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密斯·凡·德·罗奖主委会将今年的密斯奖颁给了荷兰建筑事务所NL Architects和XVW Architectuur联合改造项目,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集合住宅deFlat Kleiburg。这一改造项目的获奖,让人们再次将焦点投注于它所在的阿姆斯特丹东南郊的Bijlmermeer——这一荷兰最著名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高层居住区身上。自建造之日起,Bijlmermeer片区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经历了死与生一般的历史变迁,其一系列激进规划以及更新至今仍然颇受争议,始终受到政治家、社会学家及规划师们的持续关注。
20世纪50、60年代的荷兰,正处二战之后的发展建设时期,大量的房屋受战争破坏、战后婴儿潮出现、国际移民大量涌入,像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紧缺,城市扩张的态势蠢蠢欲动。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Bijlmermeer住区应运而生。
Bijlmermeer所在的Zuidoost区,地处阿姆斯特丹东南郊,因为有着便捷的区域交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1950年代里成为了阿姆斯特丹城市扩张的重要方向。到了1960年代时,阿姆斯特丹老城内有超过40%的住房过于老式而与新城市的口号格格不入。雄心勃勃的市政当局,自然希望借以新片区的建设,改善这座城市的居住品质的同时,展现这座城市的先锋与野心,让阿姆斯特丹一跃成为“都市规划与社会住宅的麦加圣地”。
很快,距离市中心约6.5公里Zuidoost区的900公顷农田,在规划的蓝图与推土机的声浪中变成了新兴的住宅区。1968-1975年间,一幢幢高层住宅拔地而起,12500户住宅,31个街区(每个街区有300~500套住户单元),几乎每栋住宅楼均为10层,每栋楼的长度达到200-300米,每层之间以连贯的走廊连接各个住户单元。建筑通过弯折的方向形成蜂巢六边形的平面架构。架设方格状的3米高的机动车道,联系商业中心和主要商业区并实现了完全的人车分流,购物中心和社会服务设施则是被布置在停车场及高架道路之下。
我们不妨将眼光投注到更广阔的区域——20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大陆各国,高层建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国政府希望以此应对住房短缺这一社会问题,荷兰自然也不例外。在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思潮的影响下,有着“服务于新人类的新式建筑”称谓的高层建筑,因其重复、标准化、预制构件、功能分离等显著特点,在当时颇受青睐,带着乌托邦色彩的它,一度被认为代表了社会与城市的进步。
对于这轰动一时的新区规划,荷兰的对外媒体与建筑规划纸媒无疑有着“帮凶”造势之嫌。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局有意向大众市民隐瞒了政府内部的争议。在整个Bijlmermeer的规划片区里,将有95%的高层住宅。关于这点,阿姆斯特丹的规划部门觉得这样的规划有些过于单调。1960年代早期参观了斯德哥尔摩的现代主义片区后,规划部门的领头人Jakoba Mulder表达了对这个满眼皆是高层、与阿姆斯特丹主城隔离的卫星城的担忧。她建议适当地减少片区的高层,使得Bijlmermeer的规划趋于“温和”;Aldo van Eyck,Constant Nieuwenhuys 以及Anton Alberts这些年轻的建筑师们,站在了Jakoba Mulder这一方,认为激进的新区“非人”的尺度感让人觉得沮丧。遗憾的是,Jakoba Mulder及Aldo van Eyck他们的提议并不受到待见,淹没在众多支持新住区建造高密度高层的声浪之中。市政当局最终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方案,在他们看来,新的片区需要展现的未来感,比其他来得更为重要。
正如当时广告声称的那样,“一个现代城市,让今天的人们可以找到明天的居住环境”。Bijlmermeer在规划之初的定位人群,主要为有孩子的家庭和中产阶级群体。与当时其他地区的同类型住房相比,Bijlmermeer高层在居住单元的设计上称得上是高品质生活的代表:有着宽敞的居住室内、舒适的卫生设施,集中供暖和私有储藏室等。
然而,市政当局先前描述的小孩们在楼层间奔跑的景象并没有发生,相反,Bijlmermeer整个片区的空置率在1970年代早期急剧上升,1974年时整个Bijlmermeer片区的实际入住率仅有30%,与当时荷兰住房极为紧缺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甚至当后期的高层正在建造之时,第一批入驻的居民已经搬离Bijlmermeer。与生活于阿姆斯特丹老城区相比,这里的生活固定成本高出四五倍之多,然而相应的生活品质并没有与生活成本持平。
由于建设规模过大以及资金受限,在原有规划方案中的许多配套设施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一部分设施也在建造过程中被大大简化。比如说,许多超市、公共运动娱乐场所等也因为资金原因一度被搁浅。Bijlmermeer和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地铁线直到1980年才建成,而Bijlmermeer的购物中心则是要等到1988年才实现。电梯实际安装的数量比规划的要少得多,并且由于缺乏维护频频出现故障,使得有些居民选择“用最迅速的方式处理垃圾袋,即把它们从阳台上’空投’出去” 。规划设想中的大量公共和半公共空间——走廊、停车场、地下通道等——也因为疏于管理成为了盲点。
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这一时期,荷兰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开始重新发掘中心内城的优势,选择对其改造活化而非一味地追求新区。另一方面,郊区低密度住宅也在同时期崛起。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选择搬离Bijlmermeer,前往阿姆斯特丹周边的城镇购买带私人花园的独栋别墅。这样的双重竞争,对于Bijlmermeer的开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渐渐的,这一本为中产阶级而建的片区,沦落成为了低收入和弱势人群的聚集地。大量的停车场和车库闲置,公共空间成为了犯罪、毒品的场所,人车分流的架桥之下藏污纳垢,垃圾更是随处可见。如此糟糕的现状,让人很难将其与距离不到十年的乌托邦规划蓝图联系起来。整个Bijlmermeer始终笼罩着一种不安定的消极气息,挥之不去。
自1975年起,市政局开始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扼制Bijlmermeer日益衰败的颓势。市政局首先做的事情是停止了建设新的高层住区。这也是为何最初计划35900套住宅,最终只是建成了12500套。原本在Bijlmermeer的南部规划的高层住宅,被私人住宅所取代。然而这一举措,进一步地促使了有条件的居民搬离了Bijlmermeer的高层住宅。随着大量负面的媒体报道出现,Bijlmermeer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形象逐步被强化,根深而蒂固。
1980年代初,连接Bijlmermeer与阿姆斯特丹的地铁终于通车。1983年,当局开始实施进行一项修复性的改造计划。原本极其混乱的十几个住房管理协会合并成为一个住房组织。体育馆、警察局、购物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也陆续建成。单栋住宅方面,增加了电梯和安全监视器,分隔部分住宅成为更小的单元,关闭了从公寓到停车场的封闭式道路。然而结果并不理想。1980年代Bijlmermeer的空置率依然居高不下。1985年时,依然有着将近25%的住房处于空置状态。相反,对Bijlmermeer的维护和整改的大量资金投入,使得新的住房组织连同担保的阿姆斯特丹政府陷入了高额负债及破产的危机。
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的更新整治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不彻底,其效果微乎其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失败收场。
经历过前一时期的失败经历后,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Bijlmermeer的根本问题在于其过于庞大的建设规模,以及过于单一的高层住房形式和单一的人口结构。惟有触及整个片区的根基体系,才能为Bijlmermeer带来复苏的机会。这一时期的更新,着力于“打破单调,丰富城市人口结构”,关注点终于落于BI整个片区居民的需求之上——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整合居民的意见,既而转化为更新的策略。1990年时一次对Bijlmermeer居民的采访,有77%的受访者认为犯罪是这一片区的主要问题,46%的住户觉得拆除掉部分建筑是明智的举措。
自1992年起,在Bijlmermeer的更新中,将片区内1/4的住宅拆除,1/4的住宅出售,其余部分则是进行改造和升级;并且重新规划了独栋和低层住宅类型,使得原本打算逃离Bijlmermeer高层住宅的住户于附近就能实现住在私人低层住宅的梦想,这一做法甚至吸引了其他片区的人来此买房。
此外,新的城市功能的引入,使得Bijlmermeer过于集中的居住功能而产生的职住分离等问题得到缓解。在这一时期,许多办公场所在Bijlmermeer落成,不仅原规划中的办公楼陆续建造,还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兴建新的办公楼,在租金补贴政策的驱动下大量企业进驻到了Bijlmermeer;原本布置于高架道路之下的购物中心被拆除,在位置更佳的地方建造新的购物中心;开发建造阿姆斯特丹球场,带动整个片区的人气;设立就业咨询组织,为失业群体提供培训,鼓励他们加入到建设之中;这些办公、购物、文体设施的开发,促进了功能地块的混合的同时,为Bijlmermeer片区创造了就业机会及新的住房需求。
原本藏污纳垢的犯罪场所,也被进一步“清理”。Bijlmermeer内其中一段长达3千米的高架路被拆除,使得桥下的“灰色”空间不复存在,而31个空置的地下停车库被拆除或改造,原本公园里遮挡视线的灌木也被清除,仅保留乔木和草坪。
这一时期Bijlmermeer的更新计划里,公众参与成为了更新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和考虑因素。许多更新的决策上,公众具有重要的表决权,政治家跟社会学家认为这是Bijlmermeer更新改造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比如说,1990年时有接近一半的人们认为局部拆除是个明智的举措;而根据1995年、1999年以及2001年的调查显示,赞成局部拆除的比例已经高达65%-70%。类似的调查与反馈,在后续的规划跟改造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
2002年时,Bijlmermeer片区的“最终行动规划”(Fine Plan of Approach)方案通过,对Bijlmermeer最后一块没有经过更新的地块进行最后的更新——按照规划到2010年时,地块内13个高层街区中将近70%被拆除,在拆除的基地上兴建新的低层公寓和独栋住宅。原本的12500户住宅,其中6550户拆除,以7450户新建住宅取代,其中新建的住房将首先提供给拆迁户。而保留的6000户住宅则是进行改造翻新。此外,进一步梳理了周边绿地环境,持续增加公共的配套设施等举动,也进一步地激活了Bijlmermeer片区。
自规划建造之日至今,五十年已经过去,Bijlmermeer终于从历史恶名远扬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今年获得密斯奖的Kleiburg公寓,无疑是Bijlmermeer片区改造的亲历者,见证了过去五十年来的风雨和变迁。NL Architects和XVW Architectuur团队的设计,是在更新计划大框架之下的单体改造。实际上,Kleiburg公寓这幢大楼也曾经一度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2011年时,扩议拆迁的群体声音涌起,最终有关部门组织了名为“经济可行性计划”的竞赛,将它的改造提上议程。
建筑师的一个大“动作”是修复了建筑主体的结构,将外挂的电梯被转移到了室内,一层用于储存杂物的这一“死去的空间”,改造成为办公区、日托室等公共场所。
公寓单元内部设计方面,建筑师希望可以摆脱这座建筑原有的重复单调风格,因此将自主权交给了住户——没有家具,没有厨房,没有厕所,一切由住户DIY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改造;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可以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打通,合并原有的单元。有意愿的居民,将以1200欧元/每平米的价格购买住宅,或者通过共享所有权使用,经济困难的则是可能申请政府的补贴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些灵活的选择,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全新的居住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Kleiburg公寓是该片区里唯一仍然保持着最初建成时功能的建筑单体,成为Bijlmermeer这个激进的现代主义规划里仅存的“最后一个战士”。
密斯奖主委会如此评价这个改造项目:“它挑战了欧洲城市住房危机的现有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是每年建造更多的房子,但是什么类型的房子应该被建造?这种更深远的问题却没有人作出回答。Kleigurg的改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模式,以对当下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做出回应。这是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尝试,从根本上改变了现存建筑的命运。”
尽管Kleigurg被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但无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五十年Bijlmermeer这一片区的建造与更新修复,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和代价;各方的角力与挣扎,只为填补当年过于贸然的失败规划带来的恶果。如今,Bijlmermeer绝大部分街区的改造已经尘埃落定,然而它仍然有着许多争议。比如,在远离火车站和购物中心的部分街区至今依旧荒凉;那些藏污纳垢场所的铲除,同时也让许多底层群体赖以生存的小型商店和修理厂消失不见。而那些毒品犯罪等事件的减少,到底是片区内的群体质素提升了,还是仅仅“转移”到了尚未更新的地方?
更进一步地思考,Bijlmermeer片区五十年来的死与生,之于当下国内如火如荼进行着的造城规划,又有着怎样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https://www.failedarchitecture.com/amsterdam-bijlmermeer-a-reputation-blown-to-smithereens/;
2. http://www.archdaily.com/806243/deflat-nl-architects-plus-xvw-architectuur;
3. http://urbanclinic.huji.ac.il/sites/default/files/case%20study%20Biljmammer%20social%20mixing.pdf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Ec7dTlTU0;
5. 探索明日的理想住区——荷兰Bijlmermeer高层居住区的发展更新历程,贺凯&钱云;
6. 走向整合发展的城市邻里更新策略——荷兰Bijlmer大型住区综合性更新项目的启示,刘佳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足立美术馆:飞鸟闲庭看横山
下一篇:百年上海老宅,如何获新生 / 旭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