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竖梁社
项目地点 广东佛山
建成时间 2022年9月
建筑面积 611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龙江城区中心小学(锦屏校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锦屏山麓,是龙江镇为满足中心城区日益增长的优质学位需求,利用邻近的锦屏中学旧校址改建而成的低年级校区。改造后可容纳一、二年级共20个班。
▲ 项目视频 ©竖梁社
改造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校区紧邻锦屏山鲤鱼岗公园的优势,与公园环境融合、互动,形成一个在大自然中学习的校园,营造一个“公园里的校园”和“校园里的公园”,为一、二年级小朋友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桥梁。
锦屏校区位于龙江旧城镇中心,前身是龙江中学的旧校址,校园内保留至今的麻石路承载了许多龙江人的记忆。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地处拥挤的旧城区中心,也给学校带来了许多问题:
1. 学校的临街面被两栋居民楼遮挡,导致学校对外展示面仅剩一个校门出入口,使得学校不仅没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如此不起眼的校园出入口在拥挤的街道上也很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和交通问题;
2. 校园运动场与教学楼之间存在着7米左右的落差,上下交通仅通过一条户外楼梯来解决,导致运动场与教学区之间交通极其不便;
3. 校园内教学区中庭长期作为停车场使用,在运动场可达性差的情况下,校园内优质的课间活动空间匮乏;
4. 现状校舍空间难以满足学校旺盛的素质化教学需求,仍需一部分扩展空间。
学校教学区建筑在2020年刚刚经过了一次加固和翻新,而作为扩建场地的运动场周边,也存在着许多需要避让的大树。
因此在设计之初,我们便决定采用轻介入、插件化的方式:在尊重和保留场地现有特征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通过一系列插件的置入,对校园进行微改造。
在解决校园基本使用问题的同时,激活校园空间,提升校园品质,为校园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重构街道—校园—公园三者之间割裂的关系。
在插件化改造的方式下,我们的工作也自然地从解决一系列问题转化成了设计一套“自适应”的产品,我们选择了拱这一形式母题。
在相同的形式逻辑下,方案根据产品置入环境的不同、面对问题的不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插件。这些插件严丝合缝地插入到原本松散无序的场地中,重构了场地的空间秩序,形成环环相扣的空间序列。
在校园教学区,我们保留了教学楼外立面、场地里的大树以及承载了校园历史的麻石路,然后置入一系列的插件,为校园注入活力,营造一个校园里的公园。
置入校门拱廊,提升校园入口的标识性,超尺度的拱门,让校园成为街道上的一道风景;置入白云连廊,为师生遮阳避雨,同时强化中庭的围合感;置入图书城堡,利用楼梯间的闲置平台打造校园图书角;置入登山拱廊和天桥,增加通往运动场的通道,提升运动场与教学区之间的可达性,优化“登山”体验。
在校园运动区,我们拓展了校园的边界,让树林成为学校的一部分,在树林的缝隙中见缝插针地置入功能模块,引入自然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树林中奔跑和学习。
将校园延展到公园,打造公园里的校园。穿插在树林中的功能模块,为校园提供了增添了森林中的图书馆、击剑馆、活动室等第二课堂空间。
环绕着运动场的各个模块,呈现出不同的立面表情,这一系列不同的景框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大自然的新视角。
作为一个幼、小衔接的低年级校园,我们努力地尝试着在设计中加入一些可读性更强的形式语言,通过抽象的图像语言激发小朋友对于形式和空间的想象力,避免采用一些过于低龄化,没有想象空间的具象图形,也摒弃过于严肃、晦涩的建筑语汇,让小朋友在校园中感受到更强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因此在标识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也更多的图像来辅助文字的阅读。比如,在班牌的设计中,我们便采用了两种形式的花朵来代表两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功能课室,也都加入了可读性较强的LOGO增强不同功能之间的可识别性。
校园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在我们的校园设计中,我们始终希望能够在校园中营造出属于这座校园的记忆场所。
戏剧性的入口拱门、光影斑驳的玻璃拱廊、森林中的图书馆以及被学生们称为小巨蛋的击剑馆,希望这些场所能为未来锦屏校区的每一届师生,留下一些美好的校园记忆。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轻量化介入 | 锦屏山麓小学低年级校区微改造
项目地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丰华路
设计单位:竖梁社
主持建筑师:钟冠球、朱志远、宋刚
项目负责人:林海锐
方案设计团队:
竖梁社B组:梁文朗、肖文菁、蔡雅倩、黄文轩、林东燕、杨培彦、陈少鹏
导视设计团队:
竖梁社悬亮子工作室:莫石峰、简秋怡
结构设计团队:
竖梁社钢砼工作室:孙晓民、郑梓茂
业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政府
设计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4月
建成时间:2022年9月
用地面积:14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6110平方米
摄影师:吴嗣铭
视频版权:竖梁社
本文由竖梁社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雪地篝火:始祖鸟北大湖店 / 尚洋艺术
下一篇:沙特未来城市“THE LINE”投入建设,12家项目设计团队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