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017年的乡土实践,我们更加坚定,未来乡村会有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这个领域,青年力量正在乡村的土壤里凝聚和壮大,这是个很好的开始。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是幸运的,应当心存感恩,也应当满怀期待。
希望2018一切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新的一年会充满希望,我们充满力量和干劲。过去老一辈的学者对乡土有太多的无奈和憧憬,而我们青年一代正在经历着一个不算坏的时代,当下能够在这个领域发声,也算是做了一件不算坏的事。对于2018年,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力量投入广大的乡土实践中吧,这是我们的希冀,相信也是趋势。”
——无名营造社
无名营造社设立于日本京都,自2017年6月归国返乡,落户贵州黔东南茅贡镇,由一群关心中国乡土地域建筑实践的青年建筑师团队所构成。
秉承以“挖掘在地民俗建筑营造智慧,传承并实践新乡土建筑营造可能性”的工作理念,与在地默默无闻的乡村营造人士(村民,工匠师傅)共同劳作,尊重在地的营造智慧和营造习惯。发现乡土建筑营造的智慧。重估乡土建筑营造的价值,为探索适应在地的新建筑空间形态的可能性而实践。
茅贡乡创学院是無名營造社驻扎乡村,探索“新乡镇实践”课题,以驻扎地的茅贡乡创小镇为对象所实践的乡土建筑营造系列实践空间之一。此空间承载着茅贡乡创小镇以“引领传统乡村走向创意乡村”为核心实践的重要孵化空间功能,成为茅贡镇进行乡民“扶贫、再就业”职业培训空间,以及满足海内外大学机构、研究机构进行乡土相关研究领域的培训基地。同时,也作为茅贡镇会场以及大型宴会活动等多功能使用需求的多元公共空间。
茅贡乡创学院位于茅贡镇的西南部,建筑周边现存几栋茅贡镇集体经济时代建造的粮库等历史建筑物,基地前后是密集的传统木构民居建筑群。建筑尊重本土地域环境以及周边乡土风貌,建筑呼应砖木结构的粮库历史建筑物,采用拆除的老房子的青砖作为建筑主体营造材料。建筑屋顶则结合当地木构营造技艺,采用木结构屋顶,与周边村落的乡土风貌融为一体。建筑基地东西朝向,南面紧挨着一座山体,北面临贴6层的高层建造物。建筑被周边环境挤迫于狭长的空间之中,建筑的空间光照是设计首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建筑形态采用三段高低错落阶梯状的木构屋顶造型,把阳光引入空间之中,白天从日出至日落一天的光影在建筑空间之中轮回,阳光在建筑内部随着时光而缓慢移动,赋予空间生命力。建筑内部空间立面采用当地的杉木作为元素,单纯的杉木栅格排列围合而成的立体空间,与周边环境的传统木构建筑相互呼应。建筑四周立面采用大型的阵列开口,设置不同的门窗开口造型,确保稳定自然采光,并且把环绕四周的乡土风貌纳入空间之中。
设计单位: 無名營造社
设计团队: 陈国栋,韩吉喆,颜业奇(实习)
项目周期: 2017年7月-2017年10月
项目所在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寨自治州黎平县茅贡镇
茅贡书屋是無名營造社驻扎乡村,探索“新乡镇实践”课题,以驻扎地的茅贡乡创小镇为对象所实践的乡土建筑营造系列实践空间之一。此空间作为茅贡镇的公共社区服务中心,接待到访茅贡镇的来访群体以及周边乡镇的乡民,同时也是茅贡镇的开放书屋,试图营造城市与乡村人们相互聚集交流的良好互动对话空间平台。
该设计的主要理念致力于探索在地侗族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新木构实践,纯木构建筑营造,全部使用本土杉木作为建筑材料。融合在地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营造习惯,运用适应于当代的建筑语言,对其传统营造的“排扇”形式进行有机的组合,形成在地新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探索尝试。
该建筑由单体“排扇”形式进行围合排列,构成围合的开放合院建筑形式。入口的结构形式由对角倾斜的两面“排扇”,打破传统的合院空间格局,形成入口与内部空间的过渡。前厅与建筑正面的大阶梯融为一体,如都市中的城市广场,又像侗族村落的侗族大歌戏台。建筑内部两侧围合廊道的空间,设置自由组合的木制坐椅,作为开放自由的休闲区。背部空间是书屋长廊,整面墙体布满格子书架,给予建筑空间形态明确的界限。建筑的内庭院是空间的聚集中心点,狭小的天井把外界的阳光、白云、空气引入到空间中,形成一处体验自然景观的围合空间。建筑立面由统一的杉木栅格围合而成,保证稳定的采光,也形成即围合又开放的空间。
设计单位:無名營造社
设计团队:陈国栋,韩吉喆,高俊峰(实习),颜业奇(实习)
施工单位:茅贡百村木构工厂(登岑工匠队)
项目周期:2017年7月-2017年10月
项目所在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寨自治州黎平县茅贡镇
无名营造社
版权声明:本文无名营造社由授权有方发表,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上一篇:拥抱不确定性:全体建筑的2017年
下一篇:数据、日常和漫游 | 看懂2017深双必读文章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