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沉默的群星01|巴里·拜恩:无人喝彩的空间

沉默的群星01|巴里·拜恩:无人喝彩的空间
作者:杨鹏 | 编辑:原源 | 2018.10.23 19:28

 

巴里·拜恩:无人喝彩的空间

 

文  杨鹏

 

我有幸翻译赖特的《一部自传》,就像断断续续地听了两年的大师课。狂妄自恋如赖特,却依然反复强调有几位导师赐予他无数的灵感:巴赫、贝多芬、葛饰北斋、歌川广重……我出于好奇,一边翻译,一边开始了解这几位有所耳闻但其实很陌生的老师傅。结果是,对引荐人赖特感谢不尽。

 

在建筑专业方面,赖特也讲到几位他尊敬的同行,是我此前接触的课堂和建筑史书籍从未提及的。例如,老先生丹克玛·艾德勒(Dankmar Adler,1844—1900),他提携青年才俊路易·沙利文成为自己事务所的合伙人,改变了美国现代建筑的走向;而在同龄的美国建筑师当中,赖特很尊敬厄温·吉尔(Irving Gill,1870—1936),其代表作“道奇住宅”(Dodge House,1915年建成,1970年拆毁),和德国著名的魏森豪夫住宅群何其相似——只不过提前十几年出现而已。

 

吉尔的道奇住宅,1915年建成

对于曾跟随他做助手的后辈建筑师,赖特似乎不愿多谈,包括日后成名成家者,例如辛德勒(Rudolf Schindler)、纽特拉(Richard Neutra)。唯有一个学徒例外,赖特在《自传》里不惜笔墨,描写了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的情景:

 

“他站在绘图室中间的细部绘图桌边,低低的个子,由于紧张而涨红的脸上满是青春洋溢的粉刺。他想成为建筑师——喜欢我的作品,自己也想设计这样的作品。如此果敢地为了自己的志向而改变生活,这一点打动了我。他身上似乎有某种潜力。他对绘图一无所知,但是,说不定这个纯朴的年轻人,会是一块可塑之材呢?”

 

他是巴里·拜恩(Barry Byrne),1883年出生在芝加哥的爱尔兰移民家庭(同一年,格罗皮乌斯出生在柏林)。那一批“70后、80后”建筑师当中,很多人没有完成正规的大学教育,但是基本上都来自富有文化气息的小康家庭。拜恩的父亲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铁路工人。拜恩14岁那年,父亲突然因车祸去世,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商店里捆扎包裹,帮助母亲养活五个弟弟和妹妹。

 

1902年春天,芝加哥艺术学院举办的赖特作品展,介绍了戴纳住宅(Dana House)、威利茨住宅(WillitsHouse)等赖特的第一批杰作。19岁的拜恩在展厅里流连忘返。虽然他从未碰过丁字尺和绘图板,还是鼓起勇气走进了赖特的橡树园工作室。从杂务开始,他凭着天分和努力逐步进阶,直到参与绘制库恩利住宅(Coonley House)、橡树园“统一教堂”(UnityTemple)等重要作品的施工图,并担任施工的驻场监理。

 

赖特的橡树园工作室

晚年的拜恩,回忆起那所没有课程的学校,仍然满怀感激之情:“最重要的是,观察一个天才如何工作。当你离开的时候,带着终生伴随你的严苛标准和永不满足的激情。”

 

赖特也给予拜恩很高的评价:“离开的时候,他已经强过许多在各方面都起步更早的人。”要知道,赖特当时的很多助手都毕业于著名大学的建筑系,包括后来赢得了堪培拉规划竞赛的格里芬夫妇(Walter and Marion Griffin)。

 

赖特的得意之处,不仅是从零开始培养出一位成功的建筑师,更重要的是,日后拜恩选择的道路,和自己很相似——并不是在形式和构图方面模仿他,而是和他一样“光荣的孤立”。

 

拜恩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自己的事务所承接的项目,集中在天主教教堂和教会学校。在欧洲和美洲设计教堂,难道是孤立的道路吗?在二十世纪的前半叶,确实如此。试问,从赖特的“统一教堂”(1908年)到柯布的“朗香教堂”(1954年),其间将近五十年,哪一座教堂是当今建筑系学子们熟悉的经典?

 

统一教堂,1908年建成

事实上,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的教堂,当时的西方世界仍在源源不断地兴建,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不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某些前卫建筑师和权威评论家,被左派的叛逆情绪掌控,痴迷于住宅、工厂、学校。虚无缥缈的教堂,背离他们所崇拜的关键词:新精神、未来、机器……。况且,西方世界已经有太多古代教堂建筑的遗产,何必向大山里背石头呢?

 

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展览,为“现代主义”建筑划定了主航道,也把柯布、密斯、格罗皮乌斯推上国际舞台。它展出的二十座建筑,绝大多数来自欧洲,并且没有一座教堂。拜恩最重要的作品,几乎和MoMA大展同时在欧洲建成,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

 

1927年,建筑评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积极地评价拜恩的作品:造价节约,且有现代感(当时美国新建的天主教教堂,仍以模仿哥特或巴洛克风格为主)。远在爱尔兰南部小城科克(Cork)的主教,看到芒福德的文章,毅然决定委托拜恩为本城设计一座新的教堂,拥有1200个坐席的“基督君王教堂”(Church of Christ the King)。

 

主教和建筑师频繁通信,方案大致成型之后,拜恩夫妇从芝加哥来到科克,查看现场,和业主会面。这将是爱尔兰境内第一座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教堂,尽管拜恩是地道的爱尔兰后裔;这也是第一座混凝土结构的教堂,此前的都是砖石结构。

 

拜恩想要的是一座真正的教堂,而不是借纯净、自由的名义,可以容纳任意功能的盒子,仅仅靠十字架或者圣母像,告诉人们这里是教堂。“基督君王教堂”主入口6米多高的耶稣像,以夸张的尺度和姿态,成为入口立面的核心。拜恩和妻子(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画家)合作,完成了教堂的室内设计。彩色镶嵌玻璃的竖条窗、层层跌落的天花板、精心设计的圣坛背景墙,所有这些细节都是相似母题的变奏,是各种工艺美术的集成,颇有其导师赖特的风范。

 

拜恩与基督君王教堂的模型
基督君王教堂鸟瞰,1931年建成

然而,所有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特征。拜恩应当在建筑史上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新空间”——在建筑最本质的层面,让古老的精神获得前所未有的形式。

 

看一眼“基督君王教堂”的平面图,你很难相信这是1931年落成的大型公共建筑。连续的曲折侧墙,围合成扁长的八边形平面。庞大的空间里没有任何柱子或隔墙。空间的整体感,并不输于密斯式的空间;同时它有着鲜明的起承转合,有流动的、连续的空间分区,不愧是赖特的忠实门徒。

 

基督君王教堂平面图

从狭窄收紧的入口向前,空间在横向逐渐扩展。随着层层跌落的天花板,中央高耸的空间也向两侧跌落收紧。接近圣坛,空间再一次收缩凝聚。教堂的平面,远离了经典的巴西利卡(Basilica,沿用上千年的教堂空间模式,为中间略高、两侧有柱廊的长方体空间),但是继承了从主入口向圣坛强烈的轴线引导。平面的主体,似是而非地接近正多边形,隐约有集中式平面(古代教堂常用的另一种模式)的影子,但是突破了各个方向的匀质对称。整体简洁、典雅的氛围,混杂着含蓄的空间变化,这正是拜恩追求的目标。

 

基督君王教堂整体空间
基督君王教堂室内

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和同时期欧洲建造的现代风格教堂相比,更容易理解拜恩的成就。如巴黎郊区的勒兰西圣母教堂(Notre Dame du Raincy,1923年),以及巴塞尔的圣安东尼教堂(St.Anthony Church,1927年),设计者分别是法国建筑师佩雷(Auguste Perret)和瑞士建筑师莫瑟(Karl Moser)。它们都是欧洲较早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教堂,并且是正宗的“清水混凝土”,在结构和材料方面称得上大胆的创新,在空间层面却了无新意,只是稍加改良的巴西利卡。

 

勒兰西圣母教堂,1923年建成

1930年代,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没有柱子”的教堂都极其罕见。这当然不是结构技术的问题,而是教堂的业主、信众和建筑师,都难以摆脱的文化惯性。在空间革新方面,只有极少数精品,例如德国建筑师巴特宁(Otto Bartning,1883—1959)设计的某些新教教堂,可以和基督君王教堂相提并论。即使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如西班牙建筑师莫尼奥设计的洛杉矶圣母大教堂(Los Angeles Cathedral,2002年),材质、光影、灯具细节都无可挑剔,然而空间仍仅是略有变形的巴西利卡而已。比起新颖的材料、装饰图案乃至新的结构形式,空间的革新谈何容易!

 

洛杉矶圣母大教堂,2002年建成

1929年,“基督君王教堂”破土动工之际,正值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持续的经济大萧条,迫使拜恩关闭了事务所。他无法参加1931年10月的教堂落成典礼,且日后出于多种原因,再也没有去过爱尔兰。拜恩从未亲眼见到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和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伍重同样,令人唏嘘。

 

四十年代末,美国迎来战后的重建。拜恩重新振作,完成了一系列天主教的教堂和修道院。堪萨斯城的圣弗朗西斯教堂(St. Francis Church,1949年)、圣保罗市的圣科伦巴教堂(St. Columba Church,1950年),这两座几乎同时落成的教堂,平面都接近鱼形,具有独特的空间感和宗教象征寓意。三十多年后,瑞士建筑师卒姆托的圣本尼迪克小教堂(St. Benedict Chapel,1988年),也采用类似的鱼形平面,但毕竟只是几十个坐席的“小教堂”(Chapel),和可以容纳上千人的“教堂”(Church)相比,无需面对大跨度结构、人流交通、声学效果等功能难题。

 

圣科伦巴教堂,1950年建成
圣本尼迪克小教堂,1988年建成

拜恩的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安藤忠雄。但是两人在当下建筑圈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拜恩于1967年去世,在此之前的几年,“灵魂的居所”重又成为建筑师们——或者说建筑评论家们青睐的对象。虽然拜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始终无名、作品无人喝彩,但是作为虔诚的教徒,或许他也会感到欣慰吧。他的晚辈阿尔托、尼迈耶、小沙里宁、丹下健三都奉献有杰出的教堂设计。有趣的是,这几位大师和柯布一样,并不信仰基督教。建筑师本人的信仰与否,是否会使其设计的教堂产生深刻的不同,这是另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延伸阅读

 

有方专栏 | 沉默的群星 开栏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方作者杨鹏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深度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