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世纪初开始的日本现代建筑,选择的是一条“吸收-重构-创新”的发展之路。中间虽然也有过所谓“和魂洋才”的折衷主义,“日本趣味”的传统论争,但那都属于枝枝桠桠,日本建筑的主流首先是在一丝不苟地模仿、追随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地加入日本的佐料、融入日本的感觉,如今终于成为世界建筑舞台上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个小小的岛国,却已经诞生7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同样是东方的国家,同样经过近百年的“现代化”追索,中国建筑是否能从日本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中得到一些教益呢?
198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毕业于东京大学。为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活跃起来的代表建筑师,影响了黑川纪章、槙文彦、矶崎新等一代日本建筑师。
东京天主教圣玛利亚大教堂是东京都文京区关口教会的教堂。从上空(神的视角)俯瞰建筑,顶部是十字架的形状,底部是菱形的展开。外墙铺有耐腐蚀的不锈钢板,内部地面铺设大理石。4种共8张的混凝土双曲面壳体,每两张组合构成了教堂的主体。由于顶部是十字架状的天窗,所以墙体之间通过梁来互相支撑。
国立代代木体育场是东京都涉谷区的体育设施,为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场地之一。体育馆的设计由建筑师丹下健三担当,第一、第二体育馆均采用与吊桥一样的悬挂技术,分别由2根和1根主体柱子悬挂整个屋顶。考虑到观众要集中到体育馆内,所以要建成内部无柱构造的建筑物。另外,为了让悬挂构造的天井能够稳定,即使遇到台风等灾害时也没有问题,采用了通过油压减震器来抑制震动的构造,这在日本属于首次。
该建筑是以“新陈代谢”思想为基础而设计,于1968 年竣工。建筑位于东京银座街区的一角,旁边是高架路。建筑的中心是核心筒,里面是电梯、楼梯等服务设施,像树枝一样向外伸展的部分是办公室,悬挂在核心筒上。这使得该建筑的占地面积很小。核心筒部分可以不断复制,然后通过连廊联系在一起,使得建筑可以像细胞一样不断繁殖生长。这是当时“新陈代谢”派代表人物丹下健三“新都市思考”的主要特点之一。
199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新陈代谢派的创始人之一。
代官山集合住宅是包含住宅、店铺、办公等在内的综合建筑群,从1967年开始到1992年为止,分阶段地建设起来。该项目由建筑师槙文彦设计,其建筑空间及开发模式所创造出的都市文化对代官山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师对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尺度的连续、立面与街道空间的相互作用上保持着持续关注。公共的步行空间提高了场所活力,为周围的店铺群创造了条件。各种宽度的散步道路、平台、阶梯在创造悠闲的空间氛围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TEPIA是Spiral(螺旋大厦)构思的一种延续,可是既有的建筑范围令TEPIA的扩展受到限制。如同京都美术馆,TEPIA的外型要视地理环境因素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便将它设计成一座40米x40米x20米的长方形平行六面体建筑。TEPIA宇宙科学馆由狭小、横向及垂直的墙壁,以及造型独特的屋檐、楼梯、入口及有翼伸出的屋顶组合构成,设计独一无二。
199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师之一。
贝内斯之家是安藤忠雄受福武总一郎委托所设计的直岛文化村全体项目中的核心设施,于1992 年开馆,是以“自然、建筑、艺术共生”的概念为基础,将美术馆与酒店一体建设的建筑。
建筑的美术馆部分具有很强的向外开放的空间感,即使处在室内也能经常感受到外部的自然。建筑中心的圆形大厅充分体现了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空间与光的完美结合,两处坡道的设置体现出“漫步建筑”的特点,从中亦能够清晰地看出勒·柯布西耶对于安藤忠雄的影响。
建筑位于神户市,由石块叠砌的基座部分和3个平行布置的玻璃箱体组成。美术馆分两栋展厅间,其中一座通往地下停车场的户外螺旋梯,形成雕塑型大地景。
建筑位于直岛南部的山上,被建在原来梯田状的盐田地下。根据安藤忠雄的设计,除了几何形式的四方形入口放在地上以外,全体设施都被埋在了地下。建造时呈暴露状态,建筑完成后被重新埋起来。建筑被埋在地下的同时,能够接收到自然光。美术馆设计参考莫奈自家的睡莲池,在服务中心通往地中美术馆入口的路边,再现了约400平方米的莫奈庭园。沿着馆外路的斜面,四段睡莲池设置于路边。
2010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由建筑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两人共同成立的建筑事务所。他们运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解放人们从对建筑空间的惯有体验和透视观感。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基地位于市中心地区,西面是市政厅,东北面是兼六园。基地三面临路,另一面是水路,设计师想创造出一个对每个方向都开放的美术馆,没有正反面的区别,所以选择在基地中央放置一个中心对称的圆形建筑。
建筑中心的各个展厅是适合展示现代美术的白色墙壁空间,不同形状的各个展示室各自独立地配置在圆形的馆内,像一个小型聚落一样。参观者不必沿着一个固定的路径,可以随机进入不同的展示室去观赏。展示室之间的过渡空间形成了走廊,有一些宽敞区域也可当做展示空间或休息区域来使用。
北斋美术馆是妹岛和世近年来的新作品,她采用了面向公园和当地居民开放的姿态,让原本规整的建筑形体被穿插于立方体块之中的三角形缝隙切开。
轻井泽千住博美术馆是西泽立卫的作品。建筑隐藏在植物的中间,绕着低矮的挑檐到达入口,有着曲面的建筑外围和中庭玻璃,有着倾斜的地面与屋顶。
201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日本当代建筑师,以概念性建筑著称,寻求所创作出来的建筑物能同时表达现实与虚幻的世界。
该建筑为多摩美术大学在东京都八王子市校区的图书馆,由该大学的名誉教授伊东丰雄设计,2007 年4月完成。整体上看,建筑由厚度只有200 毫米的连续拱形墙壁构成。通常拱形构造是比较厚重的,如果只是通过拱形来建造建筑,就会产生古典建筑的形象。在这个建筑中,如何让拱形构造变薄,是建筑师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最终,跨度完全不同的拱形结构相互交叉,构成了两层的建筑空间。
这是伊东丰雄在2015年完成的作品。建筑包含图书馆、学习中心、多媒体放映厅等,有着起伏的屋顶,室内设有巨大透明的漏斗状悬挂物。
高圆寺剧场是通过对旧的高圆寺会馆改造后建成的一个剧场。基地位于住宅区,靠近JR中央快速线高圆寺站。因为必需的储藏室,以及建筑的高度限制,所以整幢建筑的约三分之二的部分都在地下。地上的部分作为小剧场以及咖啡馆、办公室来使用,在考虑了周围的环境状况和隔音效果之后,伊东丰雄提出了一个封闭的剧场设计,外墙和屋顶是钢板和混凝土,虽然很薄却很坚固。此外,设计纵向叠加的剧场,必须要注重每个剧场之间互相的隔音性,因此,地板、墙壁、天花板都是采用了具有绝缘性的浮隔构造。
2014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以敢大胆使用廉价、脆弱的材料而闻名,热心于将建筑技术运用于人道主义事业。
这座建筑以Swatch Group创始人Nicolas G. Hayek的名字命名,于2007年5月开业,由建筑师坂茂设计。这是一幢包含展示、办公、休闲等功能的综合建筑。从1层到14层是可以全部打开的玻璃外墙,两侧外墙的一部分种植了绿化,把生态的概念引入了商业建筑。
建筑底部是向街道开放的通高空间,人们可以从这里穿越建筑。在这里布置了方形和圆形的7部电梯,每部电梯都是独立通往一个手表品牌的展示厅,7个品牌在这个通高空间中汇聚一堂。
图书馆为创校100年而建,斥资40亿日圆,共5层,以明亮、温暖中见效率为设计主轴。每层收藏书籍的主题各异,约50万册,也有开放式书架阅读室。中央最耀目共有5个奶白球体,被称为“星球空间”,让学生温习和讨论,外边的绿园林景也可带入球内。而每“包厢”都有电源终端和网络,直驳资料库,学术文献、书籍档案指顾可看,以达到信息的快速取用。而地下两层闭架式的“自动藏书库”搭载NEC管理系统,其“Book Robo”能在3分钟内将书从书库运送到借书人手上,节省人力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所有,禁止转载。
上一篇:璧山文化艺术中心:当“山谷”向城市开放 /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下一篇:中国这些古建筑才是真壕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