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北为山的河北,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的当代建筑也依附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设计与建造逻辑。
本篇收录项目为近5年内建成。其中秦皇岛部分,收录了单篇建筑地图(秦皇岛:北方海边的漂亮房子)之外新近建成的项目。
一起来看看北方的新房子吧。
河北省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
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18
坐标:石家庄市正定新区河阳路9号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石家庄市正定新区,总用地面积64.4公顷。项目总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2.9万平方米。总体展览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是目前建成的世界最大双向悬索结构展厅。
项目围绕会展建筑开放城市空间,场地不设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靠近城市干道界面多设置近人尺度景观小品,鼓励与外部互动与交往。项目设置多标高平台系统,供货线路与人行流线互不交叉。展厅沿枢纽区鱼骨式生长,三两成组。既能保证会展中心整体运营的连贯性,又能相对成组团地独立对外经营。
会展中心的7个标准展厅全部采用全球罕见的双向悬索结构,较桁架结构约节约一半用钢量。悬索结构展厅屋面连绵起伏、错落有致。悬索结构大屋面与传统建筑形成强烈映射,项目设计在展厅山墙面细部抽取正定县隆兴寺摩尼殿歇山抱厦意象,用新材料、新技术呈现几何力学和建筑美学统一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参观者对建筑在地性的认同度。
02
梁亭
设计:原筑景观,2018
坐标:沧州市河间市城垣东路南
梁亭是河间古洋河公园的两组临水亭榭。亭在这里是介入自然的一种方式,它提供了新的观看角度和体验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风景。
两组临水亭榭通过“梁”这一构件,将两种建造技艺——The Tectonics of the Frame(木头之间搭接形成的框架)和The Stereotornics of the Earthwork(砖石重复砌筑中形成的体块和体量)——上下叠合形成。
建筑分为两层,下层砌块墙提供边界,促成空间开合,上层的构架支撑屋面,得以遮阳挡雨。设计师意图让梁成为屋架受力的核心表达。经过夸张后的大梁有1米高,跨越整个12米的面宽,但离地面只有不到2.3米,几乎触手可及。挑高与跨度之间悬殊的比例让梁看上去似乎跨得更远。梁在外侧的出挑将近4米,巨大的出挑一方面强化了梁的受力视觉表达,另一方面模糊了建筑的内外关系,让墙的内外两面都给人提供庇护。构造的灵感来自于斗拱对力的传递,梁顶和柱头上的倒金字塔节点将屋顶的重量向下传递,节点由方钢管焊接而成,每一朵都四面通透,厚重的屋顶结构支撑在这一根根细小的钢管上,并沿着钢管的方向将重量汇聚至梁上的一点。它们让屋面与支撑结构脱开,让框架的搭接更加清晰。
03
承德博物馆
设计: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9
坐标:承德市双桥区普宁路
在庞大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团队首先明确的就是对历史与自然的尊重,希望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将建筑融入环境之中。
首先是主动对建设场所进行调整与组织。我们将基地整体下挖6米,形成一个如同地面的下沉庭院,消除了常规地下空间的封闭感,为建筑提供了更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在下沉庭院边缘,受承德古建筑中常见的空间处理手法“台地”的启发,也结合地势做了层层跌落的台地,再用多组宽窄不一的坡道、台阶,通过折返转向将它们联系起来,“顺其自然,行所无事,因地之势,度土之宜”。在梯段和坡段间,布置高低变化的清水混凝土片墙,让人在“拾级而下”的过程中,如同考古一般,不断发现、感受庭院空间和景致的变化。
04
第三空间
设计:李兴钢建筑工作室,2015
坐标:唐山市建设北路
项目位处唐山繁华的建设北路,其用地东侧紧邻一片南北向平行排列的工人住宅,建筑朝向、布局和塔楼及裙房的体量、形状几乎完全由日照计算得出,以满足严格的日照法规要求:两栋平行的百米板状高楼顺着西南阳光的入射方向旋转了一个角度,朝向东南方向,裙房的屋顶也被“阳光通道”切成了锯齿形状,其东侧留出一个带状的花园空地。
第三空间综合体试图表达这样的意象:一个向高空延伸的立体城市聚落,城市中垂直叠摞的76套“别业”宅园。“标准层”中惯常平直的楼板被以错层结构的方式层层堆叠,形成每个单元中连续抬升的地面标高,犹如几何化的人工台地,容纳从公共渐到私密的使用功能,使人犹如在山地上攀爬穿行,在不断的空间转换中形成静谧的氛围。
05
唐山有机农场
设计:建筑营设计工作室,2016
坐标:唐山市古冶区
农场位于古冶城区边缘的一片农田之中,周边零散分布着村落和房屋。建筑的基本功能是有机粮食加工作坊。设计受到传统合院建筑的启发,最初的想法是创造一个放大的四合院,营造一个充满自然氛围和灵活性的工作场所,并自成一体地与周围广阔平坦的田野产生对应关系。
建筑坐落在60公分高的水泥台基上,仿佛“漂浮”于地面之上,增强防潮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隐藏一些固定设备管线。为了合理控制造价,建筑采用轻木结构——跨度为2.1米的木框架墙体,上部为胶合木桁架梁,顶部铺设木板屋顶和油毡瓦。立面由半透明PC板覆盖,同样具有轻质和快速安装的特点。
整体建筑由四个相对独立的房屋围合而成,分别是原料库、磨坊、榨油坊、包装区。内庭院作为粮食的晒场,围绕内庭院形成便捷的工作循环流线。建筑的边界是联通四个分区的外部游廊,这是参观粮食作坊的流线。中心庭院向建筑四周错落延伸,拓扑组合成为多层次的庭院空间,满足厂房的自然通风、采光及景观需求,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品质。院与房的有机联系使得建筑在一个完整的大屋顶下产生多种跨度的使用空间:小尺度的游廊、中等尺度的房间、大尺度的厂房,可以弹性的适应加工作坊的复合使用要求。
06
水岸佛堂
设计:建筑营设计工作室,2017
坐标:唐山市古治区海子沿村
这是一个供人参佛、静思、冥想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人的生活起居。建筑选址在一条河畔的树林下。沿着河面有一块土丘,背靠广阔的田野和零星的蔬菜大棚。设计从建筑与自然的关联入手,利用覆土的方式让建筑隐于土丘之下并以流动的内部空间彰显出自然的神性气质,塑造树、水、佛、人共存的具有感受力的场所。
为保留河畔树木,建筑平面小心避开所有树干的位置,平面也像分叉的树枝一样伸展在原有树林之下。依靠南北与沿河面的两条轴线,建筑内部产生出五个分隔而又连续一体的空间。五个“分叉”代表了出入、参佛、饮茶、起居、卫浴五种不同的空间,共同构成漫步式的行为体验。建筑始终与树和自然景观保持着亲密关系。出入口正对着两棵树,人从树下经由一条狭窄的通道缓缓的走入建筑之内。
07
阿那亚艺术中心
设计:如恩设计,2019
坐标:秦皇岛市昌黎县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建筑立面主要由不同纹理的混凝土墙砖拼接而成,有如一块坚韧的岩石,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静驻不动。厚重的建筑立面使用青铜元素点缀,捕捉了自然的天光,将行人的目光聚焦到陈列的橱窗。定制设计的照明与细节为朴实的色调增添了精致的细节。夜晚,室内的光线沿着倒锥形的空间散射出来,点亮了海滨的整片社区。
当地海水受气候的影响,出现季节性的变化——夏季,海水蔚蓝、宁静;冬季则在表面凝结成冰,艺术中心的概念设计便以季节性的海水变化为灵感,试图将大自然的奇妙囊括于建筑的内核。建筑的外围体量厚重,最大程度利用了基地面积,而中心位置则挖凿出了一个倒置的圆台空间,形成一座环形的阶梯式剧场。空间形式可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环形的广场在充满水时可以形成水景,排水后又可作为表演和集会空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同时带动艺术的活力,从而使得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区分享和聚集的地点。
08
海边y餐厅
设计:直向建筑,2019
坐标:秦皇岛市昌黎县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这是直向建筑继海边图书馆、教堂之后,在北戴河阿那亚社区中的第三个海滨公共空间。
餐厅碎化的空间边界及内院与场地中的树木相互嵌套,建筑空间随着周围隆起的地形呈现为一个无方向性的漂浮屋盖,在树林中若隐若现。树冠、屋盖与下方的就餐空间组成剖面上的三个层次。伴着海风,摇曳的树影透过屋顶天窗投映在就餐空间的墙面和地面上,忽明忽暗,自然与空间藉此被相互联接。种有树木的内院又为空间深处引入了光和风,同时也成为组织空间的枢纽元素。空间被院子分隔串联,又围绕着院子游弋开来。落地的清水混凝土院墙形成了整个建筑的抗剪受力系统,从而使得直径120毫米的支承厚重檐口的细钢柱成为可能;钢柱的截面尺寸与周围的树干相仿,使它们在视觉上更易融入环境当中。
09
临海T宅
设计:META-工作室,2019
坐标:秦皇岛市昌黎县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场地距离海滩仅咫尺之遥,其位置不仅可将壮丽海景尽收眼底,更因阿那亚礼堂打破海平线的尖屋顶而富有意趣。业主希望利用场地的环境重新设计一座住宅,建筑师经过研究,保留了建筑原先自东向西面朝大海的布局,既能避开夏日艳阳,还能将海景最大限度地纳入眼底。接着在原有结构框架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利用与改造,在南侧增加稍短的侧翼以扩充开放式生活空间。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重新创造“贯通”于建筑内的全新空间体验,使住户在住宅中穿行的同时能与场地的极佳位置产生紧密联系。
建筑具有多处精心布置的大窗,为室内提供充足的光线,使照明的需求降至最低。底层整体为开放式空间,有半室外门廊、厨房、餐厅及图书馆,挑高的客厅拥抱海天景致,给人以开放透气之感。位于一楼的起居空间面向无需打理的外部花园,而花园介于私人聚会使用与邻居途经之间,同时也是通往海滩活动的最佳途径。图书馆则与之相反,天窗之下深嵌窗边的龛座坐拥私密小景,是独处时休闲阅读的最佳去处。
10
阿那亚马会
设计:汇一建筑,2020
坐标:秦皇岛市昌黎县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这个复杂的建筑组团是一个由不同尺度广场串连起的小镇,一个满足社区居民休憩、进行马术运动的自然空间。
广场是项目配置思考的起点。马会除需满足马匹饲养和马术运动的基本需求外,亦需提供多样生活空间。成本的严格控制决定了项目材料的选择倾向经济实用角度。设计通过适宜的构造方式与细节控制,使普通材料呈现理想品质与质感;在尺度和空间处理上,设计基于大人、孩子的差异,对人接触的界面进行了相应调整;马的活动区域则通过对不同品种马匹的体型、运动量需求和性情差异的考虑,从小到大逐一区隔。
马匹和游人两个受众群体是建筑师的思考重点,旨在创造一个能使两者皆自在的场所。两个群体主要活动区域之间的弱分隔,在保证空间相对独立的同时紧密衔接,宛如人与马的关系——独立、亲密又自然。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均来源事务所官网及有方网站已发表项目,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方案 | 长江之韵:武汉世茂锦绣长江D2b地块城市综合体 / EID Arch姜平工作室
下一篇:实验材料室,事务所办公艺文空间 / 杰玛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