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兼容的现代:芝加哥和美东的现代建筑 · 前言

兼容的现代:芝加哥和美东的现代建筑 · 前言
作者:徐千禾;编辑:李菁琳 | 2018.05.18 15:10

“美国,它处于一个不停歇的进化之中,拥有着无限储备的资源,它生气勃勃,潜在的能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超常的完美,是当下所必备的,这也确定了它是第一个能够实现希望的国家……我深信我的‘光辉城市’可以在这个国家找到一个自然的立足点。”

——《当大教堂是白色时-在怯懦者的国度旅行》

(When the Cathedrals Were White -A Jouey to the Country of Timid People),勒·柯布西耶

 

0兼容的现代01
Hello there! In this image from 1931, a worker leans out over the city as he works on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 Getty Image (By MICHAEL ZENNIE FOR DAILY MAIL ONLINE)

1935年,勒·柯布西耶第一次来到了美国,在无线电城(Radio City)里,一个被他形容为机械时代殿堂的地方,对全美听众做了一次广播。在这场广播里,勒·柯布西耶直白地道出了他对这个年轻国家的期待,描绘了他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化的美国,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个可以完美地实现光辉城市的地方。虽然这次美国之行并没有带给他任何项目,他的光辉理念并不为这个被他形容为怯懦者的国度所接受,但是他对于现代建筑和城市的看法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演讲和展览影响到了这个从19世纪中期开始迅猛发展的国家。有趣的是,这些源自于工业革命后基于对传统的感伤崇拜的反抗和对新时代意义的追求的现代建筑思潮,并没有掩盖掉美国本土草根文化中的建筑。不同于欧洲,美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却欠缺熟练的工人,而工业生产弥补了这点不足,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展场外,来自美国的工业产品,从挂钟到锤子、餐具等,这些质朴实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给当时的欧洲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也刺激了新的设计思潮在欧洲的诞生。而1930年代国际风格影响到美国之后,远离“二战”主战场的美国又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实践与发展的沃土。这些只是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宗源关系的一个缩影。

 

0兼容的现代02
The American exhibit from Dickinson''s Comprehensive Pictures of the Great Exhibition of 1851.

依托于工业发展的美国城市,从19世纪初开始涌入了大量的人口,而1872年芝加哥大火后的重建所急需的更安全的材料以及快速构筑的需求加快了钢结构大楼的发展,新兴材料的大量使用提供给建筑师一个设计思考的新起点。基于此,早期芝加哥学派的路易斯·沙利文等人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建筑上的创新给了欧洲建筑师们一些启示。1910年赖特的作品集Wasmuth Portfolio首次在德国出版时,其动态的开放平面和建筑体量的组合方式引起了很大的注意,密斯·凡·德·罗在柏林看了赖特的展览,也曾提到“赖特作品中所散发出来的强力冲击,使一整代的人为之鼓舞” 。拉金管理大楼(Larkin  Administration Building)和罗比住宅(Robie House)的照片也大量出现在欧洲的建筑杂志上,而美国诸多的工业以及农业建筑更成为柯布《迈向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一书的参照重点。

 

“如何诚实地表达”,是当时美国建筑师所关注的,各种关于新时代建筑的思考开始出现 ,沙利文的名言“形随机能”也是其一,这句话是在现代主义理论中最被广泛误解的,一个关于审美的原则。他的原意并不是形必须从机能中产生出来,而是美的形必须在机能满足之后才能产生出来。对于来自威斯康星州农村的赖特而言,城市始终是象征着金钱和罪恶,大自然的象征意向更能契合这块土地以及民主的体制。赖特这样的认知和自负让他的作品和欧洲现代主义有着根本的差异。相较之下,欧洲的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更多的都市性格。这一位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建筑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带给美国更多的是在这块辽阔土地上对于生活和空间的遐想,而他的建筑实践也促进了世界视野下的现代建筑的发展,其中包括空间组织中核心的概念、自由流动的空间以及诸多的结构和幕墙的尝试。

 

0兼容的现代03
Model of Le Corbusier''s Villa Savoye from Mode Architecture: Inteational Exhibition,1932

从1930年代开始,欧洲的现代主义进入了美国的文化圈,1932年现代美术馆(MoMA)的“国际风格”(Inteational Style)展览不仅是对当时欧美新的建筑式样做了一次统筹的整理,也是为日后现代建筑的发展明确了一个方向。然而赖特却拒绝参加这一次展览,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只是假借文明之名包装后的德国政治极权主义。而他,早已超越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至少25年,他认为欧洲建筑师所在做的白盒子,他和沙利文早在查恩利住宅(Chaley House)的设计中就已经实现了,它也有着简洁光滑的体量,尽管它不是白色的。虽然赖特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对柯布、密斯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敬慕,但是在1931年,他说到:“我认为勒·柯布西耶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作为一个敌人来看待。”之后他对于这些国际风格的建筑师的敌意日增并且毫不隐瞒,甚至拒绝了柯布的采访 。“二战”前夕这些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的纠葛并没有将现代主义建筑泯灭于历史的浪潮之中,这些思辨的过程反而让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更加生机勃勃和多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欧陆现代主义对美国的影响,迫于政治和战乱,为数甚多的欧洲精英们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来到了美国。曾为德国包豪斯系统的多位教师随着这场迁徙也将当时欧洲的先端设计理念直接带入了仍深受巴黎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教育系统影响的美国建筑教育界,格罗皮乌斯和密斯等人将这些在当时欧洲被认为是乌托邦式的前卫设计思潮分别带入了东岸的哈佛大学和芝加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他们透过教育和实践,加大了现代主义在美国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于约翰·罗斯金和威廉·莫里斯所带领的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所展现的复古情怀,在包豪斯的教学里格罗皮乌斯把莫里斯精神带入到现代工业的应用之中,强调了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到了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趋于成熟的美国,这种对现代工业的积极态度,自然而然地加快了现代主义后续的发展和影响,而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应该建立在团队合作之上而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主导的看法也影响到很多美国建筑师事务所的执业方式。

 

U Q1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

谈到这个阶段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国的发展,我们不得不着重谈到密斯。美国相对进步的建造工业成为密斯赴美后个人发展的重要助力,密斯面对建筑,就如同他在学校里所强调的建筑教育模式一样,一切必需从实际生活方面开始,通过所使用的建造材料,从木头、砖石到混凝土和钢,透过工艺技术以实现意义深长的形式与艺术深度,这样的一个规律过程。建筑最单纯的形态是源于全面的功能考虑,而如何提升至精神的高度,一直是他所思考的。建筑形态始终不是密斯关注的重点,建筑的功能需求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在这点上来说,就功能主义而论,唯一有道理的建筑物乃是不顺应任何功能的建筑,但若把形态当作目标,就是密斯所不能接受的形式主义。理性的清晰和智性的秩序架构起密斯的建筑,钢铁和玻璃的大量使用成为他的作品的一大特征,透过清晰的逻辑操作,他的作品最后所呈现出的是一带着古典精神的洗鍊形式,经久不衰。若从形式上而言,密斯的建筑是相当易于生产和模仿的,加之新材料的使用也给了建筑披上了一件新鲜摩登的外衣,这样所形成的进步形象受到了城市资本的欢迎,在陆续出现的大型事务所的推波助澜之下,大量形似的建筑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大城市之中,比如芝加哥和纽约,一时之间这些建筑也成为了现代主义的符号。

 

对于作品被大量模仿,密斯本人并不以为意,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通用准则的创造者,一个最高标准的制定者。但是在冷战时期,这一类被冠以“国际风格”的建筑,在当时的美国却受到了大量的批评。在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下,就像当时很多文化圈的活跃人士,密斯自然地成为建筑界中被抨击的首要目标。范斯沃斯医生,这位范斯沃斯住宅的业主在与密斯的诉讼官司之外,也曾在访问中直指密斯是美国建筑的威胁。而在1953年4月的一篇杂志专论中,言论直接指控被归类为国际风格派的建筑师密斯、格罗皮乌斯、柯布等人,得到了现代美术馆的支持,企图强迫美国人接受一种枯燥贫乏的建筑,并且从蛛丝马迹中显然可以看到他们的幕后有共产党人在撑腰。可幸的是这些政治上的波澜最后并没有对现代主义的发展造成实质的影响,但是这些批评也暗藏了现代主义建筑表现出对文化传统的否定所带来的隐忧。

 

尽管受到了诸多的质疑,国际风格在资本的运作下在美国的大城市里迅速流行起来,但这也并非意味着这就是一个完满的答案。对于年轻的美国而言,文化传统的不在所带来的精神焦虑始终盘旋不去。虽然赖特对国际风格毫无保留地批评,但是他在地的建筑观始终得不到城市资本的青睐,而他也从未得到任何来自政府的项目委托,自始自终他也没有提出一个更好的答案。而4岁移民美国,出生于爱沙尼亚犹太家庭的路易斯·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了法国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后,也直面了来自欧洲现代主义的冲击,不同于其他同代的年轻建筑师,他并不愿意接受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模仿或是简单转化的做法,但是对于现代建筑中所呈现的理性他并没有选择拒绝,反而将理性主义推到了极致,当他发现了所需的已超过理性主义所能给予时,他便进一步去探索更深的秩序,也就是他所谓的道(order),在实践中他完全抛开了形式上的束缚,转而在设计中注入更多的精神思索。他的实践将现代建筑在国际风格的路上往回拉了一步,重拾在其中被抹滅淡忘的精神向度,同时融合了现代理性从而指引出一个可能的思考方向。

 

0兼容的现代08

0兼容的现代09
菲利普斯·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 ,康)

0兼容的现代10

0兼容的现代11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康)

上文我们只是粗略地谈到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师在美国的实践,现代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这一个移民国家对于不同的文化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吸收和包容的能力。“二战”之后,不同于战后欧洲建筑师忙于实际的重建工作无暇面对理念上的深化,1950年代美国的建筑师有着相对更大的空间和充沛的资源发展自己的理念,年轻的贝聿铭、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菲利普·约翰逊等人在这段时间均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美国的西岸,战前从欧洲赴美的建筑师鲁道夫·辛德勒(Rudolph Schindler)和理查德·诺伊特拉(Richard Neutra)也有着突出的成绩,1945年由《艺术与建筑》(Arts & Architecture)杂志发起的持续了19年的“案例住宅”(Case Study Houses)计划,激励了更多年轻的建筑师实践出了代表着那一个时代的作品。这样壮阔灿烂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美国的建筑文化,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很多的国家。

 

基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美国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沃土,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多种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交织成一多样而又绚丽的画卷,也让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这实为历史的必然。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前言
徐千禾
旅行
行走中的建筑学
路易斯·康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