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会接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文、不同的生活,还会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景,这些对建筑师来说,很有启发意义。旅行是有别于城市生活或生存的另外一种感受,你会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会民俗,在不同的时空里,以旅者的身份,体验另一种陌生而新奇的生活。
什么是体验建筑、学习建筑的最好方法呢?迈开双脚前往实地,并用身体各个部分去感受建筑本身,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有方的“建筑师在做什么”这一栏目里,做了120期的建筑师采访,采访过程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是“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以下为张永和等十位建筑师的选择,他们在2013至2016年间,分别前往了意大利,新西兰,日本等不同目的地。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目的地都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新的起发吧。
张永和,现任同济大学、MIT教授,1999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教授,2005到2010 任MIT建筑系系主任。自2011年起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1993年创立非常建筑。
今年4月份,去了日本秋田县的一个小镇,叫角馆,自己和妻子还有一对在美国念书时的老同学。我们专门去了大阪,去看了一场日本木偶剧,叫文乐。现在日本很少有人看这个,这个木偶剧团一年只演一次,实际上就是给懂的戏迷看的。我们比较幸运,看了中间一段。木偶剧大家都知道,可是日本木偶剧还真不一样,一个木偶有四个演员,三个演员是在台上,穿着黑衣服,两位把脸挡上,有一个人是露着脸的,是主角,他控制头和右手,还有一个人控制左手,一个人控制双脚……据说看的时间长了,黑衣人就会消失了;我看的时间比较短,那些人永远存在,那是一个很特别的经验。
黄印武,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香港大学建筑文物保护硕士。从2003年起担任沙溪复兴工程瑞士方负责人,具体实施国际慈善资金项目,负责建筑保护设计、资金管理和维修施工。
现在外出好像都和工作有关。最近一次应该是带香港大学的学生去了趟缅甸,对仰光ChinaTown的华人社团进行调研。
贺颖,安构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瑞士CPP事务所中国区合伙人、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
最近一次远途旅行是英国,确切地说是英格兰。这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国家,一个盛产文学家的国度,不愧为戏剧之乡,无论大城小镇,对他们的历史、文化、风情、人物都无比珍视,并且用特别好的方式传达出来。尤其对伦敦和巴斯的印象非常深刻。在伦敦逗留了十多天,充分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丰富性与文化的包容性,尊重历史与创造时尚奇妙地共存,而无处不在的各色博物馆、艺术馆、画廊、剧院更是让整个城市充满了艺术的养分,也延续着文化传承。巴斯因浴场而名,市中心的罗马浴场博物馆中不仅古罗马时代大浴场的考古遗迹令人惊叹,其展陈的精心设计更是将英国人擅长的叙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Fo工作室副室主任、主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硕士学位。
年初和朋友去了一趟新西兰,南岛中、西线自驾2330公里,徒步九处120公里。所到之处除了新西兰山川特有的广漠,还有似曾相识的中国川藏、青海、湘西、桂林等地景观,并且在百公里内可实现这些地貌的穿越。单看新西兰某处景观,也许不及相应的中国最佳地,但那边的连续的纯净在我们这儿不太多见:大片的地域,除了公路看不到其他让人出戏的人造物。有一天在Wanaka 的 Isthmus Peak,徒步18公里,海拔提升1000米,相当爬了300层楼。全程景观也并没有太大惊艳,游客寥寥,只是很单纯的行走,体验到难得的孤独感。
李甫,香港华艺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建筑硕士城市设计方向。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 AIA、美国绿色建筑认证专家LEED AP。
澳大利亚最南端的塔斯美尼亚岛。 在一个空旷的农场上住了几天,喂喂牛。仰望星空,看着那些几千年前就出发了的星光,想想哪里来和哪里去的问题。
王欣,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讲师,乌有园社创始人,造园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从事传统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最近帮有方带了日本京都的庭园旅行。京都每年都去,这几乎就是一个理想城市的现实版本,对京都的深爱,其实源自对我内心的中国传统应该具有的现实的寄托与激励,是对我心中的“故园”的追忆假借。
悉地国际境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审查专家库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武汉大学建筑学士,东南大学建筑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
最近去葡萄牙和西班牙,参加了有方的西扎之旅。旅行不是猎奇,而是暂时脱离熟识的环境,换一个座标系反观自我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旅行意味着走向内心,重新发现自己。
钱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UDG联创国际设计集团首席总建筑师。
最近一次旅行是8月份的家庭温泉旅行。因为上半年又看了一遍学生时期看过的日本老电影《啊,野麦岭》,所以选择了一家位于飛騨古川叫“八ッ三館”的明治时期的老铺料亭旅馆,电影《啊,野麦岭》的很多场景在此拍摄。
龚维敏,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自此在深圳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02-2014担任建筑系主任,2002-至今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不算出差,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是两年多前的意大利之行。从罗马往北,去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等处。看了上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卡罗·斯卡帕在威尼斯及附近区域的主要作品。万神庙、贝尔尼尼、波罗米尼、米开朗基罗的建筑与雕塑,EUR区的议会宫(Palace of Congress/a.Libera)、劳动宫(“立方斗兽场”/G.Guerrini、Lapadula、Romano)等理性主义建筑以及扎哈·哈迪徳的罗马21世纪美术馆(MXXI)均印象深刻。现场看斯卡帕作品,改变了许多原来从图像中来的印象,可以说是重新发现。他的建筑中,展品与空间有着灵动的生命关系,工艺品般的节点与片断地拼贴成扑朔迷离却又不失整体性的空间叙述,这些品质只有“在场”才能感受到。
钱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SWADI)总建筑师,前方工作室主持人。
城市里呆久了,不喜那份繁华与喧嚣,所以近期利用周末游走了成都大邑县的悦来古镇,做一个采风。一条“资本主义”的公路从古镇上穿过,把古镇 “风水”的一端切断,小镇残留的部分倚靠着溪河偏寓一角,“经济”的潮流所向披靡,繁杂与喧闹把人文的积淀洗濯的苍白不堪。深入残留的小镇街巷如步入别样的情境,安静恬淡,空间“随机”,意趣盎然。我为其间的多种生活场景所着迷,也被小镇居民生活因环境而智巧的处置方式所折服。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文中除注明图片外,其他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转折——Team X与现代建筑的危机
下一篇:家的尺度 —— 从“梦想改造家”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