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水相设计
项目地址 四川成都
建成时间 2023年
建筑面积 218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服饰品牌ANEST Collective不仅执着于细节,亦关注雕塑、绘画、摄影、建筑等艺术议题,触发创作更深层的性格,再以洗练线条和精准质感呈现于衣料。品牌于成都设立的第二间精品店,有别于上海店“让城市缩影为建筑线条”的设计,此空间的设计将回溯创作的初始。
△ 项目视频 ©水相设计
画面待完成,创意随处涌现
同属创意产业,设计与品牌分享心得时格外有感:作品最初一个不成熟的念头像火苗闪烁的火焰,难以言说和复制,却蕴含无限可能与生命力,具备创作者才看得见的潜能。建筑师Frank Gehry也曾提过:“建筑在兴建时比完成更好,因为建构的逻辑尚未妥协,仍存在想像空间。”
创作过程中,非精准排列、散乱材料甚至突发奇想的尝试,都可能启发下个创意,本质上是不停迸发的灿烂及混乱、起点与极限并存,不必然是精致完美、抵达终点的永恒状态。
设计企图透过空间环境释放鲜少被凝视的“未完成”,利用材料的肌理、实验组合形式,织就服饰的思绪与蓬勃生气,透过想像串连创意本质与成品实体。
不完美亦美,深化幕后隐秘环节
意大利工坊是品牌缝缀故事的起点,亦为观点、品味的产地,手绘草稿、执行到一半的样板及坯布、缀着针头的各色布料样品,象征着灵感浮现及直觉未妥协的样态。
工作室里阶段性、临时的陈设——木料未细磨上漆、帆布捆卷堆放,带笔记的手绘稿随兴贴在墙面各处——乍看凌乱,却是创意最自由的状态,设计希望将此带入空间脚本。
非精准地散落、未到位的视觉具体成店面布局,塑形绷布局部隆起的轮廓,宛如底下覆着画框、壁炉和线板等物;空间隔屏使用半透纱布绷在木框上,模糊内部陈设及动态行为,使观者仅见轮廓,半掩视觉手法勾起行人向内探究的好奇;地坪刻意留着纹样似布料褶皱,创造坚硬材质却“柔软”的冲突趣味。
似隐藏似揭露,存在又不存在
除此之外,设计有感于科技和社群媒体交催化人们追逐完美的现象,人们习惯精算细节、喂养视觉;或者焦虑观者读不懂影像,遂利用直白台词或特效语言建构接二连三的情节,情绪饱满、琳琅满目却也容易疲倦。因此,以模拟“未完成”的设计核心亦在创造心领神会,舍弃精致、揭露局部,借此传达形式下的情绪价值。
设计利用纯粹材料隐喻创意骚动的起点,揭露亦隐藏,神秘又清晰。例如VIP坐席旁,设计用布墙敷贴、黑铁和木块暗示一座壁炉轮廓,即便截断、略过细节,因着造型的目的性,观者仍可识读绷布下的物件,不自觉运用想像填补不存在的火焰、光影,联想放松安定的氛围,感受品牌生活内蕴。
当情节有所保留地空白甚至残缺,将引起观者好奇,自然启动想像去同理、延伸,相较于细节精准的完整,这便是设计师想透过设计经营的互动。
细节里的微光
空间细节不在于打造精致,而是以更隐晦的手法呼应环境、锦上添花。例如平视范围外的地面展台像纸板一样随意堆叠,侧边看去不整齐的凹凸夹成粗细不一的间隙,笔触随性“画”过空间,也像衣物随姿态不同流动褶皱起伏。
后方阶梯状展台是一道端景,隐约连结着上海创始店的空间语汇,但实验性质更强:以布料堆栈踏阶,刻意裸露截面不规整的参差,并于缝隙中略见内侧光源。此景呼应艺术需要的尝试态度,亦让时装与衣料最初的模样,建立视觉强烈而直接的连接张力。
情节的缺空、遗散,有别于追求极致的完美,却启发人退一步欣赏创造的痕迹,千丝万缕皆是创作的本质。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ANEST COLLECTIVE 成都 IFS 精品店
项目类型:室内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项目状态:建成
项目时间:2023年
项目面积:218平方米
业主:ANEST Collective
设计单位:水相设计
设计团队:李智翔、葛祝纬、胡育瑄、龙薇
主要材料:手工漆、渐层金属漆、仿银箔漆、纱布、GRG绷布、马鞍皮革、黄铜镀钛不锈钢、枫木实木、木化石、西班牙米黄大理石、白水泥
摄影:李国民空间摄影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水相设计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岭南建筑学术交流展示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一篇:徐州云东境酒店室内设计,古刹旁的禅意 / ZSD卓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