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对厦门了解多少,都应当去走走这段老路。因为这里不只有海,还有关于街头巷尾的记忆。
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骑楼街道是这座海岛小城最早近代化的标志。骑楼的“骑”很容易理解,即二楼以上部分通过廊柱架空于地面,如马匹的两条前腿。清末的厦门,没有一座通往内陆的桥梁和堤坝,没有像样的马路、像样的码头。民国初期的城市建设,当务之急便是兴建马路,骑楼街道应运而生。
1920到1937年,是黄金的十余年。厦门有了骑楼街道,也就有了沿街的商铺建筑,有了公园,有了学校,一直成长至今。如今的骑楼街道是历史的见证,市井气息、建筑风光、人文情结在这都被包罗。
清末的的厦门,街道网络细碎、凌乱且无序。海岛的地貌成为城市化的阻力,解决交通问题成为近代城市建设的关键,近代马路的开辟迫在眉睫。
从1920年到1930年代,经过开山、填海、筑路,岛内一共开辟了“五纵二横”多条骑楼街道,它是近代马路在厦门的最早实践形式。其基本形态、街道名称,较完好地保留到了今日。
1937年后,由于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厦门近代骑楼建设基本结束。
两侧骑楼与街道的组合,提供了一个底层行人、外侧行车的交通形式。建筑一层是窄而深的店铺,二层以上是居住空间。这种人车分行、商住结合的模式延续至今。
每家每户各自拥有狭长的小空间,彼此之间连接成长街,街道交错成网络——构成了骑楼的街区。
民国时期西方与中国思想碰撞,外来与地方文化融合,使骑拥楼拥有多元杂糅的建筑表情与细节。拱券、壁柱、线脚、对称式构图……这一切都在立面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花草纹样、生活物件、自然风光、异兽虫鸟都是常见的主题。社会虽然动荡,匠人手下的精细质感却仍留存。
从整体来看,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它也延续了最为典型的西方的三段式构图。
窗户如同房子的眼睛,有了它们,立面便有了灵气。一盆植物、一盏纱窗、一排晾晒的衣服,我们窥探、想象着房子的生活和故事。
底层廊柱在阳光下,倒映出不同方向的影。底层的人行路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空间。厦门的海岛地势,时起时伏,常伴着斜坡与台阶。
街道两侧连续齐整的界面,将天空限定出长长的弧线,延伸向远处,尽头就通向海岸。
这里是大同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厦门最大的百货公司就坐落在这里,丝绸布料、营养补品、服装、鞋帽服饰一应俱全,万象包罗,灯箱林立,人头攒动。
偶遇一面拆卸的广告牌,斑驳的老墙上显露出几十年前雕刻的“华庆绸缎”四字,右侧书“秋月”,左侧有落款。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当年店里绫罗堆叠的柜台、有衣着旗袍的妇人在店里轻抚布料的美妙画面。
而现在它只如一位安闲坐在街边摇扇的老者,仿佛年少的事已无关系。
夏天的夜幕稍落时,是骑楼街道最有味道的时候:
黄昏的暖光晕染而下,凹凸的建筑表面有了细腻的光影变化。
招牌灯箱点亮了街道,凌乱却温馨。
街边的食肆张罗起桌椅,本地大排档进入了最火热的营业时段。
到处都是穿着背心踩着拖鞋板,翘着脚吃饭的本地佬。
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偶尔还有公交大巴不紧不慢地开过,
叫卖的吆喝、汽车喇叭声、聊天声、车辆驶过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真切的体验 。
这样的形态,是这个城市最接近本质的生活状态。
厦门的骑楼已走过近90年的光阴,无论还能生存多久,我所能做的,不过是尽可能记录她此时此刻的样子。
如今的厦门,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在沙坡尾的滩涂旁伤感怀旧,在延伸向海中的礁石上自拍,嫌弃鼓浪屿拥挤的人海和矫情的商业,却一次次为这座城市贴上“文艺”的标签。
钢筋水泥创造新生,砖木建筑却在腐朽。
人身肉体随着时间衰老。
幸运的是,总有一个老地方可以“回去”,抚慰现代城市杯觥交错后,疲惫和焦灼的双眼。
版权声明:本文由原作者授权有方发表。
上一篇:庄惟敏:牛河梁遗址II号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下一篇:张雷:云夕深澳里书局,清末古宅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