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静读 | 空间的身体性——从孤蓬庵"忘筌"的一扇窗说起

静读 | 空间的身体性——从孤蓬庵"忘筌"的一扇窗说起
青年作者/ 胡佳林 | 林楚杰 | 2016.08.16 10:10

 

window01

 

小堀远州,又名小堀政一,桃山安土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建筑家、作庭家、茶人。日本的茶室,给人一种静谧的空间感受。茶室里的窗空间,亦是茶室空间的缩影和体现。

 

孤蓬庵茶室“忘筌”的这扇窗,下半部分是开口部,上半部分是明障子——日本传统建筑的门扇,一般的作法是在木框上固定能透光的和纸。在孤蓬庵内,开口部长度为2间8寸(3.87m),占了整个开间。开口部高度为2尺8寸(0.85m),与人跪坐之时的视线高度齐平。

 

据说满月之时,跪坐在茶室的人刚好能看到窗外庭院里水钵中月亮的倒影。庭中放置着精心营造的微缩山水:黑色石子模拟着水、稍远处顽石模拟着富士山——这一切都让人联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近江风景——孤蓬庵的作庭家小堀远州的故乡。

 

window02
“忘筌”开口部的尺寸

孤蓬庵始建于1612年(庆长7年),是小堀远州34岁时的作品,个人风格趋近成熟,完成度极高,被评价后世的书院茶室无一能出其右。茶室建造之时为江户初期,安土桃山时代的华丽绚烂逐渐褪去,这个时代的日本艺术正开始走向朴素空寂的风格,孤蓬庵便是在这转折点上的重要实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堀远州除了是作庭家之外,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是茶人、茶道“远州流”之祖。茶室是茶道的空间载体,对茶道本质的还原是小堀远州设计这组茶室的最终目的。死后其塚安置于忘筌所,这个他一生最得意的杰作之中。

 

孤蓬庵是京都大德寺的塔头(在禅宗寺院、祖师或者高僧死后,其弟子仰慕其德、在大寺、名刹边上建的塔、庵等建筑以及其小院),在1643年移建至现地,即大德寺境域之西。孤蓬庵的建筑部分大致可分为本堂和书院。“忘筌”是这两个部分的链接处。建筑周围被赤土庭院所环绕。

 

window03
本堂、书院和“忘筌”的位置关系

本文着意分析的这扇窗户在“忘筌”的西侧,是整个茶室空间唯一的开口部。“忘筌”虽为茶室,但建筑的书院部分却有一个更正式的茶室,名为“山云床”。处于本堂和书院交接处的“忘筌”,实则为主人在行法事之后稍作休息的私密性较强的空间。这个交点上的特殊场所——“忘筌”,势必需要一个比本堂轻松、却比书院更严肃的微妙空间氛围。

 

而小堀远州则用了一扇窗作为实现空间氛围的手段。

 

 

作为入口的窗:“舟入”意象

 

window04
书院、本堂和“忘筌”看到的窗外景观

红色箭头标识为2011年秋季非公开文化财特别公开时的参观路线:从北侧的表门进入,顺时针绕本堂空间一周,再回到门厅处的走廊。也就是说,在现在参观者的体验里,“忘筌”只是作为一连串房间中的一环。笔者在去年(2015年)秋季特别公开时,也是同样指定的参观路线,没有变化。

 

但事实上,根据矶崎新在《栖十二》第十信中的描述:主人从东侧的玄关进入,不是直接进入房间,而是沿着南侧的走廊一直沿着赤土庭院往西走,再折转北上,走过数十阶石板铺成的小路。低下头、弯下腰,侧身从窗户进入“忘筌”。如上所述才是进入这个茶室空间的正确路径,也就是说这扇“窗”实则是茶室的出入口。

 

如此费心周折的动线,是为了完成小堀远州刻意营造的“舟入”意象。关于这个意象的由来是有据所依的:一说所谓蓬,即是指用草编织、用作舟挡雨的顶棚。故而“孤蓬”即为“孤舟”,孤蓬庵,即为孤舟庵。在更大的环境布局里,借不远处船岡山之景为岸,周围为湖水,而庵为孤舟。其次,也有说法称:小堀远州出生于琵琶湖畔的湖泽之国,故而在营造之时有意将整个庵喻为湖,而茶室“忘筌”即为湖中的一叶扁舟。窗面向的西侧庭院中放置着名为“露洁”的水钵,盈盈水波被阳光折射到天花板之上,制造着“水”的氛围。

 

但无论是何种假说,我们都能由此窥得小堀远州的内心对“舟入”意象有着执念。

 

小堀远州制造“舟入”意象的用意在于:其一、对于人的行为动作而言,作为连接室内外的出入口,通过人进入空间时低头弯腰这一动作,将人活动时姿势的重心降低,从而影响人的尺度感知,使人在进入原本狭小的茶室时,感知到比实际略大的空间。其二、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而言,前文所述此处希望得到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而“舟”则象征着一个仅属于自我或少数集体的微小世界的空间意象。“舟”将使用者从环境中隔离出来,拥有明确的边界,周围都是茫然的水域,而人只能与自己的心内为伍。人在“进入”空间时取得的这种心象的暗示,对整个空间氛围的塑造极为重要。

 

 

视线控制:从视线到心理的把控

环绕建筑群的赤土庭院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堀远州在围绕建筑的这一组庭院空间中,以赤土比喻水,悉心经营了近江八景(日本的近江国,现滋贺县内著名的八处景观,石山秋月、比良暮雪等)。从书院和本堂都能够从室内观望赤土庭院,可以说是孤蓬庵所有主要空间的重要背景。然而,在“忘筌”的这扇窗,明明面向着赤土庭院,却看不到分毫赤土。上半部分被明障子所遮挡,下半部分小庭院的后侧特定种了一层绿篱。将一个拥有极少景物的小庭院在视线上分割出来——仅有黑色石子、石灯笼、水钵被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理由也显而易见,作为转折点的“忘筌”是整个空间序列中极为特殊的一环,主人在工作之后稍作休息的场所。小堀远州首先将空间特质抹平,让主导整组建筑的赤土庭院暂时消失,由此换来一个和整组建筑都不相同的空间氛围。通过对强烈背景(赤土庭院)的置换,让人下意识地形成“暂时从这组建筑抽离,到了别处”的错觉。在这里,小堀远州非常克制的表现力被充分展现。

 

window05
书院、本堂和“忘筌”看到的窗外景观

另外,小堀远州对视线的控制不仅仅限于“遮挡”。人在室内静止时一般有三种姿势: 站立、坐在椅子上和跪坐在地板上。而这三种姿势,随着人体重心的降低,人的视线范围也会随其自然地向下,视线下垂时人的状态也会相对比较轻松。在茶室中一般都是跪坐的姿势,“忘筌”的窗精准地捕捉了人体的这种自然属性,跪坐之时人的视线自然下落。明障子之下的完全通透,可以在较为放松的状态下观望这个小庭院。

 

window06
跪坐时人的视线高度和开口部高度的关系

 

光线控制:阴影的浓淡

 

window07
“忘筌”窗空间的详细平面图

从平面图上,可以阅读窗空间的构成:在真正进入“忘筌”室内空间前有落缘和板缘,除了开口部上方的明障子之外还有一层障子,相当于两重开口部的结构。与其说小堀远州在“忘筌”前设置了一个半室外的空间,不如说是小堀远州将室内的一部分分割出去,像是嵌在室内空间里的凹口似的半室外空间。

 

上图所示中两重障子看到的庭院照片,可以比较清晰地感知到明暗的层次化的处理。在极为明亮的窗空间的对照下,真正的室内像是被一层轻微的暗所包裹,自成一体。用阴影的浓淡自然地过渡并区分室内外空间。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窗框上方的过梁和窗空间周围的墙面都被漆成了白色。让从开口部进入的光线有效反射,充盈整个窗空间,也将整个室内的光环境提亮——作为“忘筌”唯一的开口部。

 

window08
被刷白的鸭居与墙面

“忘筌”的这扇窗兼有出入口、视线控制和光线控制的功能。这三个功能分别和人体活动的动作、姿势、视觉以及随后带来的感知体验相互关联。“忘筌”的窗空间像极了日本茶庭设计的缩影,看似简单轻松,而人们的目光所及之处均被精准地控制。漫长的动线也好,爬入茶室的动作也罢,为的便是跪坐着、饮完茶、视线落于窗外庭院的那一刻,那一刻直击人心的宁静。

 

“忘筌”之名为小堀远州所取,源于庄子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意为到达目的便忘记了工具与手段。茶室说到底便是承载茶道的空间,而茶道的诸多规矩说到底便是为了饮茶的那一刻,而饮茶的那一刻,说到底便是为了获得那一刻内心的宁静和轻松。这个窗空间的处理,或许是对“忘筌”其名最好的注脚。

 


版权声明:本文由原文作者胡佳林授权有方发表,未注明图片均来自网络。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编者按

小堀远州,又名小堀政一,桃山安土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建筑家、作庭家、茶人。日本的茶室,给人一种静谧的空间感受。茶室里的窗空间,亦是茶室空间的缩影和体现。

 

孤蓬庵茶室“忘筌”的这扇窗,下半部分是开口部,上半部分是明障子——日本传统建筑的门扇,一般的作法是在木框上固定能透光的和纸。在孤蓬庵内,开口部长度为2间8寸(3.87m),占了整个开间。开口部高度为2尺8寸(0.85m),与人跪坐之时的视线高度齐平。

 

据说满月之时,跪坐在茶室的人刚好能看到窗外庭院里水钵中月亮的倒影。庭中放置着精心营造的微缩山水:黑色石子模拟着水、稍远处顽石模拟着富士山——这一切都让人联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近江风景——孤蓬庵的作庭家小堀远州的故乡。

 

“忘筌”开口部的尺寸

 

 

孤蓬庵始建于1612年(庆长7年),是小堀远州34岁时的作品,个人风格趋近成熟,完成度极高,被评价后世的书院茶室无一能出其右。茶室建造之时为江户初期,安土桃山时代的华丽绚烂逐渐褪去,这个时代的日本艺术正开始走向朴素空寂的风格,孤蓬庵便是在这转折点上的重要实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堀远州除了是作庭家之外,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是茶人、茶道“远州流”之祖。茶室是茶道的空间载体,对茶道本质的还原是小堀远州设计这组茶室的最终目的。死后其塚安置于忘筌所,这个他一生最得意的杰作之中。

 

孤蓬庵是京都大德寺的塔头(在禅宗寺院、祖师或者高僧死后,其弟子仰慕其德、在大寺、名刹边上建的塔、庵等建筑以及其小院),在1643年移建至现地,即大德寺境域之西。孤蓬庵的建筑部分大致可分为本堂和书院。“忘筌”是这两个部分的链接处。建筑周围被赤土庭院所环绕。

 


本堂、书院和“忘筌”的位置关系

 

本文着意分析的这扇窗户在“忘筌”的西侧,是整个茶室空间唯一的开口部。“忘筌”虽为茶室,但建筑的书院部分却有一个更正式的茶室,名为“山云床”。处于本堂和书院交接处的“忘筌”,实则为主人在行法事之后稍作休息的私密性较强的空间。这个交点上的特殊场所——“忘筌”,势必需要一个比本堂轻松、却比书院更严肃的微妙空间氛围。

 

而小堀远州则用了一扇窗作为实现空间氛围的手段。

 

作为入口的窗:“舟入”意象

 

书院、本堂和“忘筌”看到的窗外景观

 

红色箭头标识为2011年秋季非公开文化财特别公开时的参观路线:从北侧的表门进入,顺时针绕本堂空间一周,再回到门厅处的走廊。也就是说,在现在参观者的体验里,“忘筌”只是作为一连串房间中的一环。笔者在去年(2015年)秋季特别公开时,也是同样指定的参观路线,没有变化。

 

但事实上,根据矶崎新在《栖十二》第十信中的描述:主人从东侧的玄关进入,不是直接进入房间,而是沿着南侧的走廊一直沿着赤土庭院往西走,再折转北上,走过数十阶石板铺成的小路。低下头、弯下腰,侧身从窗户进入“忘筌”。如上所述才是进入这个茶室空间的正确路径,也就是说这扇“窗”实则是茶室的出入口。

 

如此费心周折的动线,是为了完成小堀远州刻意营造的“舟入”意象。关于这个意象的由来是有据所依的:一说所谓蓬,即是指用草编织、用作舟挡雨的顶棚。故而“孤蓬”即为“孤舟”,孤蓬庵,即为孤舟庵。在更大的环境布局里,借不远处船岡山之景为岸,周围为湖水,而庵为孤舟。其次,也有说法称:小堀远州出生于琵琶湖畔的湖泽之国,故而在营造之时有意将整个庵喻为湖,而茶室“忘筌”即为湖中的一叶扁舟。窗面向的西侧庭院中放置着名为“露洁”的水钵,盈盈水波被阳光折射到天花板之上,制造着“水”的氛围。

 

但无论是何种假说,我们都能由此窥得小堀远州的内心对“舟入”意象有着执念。

 

小堀远州制造“舟入”意象的用意在于:其一、对于人的行为动作而言,作为连接室内外的出入口,通过人进入空间时低头弯腰这一动作,将人活动时姿势的重心降低,从而影响人的尺度感知,使人在进入原本狭小的茶室时,感知到比实际略大的空间。其二、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而言,前文所述此处希望得到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而“舟”则象征着一个仅属于自我或少数集体的微小世界的空间意象。“舟”将使用者从环境中隔离出来,拥有明确的边界,周围都是茫然的水域,而人只能与自己的心内为伍。人在“进入”空间时取得的这种心象的暗示,对整个空间氛围的塑造极为重要。

 

 

视线控制:从视线到心理的把控

 

环绕建筑群的赤土庭院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堀远州在围绕建筑的这一组庭院空间中,以赤土比喻水,悉心经营了近江八景(日本的近江国,现滋贺县内著名的八处景观,石山秋月、比良暮雪等)。从书院和本堂都能够从室内观望赤土庭院,可以说是孤蓬庵所有主要空间的重要背景。然而,在“忘筌”的这扇窗,明明面向着赤土庭院,却看不到分毫赤土。上半部分被明障子所遮挡,下半部分小庭院的后侧特定种了一层绿篱。将一个拥有极少景物的小庭院在视线上分割出来——仅有黑色石子、石灯笼、水钵被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理由也显而易见,作为转折点的“忘筌”是整个空间序列中极为特殊的一环,主人在工作之后稍作休息的场所。小堀远州首先将空间特质抹平,让主导整组建筑的赤土庭院暂时消失,由此换来一个和整组建筑都不相同的空间氛围。通过对强烈背景(赤土庭院)的置换,让人下意识地形成“暂时从这组建筑抽离,到了别处”的错觉。在这里,小堀远州非常克制的表现力被充分展现。

 

书院、本堂和“忘筌”看到的窗外景观

 

另外,小堀远州对视线的控制不仅仅限于“遮挡”。人在室内静止时一般有三种姿势: 站立、坐在椅子上和跪坐在地板上。而这三种姿势,随着人体重心的降低,人的视线范围也会随其自然地向下,视线下垂时人的状态也会相对比较轻松。在茶室中一般都是跪坐的姿势,“忘筌”的窗精准地捕捉了人体的这种自然属性,跪坐之时人的视线自然下落。明障子之下的完全通透,可以在较为放松的状态下观望这个小庭院。

 

跪坐时人的视线高度和开口部高度的关系

 

光线控制:阴影的浓淡

 

“忘筌”窗空间的详细平面图

 

从平面图上,可以阅读窗空间的构成:在真正进入“忘筌”室内空间前有落缘和板缘,除了开口部上方的明障子之外还有一层障子,相当于两重开口部的结构。与其说小堀远州在“忘筌”前设置了一个半室外的空间,不如说是小堀远州将室内的一部分分割出去,像是嵌在室内空间里的凹口似的半室外空间。

 

上图所示中两重障子看到的庭院照片,可以比较清晰地感知到明暗的层次化的处理。在极为明亮的窗空间的对照下,真正的室内像是被一层轻微的暗所包裹,自成一体。用阴影的浓淡自然地过渡并区分室内外空间。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窗框上方的过梁和窗空间周围的墙面都被漆成了白色。让从开口部进入的光线有效反射,充盈整个窗空间,也将整个室内的光环境提亮——作为“忘筌”唯一的开口部。

 


被刷白的鸭居与墙面

 

“忘筌”的这扇窗兼有出入口、视线控制和光线控制的功能。这三个功能分别和人体活动的动作、姿势、视觉以及随后带来的感知体验相互关联。“忘筌”的窗空间像极了日本茶庭设计的缩影,看似简单轻松,而人们的目光所及之处均被精准地控制。漫长的动线也好,爬入茶室的动作也罢,为的便是跪坐着、饮完茶、视线落于窗外庭院的那一刻,那一刻直击人心的宁静。

 

“忘筌”之名为小堀远州所取,源于庄子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意为到达目的便忘记了工具与手段。茶室说到底便是承载茶道的空间,而茶道的诸多规矩说到底便是为了饮茶的那一刻,而饮茶的那一刻,说到底便是为了获得那一刻内心的宁静和轻松。这个窗空间的处理,或许是对“忘筌”其名最好的注脚。

关键词:
日本庭院
有方青年作者
深度
窗空间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