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大漠之晶:可移动的家 / 南大建筑

大漠之晶:可移动的家 / 南大建筑
编辑:袁蓓祺 | 校对:袁蓓祺 | 2023.05.04 14:06
“大漠之晶”装置 ©梁宇舒

设计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梁宇舒团队

建成时间  2022年9月

建筑面积  5.29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2022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城市生息”为主题,“大漠之晶”受邀参加其中的“未来聚居”板块,以展示存在于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中的蒙古族游牧晚期定居聚落,巴丹吉林嘎查。

 

展览通过建筑民族志图绘、纪录片和装置作品的形式,旨在探讨这一存在于我国北方边域少数民族定居聚落中的“游牧性”,或可为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提出一种批判,即游牧性所带来的人与其脚下土地的“不确定性”“消解性”“模糊性”的一种联结关系,或可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下人类“未来聚居”方式的启示。

 

“大漠之晶”装置外观 ©苏宇馨
牧场使用场景 ©王轶儇

 

“半游牧”聚落

巴丹吉林嘎查,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每户牧民家庭坐落在一个盆湖湖畔,一座沙山一弯盆湖一片牧场,就是一个人居生态。这里的世代居住者,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牧业生产活动,居住者既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在沙漠范围内相互依存。沙漠腹地建有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藏传佛教寺庙——巴丹吉林庙。当地亦有庙会、祭敖包等民间信仰活动。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里的散居聚落 ©梁宇舒
丹吉林嘎查24户牧业定居住宅的空间志地图(包含社区中心:藏传佛教寺庙和敖包) ©王潇

在20世纪60—90年代期间,当地居所由蒙古包向定居建筑转变。居住者大范围“定居”在牧场,以牧业为生,他们的居所虽然为定居建筑形式且外观上如同普通的砖瓦房,建筑语言看似杂乱且毫无特色,但在空间规则和家具布局中,依然体现出“游牧性”的保留。这样的聚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牧业嘎查的现状中是具有代表性的。我们称此类聚落为“半游牧”聚落。

 

圆形土房形式的家和羊圈 ©梁宇舒
玛希的家,航拍图 ©梁宇舒
玛希的家,室外化的客厅空间 ©梁宇舒
哈斯孟和的家,家具的围炉式布局 ©王轶儇

 

牧场轮替与短期游牧

根据对巴丹吉林牧民的访谈,虽然牧场上设有永久性住宅,当地至今仍有短期走敖特尔(蒙古语,意为迁徙)的需求。当定居范围内牧场状况不好的时候,牧民在牧场之间小范围的移动,为的是改善在大范围内的气候适应力。现在的牧民们通过越野车代替骆驼进行运输。

 

由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供当地牧民短期游牧时使用的,可以背走的家——大漠之晶。

 

左:阿拉善右旗牧民短期游牧(走敖特尔)形式的生活状态;右:巴丹吉林沙漠中现存的蒙古包 ©梁宇舒

 

大漠之晶:可移动的家

装置灵感源自于传统蒙古包使用折叠便携、便于拆卸运输的特点,并继承了其通过绑带和网架结构混合形成的、强大的抗压型结构体系,可以通过不断增加覆盖物,强化其在恶劣天气下为人们提供庇护的能力。

 

作品以大量性的金属节点取代蒙古包传统木网架的皮钉节点,并利用剪式可展结构及自锁节点原理,使折叠网壁打开后实现强大的竖向承重能力,可承托屋架及厚重覆盖物的荷载。

 

概念生成 ©陆毅涵
蒙古包传统架构体系的继承 ©罗宇豪
由剪刀可展-自锁结构单元到“一体式”可收合网架结构 ©罗宇豪

该装置便于携带和运输,可实现“16秒竖立屋架、30分钟内完成”的快速搭建。收合后,可通过家用皮卡车运输;展开后,可提供局部3米高、2.3米宽的室内空间,同时利用毛毡作为围护材料,可应对牧场上冬季的严寒、极端大风天气及夏季炎热的曝晒。

 

其由于形态上与阿拉善戈壁盐湖盛产的盐晶体相似,故被命名为“大漠之晶”。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该装置可以以单元网架模数扩展成为多单元聚落,犹如晶体从单晶体到多晶体的生长模式。

 

“大漠之晶”效果图 ©陆毅涵
形似大漠盐晶的帐篷聚落 ©马子昂、陆毅涵

设计以传统蒙古包的结构原型,以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擀毡所制成的毛毡作为围护材料进行包裹,化身为现代的短期居住装置及文化原型的建构作品,试图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旨在为当地牧民依旧存在的短期游牧需求,提供一个“可以背走的家”。毛毡材料来自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工作站在内蒙古地区策划的“废旧毛毡再利用计划”。

 

蒙古族对毛毡使用之广泛,得益于其优质的羊毛资源。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用于制毡的羊毛主要为蒙古种绵羊的羊毛,属异质毛类型,是中国数量最多、分布地区最广的主要粗羊毛品种。绵羊毛在湿、热和摩擦的作用下,抱合纠结在一起,形成了致密的毛毡。

 

擀毡技艺过程 ©罗宇豪
毛毡细部 ©梁宇舒

蒙古族将团聚、宴饮和祝词等活动与“擀毡”结合,形成一种仪式性生产劳动,通过祭祀、铺毛、洗毡、甩毡、晾晒等步骤制成的毛毡,用来做其居住建筑表皮材料,具有很好的防风、防潮、保温的作用,且耐磨损、抗震、吸音。

 

然而,其压缩制作工艺意味着毛毡并不抗拉,因此,羊毛毡制成的蒙古包必须以抗压为受力逻辑,并以木骨架支撑结构为核心技术,其不仅要支撑起厚重的毛毡作为围护结构,更要在冬季通过不断增加毛毡来抵御室外的寒冷。

 

装置材料与节点示意图 ©马子昂

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一体化、受力稳定、组装高效、空间合理的,具有整体收合网架结构的蒙古包装置。“四面一体”的单层网架结构,通过Z字型、L型金属连接件,将长杆和短杆相连,每面网架作为剪式可展结构结合自锁节点,受垂直荷载时更加稳定,该单层可收缩网架结构围墙的各面收缩原理和支杆移动速度均对应及同步,利用U型构件将对应的两个端头相接形成多向铰接节点,将四面网架通过铰接节点连成一个整体,能够起到良好的抗压及互承的效果。

 

▲ 搭建过程视频  ©张金库

 

装置通过金属预制构件,以铰接节点的形式将网架相连,可以利用工具在实验室预先高效装配围墙组架和屋顶组架。现场使用中,无需使用工具,两个组架轻松展开即可实现快速搭建,收合后可进行收纳和运输,代替传统蒙古包现场搭建时多人手工捆绑搭建过程,能够有效节省时间,整体木网架结构的搭建可在15—20分钟内完工。

 

实验室制作过程 ©李晓云
构件安装过程 ©李晓云
搭建过程 ©王轶儇
牧场使用场景 ©王轶儇
搭建完成 ©王轶儇

天窗采用正方形偏心布置,提供基本的采光及通风的同时,亦使得炉具偏于一角,有利于室内空间的集约利用,同时装置以矩形平面取代了传统蒙古包的圆形,与传统蒙古包相比,更有利于现代家具的摆放。

 

使用场景 ©王轶儇
构件细部 ©赵悦

 

备料表 ▽

 

 

 

设计图纸 ▽

 

适用于不同功能场景的平面布局方式 ©陆毅涵
立面图 ©陆毅涵
立面图 ©陆毅涵
网架结构展开图 ©陆毅涵
备料表 ©陆毅涵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大漠之晶:可移动的家

项目类型:建构装置

项目地点:中国广东深圳粤海城·金啤坊

设计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主创建筑师:梁宇舒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王潇、赵悦、罗宇豪、陆毅涵、马子昂、李晓云、赵琳芝、石珂千、李伟

业主: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造价:9500人民币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2年8—9月

建设时间:2022年9月

用地面积:5.29平方米

建筑面积:5.29平方米

合作单位:南京米立方文化创意

支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0804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02/14380035)

总策展人: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

摄影:王轶儇、梁宇舒

视频制作:张金库


本文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梁宇舒团队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2022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展览
深双
蒙古包
装置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