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 Christian Kerez
结构工程师 Joseph Schwartz
项目地点 江苏南京
方案状态 中标方案
本文由Christian Kerez Zürich AG授权发布,文字转自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河西新城管委会主办了秦淮新河入江口步行桥(暂定名)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经过多轮评审,最终由Christian Kerez Zürich AG & Dr. Schwartz Consulting AG提交的方案中标。
步行桥项目位于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与长江交汇处,西侧紧邻长江,横跨秦淮新河,南北联系建邺区和雨花台区。项目通过建设一座功能完善、结构精巧和品质一流的步行桥梁,进一步联动两岸空间、激活两岸街区、提升两岸环境,其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城市级的景观地标,也是乐活风情、便捷舒适、邂逅江豚的都市休闲目的地。
▲ 动画演示 ©Christian Kerez Zürich AG
概念构想
——
正如许多街道只是以最快捷的方式来连接地图上的两个地点,很多桥梁仅是单纯地连接河流两岸,除此之外并无他用。而中国园林中的路径布局则截然不同:路线看似随意,实际却经过了仔细的规划,让游览者在有限的围合内获得更多的惊喜。
园林中的动线转折,赋予参观者以不同视角去感受同一地点多种层次的植物。而这座悬浮于河上的步行桥也与园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提供了多维而广阔的视野,来欣赏河岸与周边的风景。游览者可通过三条不同的步行路径穿过秦淮新河,以步移景异的体验方式来观赏河面、景观与城市。
▲ Christian Kerez对设计理念的阐述 ©Christian Kerez Zürich AG
城市环境分析
——
基地位于秦淮新河接入长江的入江口。长江是南京的母亲河,其两岸变迁是南京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步行桥所在关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文化地标意义,其建成后也将成为南京最为重要的地标之一。
游远
——
动观为游,景异为远。步行桥的概念来源于对“游远”的构思,是基于游览者对景观及其要素体验的不同视点定义,其最初来源于山水诗画与造园的理想典范——“三远”。“三远”作为感知理论,在一千多年前被北宋画家郭熙所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步行桥,希望将“三远”的感知概念整合在一座桥梁的三条观景路径之中,创造可景、可观、可栖、可游的诗意步行体验。
▲ 点云动画漫游视频 ©Christian Kerez Zürich AG
景观概念设计
——
桥梁与景观设计一以贯之,融入在自然之中。步行桥不仅仅为两岸架起通途,也将地铁枢纽、鱼嘴公园、湿地公园、长江与秦淮新河沿岸的堤坝,以多样多层次的步道系统凝聚为一个整体,成为引领性的地标。
结构概念设计
——
步行桥由连接河岸的不同路径所组成。与步移景异体验相关的路径组织模式,是通过一系列视觉化模拟而推敲形成。同时进行的结构研究也探索了如何将交叉点固定在一起,以将分开的三座桥合而为一,形成一座互相支撑的整体桥梁。
建筑与结构的统一
——
步行桥的设计过程从初始阶段便基于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与工程师约瑟夫·施瓦兹(Joseph Schwartz)之间的紧密合作。该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河上的三条步道即是结构本身,桥的所有结构构件都能被直接供游览者行走。
设计过程中,多个步道在空间上进行了组合尝试,最终在经济性的原则下,确定了三条主要路径。三个主要的结构元素,即“主梁”,位于三个不同的空间层次上,组合为了一个整体的静态系统。该结构基于经典的拱形结构,一方面由带有悬浮的桥面的拱形结构,另一方面也通过空腹桁架系统,由主梁和连接的引桥组成。
经济性和模块性
——
桥梁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使用构建的重复和经济的施工方式,以实现方案中复杂的几何形状,避免使用复杂的脚手架和固定式起重机。由于所有的施工都可从河岸上进行,因此不需要在河道中间架设支架进行施工。
施工时可以采用如气动起重机、人力升降机和推车等较小的移动施工设备,避免使用昂贵的重型建筑机械。预制的构件可以通过卡车进行运输,以规避运输尺寸上的限制。这种施工工艺的优化在大大缩短工期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地区不必要的干扰。
结语
——
步行桥的尺度与邻近的高速公路桥以及周边的长江大桥相比并不算大,然而这座人行桥将有潜力去吸引更多的居民游客,为新CBD区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础。步行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联动两岸空间,更在于其突出的地标性,完善了从长江望向鱼嘴CBD的城市风貌,从而形成了代表南京滨江门户的新名片。它将远识滨江门户风貌,远瞩鱼嘴CBD未来发展,远扬南京国际形象。
完整项目信息
建筑师:Christian Kerez
结构工程师:Joseph Schwartz
合作者:晏俊杰、刘奕秋
项目团队:Bartosz Bukowski、Valentin Rabitsch、贾彬、Rafal Sliwa、Jorge de Jorge、Tom Ryan、Gioia Aurora Rossano、Justyna Poplawska、陆洋;
景观设计:Philipp RW Urech (Topostudio)、刘奕秋
本文由Christian Kerez Zürich AG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134****1210
2年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