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旅行现场 | 在西岸:盖里与康

旅行现场 | 在西岸:盖里与康
作者:李涛 | 编辑:李菁琳;校对:鲍思琪 | 2019.01.10 10:00

都说弗兰克·盖里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路易·康是建筑师中的哲学家。难道这就意味着盖里的作品没有严密的逻辑、康的作品缺乏艺术化的灵光一闪吗?

本文由有方美西建筑考察第1期团员、UAO瑞拓设计主持建筑师李涛撰写,通过4个作品对比美国西岸的盖里与康,以及作为建筑师,我们可以从现场考察中学到什么?

 

 

有方游学的几大好处,在于有一个专业的老师、一群爱学习爱争论的团友,更在于能实地验证你在书中所看到的和你所想到的是否一致。

 

我把有方美西行所看的所有建筑作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生活化的建筑,如伊姆斯住宅、斯塔尔住宅;第二类是权力化的建筑,如迪斯尼音乐厅、洛杉矶交通局大楼这类需要很大财力支持的建筑等;第三类就是神性化的建筑,如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等。

 

在前往美西的前半年,我一直在读两本书,一本《现代艺术150年》,一本《路易斯·康:建筑师中的哲学家》,其实不算是预习,只是习惯。我把现代艺术史上的两位关键人物——盖里和康,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做了一个横向对比。在这次游学中,依托有方密集的项目安排和实地详解,对我来说犹如打通任督二脉,把现代艺术史和现代建筑史融会贯通了。也算是想明白了一些伟大建筑师和他们代表作品背后那些事儿。我觉得只能算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一点皮毛,与本质相去甚远,权当抛出来大家批评指正。

 

左:《现代艺术150年》;右:《路易斯·康:建筑师中的哲学家》

弗兰克·盖里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被人们当作艺术家而非建筑师来看待。但如果结合艺术史来看,我认为盖里就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看盖里的草图,看到的是随意性很强的线条,犹如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波洛克的画,在画布上随意泼洒颜料,作画过程犹如行为艺术的表演。但当你仔细观察波洛克的画,会发现所有的线条其实一点都不乱,而是包含了画家多年来训练有素的构图控制力,乱却有规律,并且饱含热情。

 

盖里的建筑也是如此,在乱中有秩序、张力。如同杜尚对艺术的理解一样,他的出发点在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打破的。看盖里某些放大的象形建筑,也有波普艺术家的诙谐感在其中。

 

再来看康的建筑,每每走进他的建筑,看到的是古典的秩序和严整的构图,光勾画出建筑的阴影,反衬出建筑的厚重纪念感,少一分或多一分都觉得差之千里。贝聿铭说他盖了50、60栋建筑,可是抵不过康的5、6栋;野口勇更是说康是建筑师中的哲学家。

 

这样对比看来,难道说盖里的作品没有严密的逻辑吗?康的作品就缺乏艺术化的灵光一闪吗?我想拿这次行程所考察盖里的两个建筑和康的两个建筑来比较一下,现场感受是否如此?

 

从外观看,盖里的双子座画廊非常简单,第一眼并不惊艳。它属于内行看门道的设计。当你走到画廊二层的楼梯,会看到屋顶斜向的主梁,上至二层,看到二层屋顶的梁斜向了同样的角度,如果再仔细点,还会看到地板的地砖也旋转了同样的角度(很少人会发现这个)。

 

双子座画廊外观 摄影:赵磊

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会不会放弃掉地面铺砖和屋面梁的走向一致性?深层次分析,盖里这么做这不是图面意义上的矫情,也不是处女座的刻意,而是作为设计逻辑,被放大与统一到整个设计过程中。

 

双子座画廊楼梯顶斜梁
双子座画廊2层地面斜铺的砖

再来看这个建筑,会发现其实盖里用的是一个实体白盒子和一个旋转的木头虚盒子进行交错,我们发现的楼梯上的斜梁其实是白盒子与木盒子相交的交线,那二层地面的地砖铺贴角度,其实是实体白盒子的正交投影线而已。盖里刻意强调了这两个盒子交线的处理,将之放大,形成混乱。犹如展厅里理查德·塞拉的画,看似简单的寥寥几笔,却蕴含着丰富的解读可能性。

 

理查德·塞拉的画作

从这个建筑也可以看出,盖里在向洛杉矶当地现代主义建筑先驱诺伊特拉和辛德勒致敬(盖里在南加大读书期间,经常去考察这两位建筑师的作品):简洁的体量,材料的直接应用——不加装饰,直接就是材料的结构体现,结构体系就是建筑装饰体系。

 

但是,你会发现这个建筑和前辈的作品又是那么不一样,辛德勒的作品受日本禅院影响很大,诺伊特拉则把钢结构建筑的水平向展开发挥到极致,同时也有着日本建筑的精致感与丰富的内院与借景关系。如诺伊特拉的VDL住宅,处处是宜人的室内尺度(和一般美式住宅偏大的尺度很不一样,卧室甚至可用狭促来形容),以及室内与庭院的恰当框景关系。

 

盖里的双子座画廊除了宜人的尺度,更重要的是斜向相交的逻辑,这是诺伊特拉那一代建筑师里没有的手法,不仅是平面的斜交,还有立面上的倾斜(很重要):扩展到三维尺度上的变化,是盖里变得“疯狂”的起步。这个作品的细节,后来成为盖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处理方式。当然,据说盖里早期也很受日本建筑的影响,但当他和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接触过、前往法国考察了朗香教堂后,设计思想开始转变。

 

我觉得分析这些“大师的小建筑”,是解开其设计逻辑和本质的一个好方法。他们在小建筑上的一些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在大项目上得以施展和爆发。盖里从自宅到迪斯尼,我看到的只是材料从廉价到高级的变化,从瓦楞金属板变成了不锈钢板,其内在生成逻辑却一直没有变。其实说到材料的廉价,以盖里的逻辑来说会更有表现力,因为他就希望建筑有一种“未完成”的姿态。

 

迪士尼音乐厅

那么再来看迪斯尼音乐厅。很多人都听说过关于盖里做设计的传说:揉乱一个纸团,然后得到一个建筑。不管真实与否,这个揉乱纸团的过程就像极了波洛克作画的过程。任由自己在画布上随意地泼洒颜料,形成一幅旁人看来不知所云的画作。但仔细看线条,会发现它乱得那么和谐,构图那么动感。你会感叹,那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模仿他随意泼洒颜料就能得到同样大作的。

 

波洛克在作画 图源网络

所以,迪斯尼音乐厅看似随意翻滚的造型,也是精心计算的结果。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 ,即使在混乱的外观下,其内部功能和逻辑并没有一点的损失。从入口前厅两层高的空间,到音乐厅内部那个鞋盒式的空间,其尺度、声学设计、视线升起,都经过严格设计和物理学推敲。音乐厅最大的硬核功能在于其声学指标,其理想的混响时间在1.5-2.0秒之间,这也是我推导由于音乐厅本身空高很大,混响时间较长,为了降低混响时间,将地面全铺上地毯的原因。据当晚现场听过音乐会的团友讲,效果不错。但考虑到这带有一定的主观感受,我特意翻看了《弗兰克·盖里传》,书中记载了盖里专门聘请来自东京的永田音响设计事务所的丰田泰久进行声学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大比例的音乐厅室内模型来推敲室内木制设计。盖里按照声学专家的意见,将音乐厅的内部空间做成了对称式,这在盖里的其他作品中非常罕见。

 

音乐厅内较大的室内主厅

另外,迪斯尼音乐厅还有一处设计出人意料:在其背对城市的方向,有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这和外面冰冷的不锈钢立面形成巨大的反差。据说屋顶花园是迪斯尼夫人作为捐资建造方的要求,但它出现在盖里的这个翻滚的未来主义建筑造型的后面,确实让人吃惊。屋顶花园树木参天,有一个迪斯尼夫人喜欢的代尔夫特蓝瓷碎片拼贴而成的喷泉。

 

音乐厅的屋顶花园

再来说说康的建筑。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经典在于两栋建筑围合的内院,也就是那个“空”的空间。这个空间在人和自然之间搭了一座桥梁,好的建筑空间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有效媒介,人处于这种空间中会放大对自然的感知度。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里“空”的空间
康早期设计的内院景观方案

这里有个关于墨西哥景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的经典故事。康为咨询内院的景观设计建议,给巴拉甘买了往返机票,巴拉甘到达加州看了现场后,给予康一个极端节制的答案:“没有一片树叶,没有一棵树,没有……花,没有土,什么都没有。”巴拉甘把这个内院比喻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所以不需要任何东西来修饰它,直接让它面向西太平洋海平面。一条细长的水道伸向海的方向,虽然灵感来自于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的十字水道,但却极富故事性与传播性:据说秋分或春分那一天,太阳会在水道直线所指的方向落下,那一刹那夕阳的光芒,一定会升华这个场所的神性。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图源网络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目前建成的建筑两侧体量,并不是康拿出的第一稿方案。康的历次方案,从无序到对称布置的两个内院,到最后的南北两个体量夹着的一个内院,逐步强化了面向大西洋景观的朝向。

 

第一版方案
第二版方案
定稿方案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剖面亮点在于夹层结构作为设备空间,以及处于半层的研究员办公室,这个小空间均面向大西洋开窗,从而导致面向内院的建筑立面是一面面实墙,比起面向内院开窗的方案,这一堵堵实墙强化了内院的纪念感。研究员办公室平面不大,内空较高,唯一的采光朝向会让室内空间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充满温暖的阳光,它使我联想到柯布的拉图雷特修道院里的修士房间,1.8米宽的尺寸,睡在里面犹如回到母亲温暖怀抱的那种包裹感。不知这是否意味着,西方研究员的生活如同修道院修士一样专注和清苦。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建筑能够给予的力量,因为在萨尔克生物研究所里,已经培养出6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神性的空间,才是设计师最高的追求吧。

 

研究院办公室 ©Iwan Baan

康把研究员办公室下面第一层面向广场的空间进行了架空处理,得到了一个类似修道院回廊式的空间,正午的阳光会把北侧的回廊勾画出来,一层层具有透视感的强烈的重复光影,投射在清水混凝土的墙面上,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神圣感。

 

底层回廊

在金贝尔美术馆,康依旧找了一个景观建筑师来配合他做周边的景观,其真正的主入口在伦佐·皮亚诺设计的新馆与金贝儿美术馆之间的一片行列式种植的大乔木之间:先是较稀疏的林带,空间感开敞,然后进入U形开口的入口内院,是密集的小乔木林带,康的意图是让人逐渐熟悉较暗的美术馆室内光线。

 

老馆与新馆之间的行列式树阵
美术馆入口较密的树林

金贝尔美术馆是一系列拱形单元几何母体的简单排列组合,并在内部抽走了三个内院。观看拱顶空间,康的助手用摆线解决了拱顶的尺度问题,并在中间采用反光铝合金板形成了拱顶的漫反射照明,神性在“拱顶+漫反射”这两个操作后就出现了。

 

美术馆内部拱顶和漫反射

总结康的建筑,大道至简,其表象是古典秩序的再现,比如轴线、中轴对称等;待我拆解康的建筑,却找到一些古典建筑里没有的东西,比如纯粹无装饰的简单几何母体,以古典或者现代的手法去排列组合。这种纯粹,在于拱就是拱,不会多给它更多的装饰,柱子没有柱头,拱体现的是建筑结构力学本身和材料的直接表达——即使是古罗马万神庙,内部还有装饰的逐步缩小的符号——回过头来翻开欧洲建筑史,很难发现第二个有万神庙这种纯几何特质的建筑,其他建筑或多或少增加了装饰和多余的表达。

 

康最大的本事,在于用现代的理念和手法、纯粹几何体量、直接力学表达与材料本真体现来营造具有古典神性的氛围。我认为康是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第一人,也是最高人,他诚实地表达自己的建筑:建筑结构完工,建筑的外装饰就完工,比如混凝土拆模就是外立面,红砖砌筑就是建筑外立面,当然,这种诚实的表达很考验建筑师组织施工的能力,因为他不具备可逆性和二次装饰修补的可能,对模板和工法要求极高。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觉得是建筑师的洁癖和任性,或者是个人的追求,无关痛痒。其实上升到哲学层面,因为建筑师要表达一个纯粹的建筑,以所得结果来反向要求所建过程,这个要求就是必须和必要的。

 

也因为如此,我们拿这个标准来套一些经典建筑,也会发现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那些建筑。

 

金贝尔美术馆

分析康和盖里的建筑,我用比较理性的态度,抛弃先入为主的崇拜心态,犹如设计的复盘。选择康或者盖里哪种道路,其实取决于他们的经历和思考,才能得到关乎自己的选择。从世代来讲,康是盖里的上一代(建筑师),他讲究的是用古典趣味解决现代主义将何去何从的问题;盖里的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向前发展的解决方向,但其方法是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体现的。康从古典中吸取营养和灵感,盖里从当代艺术中寻求激情,这启发我们:现代建筑设计从建筑史本身可以找寻灵感来源,也可以更多地从其他相关学科找到灵感源泉,也许是电影,也许是雕塑,甚至是小说和诗歌。这个物化的过程,比起直接从古典或艺术本身来寻求,会更难。但更难,意味着一旦找到突破口,成就会更大。

 

 


后记:旅行对建筑师的意义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柯布游历东方,康、安藤忠雄游历欧洲的故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游历完后找到了自己做设计的正确表达方式。

 

这次看《弗兰克·盖里传》,才发现盖里游历过法国,书中这样记载:“从法国回来,弗兰克盖里觉得自己长进了很多,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师了。如果说南加大的加州现代主义熏陶,让弗兰克的建筑天赋得到初步的发展;哈佛时期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思考令他的眼界得到拓展;那么,他的法国之旅,则让他第一次直接接触到了历史上那些不朽的伟大建筑,也令他对建筑学的认知和领悟,得到一次爆炸式的增长。在欧洲那段时间里,最让弗兰克受益匪浅的,就是他对欧洲建筑的考察,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可以说是令他茅塞顿开。他从来没有如那时一般,渴望能够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深知,如果不真正投身设计实践,他将永远不会知道,那些带给他巨大震撼的罗马风教堂,以及柯布和高迪的作品,会如何深刻地影响到他的建筑观和建筑语言。”(节选自《弗兰克·盖里传》P153-154.)

 

一代代建筑师,正是这样在实地观摩前辈作品中顿悟,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达到自己成功的彼岸。

 


本文由作者授权有方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中照片除注明外均为作者自摄。

关键词:
UAO
弗兰克·盖里
美国
路易斯·康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