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师在做什么117 | 俞挺:从日常中创造奇迹,在18年的大院工作后

建筑师在做什么117 | 俞挺:从日常中创造奇迹,在18年的大院工作后
王箫 | 2016.05.13 16:07
采访时间:2016年5月

俞挺,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博士、教授级高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Let’s Talk、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Wutopia Lab创始人。在结束了18年的大院工作后,俞挺觉得自己变得更自在、即兴而不随意。他深谙,在公共建设中首要的不是建筑师的风格,而是要明晰相关规范和公众意识,洞悉众生的欲望,而不被欲望的形式所裹挟。通过对不同建筑类型的尝试与刺探,俞挺希望基于生活,在日常中创造奇迹。

 

有方:你曾提到上海人的标准是“清爽”,在多年的公共空间探索和实践中你是如何将“清爽”运用其中的?

俞挺:中西方对“公”与“私”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我们习惯认为,似乎“公”在道德层面是高于“私”的。现如今,公共空间管理权属于公共部门,理论上这些公共空间是要面向公众开放,可一旦开放,由于公众对真正的公共权并不具有充分的理解,介入的方式就会带有不同层面的私权意识,最后公共空间的矛盾就会凸显。

中国公共空间管理方式是基于安全,规范的安全,管理权的安全。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公众的介入在使用时,是按照私权的理解。而当出现问题后,又会转而诉求公共管理权的庇护。当中国公共空间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上不理清的话,公共空间与公众介入之后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设计恐怕很难清爽。

 

水塔之家
光的迷宫

所以,公共空间构建的第一步不在于建筑师的设计,而是要求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所有权、运行权、管理权、责任认定有认知。此外还要在规范、规划以及公众意识这些方面做出专业判断,把这些看上去盘根错节的空间影响要素在思路上理清爽后,再着手设计的公共空间才会有效。那些急于展示自己学习的知识的介入设计,最终只会因为一厢情愿地扎入到那些空间影响要素,让原本复杂的事变得更复杂,这叫思路不清爽,越帮越忙。

 

钟书阁一期——中国最美书

有方:回到设计,藤本壮介的模数350被你称为“束缚自己的枷锁”。你在自己的项目中惯用6M*6M,这样的空间格局是如何得出,你又是如何变通让空间更具灵活性和丰富性?

俞挺:在世界著名艺术史学家和汉学家之一雷德侯的《万物》中曾提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思维是基于基本模件的组合,在模件的表现形式上根据需要来做局部调整。模件的交接方式具有通用性,工匠通过模件不断排列组合,逐渐在通用性上生发出丰富的、让人感到无穷无尽的变化。

中国的模件与西方的模数是有一定差别的,它表现为模件在连接关系上允许有一定的容错率,允许工匠和设计师根据现场情况做出自己的弹性调整。这种基于容错率的模件进而也允许设计师和工匠对模件的呈现进行一定再创作。由此这种通用性不曾伤害丰富性,万物便由此而来。

 

九间堂C1

工业化时代模数要求具有一种精密的联系,不愿意或者不允许设计师或工匠自由发挥,稍有不当的处理就会导致误差和偏离。藤本壮介等建筑师的设计都是基于这样的模数。我自己设定6m*6m,这是个基本网格。它首先基于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对国内规范普遍数据的集约解读,加上长期对建筑在尺寸尺度上的审美训练而得出。

6m*6m不是定量,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控制基数。它有一定的容错性,允许变量调整局部关系,所以它是基本控制网格。在6m*6m中可以很快计算出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而不至于出现很细碎的尺寸。通过6m*6m方阵,除了组合不同的功能空间外还可以围合出庭院、园囿。这样的变化恰恰符合雷德侯发现的模件思维。建筑师在6m*6m中通过对基本模件(一种带有功能和空间尺度的建筑体量)的排列组合,同时对模件在形式和空间上根据设计现场的进行适当改写,在容错的连续中,丰富的房子和院落便会应运而生并不断展现出更大的丰富性。

 

东园雅集别墅小区

有方:在建立了稳定的基本空间格局后,为了不让其成为束缚,并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你做了怎样的尝试?

俞挺:在设计九间堂时,为了让空间显得更饱满,我不自觉地有了“补”的想法。这里补一个茶亭,那里补上一个书房。这个过程让我想起了写作中的“对偶”,通过性质相似或相异的语句形成的一组上下句关系,来表达观点和概念。这促发我开始思考,在设计中很多人希望在分析场地、交通、周边物理情况等基础上发现能够帮助设计的新东西。这样的分析方法有好的一面,但它未免教条,很难跟人联系起来。它是一个“形(Situation)”,在“形”之下其实还有很多关于人文、历史、氛围、气场等不易察觉的东西值得去探索,这些我称为“势(Potential Energy)”。

“对偶”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发现“形”之下的“势”并将其建立起关联,由此对场地的理解和研究也会随之变得与众不同。比如,为回应昆曲艺术家张军在朱家角课植园中将《牡丹亭》由传统虚拟场景的戏曲空间转变为实景园林的创新,我在九间堂搭建《长生殿》舞台时希望将场景和表演彻底的虚拟化,让东面九间堂的虚映射西头课植园的实。

 

长生殿昆曲舞台

尽管九间堂会所当时周围环境破败,由于对偶观念的设定,我可以坦然保留这种破败的实。将场景搭建得非常的“虚”,以达到和实景形成最大差距而具有充分的张力。接着,通过多种色彩变化的灯光照亮虚,使其具有一种不同于真实的真实饱满,由此那个破败的实就被遗忘。长生殿舞台的设计是通过对偶把“形”和“势”联系起来,然后这形势设定设计的上句,下句自会显现。这就是对偶。

 

无极书院

有方:你之前曾著书梳理了很多国内外建筑师的作品。你认为建筑中真正的创新是什么?

俞挺:假设具有一种新的材料并由此诞生了新的结构工艺和形式,可以让现代工业的造价降低一倍,施工效率提高一倍,这样的结构材料一定会改变整个建筑行业。这就是刚性创新。所有抓住刚性创新的建筑师一定是大师,踩在钢和玻璃上的密斯,踩在混凝土上的柯布西耶。

刚性创新之下是创新。创新分两种,第一是对已知知识的深入创新,比如安藤忠雄,对混凝土的可能性进行深入挖掘,形成一种新的具有人文情怀的形式语言,成为普遍接受的审美。第二是对普遍模式的个人创新,这种个人创新由于没有把特殊知识转变成普遍有效知识,所以它常常作为刚性创新或者微创新的注脚。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视觉为先的时代,建筑学在创造形状“shape”上更容易引起关注。至于空间,材料,肌理,颜色,质感在视觉上的影响力都依次落后于shape的影响力。材料,肌理,颜色,质感的创作基本算是一种微创新。空间和shape可以发展出建筑学创新。

库哈斯提出的创造shape设计策略完全改变了建筑学面貌。但这些shape之间各不相同,甚至没有联系,有些是创新,更多的是微创新。建筑师从自己的某个shape中发展出一套形式逻辑,据此可以创造一系列相似但不同的shape,这便是形式语言(form)。

 

西雅图图书馆,库哈斯

形式之于建筑学可以是创新,也可以是微创新。建筑师通过明确的形式语言在不同建筑上的实践形成一望而知的标志性形象,那就是风格。风格是个人的特殊知识,是创新。风格被模仿,创造风格的手法和逻辑被归纳总结并得以传播和教授,同时由其他人发展出新的手法来丰富这类风格的审美图景,便会形成学派(school)。这是个人的特殊知识被发展成普遍有效知识或者局部普遍有效知识的阶段,这是创新。当学派能够形成普遍有效并覆盖所有建筑类型的知识时,就是主义。有的主义是刚性创新,极大地改变行业的面貌和模式,比如现代主义,而大多数主义其实不是刚性创新,不过是创新而已。更有些主义,是手法的微创新,是化妆术,不是主义。

弗兰克·盖里和扎哈在shape上的创新让人印象深刻,弗兰克·盖里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风格,扎哈走得更远,已经形成学派(school)。库哈斯厉害在于创造了新的设计思想,他帮助许多人确定了自己的风格,但可惜自己未能转化为稳定的个人风格。尽管他创造了令人惊讶的shape。

然而我们要注意无论哪种shape,而且不管是何种转译方式得到的,一定要经过建筑化,这与规划、规范、工种协调和施工工艺的能力和条件密切相关。这种转化经过行业共同磨合而形成的普遍有效知识才真正具有意义,这种转化形成的主义才是刚性创新。可惜,国内大学建筑专业恰恰缺乏建筑化这方面的训练,最后把建筑学教育变成形式主义教育。

 

有方:回望离开大院的这三年,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俞挺:我把离开大院看作是新生。从大院走出后,我变得更自在了。参加《梦想改造家》让我有兴趣和勇气直面日常生活。推行Let’s talk、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九平米的尊严”慈善空间、“地主的民宿”等项目让我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建筑师的责任,我可扎根在上海,通过建筑修炼自己,听见众生,看见万物,坦陈人的七情六欲并唤醒他们的灵魂,推动社会更好更美。更重要的是,我摆脱了旧的枷锁,确立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信手拈来,自由自在”的设计原则,能自由自在地创作。

 

纸房子
紫一川售楼中心

有方: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俞挺: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密斯。在世的建筑师中我比较喜欢卒姆托。不过,现在我已经记不得他们了,我需要忘记他们,我相信建筑可以作为一种技术和审美的综合力量而介入生活,最后创造出精神和真实世界的双重美丽。

 

有方:对你而言,在英国留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俞挺:逛了几十个博物馆,吃了近百家餐厅。在英国的学习锤炼了我的思维,让我能更准确、更清爽的看问题。我在伦敦SOAS学院语言课程中学习写作时,意识到自己以前考虑问题的不足与随意。以前我做设计很即兴,现在呈现的即兴则是经过思考和训练磨合而成。英国的学习让我既不丧失即兴的灵感,又可以通过思想的淬炼摈弃随意和轻浮。同时坚信了我曾经遗忘的对传统美学的认知,即所有艰苦的训练和工作,最后都要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现在认为建筑师需要有批判性、创造性的实践作品。其次,要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建筑策略,观点最好形成系统的理论。此外还要将自己对建筑实践形成的人文、美学、建筑学思考变成可以教育的方法,传递给更多人。第四,认识、评估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发扬它。就此建筑学的工作可以细分为八个专业方向,实践、理论、教育、批评、论坛、媒体、展览和画廊。我试图在这八个方向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一个人的美术馆

有方:你曾经对毕业生的赠言为“笃定、日常、教养”,你说这也像是自己的一个阶段总结。而现在你会对毕业生说什么?

俞挺:笃定和教养是写给毕业生的话,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的。我以前是不够笃定的人。日常,是我的哲学观点。我觉得大家陶醉在恢弘的史诗叙述中太久了,毫无意义。我希望同学们能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在日常的中创造奇迹。也许世事不尽如人意,但就像我在工作室招聘中写到的宣言那样,“如果世界不够美好,就让我们创造一个新的吧。”

 

 

地主2016年在魔都心脏打造了一间独孤的民宿设计——电影咖啡馆bnb。这是俞挺基于“九平米尊严”空间改造计划细化的一系列产品,他邀请想用自己多余的空间来树立自己在魔都存在感的上海市民,一起利用他们的空间创造具有个人生活史叙事的民宿。让更多人可以深入魔都深层次的褶皱来窥探自己的灵魂。

 

 

建筑师简介

俞挺

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博士、教授级高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Let’s Talk、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Wutopia Lab创始人。曾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设计作品包括长生殿昆曲舞台、九间堂、拙政别墅、嘉定再生能源中心、绍兴大剧院、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无极书院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俞挺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