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王阳明故居及纪念馆:场所重建 /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王阳明故居及纪念馆:场所重建 /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4.07.02 19:18
纪念馆鸟瞰  ©吴清山

设计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点  浙江绍兴

建成时间  2022年10月

建筑面积  12909.34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浙大院提供。

 

大吾之境,无滞之情;

博大易达,透逸有秩。

 

缘起·阳明在绍

 

王阳明故居与纪念馆位于绍兴西小河历史文化街区,南面为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吕本的府邸。西小河历史文化街区与场地东西相望,东面为规划的阳明故里核心区越城坊商业区,西临西小河,北靠上大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遗址位于用地范围内,保护对象包括石门框、饮酒亭、王衙池(碧霞池)、观象台、伯府大埠头(遗址)及大有弄石坊残基。

 

总体区位图  ©UAD

 

集结·情景叠合

 

基于史料考证与实地勘察,结合已有的考古调查报告,我们首先确定保护修缮好四处遗址和两处遗迹等文物保护单位,对王阳明故居进行复原研究,据此恢复王阳明故居建筑格局,实现研学、会议、展示功能。讨论确定将王阳明纪念馆设置于碧霞池的东侧,主出入口面向碧霞池敞开,以确保整个项目格局中王阳明故居复原呈现的主角地位。

 

基地内历史遗迹照片  ©浙江省古建院

新建王阳明纪念馆,旨在从当代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瞻仰阳明心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并展陈有关物证佐料、阳明纪录片及有关文旅产品。

 

西起大埠头,东至碧霞池的场地宜规划形成室外活态展示区,形成新的阳明广场。

 

设计前后的场地鸟瞰对比  ©赵强

▲ 项目视频  ©吴清山

 

 

空间·秩序关联

 

面临那么多需要展现和表达的场景内容,我们通过时间和边界这两个构建元素进行归纳与区分;依据秩序感、方向性和中心点这三个建构逻辑进行总图布局,或叫场景关联设计。

 

因此,本项目的展示或统领场地空间的主轴线,定义为自西向东的主轴线——即以伯府大埠头(遗址)为起点,以碧霞池(遗址)为中心,轴线北侧为自南向北由石门框展开的王阳明故居,轴线中间是饮酒亭南侧的碧霞池,两处遗址保留皆较完整。继续向东,我们将拟建的王阳明纪念馆放在轴线东端,并以置于阳明广场的王阳明雕像和衬于期后的王阳明纪念馆核心体量——心厅,作为轴线的收头。整个王阳明纪念馆以U型院落式围合中央圆形心厅,突显在心厅展示的心学成就作为纪念秩序的高潮点。

 

据此,完成了项目展示或统领场地空间的主轴线。

 

项目实景鸟瞰—东西向轴线  ©赵强

鉴于伯府大埠头已成遗址(无水面),而项目毗邻南侧吕府有一东西向贯穿通道,设计遂以西小河东岸河埠头为水路上岸起点,以大有弄石坊(拟遗构恢复)为入口标志,可一路向西,至东面规划的阳明故里文化主题街区,从而形成了项目实际意义上的东西行进流线——沿西小路河埠头,上岸,利用一老宅台门,经修复,作为项目游客中心,经大有弄石牌坊,进入阳明广场。左转往北是阳明故居的入口通道,右侧为“此心光明”的主题照壁。向东沿榆树林前行,北侧分别是碧霞池、王阳明雕塑和王阳明纪念馆的东西主轴线。继续向东,可至规划的越城坊及阳明故里文化片区。

 

项目实景鸟瞰—南北向轴线  ©赵强

 

场所·环境特质

 

王阳明故居复建建筑遵循伯府原有格局,采用“一轴、四进、六重”的平面布置方式。建筑构造采用与历史遗存和文物推测相吻合的风貌复原;建筑在采用传统形式与构造手法的同时,兼顾现代功能与规范要求,考虑观赏、利用及消防疏散和安全救护等现代需求,源于传统,而优于传统。

 

王阳明故居考古平面和设计推测平面  ©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鸟瞰全景  ©赵强
阳明故居后厅  ©赵强
阳明故居内庭院  ©赵强
阳明故居东西中路  ©赵强
阳明故居室内  ©赵强

纪念馆则是在尊重绍兴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貌格局和形式控制前提下,通过独特的建筑造型(心厅)演绎了地方文化性,并将传统的建筑形式、装饰风格与当地文化、民风民俗有机结合,衔接了历史街区的风貌内涵、提升了项目纪念属性和文化品位。

 

阳明纪念馆一层入口 ©赵强
阳明纪念馆夜景泛光  ©贾方

 

存在·形象价值

 

设计方案突显了故居的主角地位,通过下沉庭院,将纪念馆入口引至地下一层,适度弱化了地面建筑的感受,强化遗存构件与复原建筑的场所与神圣感。纪念馆方形广场与圆形冥想厅组成了“合而不闭,虚而不空”的空间,三面白墙与柱廊则限定了围合的空间,留出的一面向碧霞池打开,呼应了场地,同时留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阳明纪念馆景观楼梯  ©赵强
阳明纪念馆下沉水院  ©赵强
阳明纪念馆冥想厅  ©赵强
阳明纪念馆冥想厅室内  ©赵强
阳明纪念馆冥想厅与阳明像  ©赵强
阳明纪念馆室内  ©赵强
阳明故居夜景泛光  ©贾方
阳明故居夜景泛光,从门厅看故居正厅  ©贾方

 

意义·诗意力量

 

项目设计探索了现象集结与空间特性的建立,思考了场所意义与诗意力量的产生;从故居历史格局的追溯,到阳明广场的结构重塑与韵律形成;从圆的心厅的特性加强,到光与时间的永恒表达。试图探究纪念性建筑设计中,方向性与集中性是空间结构重塑的关键。原型的寻找,中心的衍生,场的建立,是在控制场所重建所必须确立的张力和态度。

 

碧霞池看阳明纪念馆  ©赵强
纪念馆下沉庭院  ©吴清山
纪念馆下沉庭院  ©赵强
纪念馆室内展陈序厅  ©吴清山
纪念馆心厅室内展陈  ©吴清山
阳明广场  ©吴清山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纪念馆一层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纪念馆负一层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纪念馆负二层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纪念馆屋顶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纪念馆立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纪念馆剖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遗址层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一层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二层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屋顶平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立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故居剖面图  ©浙大院+浙江省古建院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王阳明故居及纪念馆

项目类型:文化建筑

项目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上大路南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建筑师:胡慧峰、黄滋

设计团队:胡慧峰、黄滋、刘杰、吕宁、曹晖、蒋兰兰、陈赟强、何川南、曹雪、王涛

业主: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

设计时间:2018.8—2020.9

建设时间:2020.10—2022.10

用地面积:18504.33平方米

建筑面积:12909.34平方米

其他参与者:

结构:张杰、丁子文、何立宏、王忠明、马永华

给排水:易家松、张振宇、席斌、章玉华

暖通:潘大红、王亚林、黄云舟、徐瑞萍

电气:吴旭辉、张薇、钱坤、林立、洪娴

智能化:林华、叶敏捷、尚远卓

景观:吴维凌、章驰、吴敌、敖丹丹、朱靖、徐非同、曹晖、王茹悦

室内:张毅、许晓佳、王欢、葛鲁君、何川南

照明:王小冬、宋洛颖

幕墙:史炯炯、王建忠、苏泽奇

基坑围护:陈赟、韩嘉明、 杨勤锋

BIM设计:任伟、包青青、陈畅、张顺进、王启波、杜李兴、张恒达

EPC:房朝君、涂建锋、陈军、校战旗

展陈设计: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方: 浙江环宇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赵强、贾方、吴清山

视频版权:吴清山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修复
文化建筑
浙大院
浙江
浙江省古建院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