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点 北京西城
建成时间 2022年4月
建筑面积 900平方米
摄影师 夏至、李季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办公空间的改造实践,改造对象位于北京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式办公楼内,面积约900平方米。作为一支以绿色设计为专长的团队,我们以“全生命周期低碳化”为目标,以此为契机,展开一场“低碳营造”的实验,并以两个完整自然年的运营数据,验证了改造空间全周期内的节能减碳效果。
▲ 项目速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见的既有建筑改造,主要关注功能和空间,大量拆除现有设施,产生建筑垃圾;以厚重的材料隔断空间,浪费资源,也使空间缺乏变更的可能;依靠机械设备增加舒适度,忽视了空间布局和生态绿量的调节作用。
风、光、热、绿色植物等自然要素对微气候的改善,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我们将办公空间的改造定义为“低碳化营造”,致力于创造一个既节能节材,又自然环绕、绿意充盈的环境氛围,将“灰色”的功能型空间转化为“绿色”的生态健康空间。
“少装饰、多自然、轻建构、大绿量”成为低碳营造的主要介入态度。我们提出空间用能、灵活适变、轻量建构、绿量提升、循环再生、智慧调控等六个方面策略。
在划分功能的同时考量空间条件与用能情况的分解。南侧为眩光引风区,工位布局退让出一条开放长廊,对室外直射光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眩光对使用者的直接影响。长廊里可以摆放植物,也可以展览作品。
北侧为挡风缓冲区,可用于非长时间的驻留活动,间隙设置部分封闭会议室,防止北侧冬季寒风影响;南北之间以通透格架墙作为分隔,在格架墙的单元模块之间留有许多洞口,保证了物理空间的连通性,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东侧入口处为最大风压区,设置了入口生态展厅空间,减少人员驻留,大通风量也促使了绿植的良好生长;中间部分为高舒适区,布置开放式办公,供人员长时间停留。
空间用能分区减少了用能区域,结合良好的天然采光和南北自然通风,全年能耗大幅降低。经研究计算,通过用能分解、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等方式延长的过渡季时长可达366小时,建筑运行阶段节能约1.15万千瓦时年,减碳约6.56吨/年。
空间自由可变,界面与家具都可移动、可拆装,这里的灵活适变,根本上都是对资源的集约利用。改造空间东北侧为开放活动区,日常使用功能以讨论、阅读、休闲为主;在举办讲座、展览等社会活动时,可利用推拉隔断实现空间形式与功能布局的转换。
由聚碳酸酯板制作的单片式可旋转推拉隔断,可独立控制每片隔断的位置,并根据空间需求定义隔断的功能类型,如滑动隔墙、旋转门扇、展陈背板等。
此外,界面系统大量采用可装配式格架隔断、组合隔断墙体、通电雾化玻璃隔墙等,通过界面的快速转换创造多元化的功能体验;利用可移动家具、可拆装格架来实现空间布局的多样性。
结构的轻量化代表着材料的节省,是低碳化的直观表现。项目采用轻型钢构进行搭建,相比木材具有更大的节材和环保价值。项目采用模块预制理念,自主设计了可拆装的格架系统,并集成了细钢杆框架、亚克力隔板、钢片书撑等一系列轻量做法。
轻型隔断采用聚碳酸酯板,家具体系采用钢板、钢杆等轻量结构,释放使用空间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轻量快速建造、可自主安装调整的工艺,可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施工环境,同时满足后期多功能转换的需求。经研究计算,通过轻量化装配建造的方式节材约1.8吨。
立体生态系统利用生物有机体调节空气质量并实现碳汇,减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营造绿意空间。在开放办公区南侧,设有一条由绿植墙、景观盆栽、工位绿化限定而成的共享绿径,既作为公共交通走道,又形成了一条对外展示宣传、对内休憩放松的共享空间。
入口展览区和办公区南侧均设有立体绿化系统,吊顶采用具有反射特效的镜面复合板,向上放大了自然光和绿植墙的生态界面,扩展了生态空间范围。
南侧墙体内侧的绿植墙还调节了墙体的蓄热性能,结合自然通风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效果。通过绿植墙、工位绿植、格架绿植、盆栽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共同塑造的生态氛围,给使用者营造了健康、自然的空间感受,也能让使用者放松精神、活跃思维。经研究计算,通过绿量提升的方式可减少建筑碳排放约0.2吨/年。
建筑改造的低碳化首先是对既有设施的最大化利用。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围护、裸顶以及部分可利用的设备。主要办公区地面保留了原有基层,在地砖清洁、自流平填补缝隙等措施后直接铺设PVC。
我们将拆除的玻璃废渣和金属管型材打碎、切割,制成骨料掺入水磨石中,经过多次切割打磨,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水磨石的特殊肌理。
我们将废弃的塑料水瓶进行回收,重新溶解、编织、利用,形成极具特色的聚氯乙烯编织地毯。这些看似普通的废物废渣通过回收加工再度呈现,也呈现了多元的绿色美学。经研究计算得出,通过利用再生材料的方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节材约0.6吨、减碳约3吨。
整个改造过程全部采用绿色建材,秉承可降解、可循环的标准,大量利用工业原生材料和集成木材,减少二次涂刷。小花纹镀锌钢板的精致细腻,聚碳酸酯板的简洁朦胧,镜面板的无限映射,金属钢网和钢板的粗放,实木集成材的温暖,都通过材料的不同特性的运用,营造了令人惊喜的空间效果。
立面局部采用复合化BIPV解决方案——真空低碳光电玻璃。本产品是由光伏玻璃与真空雾化玻璃共同构成的中空玻璃,集发电、保温、隔音、遮阳、调光等功能于一体;外部光伏玻璃所产电能可直接控制内部雾化效果,产品本身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能源自循环体系。
在全生命周期内,低碳的效果很大程度也与使用者的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空间、资源、行为和设备等多元化“智慧”对象,项目建立了基于“感知——传输——解析——反馈”循环逻辑的智慧办公平台,对空间的光照、温度、气流、行为的变化进行环境感知与信息收集;将所收集的数据传输到中枢平台;基于智能算法完成数据分析,再将设备响应策略反馈到智能终端,由智能终端同步中枢平台展开系统调控。
如环境感知管理会根据自然光照的强度逐步开闭内区灯光,在自然光线不足时,照明设备采用“自动检测,分区补光”的方式,达到整个区域的照度最优,既满足舒适度,也达到节能效果;根据室内温度情况控制空调的开启,避免使用者对能源的浪费;能源管控数据会反馈使用者何时适宜开窗通风或空调制冷;空间使用管理会分配更合理的资源给到使用者,避免浪费。智慧的手段为低碳化的实现效果提供了全周期的保障,也更好地引导了使用者的行为和设施的最佳匹配。经研究计算得出,通过智慧调控的方式对建筑运行阶段节能约1.73万千瓦时/年,减碳约9.84吨/年。
“绿之屋”的低碳营造是一次以低碳语境为目标改造实践,有很强的实验性。项目虽然不大,却非常彻底的贯彻了低碳化的理念与策略,从空间、功能到建构、材料,从现场旧材料的利用到再生能源的利用,智慧系统引导着全生命期的调控效果,最终实现了全面的节能减碳,也营造了健康优雅的绿意环境。
经过两年来的实际测试与运营记录,通过被动式的手段和有效的调节实现了超低能耗运营,全年累计空调使用时长不超过1个月,大幅度延长了过渡季的时间,年均节能2.88万千瓦时、年均减碳16.4吨、年均节能率35.43%、全周期减碳2032.6吨。对于中国城市更新中存在的大量建筑空间改造情况,这个以小见大的项目在低碳化营造层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绿之屋”的低碳营造——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改造
项目类型:室内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建筑师:刘恒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刘菲、徐风、崔晨阳、徐常毓、黄剑钊、杨茜
业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
造价:89.9万元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2年2月
建设时间: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
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建筑设计:刘菲、徐风、崔晨阳、徐常毓、黄剑钊、杨茜
暖通设计:徐红星
给排水设计:任志辉
电气设计:高志宏
室内设计:曹阳
智慧办公统筹:黄剑钊
再生混凝土技术咨询:北京大古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摄影师:夏至、李季
视频版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院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扎哈事务所最新方案:马来西亚“探索之城”
下一篇:超现实“三域空间”:MASONPRINCE上海旗舰店 / TOMO東木筑造 + TO 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