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师在做什么78 | 郝琳:对与社区有关的项目最有兴趣

建筑师在做什么78 | 郝琳:对与社区有关的项目最有兴趣
张远博 | 2015.01.20 15:56

采访时间:2015年1月

郝琳,是Oval partnership事务所董事合伙人,INTEGER事务所执行董事,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乡村营建社创建人。他最近在做几个关于社区的项目。对于他来说,思考不同案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形成渐进的思路和看法,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设计与人生的对话。对于书籍,他更偏爱与地方情结有关的文字。“有机村”是他最近在琢磨的项目。

有方: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郝琳:最近完成了成都远洋太古里的案子。整个项目,城市核心地段,年底开街了,尚在体验期。岁月神偷,一晃就是七年,中间还穿插了隐舍、毕马威社区中心、竹屋等小案子,调剂了不少。成都太古里的设计,基本上是希望从都市更新和公共空间创建的角度,落实更具开放性、公共性和聚落特质的都市计划,也思考了城市中心、营商模式、适行城市、多元化混合发展、公共与共享参与空间、慢活创意街区、文化资产的保育和活化、地域场所感这些因素。

目前正在协同太古地产和中国儿基会,设计四川雅安社区中心。项目在乡下,慈善事业,给当地的竹创和村民营造一个空间。在上海,正在规划设计金泽工艺社,一大片地,收藏也一大片,设计的概念是关于自然和民艺关系的演绎。在福建武夷山,一片位于崇阳溪的生态社区已经开工,思路是围绕着各家各院儿里的农活儿和乡野水土保育展开的。 我对与社区有关的案子最有兴趣。

▲成都远洋太古里局部

▲成都远洋太古里全景

▲隐舍外景

▲中国儿基会太古雅安竹创社区中心  概念模型

有方:在拿到一个委托时,最先做什么?

郝琳:通常,我会先琢磨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案子,和先前做的案子有什么关联。一辈子,遇不上多少个好机缘的案子,得琢磨清楚些。现在觉得,这样的思考,会让作品彼此衔接起来,形成渐进的思路和看法。其实,我的设计,在业主、场地、功用、造价这些通常因素之外,还有一条线,挺个人的,是设计和人生之间的对话吧。

有方:当项目进行施工时,会经常去现场吗?如果去,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郝琳:事后,总觉得应该跑的更多些。问题是,常跑,还不照图施工呢。不过,有时是人家照图施工了,可自己却临了想改设计了,马后炮。现场有问题的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口婆心,扪心自问。

有方:最近在业务上最烦的事情是什么?

郝琳:如何找到良善的工匠和手艺职人,和他们一起工作,向他们学习。

有方: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问题?

郝琳:什么是理想的城市和社区。大问题,倒也不是瞎想,在成都做了一大片,难免琢磨反思。

有方:最近读的最有趣的一本书是什么?

郝琳:很少专心读一本书,都是串着看。我偏爱看与地方情结有关的好文字,比如游记,有空间和时间。但不要太难读。我读书,不是较劲儿,是休息脑子。新近交叉读的包括北川富朗的《大地艺术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种创新思維》、Alex Kerr的《发现曼谷:城市的倒影》、陈智德的《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这样的书,有点儿在地的旅居生活,读起来更有劲。有时,书也会邀人去做远方的旅行。

▲《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 网络图片)

有方: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郝琳:不是项目出差的话,最近一个月是日本和新加坡,各待了一周。日本是我第一次领队外出,考察东京的环保建筑,走访当地建筑师,和日本建筑学会交流。最有趣的,是最后两天。团队跑到静岗县的富士山脚下,和生态社区“木之花”的家庭成员们一起,在乡下生活了一天。当天,晚宴后载歌载舞的时候,我看大家都感动了。新加坡是去和家人度寒假,感觉倒是像过暑假。我生在北京,却喜欢热带。也顺便看了看星国的一些生态旅游和文化保育的案子。亚洲的发展,正在引起全球更多的关注,自我认同和信心也在加强,亚洲各国的经验,比较容易彼此借镜。

有方:最近有没有新发现某位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

郝琳:学生时,常有新发现,老是捧着专辑,还启发别人呢。现在,遇到过不少好房子,压根没建筑师。启发,还是有的,比如有些业主的思维、社企里朋友们的状态。爹妈和太太对我的启发向来都很大,他们是真心爱护我和真诚批评我的人,包括做人和作品。两个孩子也启发我,因为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怎么看事儿和走过来的,压根儿没记忆啊。看着孩子长大,是补课。

有方:最喜欢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郝琳:Jane Jacobs,不是建筑师,街头抗争老太太。

有方:最近哪个建筑议题最让你关注?

郝琳:建筑的议题,大家各说各的,关注不过来。不少议题,因为体制,也避重就轻。我比较关心社会和社群议题多些,有的偶尔也会和规划建筑有关,比如香港新界东北的发展和菜园村公民抗争什么的。

有方:上学时,哪门课让你最有兴趣,为什么?

郝琳:我对“课”不感兴趣,我对教课的人感兴趣。好学问,带感情的,从人心里头冒出来,不是照本宣科,也不一定非上课才能学到。你要说上学时,对哪些人感兴趣,可就太多了。

有方:最讨厌的甲方是什么样的?

郝琳:肯定是我当了甲方的样子,刨根问底,吹毛求疵,还老是推翻方案,却阵阵有词,大道理一堆。 讨厌样儿。

有方: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郝琳:专业之外是带孩子。专业之内是教书、办杂志、写稿子、演讲什么的,基本上没界线。

有方:最近有没有对建筑设计感到困惑、厌倦,想过改行,改做哪一行?

郝琳:这个职业,本身就杂,到处蹿,行头也多。你改了行,都不会有人知道和在乎。 当下,倒是琢磨着起一处“有机村”。目前正在广结善缘,也在台湾寻地。因为最终还是要规划和设计房子,兴许会是个半农半“X”的玩儿票吧。不过,如果哪天真的退了,也落个好去处,好比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

 

建筑师简介

郝琳

生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士,伯克莱加大硕士,剑桥大学博士。Oval partnership事务所董事合伙人,INTEGER事务所执行董事,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乡村营建社创建人。作品荣获的国际和亚洲奖项包括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奖、WAN世界建筑新闻年度奖、三度DAFF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两度Perspective亚洲透视设计大奖年度总冠军、HKIA香港建筑师协会作品奖、MIPIM亚太都市更新奖等。郝琳亦任<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杂志副主编,WAN国际建筑奖和WA中国建筑奖评委。郝琳主持的作品包括成都远洋太古里、昆明隐舍、四川毕马威社区中心等一系列知名建案。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郝琳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