式性的“跪”姿。我们希望在这个极小的空间中回归对身体充分的关照,以人体及人的活动为尺度,营造与之相适的场所,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然”。
技术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树院
类型:建筑、室内
项目地点:中国北京
设计单位:兼建筑
主创建筑师:陈培新
团队:陈培新、常哲
业主:兼建筑、向量建筑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8年4月—2018年8月
建设时间:2018年5月—2018年8月
建筑面积:41.8平方米
摄影:陈培新
版权声明:本文由兼建筑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BIG新作:山峰状外形,阶梯式屋顶,混搭丹麦城市住宅范式的AARhus
下一篇:期待改变生活的艺术朝圣?这里有12个值得游览的远方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