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标实施方案丨中山大学学生文体中心 / 北京建院华南设计中心

中标实施方案丨中山大学学生文体中心 / 北京建院华南设计中心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5.04.15 11:30
建筑外观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设计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

项目地点  广东广州

方案状态  中标实施方案

建筑面积  12451.93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中山大学本部校区(广州校区南校园)。

 

伴随着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模成长,广大中大师生对文体设施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本部校区的文化、体育设施日趋紧张缺乏。2024年4月17日,中山大学1986级校友林斌、刘向东伉俪,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作为庆祝母校百年校庆的生日贺礼,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捐赠的1亿元人民币用于“林斌、刘向东文体中心”建设,设立“林斌、刘向东奖学金”“洪淡华奖学金”等项目,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工作条件。

 

中山大学2024年第5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同意文体中心项目立项,项目选址位于广州校区南校园岭南路以北、园东路以西地块,总建筑面积12455平方米(最终以规划部门及教育部批复为准)。新建设的学生文体中心,将服务于日常教学、训练、比赛和师生课余运动等。经历公开竞标和激烈角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提交的设计方案名列第一,被选为中标实施方案。

 

 

一、融入与衔接

 

项目位于中大南校区中部教学科研区与东部学生生活区之间的结构性绿化带之中。基地轮廓呈东西窄、南北长的形态。相比建设需求,用地规模和投资规模都比较紧张。

 

中大“两带五区”校园规划空间结构  ©BIAD华南设计中心
总平面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项目选址基地,处于“礼仪教学”和“文体生活”这两套十字轴网的衔接交汇之处。

 

从前身岭南大学康乐校园开始,中山大学的校园发展与建设始终一脉相承,保留并延续着中轴线的规划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向东、西两个方向的生长扩展校园。在2016年的“中山大学南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文件中,明确要求“保护和恢复十字轴线的空间格局”。

 

校园“十”字轴线格局示意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参考两套十字轴网坐标,建筑方案的雏形为两个脱开、呈一定偏转角度的方块体。

 

建筑中段和南部的体量都控制得较为低矮,以尽可能化解“室内场馆高大空间体量”导致的庞然大物之感,从而以友好谦逊的尺度,与毗邻的霍英东游泳场和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对话。

 

同时,项目用地还位于中山大学本部校区的教学科研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新建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的建筑形体,通过高与低、虚与实的开合关系,成为联系其东西两侧校园空间的节点与纽带,进而成为校园关键位置的空间节点。

 

总体规划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场所营造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建筑西南鸟瞰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顺应承接源自校园中部空间的辐射力场与来势动向,设计将建筑的南侧形体向东贴紧退让,给用地西南侧留出一定的开阔缓冲地带——这里将是穿越树丛的期许之境,也将是展现文体风采的舞台讲坛。

 

保留树木的退让  ©BIAD华南设计中心
西南人视角外观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得益于退缩与避让,建筑的建设可以保全相关场地内全部有保留价值树木。与此同时,景观采用像素化的铺装设计,石材铺地与绿草茵茵彼此交融、渐变过渡。在砖红色拱廊衬映之下,以跌级为席、以红岩为台,视觉焦点之处,彰显着文体活动的活力、风采与蓬勃朝气。

 

建筑与大树共融共生  ©BIAD华南设计中心
西南人视角外观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二、砖拱与花蕾

 

一方面,我们深知中大百年校园的建筑传承是极具意义的文化宝藏。方案设计通过大量的研习品读,从中提炼瓦、砖、拱等建筑语素并加以组合运用,进而延续校园尺度、文脉,努力实现新旧建筑之间穿越时空的和谐对话。

 

另一方面,我们秉持经世致用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满足新时代的文体空间功能的前提之下,尽力探索对文化传承的创新诠释。

 

对校园文化的传承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经过对中大文化符号与象征元素的筛选、思考与提炼,最终提炼“拱承百年,蕾绽风华”的设计主题。

 

砖拱——“中西合璧 拱承百年”

 

百年中大校园,承载着无数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怀士堂、格兰堂、大钟楼等标志性建筑,无不蕴含近代“中西合璧”的美学结晶,并携手肩负起中山大学的精神图腾。古朴典雅、蕴含材料力学之美的砖拱符号,点缀于中大百年校园建筑群之中,勾画着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符号,展现着校园钟灵毓秀的风采,更代表着“学贯中西”的治学之思。

 

方案提炼古典拱的“意”,施以现代拱的“形”。新老建筑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谱写新的百年华辰。

 

设计语汇:砖拱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主入口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杜鹃——“满园杜鹃 蕾绽风华”

 

自岭南大学时期栽种的第一批花木伊始,以杜鹃花为代表的暗香疏影,已在中大校园中悄然绽放了百年。承载了一代代师生的美好回忆。它们是希望的象征、生命的刻度,也是百年中大校园的守望者和见证人。

 

方案取花朵之意,提炼花蕾初绽的“蕾饱瓣锐”之形,提取轮廓线条、并作艺术再加工,形成由“交叉斜线”回归为“向上直线”的母题语汇,由此展现层叠花蕾般的韵律美,实现能代表中大记忆的辨识度。

 

设计语汇:杜鹃  ©BIAD华南设计中心
游泳馆观众入口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三、空间与动线

 

方案设计采用“高集成度、高开放度”的文体建筑新模式,结合各场馆立体叠合的策略,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

 

空间布局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空间和动线的组织,以“高效集约化、开放多孔化”为准则。南馆与北馆之间通过首层大堂、户外台阶、绿化屋顶和多样的建筑灰空间联系成一个整体,既满足了综合体育大量人流的集散疏导要求,又创造丰富多变的休闲交往场所。

 

功能布局  ©BIAD华南设计中心

游泳馆

 

游泳馆功能齐全,整体布局紧凑高效,应地形高差及建筑控高要求半埋入地,以50米标准恒温比赛游泳池和看台为主体,按照举办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的标准建设。馆内采取分流设计,观众与运动员由各自通道进入场馆,裁判、媒体、运动员亦有独立活动区域,互不干扰。

 

功能流线(游泳馆)  ©BIAD华南设计中心
游泳馆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网球馆、羽毛球馆

 

网球馆由3片标准球场及休息看台组成,羽毛球馆由8片标准球场及休息看台组成。网球和羽毛球馆的流线相对独立,且基于荷载和使用频次的考虑,设置于建筑二层,分别满足11.5米和9米的空间净高需求。

 

功能流线(网球馆、羽毛球馆)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网球馆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兵乓球馆、篮球馆

 

乒乓球馆由2片标准球场及休息看台组成,净高4.8米。篮球馆由2片标准球场及休息看台组成,净高7米。两部分场馆流线独立,置于首层,与校园地面交通之间有着便利的联系与良好的视线互动关系。

 

功能流线(篮球馆、乒乓球馆)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篮球馆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开放多孔

 

本方案对于“文体中心”的定义,已不止于建筑本体,更延展至相关联的场所及场地。

 

设计打破传统体育场馆封闭的空间格局。行走于建筑内外,视线开放通透,建筑空间、行为活动、校园景观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交融与互动。

 

视线与交往
东南人视角外观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设置于基地南侧,与岭南路联系便利,朝路设立独立出入口,同时与体育中心实现分区管理,互不干扰。南向朝路立面,以清水混凝土为主材,并以“内敛谦逊的尺度”和“简洁典雅的语汇”,与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隔路相望、互动便利。

 

功能流线(学生活动中心)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大堂及平台

 

建筑中段的首层大堂和二层公共平台,既是充满活力的开放节点,又是横贯西东的连接枢纽,同时还化解了南北体量偏转角度的对峙矛盾。

 

平台的休憩台地,以水波涟漪的图案,呼应文体中心的活力朝气。平台的顶部天棚,以灵巧轻盈的构筑,提供遮阳避雨的庇护之所。

 

立体平台,运动公园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场所营造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二层平台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东入口效果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空间动线

 

空间动线组织同时满足诸多场馆的“体量及疏导”需求。方案既保持了原基地中师生们的习惯穿越路径;更提供了通达灵活便利的开放孔道与积极活力的空间。

 

交通系统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建设前后校园交通对比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四、结构与构造

 

结构设计的考虑重点之一,是体育场馆的大跨空间和净高要求;重点之二,是要考虑建筑总高20米的限高要求。

 

平面图:不同功能的尺度要求  ©BIAD华南设计中心
新建建筑高度控制范围示意图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竖向设计  ©BIAD华南设计中心

基于近乎极致的建筑限高与空间净高之间的矛盾,我们放弃了给建筑盖上大屋顶或围以假坡檐的思路。

 

首层二层之间的大跨度楼盖,综合考虑了运动节奏和舒适度、泳馆潮湿空气的防腐耐久需求、建造和维护成本等几方面因素,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初算,梁高可控制在2米以内。

 

结构模型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二层顶部的大跨度屋盖,采用收缩于女儿墙之内的轻钢屋盖结构。因此减轻了结构自重,节省、控制了支承结构及基础部分的结构成本。

 

单跨简支的实腹式“H”型钢梁可避免高支模等危大工程施工,其高度约1.5米,并可结合梁腹开洞穿行设备管线,实现空间净高最优化。

 

网球馆顶棚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二层露台的轻盈雨棚,结合艺术造型,拟采用随形钢结构,辅以防腐涂料。

 

与钢结构斜交的天棚龙骨体系,固定衔接起行列排布的筒形瓦楞屋面,以轻盈朦胧之美,致敬飞檐翘脚的东方建筑智慧。

 

露台雨棚  ©BIAD华南设计中心

钢构屋面为弧拱型,结合直立锁边、铝镁锰板金属材料构造,有利于排雨防水,且施工快速、成本可控。

 

顺应金属屋面的弧拱横纹肌理,布置了条肋状的突起造型,朝南斜坡布置单晶硅光伏板,朝北则为侧向采光高窗。

 

弧拱型屋面  ©BIAD华南设计中心

立面外挂的陶板造型构件美观大方,与通风采光良好结合,可以过滤日光辐射,也能在室内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其图案排布顺应常规材料组合的构造受力逻辑,赋予建筑定制型的个性语汇特色。

 

外挂陶板  ©BIAD华南设计中心

设计方案灵活、组合运用了各类、多种材质构造,但作为主材、铺写底色的,仍然是传承“中大红”的砖与陶材质。它们有效地奠定了建筑“雅朴内敛、不失底蕴”的气质与基调。

 

材质构造分析  ©BIAD华南设计中心

 

五、结语

 

对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视,对完成效果把控的经验,对中大校园百年积淀环境和文化的珍视,引导我们通向这样的答案。

 

学生文体活动中心,是中山大学本部成熟型校区之中,极为难得、备受关注的全新建设项目。期待它能成为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新朋友,并为美丽中大校园增添新亮色。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山大学学生文体中心项目设计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

项目类型:公共空间、教育建筑

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南校区

项目负责:涂劲鹏、王海云

方案设计团队:涂劲鹏、刘临西、何昱、刘阔、程朗、蔡淑琪、韩必琛

设计时间:2025年1月

方案状态:中标实施方案

建筑面积:12451.93平方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北京建院
北京建院华南设计中心
广东
广州
教育建筑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