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研究 |《透明性》释读01(蓝色字体部分为对原文翻译的订正)
(4)根据这一定义,透明性不再是毫无瑕疵的明白,而是明明白白的不太明白。然而它也并不是深不可测的;当我们读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透明叠合的平面”时,我们也常常能够感到其中并非仅仅包含了简单的物理透明概念。
【段落大意:透明性概念是多层的,但也是可以解析的。】
【段落作用:过渡段,承上(现象透明性的第一重)启下(现象透明性的第二重)。】
【理解要点:作者用clear和ambiguous组成互文,来揭示透明性的“不透明”。继而指出,它是可以被解读的,即使用以描述物理透明性的语言,本身也包含隐喻意,引出下一段文学作品中透明性概念的讨论。】
(5)例如,莫霍里-纳吉(Moholy-Nagy)在他的《运动中的视觉》(Vision in Motion)一书中不断提到“透明赛璐珞塑料”,“透明和移动的光线”,以及“鲁本斯那绚目透明的阴影”,仔细阅读这本书会发现,对于莫霍里来说,这种物理性的透明之外,还包裹着隐喻的外衣。莫霍里-纳吉告诉我们,某种形式的交叠“超越了时空限定。它们将不起眼的个别事物转化充满意义的综合……交叠的透明也常常暗示着上下文的透明性,揭示了事物中曾被忽略的结构特征”。接着,在评价乔伊斯(James Joyce)那些他所谓的“冗余词汇粘合”、或曰“乔伊斯隐语”的时候,莫霍里认为它“通过相互关系的富于创见的透明性因素,整合了彼此关联的部分,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换句话说,他似乎觉察到,通过词义扭曲、结构重组和语涉双关,语言上的透明性——亦即戈尔杰·凯普斯所说的“它们能够互相渗透,同时保证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是可以实现的,而那些有幸体验乔伊斯式“词汇粘合”的读者,无不深受触动,乐于探索表层叙述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
【段落大意:透明性概念类似文字隐喻,可以揭示事物组织关系上的复杂性。】
【段落作用:揭示现象透明性的第二重,即文字隐喻。2-5段分析了“字面的透明性”的两重含义(物质的和知性的)、以及“现象的透明性”的两重含义(视觉空间的和文字隐喻的,两者均属“组织关系”),至此概念辨析告一段落,即将进入立论。】
【理解要点: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画面中的阴影不是一片死黑,而是充满内容。但阴影不是物质,无所谓透明不透明。说阴影是“透明的”,就是文字隐喻。本段中,作者第一次提到莫霍里-纳吉,是正面态度。莫霍里讨论乔伊斯的话,指出实现语言透明性的方法:“词义扭曲、结构重组和语涉双关”,向前与凯普斯的定义呼应,向后与莱热在绘画中、柯布在空间操作实现透明性的方法呼应,也为后文否定莫霍里,指其言行背离埋下伏笔。至于乔伊斯的“词汇粘合”,对于读过《尤利西斯》的读者,应该并不陌生,没有读过,也不必特意去读,只需知道它是莫霍里的说法的旁证,而莫霍里的说法是作者立场的旁证。】
(6)故此,在对透明性概念展开探究之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基本区分。透明性既可能是一种物质的本来属性,例如玻璃幕墙;它也可能是一种组织关系的本来属性。据此,人们可以查知字面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之间的区别。
【段落大意:透明性概念应区分为“字面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
【段落作用:立论。】
【理解要点:综合前面概念辨析,得出结论,明确提出透明性概念的对立两面:字面的(物质属性)和现象的(组织关系)。在此,作者第一次将“字面的透明性”等同于“物理的透明性”,对其“知性”方面避而不谈。】
(7)我们对字面的透明性的感知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立体主义绘画,另一个就是通常所说的机器美学。我们对现象的透明性的感知可能来自唯一的源头——立体主义绘画;一位立体主义画家在1911到1912年间的画布足以囊括透明性的两重秩序或层次。
【段落大意:“字面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各自与艺术作品的对应关系。】
【段落作用:本论的起首语,开始分析问题。】
【理解要点:段首未做铺垫,直接引入立体主义绘画,暗示后续讨论的主体内容。素材与论点之间,看似是强关联,其实是弱关联,对于何以从立体主义绘画入手,何以不包括雕塑和摄影等,作者不做阐释,这是使用有限案例来完成论证的一般手段。作者说,字面的透明性有两个源头,现象的透明性只有一个。说明两个问题:1、一些立体主义画作囊括了两种透明性现象;2、机器美学(后文可知,特指包豪斯一路的绘画、装置和建筑)仅包含字面的透明性。】
(8)人们可能对关于立体主义那些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因素的滔滔解说心存疑虑,它们太花言巧语,反而令人难以置信。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告诉我们,阿波利奈“用一种隐喻的而不是数学的感觉……唤起了第四维度”;在此,与其试图在闵可夫斯基(Minkowski)与毕加索之间建立关联,不如转而寻求一些更加不致引起争议的灵感之源。
【段落大意:应从隐喻而不是数学角度,去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空间操作。】
【段落作用:过渡段,引出后文从隐喻角度解读绘画中的现象透明性。】
【理解要点:本段出场人物颇多,观点颇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我们不妨逐句解读。起首就说“人们”对“关于立体主义的解说”心存疑虑,这里“人们”其实是指作者本人。这些解释,“融合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太花言巧语(too plausible explanation)”。这一句,作者驳斥现有的针对立体主义的解释,并交代立场:“难以置信”。“可能”一词柔化了语气。第二句似乎难解,我们不妨跳读到最后一句。作者说,与其在“闵可夫斯基与毕加索之间建立关联,不如……”,这分明是暗示不同意将两者建立关联。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画家无疑,那么闵可夫斯基,即使读者不知其数学家身份及其时空理论,也可从第一句猜出某些人要借用他的观点来解释毕加索绘画,而在作者眼中“存在争议”。此时我们回到第二句,作者借阿尔弗雷德·巴尔之口,说明阿波利奈理解时空,“用隐喻而不是数学”,注意作者在此使用了“告诉我们”(tells us),这是一个表示强赞同的提法。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推测,1、作者不同意“融合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花言巧语”。2、作者同意巴尔对阿波利奈方法的理解,即“用隐喻而不是数学”。3、作者不同意“闵可夫斯基与毕加索之间建立关联”。可以推知,在闵可夫斯基与毕加索之间建立关联,就是“融合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花言巧语”;正确的理解应使用隐喻而不是数学,那么闵可夫斯基应当代表数学而阿波利奈应当代表文学。阿尔弗雷德·巴尔是作者认同的评论家,他的观点是作者的旁证,阿波利奈是他的旁证。对闵可夫斯基,作者并无褒贬,他只是被“某些花言巧语的评论家”拿来作旁证的案例。整段话里,都隐约存在一位不具名评论家的身影,他从数学和科学角度解读时间和空间,作者表示“难以置信、存在争议”。这个人是谁,作者没有明说,留下伏笔。本段中,作者交代了自己的研究视角:将放弃数学科学,采用文学隐喻,来展开以下的案例研究。《透明性》一书文字曲折、涵义隐晦,此段可见一斑。不过通过以上句读,笔者认为答案都蕴含在文本自身。】
标题图绘制、文字整理:张靖雯
版权声明:本文由译者金秋野授权发布,文图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透明性》释读01 | “透明性”总述
下一篇:我一个人的路斯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