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范文兵 | 建筑评论写作六要素

范文兵 | 建筑评论写作六要素
范文兵 | 林楚杰 | 2016.09.06 11:45

编者按:建筑评论的理论建构,可以将建筑知识累积,成为提高设计水准、活跃设计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范文兵撰写。在他看来,建筑评论文章写作时,其中六点非常重要。

 

 

一 、读者是谁

读者是谁,决定了文章的基本写法:大到整体结构,小到措辞文风。

 

fang01
Essays i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M](左),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M](右)

1. 假如读者是历史理论方面的同行,很多学术惯用语、历史背景就不必多解释,应该直奔关键观念,观念的解析与挖掘,尤其是在理论方面的启迪,应该更为重要;

——参见Alan Colquhoun.Essays i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M].London:Black Dog Publishing, 2008中关于Regionalism的几篇文章(P163,228,280,287)

大众习以为常的地域主义,在他的论述下,呈现出不一样的意味,并引出新的思考。

 

2. 假如读者是实践方面的同行,那至少专业图纸要齐全,最后落实到设计方法、设计师思路,或者历史性、同时性的分析;

——参见Rafael Moneo.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M].Cambridge:The MIT Press, 2004

此类文章,需要有设计经验或设计感的人,才能写得深入到位。纯理论背景的人撰写时,如果专注在建筑师身上还能发挥所长,但如果专注在案例解析,则必须要脱胎换骨一番。

 

3. 假如读者是建筑学学生,则需要掉一大堆书袋,进行知识、理论、历史方面的基础普及与扫盲;

——城市笔记人在豆瓣上,面向学生撰写了一系列文章,特别是分析斯卡帕、卒姆托、坂本一成的系列文章,非常细致、全面。说是为学生,其实对笔者这样一个读书糙、做事糙的非学生来说,也是补了好多课,甚至是基本的功课。

 

4. 假如读者是泛专业的知识分子,则需要用更加通俗,甚至带有一丝八卦感,人和事结合在一起的讲故事的方式展开。

——参见The Master of Bigness 纽约时报书评;

——Lewis Mumford写了很长时间的建筑评论专栏Sidewalk Critic

 

fang02
Lewis Mumford建筑评论专栏Sidewalk Critic

 

二、 主观与客观

分析建筑案例与建筑师时,究竟是评论者自我的主观判断、感受?还是类人类学的“准客观”呈现?抑或是设计师的自我解释?其中有很大差别,应该“清晰区分”。

 

“清晰区分”的意思,并不是说一定要一块块完全割裂开来写,而是作为写作者,始终要知道:

——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用哪种方式更合适(what);

——用的时候,写作者应该如何出场、如何隐匿(how),至少自己要清晰,更进一步的,要让读者也能够清晰。

 

前述的最新中文期刊“建筑评论”类文章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常常搞不清作者写的东西,是他观察到的客观现象,还是他的主观感受,抑或是他被设计师引导替设计师在说话。

 

fang03 1
《现代建筑设计案例》,彼得·布伦德尔·琼斯著

1. ——参见《彼得·布伦德尔·琼斯,魏羽力等译.现代建筑设计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这本书中的分析,综合了现场观察、资料阅读、设计师自述、评论者解析,在一系列方法中,评论者的角色始终非常清晰,比前面推荐的Rafael Moneo要明确。

 

2.  ——参见《王方戟.迷失的空间——卡洛•斯卡帕设计的布里昂墓地中的谜[J].建筑师,2003,05:84-89》。

这篇评论,以评论者的现场观察为主,结合阅读、主观感受,娓娓道来对设计的感悟。评论者的角色是一种“我看到、我体会到、我呈现给你的”立场,读者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写法,但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从某个侧面学到很多东西。

 

3. ——参见城市笔记人在《建筑师》杂志上的系列对谈文章。

评论者刻意隐匿出场,以一种类人类学的“客观”方式,试图通过对话留下一手资料。但提问的线索、起承转合,包括后期整理,显然是下了一番“主观”大功夫。

 

三、 工具的选择

分析案例、建筑师的工具,是局限在“本体”视角,还是“泛专业”视角,也应该有很大的区别。

 

国内学者“泛专业”的视角不多,基本还是围绕“本体”领域展开。选择造“新概念”,还是选择用“旧工具”,并没有哪个占有先天优势。我们不应该说,欧美当下时髦什么就要赶紧“跟上”什么,而是要看分析对象、读者预设、写作者所长等一系列条件,否则,孤立地学习一些时髦做法,造出一些拗口但实际并无深意、新意的概念,反而可能会影响评论的价值。

 

1. ——参见《王群.密度的实验[J].时代建筑,55期.2000(2)》。

用关键词“密度”展开评论,借助平实的案例分析,一步步清晰解析出库哈斯的“批判性偏执狂妄想方法Paranoid-Critical Methode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配合度好。

 

2. ——参见《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J].建筑师.2004.4,108期》;《李翔宁、倪旻卿.24个关键词图绘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境遇、话语与实践策略[J].时代建筑.2011(2)》。

用小标题、关键词(即小概念)的方法,引领整个文章结构。小概念在直白与抽象之间,有很多选择,也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制造小概念,比如自我定义式、历史引用阐发式、跨学科借用式等。小概念的方式偏直白,容易导致引申思考余地小,但在目前各种迤逦、绕口评论文字泛滥的情况下,笔者倾向于偏直白的方式,宁可想象空间小,也要把话说清楚。

3. ——参见《范文兵.内、外之间——从国际建筑学版图现状看王澍及中国建筑设计[J].建筑师.2013.2》。

用一种特定的视野控制文章展开,融入了一些“泛专业”视角,最终回到“专业本体”。

 

 

四、 实证研究与主观评论

实证性的调查研究是否需要?至少在涉及到诸如使用反馈、基本建筑尺度、历史沿革等方面,仍然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

虽说建筑学大部分期刊属于“杂志”Magazine,而不是大学学术体制习惯的所谓学科化、科学化的“期刊”Joual,但应当允许、甚至有时是鼓励评论者要具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不过,当建筑评论涉及到基本事实部分时,不能太虚、太文学化,否则,就变成作者的文学创作了。

 

 

五、 文字风格

笔者本人不太习惯“文采横溢、过于文学化”的专业评论。但这个说法的前提,是指在专业杂志上读到这种评论的感觉,如果在公共媒体里,那种小标题用1、1.1、1.1.1的列举方式反而不合适。

 

 

六、 观点的清晰表达与宽松的气氛

现在,评论者都有机会和设计者进行深入交流,其中包括或主观或客观的评论观点和分析。在那么复杂的中国式人情世故、利益纠缠中,的确很难做到完全的超脱,做到区分清楚并表达清楚。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笔者不能苛求别人,而是更多地思考在基本学理、方法上的问题。

但对笔者而言,有自己的要求。有些热点话题或热点建筑,若与设计师或相关部门、杂志交流之后,不能直抒看法清晰表达,那笔者宁可不写,或者写成豆瓣日记隐晦发表。

这篇公开的文章,按照过去习惯,笔者肯定会一个个文章点名进行对应分析,但现在,即使脑海里有一堆对号入座的文章,也还是要忍住。原本是“对事不对人”的讲述自己在建筑评论方面的领悟,但若过于直白地说出来,在中国语境下,很容易演化成“对人不对事”。所以,最后将这篇“对评论的评论”的日记,变成为了一篇纯粹学理讨论、甚至类教材的日记了。

在中国,无论是建筑评论还是其他学科的评论,除了学理上要清晰,如何奠定一种宽松的气氛,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对评论者、设计者及学习者,才能带来真正的益处。

 


版权声明:本文已获作者范文兵授权,如需转载,请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后台联系。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评论
深度
范文兵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