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李兴钢:十二匠造(下) | 有方讲座9场实录

李兴钢:十二匠造(下) | 有方讲座9场实录
有方编辑 | 2014.06.07 16:44

6月7日下午3点—6点半,李兴钢讲座《十二匠造——那些旅行中感动和影响我的建筑》在有方空间举行,通常最多只能容纳200人的场地,涌进350余人,场地各个通道挤得水泄不通。在长达3个半小时的讲座中,100余人站着听完全场。

现场听众戏言,来有方听讲座,对膀胱是考验——人多到无法上厕所;另有听众表示,她和身边的小伙伴,追有方的讲座像追剧一般……

本场讲座是有方“行走中的建筑学”系列讲座第7场。李兴钢从他二十多年的建筑之旅中,按时间顺序挑选出最曾受之感动与启发的十二个建筑和它们背后著名抑或无名的匠师造者,讲述他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讲座上李兴钢讲述了很多精彩观点,现部分摘录如下。

小教堂是一个木屋,后面的女巫审判者纪念馆也是一个木架构建筑。在木屋体系里,卒姆托探讨过很多木屋建筑,包括对传统的方式、木架的方式,还有完全用木板木梁做混凝土墙、混能土板的方式来建造发展出来(建筑)。另外基于场所形式的探求,以及基于人的感受和体验氛围的营造,也是卒姆托建筑非常重要的特点。

在卒姆托的建筑里面存在一种秩序和自由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小木屋这个对称的房子里面,它的入口设置会有一个结合功能的安排,有一个自由的表达。另外,对形式、结构、材料的整合与构造,都是我们可以从卒姆托建筑里面学习(的东西)。

这是我在04年左右做的方案,湖北省艺术馆。这个方案里,房子本身是完型的,跟城市通常开放的街角处理不同,是一个逼近街道界面的完型的建筑。然后在这个完型的建筑里引入街道、庭院等不同的功能。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体,里面有音乐厅、展览馆等。

下面一个案例是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Prada东京旗舰店,2005年我第一次去看。我们从这个房子里可以看到他的表皮和结构的关系,它的形体处理和内部空间安排上跟城市和环境、景观的关系,也包括下面设计的这个主动让出来的城市广场。(Prada旗舰店)建在了东京表参道,这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区,但是他还让开一个公共性的广场,这非常难得。

 

 

这个建筑我就快放了,我相信大家去日本,这个都是旅行的目的地。它的建筑结构特点是把交通性的服务功能像康的复式空间一样,同时作为结构的支撑物,外围是结构表皮结合在一起的钢结构,沿着不规则形状围合起来。它的屋顶是坡屋顶,这个坡屋顶形式又跟周围的规划条件、日照要求有关联。这是内部结合结构所做的特殊空间,这些更衣室、试衣间的方向跟东京景观目标点是相关联的。

这个建筑里面我学习到的东西是,Prada旗舰店是把建筑的形式、结构、表皮和空间一体化整合起来的一个建筑,幕墙结构不止是一个幕墙结构,有点像筒中筒的结构外面的筒,这是一个真实的钢结构。同时采用几何控制,控制体量生成,跟环境条件相关性,室内外空间与城市景观人的活动之间互动的关系(都非常值得学习)。同时,它还有一种艺术家特征,它通过材料的研发,表达特定的东京繁华商业区特定的氛围,(使建筑有)一种呼应感、时尚感、流动、不确定感,一种光怪陆离的的感觉。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工匠式的工作方式,对建造的逻辑、材料都有深入的研究。

实际上东京prada我看成是跟鸟巢一个体系、一个类型的建筑,prada在他之前建成,鸟巢方案确定之后,2004年左右建成。鸟巢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思路,它的结构、表皮、形式跟内部空间结合在一起。这样一种形式跟看台的需求等等都是有关系的,也是采用了网状编织式的结构。在Prada和鸟巢里面,我发现这样一种网格状结构不仅是完成结构和建筑外部形式的作用,同时通过把建筑内部要素,比如楼梯,结合在一起,把人在建筑中的运动和建筑结构空间整合在一起,同时围合成半室内、半室外的都市型空间。这是结构形式之外的空间性作用。另外这样一种结构又可以对外面城市景观、自然景观形成一种框景式效果,形成捕获的作用。

2004年后我们工作室完成了复兴路乙59-1号改造。这是对前面形体的分析,包括日照、体量之间的关联的研究,在建筑内部引入了一个垂直园林和立体画廊,用立体方式把人的活动在内部垂直方向组织,从下面一直延伸到上面的屋顶空间,一种漫游式的方式。同时这样一种漫游的方式有不同的停驻点跟城市景观发生关联。在外面表皮的材料我们做了一种不同透明度的设置,玻璃通过彩釉厚薄方式形成四种不同的透明度,包裹建筑表面,然后在室内、在人的运动空间,形成不同的质感和感受的画面,跟外面城市景观相互互动。建筑表面不同的透明度,形成建筑好像有不同的深度这样的感受。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来否定大家说这是一个表皮建筑,因为它是跟空间、结构、景观等等都是相关联的。毋庸置疑,在这个建筑商我受到德梅隆很多影响。

第七个案例是一个无名者建造的园林,无锡的寄畅园,我曾经去过很多次。寄畅园建成于16世纪。我对园林的兴趣,是我对于中国城市和建筑的营造系统的兴趣的一个延伸,也受到董老师很多影响。我去了三次寄畅园,其中有两次都与董老师同行。我后来再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这里喝茶、聊天,看着桥上的人走来走去,看着对面的树木和山林,以及虫子的叫声。这是在无锡,窟窿就是水面,但是大部分都被树木遮掩。董老师认为寄畅园是所有江南园林里最好的一处,我也有同感。对于寄畅园,也许我们会有很多分析,人工建筑跟山体的的对应关系,借景手法的运用等。比如从这个方向往远处有一个木塔,可以借来那个木塔的景,从这个地方看假山,假山后面是无锡的惠山,惠山又被借来作为山后面的景。但是所有分析之后,我们还是觉得寄畅园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氛围,那种时空,这是无法说的很清楚的一个感觉。

 

 

大部分人可能都去过,我简单带大家走一下。这里有一个祠堂,旁边有一个小的书斋般的院子。这边是一个假山,旁边是一条公共性的大路,这条路通往旁边的寺庙,可以说是动静之间的房子。这边有后来的加建。游览的部分是在这里,这里有一个桥、廊子,跟这边祠堂联系在一起,这边有一个亭子。水面是狭长型的,这边是假山。现在这边还有一个入口,假山中间有一个很著名石像,还有流水,水系可以汇入到水面,八音涧据说可以听到八种水的声音。我们路线是从祠堂进去后走八音涧,这里有一个出口,可以看到塔的对景,到我们坐的地方有一个桥上的建筑,顺着这条流线一路走过来,看对面的山。再顺着山根和水面交界的地方,这里有一个石板做的桥,然后走过去。其实园林还是要亲身去体验,图片是不能完全反映的。模仿小溪的水非常的窄,这个地方觉得几乎过不去,其实绕过去后,空间会开朗。

董老师最近完成的红砖美术馆,他设计的起点,就是做了一个现代的八音涧,用砖头来做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这是塔的对景,这是七星桥。这是顺着廊看到一些光景,还有桥上的房子。这是藏水的地方。再往前走,不同的亭子,看到对面的假山。这个假山被浓密的植被覆盖,感觉非常大,不是一个假山的感觉。这是在后面的亭子里面再次看到塔的对景,这是沿着山根走的水边的石板桥。这是从对面看到桥上走的人。

我很难给大家解释清楚寄畅园的氛围,这个只能自己去体验。以寄畅园为代表的一系列园林里面,对我的感触和影响非常的多,对我们工作也有很多直接影响。我觉得中国园林里面存在一种当代性,是中国人理想的生活哲学物质的载体,就像我讲座开始时说的中国人的“行、望、居、游”,“居”、“游”就是在城市里面营造山林,把在大山大水旅行里面所得到的景象复制在一个小小的城市山林里面。它想在城市山林里实现一种愿望,就是日常生活就能得到大山大水中所得到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感悟,这是中国人一种理想生活的哲学。这种哲学在园林里是作为一种物质载体而存在的。园林设计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就是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里面所描述的这三句话:疏密得宜、曲折尽致/曲折有致、眼前有景。这样一种营造的手法,套用现代建筑的一些术语说,疏密指的是布局,曲折有致指的是建筑的漫步,漫游过程中都有景致入园,最后眼前有景是指静下来之后,眼前的一些可以让你得到最大感悟的一种,我们后来把它叫做胜景,一个最重要的景观,这是游览的终点,最终的停驻点。如果我们以园林的标准去看的话,柯布在萨伏伊别墅里只做到曲折有致,其他都说不上。园林里面还有高下大小虚实的处理,我们在寄畅园里面可以感觉到人工和自然的对仗和深度的媾和,自然植物、水面、山体,跟人工的构造物,他们是一种深度的媾和,整体上形成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空间和造物。还能感觉到动与静、空间感与时间感,以及强烈的生命感体验。在这个里面你感觉到你是活着的,这是一种生命跟自然同在的感觉。

2005-2010年我们工作室完成了四川的镜鉴博物馆,后来又加入了汶川地震博物馆。在这里面,我们借鉴了复廊元素,把复廊作为主要的展示空间被周围小镇民居小房子包裹,形成封闭内向的空间。复廊跟周围的庭院在景观中有很多的关联。在复廊内,我们利用镜子造成虚幻的镜像和现实景观,对人在其中的行为产生的互动和影响。后来我们也尝试做一些现代园林式建筑,这是在广东的可园,在一个池塘江边一点点山地。后来还在广东番禺做了一个藕园,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的双拼别墅。刚才那个是一个独立住宅。

这是第七个案例,西扎的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我是2006年去看到的,这边是城市,这边是大海,旁边一条公路。在公路边上,就是为公共游泳池所配套的更衣室等辅助设施。西扎把他做成一个人对大海体验非常有戏剧性的漫游式的建筑。这是公路,沿着坡道下行,入口,这个地方绕过来进更衣室,出来到游泳区。有两条路线,顺着坡道下行,再也看不到外面的城市和公路的喧嚣,进入到一个只看到天空,也看不到大海,只能听到海的声音和天空的下沉式入口空间,更衣室外面绕着往前面走,这个时候仍然看不到海,能够听到海声,和一线水面和天空的感觉和视野。再经过一系列墙体的设置,最后大海扑面而来,是这样过程的体验。建筑就像嵌入到海边的礁石一样,混凝土的墙体、游泳区也跟海边礁石沙滩结合在一起。

 

 

跟这个游泳池同时期建造的,还有在游泳池前面一个房子,都是西扎29岁的作品。西扎是非常早熟的建筑师,这个作品跟刚才的游泳池一样,也是反映一种漫步式体验的过程,从马路边下来后,要经过慢慢转换,最后进入内部空间,后再看到大海。这是一步步的路径的叠放。在室内先到达二层,围绕着茶室的空间,有一个楼梯下去,与大海隔着巨大的水平方向的窗户。在内部,有很多木构造的设计。在这个时期,西扎受到很多人的影响。在这个房子里,一个是受到赖特影响,还受到阿尔托的影响。

这是西扎设计的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这个房子跟游泳池和房子一样,虽然是西扎后来的公共作品,但是它的漫游性是非常相似的。除了漫游性之外,西扎还做了另外一个工作,(让建筑)和整个城市、周边环境的空间形成同构的关系。(人们)顺着街道走过来,有一个坡道慢慢自然上升,绕过去才是建筑主入口。刚才我说的跟周围环境同构性就是这些台阶、坡道跟街道的关系,实际上旁边的老建筑和他旁边的抬地公园都是以类似方式营造空间,只不过那是一个室外环境,而艺术空间是一个室外结合室内的空间,但是他们在手法上是同构的。西扎仔细研究周围环境后,用类似手法转化到艺术中心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设计手法在室外和室内都是存在的,包括楼梯的设计。西扎这个建筑在室内最重要是有一个空间变化,先是一个压低的入口进去,这块有一个高耸三角型巨大空间,有一个巨大天窗:侧高窗,把光线送入高耸空间,同时侧高窗用剖切开方式设计,为洞口主楼梯空间提供光线。这个设计非常有创造性,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为大厅和楼梯间透视提供了采光。

另外一个体现西扎类似建筑特点的建筑是波尔图建筑学院,校园室外空间组织过程中采用漫游式路径,和河道、山体产生了景观上的关联。一步步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坡道和楼梯间这样一种关系,这在加利西亚中心也有所体现,旁边也同样设置了休息亭,产生跟下面游人的互动。沿着坡道继续往前走,会延伸到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形成立体漫游路径。同时建筑单体和单体之间也形成景观的营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曲折尽致,每个节点都有景观,最后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体、河边,再顺着河边回到路径的起始点。(波尔图建筑学院)是一个开放式的小小的校园,非常精彩。

那次我们去波尔图参观西扎建筑时,在西扎事务所跟他交谈。当时西扎已经80岁,但还是每天亲自画图和工作。因此我除了对西扎建筑感悟外,还产生了另外一个感悟:健康对建筑师非常重要。

建筑(应该)跟场所观点、跟场地特征、氛围充分回应甚至加强。(在西扎)建筑漫步,经由曲折的流线抵达令人难忘的终景——人工的或自然的,这一点我认为他受到来自赖特的影响。与此同时,无论是外部形式作为实体,还是内部空间作为虚体,西扎的建筑都具有一种雕塑感。这种建筑中的雕塑感应该是来自路斯的影响。另外,西扎的建筑中有一种特异的因素,秩序中巧妙而合理安排的偶然性元素,或表现在形体上,或在光线、或在空间上,都给人惊奇感并心领神会。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阿尔托的影响之外,有西扎自己的特质。光线对空间塑造和流线引导也是西扎的一大特点。除了对自然光引导之外,西扎对人工光塑造非常非常有特色。一般来说,建筑师都对人工光嗤之以鼻,比如康说“没有自然光的房间不是真正房间”。但是西扎把人工光当自然光一样塑造,来作为对空间的塑造和对流线的引导。另外还有材料的使用,西扎的建筑中使用很多非常普通的材料。在我们非常重要的建筑外墙上,涂料面砖等材料他都使用过。但是他会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室内空间使用非常高贵的材料,如大理石、木材等,而且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形成非常特殊的气质。西扎建筑里面有一种静默的气质或者暧昧、难以言传的气质,难以解说,这是源于他自己,他的个人特质所带来的。我们工作室对西扎有一些浅显研究,而且对他的工作有一些系统体验。

这是09年左右我们设计的商丘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布局是跟商丘古城的城市模式有关。商丘古城是一个黄泛区的典型的古城,外面有堤坝,中间有城墙,城墙和堤坝之间有水面,城内四个城门,中间是十字街道。而且由于是黄泛区的原因,所以城市的地势是堤外比堤内高, 堤内比城内高。这是因为黄河水泛滥之后,再退去就把泥沙留下。越是泛滥的地方,将来会越高。日积月累。我们设计了相关的模式,堤岸、城墙、内部十字街,组织起整个博物馆的内外空间,中间是景观的台地,还有水面。

最后四个案例了。

高迪的圣家族教堂。这张草图中,空白地方是还没有建造,已经有图案的地方是建造完成了。这是巴塞罗那的图片,圣家族教堂只是占了其中一个街区。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圣家族教堂没有想到要做这么高大上,后来才慢慢发展这样。所以实际上圣家族教堂基地非常狭窄。在圣家族教堂里面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它的内部结构、光线、材质,以及这些光线和材质背后所隐藏的高迪式精密的几何逻辑和建造逻辑。

 

 

这是一个顶部放大的图片。当我们只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会以为这是彩画之类的装饰,但是实际上当你仔细看,会发现其实是加盖罗尼亚砖。巴塞罗那属于加盖诺尼亚地区,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加盖罗尼亚砖拱。这些都是用砖砌出来的,而且不是传统加盖罗尼亚的拱,是薄拱,还是双曲面的、高迪式的拱。因为这样的拱中间有拱洞可以提供天窗。拱是是放射状的,所以会产生不同宽窄的缝。高迪用了西班牙式马赛克片石镶嵌,形成这样一种屋顶的结构。这个屋顶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形式、光线、材料、色彩都是被高度整合。而这种高度整合是基于高迪天才的几何才能和工匠的特质才能够营造出来的。这是它的楼梯间,石头建造的楼梯间。

这是平面图,是一个典型的拉丁十字的平面,但是高迪是建造了若干个塔状的塔楼,这是代表耶稣,这是代表圣母,这四个是代表四大弟子的,周围12个小塔是代表12门徒。我们关注主要是设计逻辑和建造逻辑。圣家族教堂很多年就已经开始建造,现在还没有造完。前一段时间网络说中建总公司投标三年之内要完成圣家族教堂。这是上一届教皇在访问西班牙期间,在圣家族教堂举办的一次礼拜。

首先说它的结构。复杂的拱高迪无法用几何方程计算。于是他采用非常聪明的方法,就是悬力线倒垂的方式为结构找形,建筑抵抗重力的力,要跟他所受到的重力的吸引是相平衡的。所以他用这样的方式,通过镜像的反射巧妙得出上部结构的模型。所有大小结构都用悬垂方式,装上大小不同的小布袋,在不同的节点上悬垂下来,这是最基本的结构形状,然后他再加上细节,这是两个塔楼的模型。

高迪建筑里面我感受到一种决然不同的气质,甚至令人感到他跟自然造物的相似与靠近。他基于一种几何秩序高超精密的逻辑,形式、结构、空间、材料、建造乃至色彩的高度统一,创造出接近上帝的人工造物,营造高迪式精神性建筑。高迪是把人工的自成发展成为极致的建筑天才,靠人造的东西,通过几何的逻辑,达到像自然一样精妙、接近上帝的感觉。

这是我们在07年左右用乐高积木做的装置,其实是想把自然之物转化成人造物,但是又让他具有空间形式、材料的某些特征。人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巨型的城市,尝试探讨人造物的可能性。后来我们把乐高代替成纸像的材料,在威尼斯双年展做成一个纸做的房子,都是标准化的器材来建造的一个房子的方式。我们后来盖真实的房子,采用预制拼装的方式制作地铁出入口,用轻型的材料跟结构建造地铁车站,把光线引入建筑,同时内部光线也可以透视。另外也有这种大型的会展中心建筑的形式、空间、光线和结构这种整合。

第十个房屋是赖特的东塔里埃森,我上学的时候第一个模仿的作品就是赖特。所以赖特在我心里是非常有地位,但是我直到2012年才真的看到赖特的房子。东塔里埃森是集合了草原住宅、流动空间、漫步式的建筑的设计哲学的一个集成的体现。(东塔里埃森)建在威斯康辛赖特家族领地里,经过三次加建。第一次是因为被火焚烧,因为赖特的老婆疯了把它烧了。第二次是因为一次意外。第三次大规模加建,最后形成我们现在情况。

 

 

这是不同时期建造的结果。这一片是赖特夫妇的居住区,这边是赖特工作室和学生们居住的地方,这边是服务人员,车库、养鸡场、和音乐厅。进入的路线有两种,一种是车行路线,主人开车进来,在这儿下车,通过门廊进入主建筑群和工作室。另一种是通过步行,从山坡上进入,从山坡到顶,下来再进入建筑,有一个山坡式花园。建筑后面有一个停车场,我们参观是从这边进来,先到山顶,然后下来,沿着建筑的前面往这边走,穿过门廊,看到来时的花园。这是山顶。建筑就是匍匐在丘陵的起伏之中。台阶从山上下来,经过前院、工人的后院,通过过街骑楼式方式界定不同的院子,其中有很多结构和光线的处理。

这是到了后院,这是顺着后面主人车行路径。这是上面的大露台,是赖特自己工作室,可以看到远处山野。停完车顺着这个台阶从这个门廊再回到来的地方。这个窗户的设计,这是采光用的,这是通风用的。到这个门廊可以回看远处山坡式花园。赖特受到日本很多建筑影响,包括景观的处理等方面都是。他的建筑都是趴得很低的,这不是因为赖特个子不高,而是因为他希望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尺度,把人的视线水平往自然中延伸。这是赖特的签名,他像砌山体一样砌墙体。这是他的墓地,上面有一句话。“love of an ieda ,is love of god. ”

赖特的建筑给我的体验是漫游、人工建筑空间与自然景观呼应;以及日本庭院与建筑的影响。他的建筑是一个范例,是怎么样在现代建筑里表达东方庭院、园林转化的范例。

这是赖特后来做的西塔里埃森,可以说他只是用另一种建筑的语言来再造了一个东塔里埃森。他们的空间模式是类似的:游览路径、穿过式门廊,前后两条流线,一个私密,一个开敞,同时跟外面自然环境很多关联。这完全是一个个人特质。赖特在东塔里埃森选择那样的材料,而在西塔里埃森,沙漠地区环境里用了另一种建造方式。这是一种非常粗放的浇铸混凝土方式:先把模板大框制作好,然后把石头扔进去,在里面直接灌砂浆,最终形成墙体。所以墙体石头之间暴露出来,形成了非常西塔里埃森式的墙体,跟木结构,帐篷式的屋顶结构结合在一起。赖特自有他自己对环境语言的把握。

他在西塔里埃森他也写了一段话,就是老子说的非常有名的那段话。

赖特晚年的时候,因为柯布、密斯等不尊重他,他很不服气。赖特在美国很早成名,密斯的流动空间、柯布萨伏伊别墅的作品都是受到赖特的影响,赖特三部头作品辑在欧洲发表的时候,他们几个毛头小子还在事务所打工。所以赖特空间理念甚至建筑形式对那几位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后来密斯、柯布等人的声誉反过来超过了赖特,所以赖特不服气,就造了这个流水别墅,想要告诉世人他也可以做好现代建筑。

但这个流水别墅从整个空间模式还有语言跟景观关系等方面,都跟东塔里埃森一脉相承,只不过形式简单化。赖特在这里采用了混凝土的悬挑式结构,挑战结构和材料来的方式来建造房子。

这是我们在09年前后,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在草原半山腰建的掩藏式建筑,建筑大部分被隐藏在山体里。设计了一条漫步路线到达建筑的室外空间,然后内部空间再到外部空间,最后到达山顶敖包,跟外面远处遗址有一个对应关系。这是后来做的郧阳博物馆,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这是去年完成的绩溪博物馆。在这个里面我们也是有些园林式的手法,以及通过街巷庭院这种连续的组织,形成的一种室外环境下建筑漫游式空间。同时街巷和庭院跟场地原有的树木也有很多的关系。这是室内的结构跟里面空间,和建筑外部形式有一个统一的关系。

再一次出现了路易斯.康,它的萨尔克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所以再次出现康,是因为康在这个作品有不同以往的表现。建筑建在了在太平洋边上悬崖式海岬堤的边上。原本在更靠近海边的地方还有其他的建筑,比如这块是会议中心、这边是宿舍区,但是这两组建筑都没有建造,所以实际上实验楼离海边还有很大的距离。

 

 

可以看到,康在会议中心和宿舍的设计里仍使用他以往的手法,就是古罗马式语言转化手法,房间式的群组式的手法。康在实验室最开始方案也采用了这种手法。这个建筑的甲方,是发明小儿麻痹症疫苗的萨尔克博士,他因为疫苗的发明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有了钱建造实验室。萨尔克博士跟康说我不要你以前那样的作品,我希望在实验室里,科学家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可以吟诗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感受诗意的地方。康也知道这个项目是个难得的机会,基地环境很好,甲方还有比建筑师还要高的要求,不是省钱等功能性的要求,而是有非常人文性的要求。所以康在这个房子里实现了再次突破。

这是他规划的模型和画的草图。最后的平面是这样。康虽然在语言上有些变化,但是很多内容、思想仍然保留着,比如俯视空间和被俯视空间的体现,中间是一个广场式的大房间,不同大小房间的组合,另外他在剖面上也实现了俯视空间、被俯视空间的组合。在这部分实际上是实验室管道层,像一层房子一样来做管道,然后垳架式结构。这样在管道层中间形成了无助的、人使用的实验室的空间。

我觉得在这个案例里面特别要提的就是康对中间庭院的设计过程和营造过程。在康的草图里,他最开始希望做成青松庭院,在里面栽满两排对称的杨树,从广场开始,顺着轴线延伸到远处的水池,中间还有水道分布。由于这个地方靠近墨西哥,他请巴拉干提意见,他说应该把庭院的树去掉,康听从他的意见,成就了这个非常伟大的作品。

这是一个行进的过程,康在前面设置了一些所谓的曲折的路径,最后到达这个庭院,穿过一片树林。(人们)不是以中轴线方式进入,而是侧面穿过树林到达。先是上了几步台阶、再下几步台阶,再进入广场。

为什么去掉树木变成伟大的建筑?因为有树的话,人在广场上看不到辽阔深远的大海和天空,只能看到近处的树木。而去掉树木后,周围建筑所形成的界面把远处大海和天空所代表的自然和建筑严丝合缝的结合在一起。人处于建筑的界面之中,能够感受到自然存在。自然通过水线延伸引导,把人从近处引到远处。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就是)从中轴线上台阶,穿过两组台地树林,之后还要下台阶。这纯粹是康故意(设置)的,从舒适上来讲是不需要(台阶)的。他为了造就庭院的空间感和领域感,所以(让参观者)上台阶、下台阶。到这里不能直接走,而是有长长的大板凳,从地面隆起来,人实际上要绕过来,大家统一坐在板凳上再看远处的景象。我觉得如果康是中国建筑师,就会把这个光秃秃的板凳设计成屏蔽的廊或者什么东西。我曾经做了一个改进化的设计,在这地方做一个亭子或廊一样的建筑,另外把U型空间变成西扎在波尔图艺术学院设计的倒U型空间,这样自然和人工界面会显得更加紧凑。特别是当人站在空间的中间的时候,这个界面有的时候已经脱开视线之外了。这是走到尽端所看到远处的山体。

萨尔克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康的房子里我最喜欢的,也是我所体验的全部的欧美建筑师里我最喜欢的一个现代建筑。虽然康说建筑就是创造自然不能创造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建筑里,康听从了巴拉干的建议,将白杨树取消,变成一个太阳轴线下,由中心水道引导直通太平洋的石头广场,大海和天空成为建筑及其空间不可或缺的、最动人的绝响。在这个建筑里,康达到了人工和自然的互成的境界,人工和自然不再独立,而变成了一个相互成就的关系。

这是我们2009、2011年做的一个单元组合建筑,形成人工的界面和自然景观的相互关联。去年我们在北京做了一个胜境几何微展,回顾自己这些年的思考和实践,做出一些总结,作为我们工作室以后工作的焦点和方向。

对比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对待人工和自然的关系,我认为西方文化是人工的自成,以陵墓为代表,因为人都是视死如视生的。中国皇帝陵墓里面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的互成,把建筑当作人的身体来建造,跟环境、山体、田野、周围成为一体。就像我们在生活里面看到的一些被自然所加工的人造石头,形成这样一种人工和自然的互成状态一样。我们也通过一些作品体现这样一种认识。这是人造的立体窗户,放置在城乡结合部街景之中时,它的人工界面和自然产生互成的关系。就是说人造物因为自然景观而有了自身意义,而外面自然景观也因为人造物的存在而变得有诗意。所以在我们工作内容里面,一个很重要元素是几何,它跟建筑本体是相关的,是结构、空间、形式互动转化的基础。它赋予建筑以秩序,和捕获胜景的界面,体现的是人工性和物质性。几何是由人工的秩序延伸和扩展而成的,在几何主体里,若干个元素相互激发与转化,通过几何的逻辑整合而为一体。在几何主体里还有一个关键单元元素,就是建筑群是由不同规模的基本单体所构成,这是用可能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建筑群体空间。

另外一个主体叫胜景,指向一种不可或缺的、与自然紧密相关的空间诗性,是被几何的人工界面不断的诱导而呈现于人的深远之景,体现自然性和精神性。胜景是自然经过人工捕获而成的,只有通过与人工界面的互动才能成为胜景。胜景主题里有人、叙事、界面、隔离物、景,这也跟以可园为例所显示的要素关联。胜景的主题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叫做界面,界面既跟胜景有关,又跟几何有关,他是一种体现人工性和几何性的要素。界面作用是形成画面感,使人意识到画面的存在。

我把几何与胜景总结成我们工作室的工作焦点和方向。实际上几何和胜景它们之间的貌似相互对仗的主题之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诗性的营造。建筑能够被人所体验,能够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好的建筑是需要有诗性的,而诗性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营造的。我们提出这样两个工作方向聚焦点跟我们现在城市和建筑的现实是有关系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工作改进我们的现实。

这是西班牙大使馆办公楼改造。这是唐山的一个第三空间项目。这是吕梁体育中心,基本上等于元上遗址工作站尺度的放大,它们的空间模式是类似的,他的对景是周围的山体。还有浙江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项目。

最后一个,是刘家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这个建筑,我曾在2004年刚建成时参观过,今年是它建成的第十年,我又再次参观了一次。刘家琨也是河北人,他和我都经历过唐山大地震。2003年,我们曾经在建川镜鉴博物馆里一起工作,有很多交流,当时是他和张永和做规划的。期间,我和刘家琨一起去看过康的建筑,整个旅行过程中也有很多谈话。

我选择刘家琨的作品作为第十二个匠造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再去参观后有了新的触动,同时我觉得对比古罗马、寄畅园这些遥远的、无法知道建筑师名字的案例,刘家琨和他的建筑可以说就在我们身边。

我自己有一个感受,很多年前学开车时,有些动作要领师傅怎么教你都很难学会,但是同一组师兄弟做到后,我自己好像马上也能做到。这可能是一种跟你背景、处境相似的人的影响达到的效果。这也是我把刘家琨放在最后位置的原因。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大家很熟悉,这是一期总平面图。从这儿进来,顺着步道到这边个节点,有一个水池,然后再转弯,顺着一片竹林曲折路径,到达隐桥前,然后上升。这是以前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房子还比较新的时候(的情况)。这是我这次来的路径,(这是)中间水池的停驻点,在竹林里面穿越,然后到达步道,进入建筑。(在这里可以)回看到到悬在半空的门,这个门非常特别,是悬在建筑的半空中的。进入二层的展厅,是一个廊式的空间参观,中间有一个屋顶庭院,进入庭院有台阶,上面有瞭望亭可以看周围的风景。下楼到一层可以看到水池,反射着外面的光线。当我们绕过这面墙,会发现其实这个水池就是入口时那高墙下同一个水池。

这个时候(人们参观)从起点回到起点,然后离开。也有很多人把这个终点当作入口进入。这个是出口旁边的落水池,已经建成很多年了,所以有很多的绿苔,有一种老物体包浆之后的感觉,还有水锈。原来设计的墙面凹槽直接用作混凝土雨水管,(显示出被)雨水侵蚀、污染的状态。

这是(博物馆)二期的照片。二期是一个对称式空间,基本上延续一期的(建造)手法和语言。这是二期对面半下沉式展馆,展馆屋顶做了水景,水景跟周围茂密森林(发生)关系。

我觉得十年后我再参观这个博物馆,感受到了期待中的原来的空间体验。(因为)你从繁华的都市到博物馆,尺度越来越小,之后再到这片密林中,(周围)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像是一个修行场所。在进入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师)用一种文学上倒叙手法跟建筑空间上的安排,以及人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让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

当然,这都是原来意料之中的,包括进入建筑前园林式的手法、路径引导、植物和环境利用、材料和建造手段。刘家琨想象的诗意跟现实间的矛盾促成了他特殊手段的产生。我十年前领略到的(空间体验)仍然再一次发生。

最让我感触并且且让我把这个案例放到最后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房子在十年后,在时间作用下人工和自然进行了充分媾和,建筑已经变成了矗在环境里的半自然、半人工的物体,自然和人工之间相互不再有那么大的区分,就像是土地里面自然生长的一个东西,它还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动人,越来越跟自然的环境相融合,不再分出彼此,不再分出哪些是人工的,哪些是自然的。我觉得这个房子真的有了一种可以持久的生命之感。

另外我觉得刘家琨这个房子有他一贯的甚至更胜往昔的平静、朴拙但是又不浅白的、很有智慧的气质。这个房子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中国当代建筑。我觉得如果是一个好的建筑,时间和自然会赋予它生命。只有真正好的建筑,才能经历长久的时光和自然的媾和而愈发散发出魅力。

我后来还写了一段话作为最后的总结。旅行是人跟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时间和空间结合会产生诱惑,被赋予时间感的空间和物体如何能够激发生命的体验?这种时间感第一个情况是由人在空间中的运动而产生,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建筑漫步要素一样。第二个时间感是由于人面对空间中的深远层次而产生,人面对一个具有深远感的空间,就像我们在寄畅园里面所感受的山外有山,那种空间的层次而产生的时间感。最后一个是由时间和生命自身所产生,必须通过时间和生命自身产生这种时间感。所以我觉得空间感、时间感和生命感彼此链接,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将导致诗意的产生,这将会是建筑的精神性之来源。

最后,这是我的一个一贯的做法,旅行的步履并没有停止,还要边旅行、边思考、边实践。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均由主讲建筑师提供(标明出处的图片除外),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讲座
李兴钢
视频
讲座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