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塞恩坐落于瑞士中部,罗伊斯河出口与四州湖的汇合处。
号称瑞士最理想的旅游城市、夏日避暑胜地的卢塞恩,美丽的风景非常迷人。艺术家们在此得到了不尽的灵感,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写作。
8世纪就建城的卢塞恩,老城区内中世纪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林立。但古典之美不能概括卢塞恩的全部,这座湖之城也有着一众各具特色的现当代建筑——若你乘船而来,抵达卢塞恩的第一眼就会看到普奖得主、法国建筑师努维尔完成于千禧年的力作,卢塞恩文化与会议中心;若你坐火车而来,西班牙建筑师、结构师卡拉特拉瓦设计的车站入口门厅定会吸引你的目光;这里甚至还留有芬兰大师阿尔托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公寓楼......
风景也好,建筑也好,别错过卢塞恩。
卢塞恩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卢塞恩文化与会议中心
Lucerne Culture and Congress Centre
让·努维尔,2000
卢塞恩坐落在一个湖的尽头,城市的两个部分隔水相望。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周围的景观都为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建筑和城市结构创造了丰富的视觉背景。因此,努维尔认为新建筑必须从“包容原则”开始,其中的主要元素即湖泊本身。如果建筑物不能越过岸线,湖水就会涌向建筑物。因此,建筑的主干远离湖泊,三个主要元素(两个音乐厅和一个会议中心)从主干向湖泊延伸,在地面被水带分开。这是一个“水花园”,由人行天桥穿过。艺术博物馆位于西侧体量的4层。这些所有元素被统一在一个巨大的倾斜铜屋顶下,它从主立面伸出,无支撑,距离主立面20米,从湖的另一边可以明显地看见。
混凝土门由电机驱动的铰链驱动,计算机控制系统允许每扇门精确地定位在完全关闭和向外90度进入回音室之间,从而根据指挥家的愿望或正在演奏的音乐的要求,巧妙地修改声学效果。对于特殊的灯光效果,努维尔请来了国际著名灯光设计师Ingo Maurer,油漆效果则由Alain Bony创作,他经常与努维尔合作,并为外部配色方案提供建议。新的室内设计,其强烈的单色图案,如门上的红色线条和蓝色的座椅,平静但严谨,欢迎又放松。露台正面、墙壁和门上不同大小的图案,让人想起周围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城市和自然密度。
02
卢塞恩火车站入口
Lucerne Station Hall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89
1983年,瑞士联邦铁路公司委托结构师、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为新卢塞恩火车站设计一个入口大厅和门廊。轻质的玻璃结构呼应了老城区边缘的湖滨场地,被视作一个可完全独立的体量,延伸了车站立面的长度。
卡拉特拉瓦提出的透明玻璃建筑,屋顶由16根预制混凝土柱悬臂支撑,每根14米高,排列在109米长的立面上。这些受压柱由一排相互连接的钢张力轴支撑,同时又支撑着空气动力学启发的飞檐,其比例由邻近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推演。从这个相互连接的平面上,钢梁向主建筑的立面斜向后投射。每一个三维桁架,在平面上的一端展开,并通过三角形节点在截面上加强,悬挂在沉重的飞檐中间,使用穿过玻璃结构的绳索形成悬臂。
桁架一直上升到车站大楼的悬垂处。但这两种结构并不相接,为空气流通留下了空隙。同样,倾斜立面的玻璃板没有达到支撑柱之间的水平互连,留下了通风间隙。比例匀称的门廊与城市紧密相连,不会超过相邻建筑的高度。它在车站建筑和湖岸之间创造了一个有节奏的正面形象。
03
卢塞恩艺术与设计学院
Lucern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
EM2N,2016
这是一个改造项目,EM2N负责将原工业场地上的745号楼改造成卢塞恩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新址。这座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塑造了场地的特征。结构具有宽跨度,由柱、下梁和预制带肋混凝土天花板板组成,创造了宽敞的不间断的空间。为了保持这个瑞士工程建筑典范的质量,并使其可用,建筑师的干预尽可能直接和克制。
大学的主要入口是从东面经过Nylsuisseplatz。西侧高架仓库的元素将被剥离,以打开立面,并与沿河的公园建立联系。开放的一层空间加强了大学与公园的联系,它在规划发展和将活力引入整个场地中起着核心作用。
一层还有一间咖啡馆、Aktionshalle—— 一个用于展览和活动的空间,以及图书馆。它们共同建立起一个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的区域。媒体实验室对所有人开放,形成了一层的核心。学位课程“摄影艺术”“艺术与诠释”“美术”“设计”和“电影”将在这层及上面两层进行。四层的房间容纳了管理、行政和研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利用了现有的墙壁和空间结构。“视频”和“动画”学位课程的房间需要一定程度的隔音,则位于地下室。
04
罗森加特收藏馆
The Rosengart Collection
Diener & Diener Architekten,2002
在成为罗森加特收藏馆的所在地之前,这座建筑一直是瑞士国家银行在瑞士中部的总部。由苏黎世城市建筑师Hermann Herter设计建造于1923—1924年,建筑坐落在Pilatusstrasse的中心位置,其正式的新古典主义语言传达了一种厚重和严格的感觉。安吉拉·罗森加特(Angela Rosengart)购买了这座建筑,决定仔细修复后改造成她个人收藏的永久展览空间。
原建筑非常适合业主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在尺寸和位置方面,还是在平面图和安全性方面。因此,改造方案试图使空间适应其新功能,同时保持建筑的原始结构。结果是一个白色立方体建筑,一层和二层有自然采光,用于展出绘画作品;地下室有一个保护性的画廊空间,用于展示纸上作品。
罗森加特收藏馆拥有300多件艺术品,其中包括众多印象派和经典现代主义的杰作。建筑的一层完全用于展示毕加索的作品。一系列光线变化的房间环绕着中央大厅,并沿着建筑主墙的内部形成一条通道。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单个开口创造了将整个楼层一分为二的视线,并平衡了周边房间与整体空间的顺序。这就产生了重叠的空间系统:展出的物品既可以单独观看,也可以综合观看。二楼的房间专门用于印象派和古典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也围绕着一个中央大厅。以前的会议室被保留在原来的状态,仍然对博物馆的访客开放。
地下室,即以前金库的位置,完全交给了保罗·克利。一个由三个房间组成的连续展览空间为120件纸上作品而设计。低矮的天花板和从英国进口的历史悠久的工业拼花地板,赋予了展览空间传统画廊的品质。人工照明很好地保护了敏感的艺术品。
05
卢塞恩冰川博物馆
Glacier Garden Museum in Lucerne
Miller & Maranta,2022
冰川花园(Gletschergarten)位于卢塞恩北部一块大砂岩脚下。砂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万年前。自中世纪以来,这块岩石一直被用作采石场。19世纪初,雕塑家Thorvaldsen在这里创作了著名的《垂死狮子像》。1872年后,冰川花园迅速发展成为以旅游业为特色的卢塞恩湖周围地区的景点。公园内建筑整体的密度证明了这一发展,其分散的像物体一样的单个景点布置让人想起英国的景观公园。在较短的间隔内,在地质准备区内和周围创建了一个路径系统。
冰川博物馆的项目设想通过拆除附属建筑来扩大公园的面积,将公园重新定义为大型景观花园并将其划分为连贯区域。在Schweizerhaus旁边将创建一个中央广场,从这里可以进入各种展览区域。
新的入口通向岩石中的圆柱大厅。日光透过柱子过滤,房间被推入岩石中。渐渐地,人们被潮湿的气候所包围。这条蜿蜒的小路向岩石深处倾斜,沿途人们可以发现和体验地球历史的不同现象。强烈的空间氛围是由石头,以及光与暗、禁闭与广阔、声音与寂静的元素体验所塑造的。房间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主要面向砂岩的斜层和现有的裂缝。这导致了走廊和洞穴的倾斜横截面,加强了空间的特定感知。岩石在许多地方都是可见的,为了安全起见,只有在必要的地方才加以保护。这条路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洞穴,它收集了从地球表面进入山区湖泊的雨水。
06
Schönbühl公寓楼与商业中心
Schönbühl Apartment House and Commercial Centre
阿尔瓦·阿尔托,1967
金融家费利克斯·冯·舒马赫委托阿尔托和他的瑞士同事阿尔弗雷德·罗斯在卢塞恩老城外他拥有的一大片湖岸用地上,设计一座16层高的公寓楼和购物中心。两位建筑师进行了分工:阿尔托负责高层建筑,罗斯负责购物中心。
这座高层建筑于1967年完工,其设计灵感来自于不来梅的Neue Vahr住宅项目。楔形公寓以扇形排列,尽端面向服务侧的楼梯和电梯,宽阔的主立面面向湖泊和阿尔卑斯山。所有公寓都有宽敞的阳台,保证隐私性的同时又可以享有远处的风景。Schönbühl与Neue Vahr的不同之处在于,阿尔托在这里展示了预制墙单元可以用来建造一个完全独立的房子,从直角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这些住宅的大小差别很大,从冯·舒马赫带屋顶花园的九室顶层公寓和几套六室豪华公寓,到小型单间公寓,不一而足。
公寓的一楼是一个大型前厅,可直接通往购物中心、车库和周围的公园。这里还有一个可容纳90位客人的餐厅和各种辅助功能用房。
07
S-Bahn交通博物馆站
S-Bahn Railway Station, Museum of Transport
Gigon Guyer Architekten,2007
作为卢塞恩最受欢迎的博物馆,瑞士交通博物馆由一组建筑组成,瑞士建筑事务所Gigon Guyer Architekten分别设计了入口馆、道路交通馆、餐厅、多功能大楼,以及为博物馆服务的S-Bahn站台。
火车站台建在现有的铁路路堤上,高于周围的地形。路堤从西向东继续上升。对于行人来说,一条新的地下通道连接了两个火车站台。坡道通向一端的平台,在东面的尽头有临时楼梯。站台超过200米长,两边站台各有一个有顶的等候区,由一个突出在站台边缘的玻璃立方体组成。
站台主要由预制构件组成:混凝土楼板放置在预制柱上。大型模压和穿孔钢板具有多种用途:首先,它们是栏杆;其次,它们是一个很长的长凳;第三,它们是高架平台下方阴凉空间的覆层。由于巨大的圆形穿孔,人们可以看到人流的进出,这也使空间站看起来像一条漂浮的丝带。钢结构的弯曲形成了一个平台,不仅在候车室,而且在整个站台上,乘客都可以靠在上面休息。
08
瑞士交通博物馆 - 入口馆
Swiss Museum of Transport – Entrance Building
Gigon Guyer Architekten,2009
项目基于1999年的竞赛方案完成。当时的方案代表了一个城市设计愿景,即博物馆综合体的逐步翻新,其各种建筑展示了不同的交通方式,此外还将新建一栋道路交通展馆。在施工的第一阶段,又新增一座入口建筑。这种城市设计策略创造了一个中央开放庭院,在新方案中,它将保持未开发状态,为临时主题展览,以及孩童奔跑和玩耍创造环境。
新的入口建筑在现有建筑(电影院、铁路交通馆和相邻天文馆的高层建筑)之间形成桥状连接。售票处、购物区和两家餐厅位于一楼。传播媒体展区、天文馆的新入口以及建筑服务区域位于二楼。二楼还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会议厅,一个宽敞的门厅和三个较小的会议室。入口大厅天花板上的一个大开口提供了整个建筑的视野——进入展览层,一直到会议层。玻璃幕墙提供保护,也作为透明的“展示柜”,展示各种车轮、螺旋桨、涡轮机、齿轮、方向盘等。这些机械部件密集地挂在隔热层前面的格栅上,透过外墙的蓝绿色玻璃板闪闪发光。
09
瑞士交通博物馆 - 道路交通馆
Swiss Museum of Transport – Road Transport Hall
Gigon Guyer Architekten,2009
道路交通馆的概念不同于1999年比赛中的设计。最初的设想是一个三层的建筑,混凝土剪力墙承重,玻璃立面结构,外部有桥状坡道。新建筑改为两层,更经济,特别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这是一个展览建筑,简单的深灰色黑盒子形体,让人想起那些为汽车存储和住房而设计的建筑,如多层停车场和汽车修理店。这里采用了自动停车系统:一个由机械升降机操作的架子状结构展示了汽车的集合,这些汽车密集地放置在另一个上面,并且遥不可及。参观者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将其中一辆汽车向前移动,以便近距离观看。
建筑立面由不同形式和颜色的金属交通标志组成:公路标志、引导和信息标志、警告标志、标记标志和地名标志。标志墙在空间上划分了道路运输大厅,间接地指的是私人交通所提供的巨大的移动自由,这是在这些板的帮助下指导和调节的。此外,他们还提到了许多远近的地点,这些地点可能是游客的家乡和城市,他们通过不同的交通路线和使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到达。在朝向邻近建筑的背面,标志是反向安装的,这意味着印刷的一面面向建筑,而未经处理的金属一面向外。因此,邻居们看到这些广告牌,就像道路使用者从后面看到迎面而来的车辆标志一样。
10
瑞士交通博物馆 - 多功能大楼
Swiss Museum of Transport – Multipurpose Building
Gigon Guyer Architekten,2023
新的多功能大楼取代了以前的铁路交通1号馆。新建筑的目的是容纳多种用途:在一层提供展览空间,同时设有博物馆综合体的第二个入口区域,与此相连的还有一个商店和其他上层使用的入口。
二层有3个新的会议室。透过门厅访客可以看到高展览空间和广场。上面三层预留作办公用途。它们围绕着一个高架的绿色庭院,主要服务于博物馆管理部门、相关组织和展览合作伙伴。地下室还包含整个博物馆综合体的新中央能源工厂。
新体量比此前更大,接近相邻现有IMAX电影院建筑的高度。多边形平面形状延伸到带有露天阳台的圆柱体结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照明和流动的间隙空间。
坚硬的基材,以及30米的无柱展厅,对基础提出了很高的结构要求,因此建筑师选择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和楼梯核心。与建筑的多功能用途类似,立面围护结构也必须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除了隔热外,外墙还应具有减弱广场方向道路噪音反射的效果。像博物馆建筑群中的大多数建筑一样,它有一个金属立面。在多用途建筑的情况下,它由标准化的金属盒组成,在工业建筑中经常用作支撑结构。穿孔金属板与其背后的绝缘层相结合,满足了上述要求,形成了隐藏的半透明外衣。
不仅在屋顶上应用光伏,在立面上也应用光伏,对设计和验收都是一个挑战。单晶PV组件根据立面的不同暴露程度以不同的密度分布。由艺术家和几何工程师Urs Beat Roth设计的八组元素,每组都有一个间隙。面板的布局,叠加在带状窗户和金属盒的网格上,产生了可变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尝试,使能源生产元件呈现更加美观的立面效果。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成都市羊安产业园区科创中心|天津大学设计总院·顾志宏工作室
下一篇:苏州山峰双语学校景观:咫尺间的诗意生机 / Z’scape 致舍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