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凝固瞬间光影,艾清却认为时间也是摄影中需要把控的重要维度。“无论是狭义的一天之内光线的变化,还是广义上更大的时间跨度,岁月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客观存在不可忽略的。”在创作过程中,他同样认为想要获得理想的照片,只有花时间下功夫,无捷径可走。
艾清,职业建筑摄影师,现居上海。
联系方式:creatar@creatarimages.com
行走: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几年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艾清:我是从2013年开始从事建筑摄影的,成立了专门从事建筑空间拍摄的团队CreatAR Images,目前所有团队成员都是全职状态。
行走: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艾清:2012年初,我开始为Getty Images的图片库供图,并且以半全职的状态做一名公关活动摄影师。那时我还是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在当时,我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创作,基本是以城市景观、人文相关的影像为主。应该是兴趣使然,毕业后我成立了自己的建筑摄影工作室。
行走:最近半年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艾清:最近拍摄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项目,高目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龙南佳苑与福临佳苑。这其实算是两个同一类型的建筑项目,所以我想放在一起谈。拍摄前我们与建筑师做了几次沟通,这是两个公租房类型的住宅小区,主要由不同形制的围合院落空间组成,同时也是跳出“中国式”模式化的住宅社区。
其实这些年我们也拍摄了很多住宅项目,但是这类型的项目还是第一次遇到,于是我们除了在建筑语言的表现上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之外,同时也对项目本身的社会学意义进行思考和探讨,希望能够将建筑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做出一定的阐释。
从技法表现上来说,我们与建筑师的想法基本一致,想用较为朴素的方式去表现与记录,没有追求过多华丽的手法。
关于这两个项目的拍摄,在自然光线的处理上有个小插曲。两个项目都是通体白色,我们希望能够利用阳光直射在建筑上,从而与周围环境形成适当的反差。福临佳苑因为周围高层住宅与项目本身的朝向,使得我们的拍摄窗口只有五分钟左右,所以在拍摄点特地等候一个下午才拍摄到比较理想的画面;而龙南佳苑在拍摄时因为天气不是很通透,我们反常规地选择了正午阳光最强的情况下进行了拍摄,最后我们和建筑师在图片上也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的项目是Wutopia Lab的八分园。它和刚提到的两个项目情况正好有点相反,如果说龙南佳苑和福临佳苑是朴素的“粗糙”的,是引起我们对中国现有住宅模式的一种反思,甚至我认为带有批判性思维的项目,那么八分园则是唯美的“精致”的,精致到每一个设计的细节和想法都是可以被无限放大的。
这是一个改造项目,旧址是一个售楼处,在此基础上,建筑师想要展示一个从上海园林文化衍生出来的诗意空间。项目体量不大,却融合了庭院、展览、青年旅社、共享办公等多种功能性的空间。如何能够在有限的图片数量下,表现八分园的立面、园林、室内空间等部分,以及无处不在的“对偶”理念,同时又要考虑到对光线、色彩的把控,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此我们也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通过多次的拍摄与沟通,来不断完善最终想要呈现的效果。不同规模的拍摄陆续进行了8次,前后跨度在3个月左右,每次拍摄和探讨完之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想法,并有效地去实现它。最终图片呈现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也是这些年我们总结的一个拍摄经验,想要获得理想的照片,没有捷径可走。
行走: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平时的拍摄习惯是怎样的?
艾清:一般正常体量的项目,在合适的天气情况下,前期拍摄一般为2~3天,然后也会花2~3天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
我的拍摄习惯是先和设计师做充分的沟通,根据手头的项目资料(总平面图、效果图、设计意向、项目背景等)进行实地勘景。在不断行走勘景的同时,遇到理想的场景会直接记录下来,同时也会借助无人机来帮助取景。如果有些项目需要在晴朗天气下拍摄,会根据经验和利用太阳高度测量软件预测光线。在确定了人视点和航拍角度后,就是明确几个重点场景,作为“定妆图片”。一般我会先完成必要的图片拍摄,再花时间思考那些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场景、进行创作。
后期制作方面,我觉得是一个度的把控问题。人眼和数字传感器所表现的画面是不同的,我的想法是首先还原人眼的真实观感,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建筑,结合项目本身,进行一定程度的针对性的后期。
行走: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艾清:我觉得也不能用擅长来形容,自己最近比较倾向于拍摄改造项目。一般我会从头跟进项目的进展,从对改造前项目情况的了解,各个施工节点的记录,直到项目改造完成后的拍摄,我很喜欢并且也享受这个过程。这可能也和我之前的学习专业有关,习惯在大尺度上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且探讨和思考建筑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我觉得这种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当前的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
行走: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艾清:其实我一直很强调建筑摄影中建筑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直观的、表面的“有人”存在于建筑中。建筑如果缺失了与人的关系,建筑本身也无从谈起。这个“人”有的时候存在于画面中,体现了建筑的尺度感;有时候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有时候让画面更有身临其境的场景感;有时候画面中没有人,能够让建筑语言的表现更加纯粹;没有“人”,却胜似有人。即使在大尺度上表现建筑,“人”存在的因素也不可或缺也是无法忽略的。我们团队的讨论中我也经常说起,我们拍建筑,其实是在拍人。
行走:你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艾清:我觉得天气因素和建筑摄影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晴朗天气来拍摄。但这不是绝对的。阳光是把双刃剑,有些建筑和空间,在阳光下有很强的光影效果,所以会选择晴天的不同时段拍摄,而有时候阳光会破坏画面的纯净,在阴天拍摄也是一个好选择。蓝天可以让画面更明媚,而有些情况下蓝天会成为一组建筑图片中在色块上喧宾夺主的元素。甚至有些建筑,本身带有很强的情绪,比如在阴天甚至雾霾天来表现阴郁感,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光线和色彩处理的得当,阳光也可以表现出负面情绪,就像基理科的画那样。
行走: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艾清:建筑摄影对于摄影师来说,算是带着镣铐跳舞,我们都是在写一个开放式的命题作文,客观表达和再创作本身是有点矛盾的。一幅或一组好的建筑摄影作品,首先保证的前提是摄影师能够读懂建筑、表达建筑,其次才是自己的创作。
但是“建筑摄影”,“建筑”是定语,主语依然是“摄影”,因此建筑摄影师需要在一个专业的范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打破常规和束缚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建筑本身作为客观的存在,在与不同的人产生关系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被二次创作,我想这也是建筑师乐于见到的。
在有些作品的拍摄中,我们也会和建筑师共同探讨,把我们的建议和想法呈现出来,形成一个共同创作的状态。就和建筑师不会只探讨建筑本身一样,建筑摄影师也不应该只关注建筑和摄影本身,而应该去探索更多的领域,我认为这样和建筑师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
行走:您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艾清:我认为建筑摄影作品有几大要素——形态、结构、尺度、材质、色彩、光影。传统上我们认为,建筑摄影是把三维的建筑呈现在二维的画面中,但我认为还有一个时间维度,无论是狭义的一天之内光线的变化,还是广义上更大的时间跨度,岁月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客观存在不可忽略的。要完全把四维完全转化成二维的过程是一个伪命题,而且以上只是客观要素,还有环境以及人文因素,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是做减法的,表现的一个或几个要素到极致,让人有想象的空间,见微知著。而摄影作品本身是一个感性的创作过程,还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则可以称得上优秀了。
行走:你最喜欢的建筑摄影师是谁?从他(她)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艾清:这几年我很喜欢且关注的摄影师及团队是Iwan Baan和Hufton+Crow,我想他们的作品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Iwan Baan,擅长处理建筑与环境、人文因素的关系,这和他艺术家出身有很大的原因。
另外,我也一直很欣赏新地形学派的作品。我喜欢这种冷静、克制、客观的记录方式,敬佩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态度,而他们后世留下来的影像文献价值也不可估量。
上一篇:中国最美建筑旅行手册 | 有方盘点
下一篇:探寻东欧:那些不应被遗忘的纪念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