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张照片+策展人专访,“未知城市”建筑装置影像展现场速递 | 有方报道
150张照片+策展人专访,“未知城市”建筑装置影像展现场速递 | 有方报道
编辑:原源 |
2019.03.31 00:00
3月30日,深圳市坪山美术馆(新馆)开幕大展——“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揭开帷幕,策展人:张宇星、野城、韩晶。展期将持续至2019年9月30日。
△ 开幕现场合影 ©主办方
对于这场“专业而不拘泥于职业”(野城语)的建筑展,无论是为了直向建筑最新落成的美术馆项目,王澍/陆文宇、张永和、崔愷、袁顺等建筑师、艺术家专门创作的展品,还是出于对71组跨学科、“四世同堂”的参展人(韩晶语)思考的好奇,你都没有错过的理由。
△ 3月30日部分参展嘉宾 摄影:胡康榆/有方
在开幕式上,展览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表示,“本次装置影像展所处的坪山文化聚落,其设计反映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如何让文化建筑回归城市”。而当踏入展场,“目不暇接”绝非虚词:71组探讨着未知城市的装置与影像散布于五层展场之内,装置本身具有的强烈空间感、展品之间的对话、展陈与空间的关系,共同构筑出张永和眼里一个“可参与的建筑展现场”。昨日从现场归来,借策展人之一张宇星专访及逾150张现场照片,邀你共睹这场实践。
△ 一层展厅内 摄影:原源/有方
策展人专访
有方 2016年,坪山新区正式成为深圳市的行政区;本次展览作为一个新区新馆的开幕展,要求着怎样的策展策略?
张宇星 我们三位策展人希望展览跟建筑本身的调性、空间状态要吻合,所以自己进行了场地设计,并结合整个空间状态不停地调整着展品的布置,希望它们能跟展馆有一个更好的呼应。此外,展览也承担了美术馆开馆的任务,帮助着场馆的展览系统进行调整,完善了场馆内部分基础设施的问题。
坪山目前并不是深圳中心区,但这不代表它不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创新地点——恰恰是“非中心”,才更可能进行创新。就像参展人袁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出的观点,包豪斯也起源于很小的一群跨界团体,在偏远地区讨论城市问题然后慢慢形成了一个聚落,这个聚落最后影响了全球。希望坪山也能形成一种组合状态,一起讨论城市问题。
有方 为何选择以“未知城市”为展览主题?
张宇星 我们最初想做一个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展览,但又不想做成纯学术性的。我们希望让建筑师来研究城市,这也是中国当代建筑师的一个普遍关注。后来也邀请了一些规划师、设计师、城市研究学者、艺术家加入,希望经由这个展览让大家以集群的方式来讨论未来全球的城市状态。
选择这个主题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现代主义”,或者说某一种长期理性的社会思潮,它对我们整个社会产生了强大的控制性——早期它可能是以创新的角色进入社会系统,但经过几十年一百年,就慢慢形成了一个控制系统。我们还是希望人类和社会体系中还有另外一部分,即在这种高度理性背后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探知到、但也很重要的一些“未知性的价值”——未知性不是非理性,也不是简单的感性或者诗意,它实际上是一个更大尺度的“超理性”,是未来一个新的理性系统,一种支撑。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重要命题,但现代社会将很多东西削弱、简化了。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让建筑师找到这些东西,然后把它传递出来,这对大众的社会心理、一个社会的审美价值和基本价值观,都是重要的。
有方 在策展理念中,似乎对“未知”与“未来”做了一个严格区分。
张宇星 对,我们绝大部分人对未来是很感兴趣的,一提到未来会眼睛一亮,感觉未来一切都是美好的,是人类的希望。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是下意识被这个概念控制了,受到一种单一线性逻辑的影响,认为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但实际上不见得是这样,未来可能是一个巨大陷阱,而时间的箭头并不是世界的真正本质。
但如果我们的整个价值体系不建立在“未来体系”上,则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新东西呢?城市建筑空间的价值本体,到底该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未知性”,希望以“未知性”这一价值标准,重新建构城市空间。大家之所以觉得“未来”有价值,是因为它是未知的;然而你未曾见过的古代、离我们遥远的地方,这些时空也都具有着未知性,本质是上一样的。一旦你用未知性的体系把时空价值观打通,你会发现许多问题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绝对坐标。
一开始我们只是隐隐约约觉得“未知城市”这个主题好,具有延展性,但当时也没有意识它到底有什么真正的价值,更多是站在批判和感性的立场上。后来当参展人也逐渐介入开始讨论,我们的认知也就逐步更新,发现这个概念不仅仅有批判性,而且可以具有建构性。由此想把过去、未来、现在,把不同的地点和状态融合成一个新的价值体系。
有方 在很紧张的策展时间里,从王澍、张永和、崔愷,到深圳本土类似十间、一乘等年轻团队,再到雕塑、多媒体等领域的艺术家,本次参展邀请的标准为何?
张宇星 这是一个对宏大命题的共同讨论,所以需要有更多类型的人来参与。本次参展人的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都呈现出谱系式的丰富结构。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当然还是希望有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师、艺术家,以更具引导性的作品参与展览的结构建构,更有深度地阐释主题。同时我们也希望年轻的、深圳本地的建筑师能让革新、本土的声音加入呈现——这种结合对展览的框架建构是有利的。
艺术家是另一个重要组成。中国当代在讨论未来的时候,人文的内容多有欠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能站在人文性的角度来考虑“未知城市”这个主题,考虑城市的价值。技术的迭代周期是很短的,它考虑的是两年三年的问题;而人文的考量尺度会更长远。很多艺术家此次的创作,是直接以城市为主题进行的,他们的介入打开了建筑师的视野。
△ 展厅室内 摄影:原源/有方
张宇星 此外,邀请时得到的积极回应,应该是因为在当下中国,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潜在的意识:希望正式地来讨论城市议题。我们只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已走了40年,我们有一个可能去诞生对未来、对全球有启发的城市模型或者结构路径,但这需要我们主动去策划和推进。
真正的未来不是明天或者十年以后,我们应该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下审视真正的“未来时代”。这种时间段落意味着人类的整个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每个方向性的选择都可能产生巨大的风险。我觉得我们当下的网络时代就有些接近这个临界点,这意味着我们对未来的思考要更加警惕。西方现在对未来性的讨论是更有批判性的,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而我们建筑师是必须用各种工具来造物的一个群体,我们盖的房子一旦造出来,它对未来七十年、一百年的人都会产生作用和控制,所以我们需要集体的审慎和反思。现在的中国建筑师都忙于设计或者说个体化的研究,所以这种集群式的讨论、展示可能有助于大家一起形成一个共同方向。
有方 建筑师对未知与城市的思考,可能受到哪些限制?
张宇星 建筑师这个职业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作为现代高度分工的产业化体系里面的一员,你就是整个建造体系里面的一个分子而已,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按照上面体系的要求做,再传递到下游去。
但是另一方面,所有建筑师上学时候肯定都受到过影响,有着造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每个建筑师心里面可能都有着矛盾,一边被动接受现代产业体系分配的角色,另一方面还觉得这个有问题,必须要反思甚至反抗。这种矛盾感在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身上可能尤为突出: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完整地参与了极大量的城市建设,但也毁坏了大量的原有空间状态,所以基本上从每个建筑师的日常话语和行为里都能感觉到一种挣扎。那怎么办?在造房子时反抗可能难度很大,而在装置艺术展的实践中,或许能表达得更充分一点。
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形成中国建筑师的一个集体话语权,或者至少是对现代生产体系表达一种集体抵抗。一个集体的声音还是有用的,中国也应该有一种“整体的自觉”,不是说让大家用一个设计观念来做事情,而是一种意识或者说价值的觉醒——这样我们或许能讨论出一些新的、对建筑学及人居环境都有作用的东西。
有方 对于这次的参展作品,策展人有什么硬性要求?
张宇星 这是一场命题作文:以“未知城市”为主题,以一种跨界的方式进行共同关注。本次参展的71组参展人几乎都是针对性地进行创作,这是一个主题展,一个创作展,也是一个具有跨界性质的交流展。
在具体要求上,我们提出做一次“无纸化展览”,要求展品用装置、影像的方式来表现,基本上不允许用图纸、图版。另外,尽量是针对我们的主题新创作的作品,或者是与主题高度吻合的现成品。在此之外,我们对大小、形状、材料几乎没有任何约束。
最终提交的71件展品,有室内、半室外、室外三种状态,既有批判型、理论型的,也有建构、表现型的,类型的丰富及典型性都非常有意思。
△ 《城市游牧工作室》展区 摄影:原源/有方
有方 深圳目前的建筑文化活动开展状态如何?有何建议?
张宇星 深圳的建筑文化和整个当代艺术领域,都有一个非常积极的状态,这跟我们这个城市的性质有关系:深圳恰是一个“未知城市”的代表,不确定性非常大,这也导致了它的很多艺术文化活动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所以你会发现诸如我们对“深双”的组织,就是一个未知性创作或者建造的过程;而一旦一件事情变得可预测、可控制,尽管好看,但你可能就会觉它有点无聊。
我觉得这恰是深圳和上海两个文化体系的最大区别。我也是上海很多文化活动的顾问,上海在现代全球化体系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它是直接可以走到第一线的水准,所以展览质量非常高。而像深圳这边的很多展览,你会觉得如果按照现有的全球化价值体系进行参展,深圳好像很粗糙。但是我们这个体系有我们独特的价值,即在于未知性——粗糙,临时,但你会从这野生中感受到力量所在。
我们今日的每个人都已被现代体系控制得很厉害了,只是大家没意识到而已。但一旦你进入到一个野生原始的场域,一种未知的感情就会被调动出来,你会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会觉得这才是自己想看的东西。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的创造,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价值观。我对深圳当下和未来的文化还是比较乐观。但有一点需要警惕的是,我们要坚持我们的基本价值,不要去重复那种道路,不要去做全球化体系里一个简单的环节。
参展作品
参展人名单(依音序排列)及参展作品
冰 逸
digital image by shardisland
扫描夜空:高山化为流水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卜 冰
集合设计
水岸城市·宁波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卜骁骏/张继元
时境建筑
三秒钟的超现实主义都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陈丹平/杨 恒/廖 俊
深圳厘米制造设计有限公司
集·合
△ 摄影:原源/有方
程 博/李 博/于 岛
「丘」建筑设计
无路城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崔 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合作单位:北京宝贵石艺
拓·映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大舍+殷 漪
美术馆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董 功
直向建筑
GB50016-2014 6.4.5-3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窦平平/鲁安东
LanD工作室
旋转木马·城市寓言
△ ©窦平平/鲁安东
△ 摄影:胡康榆/有方
费晓华
深圳雅本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古树发新芽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冯 路
无样建筑工作室
呼唤
△ 摄影:胡康榆/有方
何 勍
IDS理想空间工作室
有其母必有其子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华 黎
迹·建筑事务所
引力城市
△ ©华黎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绘造社
钻石村
△ ©绘造社
△ 摄影:胡康榆/有方
柯 卫
Chiasmus 建筑设计事务所
城市DNA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蓝冰可/董 灝
CROSSBOUNDARIES
“已知”
△ 摄影:董灝
△ 摄影:胡康榆/有方
李 虎/黄文菁
OPEN 建筑事务所
BEFORE/AFTER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李 立
若本建筑工作室
过客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刘哥舒/钟祈序/陈 磊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平凡的我对无限的世界充满好奇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刘 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另一条出路
△ ©刘珩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刘家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西村大院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刘克成/俞 泉&何 叶&刘 蔚&张 军
刘克成工作室
新长安城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刘晓都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
环秀山庄:虚拟再现与二次重构
△ ©刘晓都
△ 摄影:原源/有方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二分之一亭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罗宇杰
罗宇杰工作室
共享瓢虫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孟建民/刘杨洋/易 豫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未来穴居
△ ©孟建民/刘杨洋/易 豫
△ 摄影:张应鹏
欧博设计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看不见的城市
△ 摄影:原源/有方
邱慧康
深圳市立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盒子城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隋建国+李 丰
寻找创世遗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唐康硕/张 淼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后连接
△ 摄影:胡康榆/有方
汤 桦/汤孟禅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呈型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你究竟住在哪里?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童 明
梓耘斋建筑工作室
马赛克乌托邦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王 辉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
合作艺术家:陈雄伟、吴勇
年轻人的微城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王建国
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
数字·城市·设计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王晶晶
一乘建筑设计事务所
消失的城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王 澍/陆文宇/陈立超
业余建筑工作室
未知花园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王 昀
给形态赋予一个观念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王子耕
PILLS
黑色玛丽
△ 摄影:胡康榆/有方
魏春雨/胡 骉/周柏庆/何 闵
地方工作室
出·入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吴俊勇
东山西园南海北国 2018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许东亮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中心
数字大院
△ 摄影:胡康榆/有方
杨小荻
深圳未来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建筑师
△ 摄影:胡康榆/有方
杨泳梁
络绎不绝
△ ©杨泳梁
△ 摄影:原源/有方
杨志疆
艺合境建筑设计事务所
城市之门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杨之懿/程文杰
蜗牛建筑工作室
城中村游戏与未来城市景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姚 璐
姚璐新山水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姚大钧+蔡宇潇/徐 林/翁怡璇
Open Media Lab
城市2101
△ 摄影:胡康榆/有方
野 城
野城建筑事务所
网城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俞 挺
Wutopia Lab
符号:两个人的欲望都市
△ ©俞 挺
袁 烽
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生产游离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袁 顺
圆原源缘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章 明/张 姿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丘陵”城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 斌/周 蔚+李丹锋/周渐佳
致正建筑工作室+冶是建筑
上城下村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张辰一
梊坔工作室
球形都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健蘅
张健蘅建筑事务所
浮图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佳晶
上海高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蔓延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凯琴
握手302
冇用花园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 雷/陈英杰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第三年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应鹏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城·池
△ ©九城都市
张永和
非常建筑
寻找帕拉迪奥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张宇星/韩 晶
趣城工作室
灯迷
△ 摄影:原源/有方
△ ©张宇星/韩 晶
张之杨
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城市大脑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周 实
深圳市十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无形的城市:形式之外的城市维度
△ 摄影:原源/有方
△ 摄影:胡康榆/有方
周长勇
陆家嘴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香港元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还有什么需要腾挪?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朱小地
朱小地工作室
临界
△ 摄影:胡康榆/有方
祝晓峰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云集城市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原源/有方
庄 慎/任 皓/唐 煜/朱 捷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城市游牧工作室
△ 摄影:胡康榆/有方
△ 摄影:唐煜
庄子玉
RSAA/庄子玉工作室
城市化石
△ 摄影:胡康榆/有方
海报单元参展人
何见平、赵 清、广 煜、刘治治、宋博渊、邓远健、欧俊轩、张达利/鲁晓勇/刘成科
10+1海报空间
△ ©主办方
△ 摄影:原源/有方
策展人
张宇星、野城、韩晶
展览学术顾问
崔 愷: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大钧: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展览学术主持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周 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展览主办: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
展览时间:2019.3.30-2019.9.30
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17:00(下午16:30停止入场,免费开放,逢星期一闭馆)
展览地点:深圳市坪山美术馆(新馆)
展览执行:大象空间
展览视觉设计:张达利设计团队
展览空间场域设计: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
展览摄影团队:色点传播
展览于3月31日起向公众开放,欢迎前来。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在麦当劳上班,不只有免费汉堡和薯条…
下一篇:经典再读21 | Habitat 67:现代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