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庭院与街道:作为城市骨架的伊斯法罕巴扎

庭院与街道:作为城市骨架的伊斯法罕巴扎
刘洋 王冲 | 林楚杰 | 2017.09.04 10:00
伊斯法罕巴扎 0
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和清真寺

导言:伊斯法罕,这座伊朗的中部城市,因其有着连绵不断的波动迷人穹顶的“巴扎(市场)”而为人所熟知。在历史的进程中,巴扎与这座城市的关系难解难分。

 

一月的清晨,干燥的伊斯法罕空气中有些清凉,透过巴扎穹顶的通风采光孔,阳光毫无阻挡地涌入,似乎有了一种奇妙的仪式感。街道上店铺铁门咯吱作响——他们刚刚开张;搬运地毯的工人脚步匆匆,提醒行人避让的吼声响彻街道: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座城市刚刚苏醒。

 

伊斯法罕巴扎 2
伊斯法罕巴扎的清晨

 

1 丝绸之路和“伊斯法罕半天下”

“巴扎(Bazaar)”,这个充满画面感的词,无论作为时尚杂志的名字还是餐厅的招牌都广为流传。巴扎意为“市场”,源于波斯语,通过阿拉伯世界的欧陆贸易,经葡萄牙语汇入法语词汇(Dehkhoda, 1987),从而风行世界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有顶巴扎仍是绵延1.5公里的伊斯法罕大巴扎。在伊朗,她也成为了古代伊斯兰城市的主要特征和可操作性城市元素。不仅为顾客提供了充满历史印记的喧闹市场,更是作为城市会客厅,延续着千百年来的丰富生活。

 

伊朗城市中的成熟巴扎区发展演变于阿契米尼德时代(公元前550-前331),成型于萨珊王朝(224-651年),成为横跨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节点。汉唐时期,中国的高质量丝绸经由长安、敦煌、喀什、巴克特里亚等重要城市,经大夏人、粟特人分段交易传入伊朗安息帝国,萨珊王朝,向西直至罗马。彼时的伊斯法罕已经成为了横跨两个大陆的贸易动脉中最著名的手工业与交易中心之一。而这个城市随后的辉煌历史可以对应中国的北宋及明朝中后期。公元11、12世纪塞尔柱帝国时期,该城曾为突厥人首都。萨法维帝国时期(1501-1736年),随着通向印度的丝绸之路再次复苏以及对欧贸易的开展,波斯地毯、丝绸和毛纺织品得以大量出口。于是作为首都的伊斯法罕处于全盛时期,如今城中心区多数建筑物和清真寺都是当时建造而成,当时宾客汇聚,商贾云集,积聚了“世界一半财富”,从而得名“伊斯法罕半天下”。

 

 

2 连接新老广场的城市骨架

“在伊朗,拱顶与建筑共存;眺望城市,每个房屋的内部构成一望而知。在伊斯法罕,线条丰满的屋顶下栖居着上帝、人甚至街道。”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鲁道夫斯基如此声情并茂地描述伊斯法罕的巴扎。

 

伊斯法罕巴扎 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插图

在历史学家的笔记中,伊斯法罕巴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750年。其后,作为11世纪的帝国都城,星期五清真寺(Jameh Mosque)南侧的老广场早已成为城市的中心,这里有城堡、鼓楼和诸多售卖丝绸织锦宝石的店铺,支路系统已经围绕着主要巴扎街道展开。时至17世纪,萨法维王朝的伊斯法罕产生了巨大的城市变化。

 

伊斯法罕巴扎 3
老广场位于东北部,新广场位于西南部,连接它们的是保留至今的伊斯法罕大巴扎

简而言之,这是一次权力对城市结构的改变,一场对城市中心的规划博弈。战功卓著的阿巴斯大帝(阿巴斯一世1587-1629年在位)选择远离奥斯曼帝国攻击范围的伊斯法罕建都,为了继续扶持什叶派,摆脱奥斯曼土耳其逊尼派穆斯林的宗教掣肘。阿巴斯大帝展开新的城市规划以创造代表王权的新空间,在原有老广场的南侧,顺着商路修建更大的伊玛目广场(简称新广场,现为世界第二大广场),在广场西侧修建南北向林荫大道,在道路和广场之间修建政府和皇宫,同时在广场南侧修建新的伊玛目清真寺,其方向与广场呈45度转角朝向圣城麦加。于是一条新的巴扎路径从北向南,依次连接北城入口,老广场,新广场,甚至连通扎因达鲁德河(现不存)。这一时期,诸多的店铺、旅店、经院、浴室围绕新广场修建。然而对信众和顾客的争夺并不尽如人意,据非书面传说,阿巴斯大帝甚至采用国家贴补的方式让新广场店铺免费售卖商品来显示帝王建立新中心的决心。一时间,星期五的盛大礼拜活动甚至分为新老清真寺两场。这当然是再熟悉不过的剧本,其结果也是显然的:新广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老广场周边沦为售卖蔬菜和木料的低端巴扎——今天仍然是这样。

 

伊斯法罕巴扎 4
全盛期的伊斯法罕城市骨架

大刀阔斧的城市改造之后是更漫长的历史时期的城市“骨肉弥合”。巴列维受到城市公路网络的撕裂,原有的连接两个广场的巴扎被截断,经济和宗教地位没落的老广场被废弃,后来甚至让位于有着中心岛式绿化的旋转路口。但2010年起,政府开始将城市道路埋入地下,重建老广场和旁边的星期五清真寺,从而再一次将两个广场用连续不断的巴扎连接在一起,恢复了这个城市长久以来的城市图底关系。今天的老广场周边,商业活动开始逐渐恢复,参观恢复开放古迹的游客逐渐带活了这里的商业气氛。

 

伊斯法罕巴扎 5
老广场的重建和巴扎连接的恢复(2001-2012-2016)

 

3 庭院与街道

庭院和有穹顶的街道共同构成了巴扎最基本的空间形态。

 

伊斯法罕巴扎的主街如同血管的主动脉,从新广场即伊玛目广场(naghsh-e-jahan )开始,延伸至老广场。主街两侧分布着规则的小空间店铺,而在其中间频繁中断处,拱券大门将人们引入巨大的空间,这里构成了伊斯法罕的丰富日常生活——巨大的商队旅馆,带庭院的讲经学院,有着弥散天光的苏丹浴室,带水井的神龛,巨大穹顶的清真寺……同时,围绕主街道伸展出状如毛细血管的巴扎,这些外部支路往往聚集相同的业态;靠近主街的道路往往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人气,于是相比于北部老巴扎自然有机的道路形态、南北走向的态势,新的萨法维巴扎支路以规则的拱顶结构,呈东西走向,从而更好地借助西侧Chahar Bagh景观大道的旅游和商业价值。最终,主街和支路巴扎路网浑然一体,消失于居住区域的无顶街道,联通整个传统城市路网。带顶的走廊串起来各种类型的院落,构成了巴扎的主体。限于篇幅,以下将用不同的侧重点来阐述这些空间类型的特征。

 

伊斯法罕巴扎 6
不同功能的庭院和街道构成了新广场北部兴旺的巴扎
伊斯法罕巴扎 7
A-A剖面于轴测图:左侧为清真寺,右侧为饮水泉

类型1.带顶走廊(包含主路Raste和支路Qaisariya)

 

伊朗巴扎的穹顶以其多样的构造形式,复杂的装饰图案和精妙的采光方式闻名于世。伊斯法罕高大气派的砖券穹顶在道路入口、交叉处提升屋顶高度,夺人眼球,除了商业考虑,高大的尺度和巨大的通风门洞开口还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热空气上升至高穹顶处为冷风带走,而小窗大面积屋顶和高热阻材料的应用也满足了遮阳防热的需求。在一些历史文献记载中,巴扎道路和广场还被用于社会宗教仪式,甚至一些深入住区的巴扎支路还具有着政府传递政令的功能。

 

伊斯法罕巴扎 2

不同的屋顶形式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类型2.沿街商店和作坊

 

小型的店铺沿着巴扎道路分布,相对于老广场的不规则店铺,伊玛目广场附近的商铺结构呈正交几何分布,这些10-25平米的小店铺多为上下两层:下层作为商店或作坊,上层用于仓库或办公洽谈室。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界面因业态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比如金店多用橱窗分隔,以保证展示商品安全;而香料店则门面大开,吸引顾客进入;铁匠铺则在面向街道入口处收束,设置走廊,防止烟火危险,作坊的地面也低于巴扎道路15公分,防止对公共区域的污染;银行则分布在十字路口,仅有一处门面面向公共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业态的分布,相同的业态往往扎堆分布,从而保证了行业的准入质量,帮助顾客比价、投诉,同时方便统一的管理,增强整体竞争力。而在空间分布上:金店聚集在黄金交易庭院周边,分布于独立街道之中,夜间落闸保证安全;而杂货店则位于中心区之外;艺术品售卖区位于租金最高、游客最多的伊玛目广场周边;谷物和香料可以毗邻设置;铁匠和药店则绝难共生。

 

伊斯法罕巴扎 8
不同店铺

类型3.交易所(Sarai)和客栈(Caravanserai)

 

空间形态上,这两者都是庭院,沿着巴扎主要道路分布。前者多为交易场所,围绕无顶花园设立商店,对巴扎主要道路间设置关卡,其间分布走廊和店(dalan),夜间可对主路封闭。后者规模较大,多为外来客商落脚和转运商品之处,兼做商店功能;建于17世纪的Madarshah客栈是伊斯法罕最著名的客栈之一。

 

伊斯法罕巴扎 3
交易所(上)和客栈庭院(下)立面

类型4.穹顶商业院落(Timcheh)

 

作为一种进行售卖活动的特殊商业,商店围绕穹顶设立。在萨法维时代之后,这种空间形式在全伊朗范围内推广,天光从穹顶倾泻而下,充满艺术感染力。有着精美装饰的Malek穹顶院落在伊斯法罕最为出名。

 

伊斯法罕巴扎 9
Malek庭院室内

如《看不见的城市》-——“城市与天空之一”篇章中所言,“乍看上去,埃乌多西亚跟地毯的图案毫不相像,整块地毯都是对称图案,图案沿着直线和周边重复着,间杂着色彩鲜艳的螺旋纹饰。可是,假如你认真观察,就会认为地毯的每一处都与城里的某一处相符,而且整个城市都包容在地毯的图案中,甚至连比例顺序都完全正确……” 于是俯瞰伊斯法罕,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个溶解巴扎的地毯城市:“伊玛目广场就是巴扎道路所串联的院落之一,而同时以其巨型的尺度又成了巴扎商铺本身,难解难分。”

 

伊斯法罕巴扎 10
巴赫蒂亚里羊毛地毯
伊斯法罕巴扎 11
庭院,广场和将他们组织在一起的巴扎道路

 

参考文献:

[1].Iranian Architecture and Monuments: Bazaar of Isfahan, Mohammad Gharipour

[2].Formal Structure in Islamic Architecture of Iran and Turkistan, Herdeg Klaus. 1990.

[3].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 Rudofsky Beard

[4].The Role ofVault on Temperature in Vakil Bazaar, Arash Bostatanian and Mohammad Rahimibod

[5].《看不见的城市》,伊塔诺·卡尔维诺,张宓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伊朗建筑
伊朗游记
巴扎
旅行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