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在建方案 |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时间的连桥 /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在建方案 |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时间的连桥 /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3.06.29 19:32
遗址博物馆与公园整体鸟瞰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历史之眼入口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设计单位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项目地点  北京通州

方案状态  在建

建筑面积  20130平方米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驰道,蓟襄线在遗址东北建立一座驿站,这即是路县书写在历史上的第一笔。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县,因邻蓟城东侧首要驿路而取名“路县”。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考古工作中发现古城遗址,该遗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路县故城遗址填补了汉代县级城址考古的学术空白,作为“凝固的历史”,对探索汉帝国北方地区和幽蓟地区基层社会的主要架构、管理机制和组织形式具有重要考古和历史价值。

 

路县古城博物馆作为路县故城遗址的保护展示设施,不仅是一座蕴涵独特历史文化的建筑,同时也是体现当代新博物馆学的典型建筑。这座博物馆不仅容纳展品和研究功能,也承担着展品品评、观众教育及体验、学术交流等服务意义。因此,博物馆建筑自身也应是一件同主题下的艺术展品。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以路县故城博物馆“第一件展品”为目标,从“致敬故城的博物馆:以城为意,以墙为形”,到“观者友好的博物馆:线性主导的空间及流线组织”,最后回归建构层面“理念统一下的建构:在城市与遗址之间建立联结,完成设计。

 

——

致敬故城的博物馆:以城为意,以墙为形

 

路县故城在城市历史发展演变中,留下的鲜明标识形象是城墙。建筑师在博物馆构思时便提取城墙作为设计起点。

 

博物馆选址位于故城遗址南侧,考古发掘南城门遗址位于城郭偏东。考虑到场地与南城门遗址的对位关系,建筑形体北侧采用弧形,与南城门遗址呼应。

 

新建博物馆与遗址南城门的位置关系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场地东侧有镜河蜿蜒流经,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景观廊道。我们将公共廊道引入场地,建筑体量顺应城市景观视廊布置。地面以上以城墙造型致敬故城遗址,一字的形态如绿色大地上划开了一条口,将埋藏千年的历史剖展开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余部分下挖,隐去复杂造型,突出主体形象,在保证展厅高度的同时,降低博物馆体量的压迫感,以覆土回填景观与公园环境融为一体。

 

形体生成分析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遗址博物馆与公园整体鸟瞰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

观者友好的博物馆:线性主导的空间及流线组织

 

建筑主要流线即展览动线,建筑主要公共空间围绕观众参观体验考虑设计。室外主入口前的下沉广场通过自然叠落的台地,使参观者自然地走到下沉区入口。设计强调多元友好减少高差,实现流线易达。

 

建筑主入口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进入博物馆内部,综合展览大厅贯穿其中,缓弧墙面引导人流深入参观。公共廊道串联两侧展厅,专题展厅、基本陈列展厅及临时展厅在北,与遗址展厅、服务用房分列两侧,使游览流线高效便捷。公共廊道墙面也是古城墙的展示界面,行走在两层通高的空间中,亲身古代城墙的尺度,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半地下的首层空间,氛围古老静谧。在设计过程中,建设用地内发掘出了汉代窑址、民宅基址和多口古井遗址,博物馆将其探方并入建筑中,作为遗址展厅。

 

遗址展厅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遗址展厅施工现场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二层空间氛围转变为现代轻快,北侧整面玻璃幕墙,使参观者身处室内有完整的观赏遗址公园的视野。设计旨在让参观者通过首层故城遗址了解古代生活场景,二层眺望当代副中心新城中的遗址公园,从视野转换中体悟今夕变换。参观流线结尾位于东端,天窗下空间三个方向看到南侧已建设的新城、北侧遗址公园,以及向东望向未来发展区域,空间氛围和视角的转换完整体现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展览目标。

 

博物馆北侧遗址公园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

理念统一下的建构:在城市与遗址之间建立联结

 

南北两面采用不同材质表达:南侧面向现代城市展示博物馆的历史感,尺度巨大的条石错缝拼接唤起参观者对故城城墙的记忆,将石材以自然面与光面石材以数学逻辑排列,实现从自然到人工的过渡;北侧面向遗址公园采用整面无遮挡的玻璃幕墙,实现观众与遗址对话。南北采用同样规格单元,保证了立面的一致性。

 

结构BIM模型剖面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面向城市的南立面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建筑南立面施工现场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集于北侧,为实现朝向遗址公园无遮挡的视野,需要近百米长玻璃幕墙无竖向贯通龙骨,结构通过单侧悬挑得以实现。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方案,建构目标都为在历史遗址与新城市之间建立联结。

 

目前,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已完成结构封顶,“历史之眼”悄然睁开。通过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建筑,我们探索并期待实现建筑与历史遗迹语境的融合。

 

历史之眼入口效果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历史之眼入口施工现场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一层平面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二层平面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剖面图  ©BIAD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参考文献:

[1] 孙珂,江洋,杨勇,耿海霞,刘廷锴,贺阳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三断”结构设计研究》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北京市通州区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

主创建筑师:李亦农

设计团队:

建筑专业:李亦农、高燕杰、周广鹤、王鹏智、冯晓晨、刘黛依、潘牧宁、刘晗、吴前铖

结构专业:江洋、孙珂、刘廷锴

设备专业:张成、王盼绿、黄晓、范蕊、王燕

电气专业:宋立立、李林杰、田梦

经济专业:王帆、周薇

幕墙专业:白飞、代劲、韩欢

景观专业:李雪涛、陈健、王影

室内专业:尹思谨、左杰、陈克斌、王文曦、陈佳琪、马建乐

照明专业:许东亮、安红江、常瑛

业主: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方案状态:建设中

设计时间:2020.02—2023.03

建设时间:2021.12—至今

用地面积:47149平方米

建筑面积:20130平方米

材料:珊瑚石、GRC、铝板

现场摄影:杨超英、李亦农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亦农总建筑师团队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BIAD
北京
博物馆
文化建筑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