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号称十三朝古都,因兵马俑而闻名中外。坐拥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安,于198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历史”之于西安的建筑,既是过往,亦是当下;是记忆,也是日常。无论是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与修复更新,或是在文化源头之上展望未来,西安的当代建筑都需要对历史做出回应。
走在历史与日常之间,一起来看看西安的建筑吧。
西安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设计:刘克成设计工作室,2010
坐标: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18号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建于隋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项目包括隋唐长安城西市十字街遗址保护、西市出土文物展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示以及相关辅助内容。
建筑设计在切实保护道路、石桥、沟渠和建筑等遗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创造性地保护和展示了隋唐西市十字街遗址及原有道路格局、尺度、规模及氛围。运用新的地域建筑语言解读大唐西市的历史,衬托和展示文物与遗址环境,为人们认识和了解文物提供多种视角。设计通过采用尺寸为12米×12米的展览单元,将隋唐长安城里坊布局、棋盘路网的特点,贯彻于博物馆空间始终。同时对建筑的体量、尺度、材料、肌理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创造出高低错落、丰富有序的空间层次和效果。传统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玻璃化钢结构的设计形式融为一体,整个馆体像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彰显了盛唐的辉煌与光明。
02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设计:刘克成设计工作室,2006
坐标:咸阳市泾阳县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东段
该项目是我国第一座近帝陵封土,对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汉阳陵规模宏大,格局完整,文物埋藏丰富。古人依据“视死如生”的理念,围绕帝陵封土建设有84道大型外藏坑。200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际竞赛获得汉阳陵帝陵外藏坑A段保护展示厅建筑设计权。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及陵园环境,设计将整个建筑置于地下,充分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创造性地将遗址环境与参观环境分离,封闭模拟文物埋藏环境,为文物保护和考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精心设计的路线、材料选择和灯光照明,设计有意识淡化建筑本体,为游客提供了观察文物的不同角度,从多层次揭示了文物的文化内涵,营造了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文化环境。
03
大华1935
设计:中国建筑设计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2014
坐标:西安市新城区太华南路251号
大华纱厂地处西安旧城区(明西安城范围)东北方向,其西侧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区,厂区原址位于历史上唐大明宫东内苑范围之内。
改造策略以尽可能保留厂区中的历史印迹、并将它们作为重要元素贯穿于设计中为原则。它们不仅仅会成为城市的地标,也给予由此产生的新的城市空间以独特的场所氛围。
对于厂区中1930年代的厂房和建筑,主要采用“谨慎的加法”策略,即以对原有建筑的清理和修缮为主,适当增加少量的新建筑、连廊、小品及构筑物,以满足餐饮、休闲、文化等新的使用功能。针对厂区后来陆续修建的带锯齿形天窗的各生产车间的改造改造,则主要采用“积极的减法”策略,即结合城市街区所需的空间和尺度要求,根据需要拆除一部分空间狭小的生产辅房及生产通道,以产生新的街道和步行系统;同时适当调整原有建筑格局,打开部分结构,以形成新的内部商业街道和具有城市特征的公共空间节点。
04
“老菜场市井街区一段”修补计划
设计:行止计画,2020
坐标:西安市明城墙内南顺城巷东端
“老菜场市井街区一段”项目位于西安明城墙内南顺城巷东端。项目意图以菜市场为发起点,带动社区更新,振兴区域活力。
现有菜场部分被完全保留。同时为了使破碎的空间重新适用于当下,进行适度的“修补”。既修理旧物的器质缺失,又补全其与新场景的功用差距。核心修补有三处:连接市场入口与1、2号楼的台阶广场,连接地面层与2号楼屋顶的交通筒,以及连接2号楼屋顶和3号楼的连桥。
这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完整项目,而是区域资源的整合、改造边界的明确和关键空间的实施。就结果而言,它更像是片区更新的基础设施,为后续的空间开发做出铺垫。
第一阶段建成半年,厂房空间中策划了艺术展览、动漫节、屋顶市集等多次活动;菜市场运营照常,也时常与街区发生互动;同1、2、3号楼一起被租下的顺城巷4、5号楼、信义巷6号楼也逐步动工改造、招商营业;遥远的人群到来、全新的喧嚣翻涌……老菜场也开始年轻起来。
05
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西苑、南广场及市政道路景观设计
设计:AECOM,2021
坐标: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
项目所在场地属于小雁塔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景观概念方案设计涵盖核心区中的西小苑、西苑、小雁塔南广场及周边街道界面。设计师提出“重构——新与旧的协同对话”的总体愿景,以景观作为重构空间秩序的低干预手段,重新构建场地与文物、城市、自然和人的关系。
文物不再是一个被框定的状态,而与更广泛的空间产生联系。对片区内系列空间的整体风貌控制,以小雁塔文化精神为统领,以景观的手法整合织补历史街区空间序列。同时通过特色植栽控制景观轴线主基调,品种选择上,延续核心区现状自然式种植风格,亦是古时植栽意境的延伸。
其次,构建“街-坊-院-塔-苑”的特色景观序列组织空间。街道界面保留现状大树,将空间序列的起点引向南广场和小雁塔的中轴线。主轴线序列开合有致,南广场“栖荫望雁” 区域旨在构建林荫下的静思空间,于此遥望,感知小雁塔独特的场所精神。“雁归里坊”广场铺装印刻着唐代108坊与保留的古车辙印的历史记忆。
06
西安曲江艺术中心
设计:gad,2019
坐标:西安市雁塔区南三环辅路
建筑犹如一个被托向空中的玻璃展品,形成城市道路边独特视觉标识,展馆内的活动也成为展示的一部分,吸引人们走进场地,感受设计的叙事。
抵达场地的过程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经历了落差、转折、惊喜与豁然开朗的过程,这与人类的情感体验似乎不谋而合。建筑整体锚固于场地之上,场地与建筑一体化,底部消隐在绿坡之中。
落客区的景观设计与空间流线互相交叠,设计师并不急于让人们抵达展厅,而是需径直穿过一层的景观花园。走过景观区,当人们乘坐88秒电梯后,终点即是四面通透的悬浮展厅,在展厅回望时,裙房屋顶的景观与场地东侧植物园形成连续的对话关系,景观与建筑序列构成了设计师对空间的叙写,使得情绪与体验在当下自然地触发。
07
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群
设计:gmp,2020
坐标:西安市灞桥区会展一路1399号
在西安市东北部兴建的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及国际会议中心,均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担当设计,共同组成了气势非凡的西安丝路会展中心建筑群。
东侧的会议中心,地上总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提供会议、展览及多功能的空间。方正对称的屋面、均衡的水平向立面比例、理性规整的柱式对中国古典建筑特征进行转译和传承。会议中心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平面,与向内凹进的弧形立面一起,形成均衡大气的建筑体量。屋顶桁架悬挂的180根超纤细钢柱,柱高在30至40米之间,直径仅为0.6米,组成了外立面的形象。当月牙形被照亮,会议中心成为了西安滨河的标志景观。
通过水面之上的连桥,可到达全玻璃幕墙环绕的通透的首层空间,这令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悬浮感。这种轻盈的状态,通过独特的结构来实现:选用“核心筒+桁架”的悬挂结构体系,以满足会议功能要求的无柱空间,同时桁架向外挑出,形成宽大的弯曲屋面。下月牙形悬挂的内凹幕墙,形成宽敞友好的入口空间。
08
西安奥体中心规划及主体育场设计
设计:PTW Architects,2020
坐标:西安市灞桥区全运路
西安奥体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休闲设施,6万人主体育场、1.8万人体育馆和4000人游泳跳水馆所组成的“一场两馆”可提供高标准的专业比赛和演出场所,并为国内、国际赛事配备专业的田赛、竞赛、足球训练场和室内综合训练馆。同时它也被设计为一个城市的公共休闲公园,为城市的公共活动提供更多样的场所,促进如户外音乐节、主题集市、节庆活动等市民的公共生活。整个园区配备了大量的运动场地、地下车库以及零售、餐饮、服务、体育培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为赛事、演出和活动的举办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
6万人主体育场作为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坐落于基地东侧、靠灞河岸边的中心,它的混凝土耐久年限设计为100年。体育场采用“马鞍形”的看台和罩棚形式,起伏的屋面和立面构成舒展的体量和丰富的光影,罩棚由7组/28个标准结构单元来构成花的抽象形态,立面铝板系统的横向线条柔和舒展,启发关于丝路的想象。罩棚下部由7组/28个粗犷的清水混凝土V形柱支撑,造型铝板的轻盈精致和V形柱的朴素粗犷是设计试图在建筑形象上制造的视觉冲突,暗示秦汉大气端庄和盛唐精致繁荣的气质,同时也试图表达体育建筑的力量与美感。
09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
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汇城建筑设计,预计2023建成
坐标:西安市长安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科统三路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位于沣东新城,除了即将作为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的主场馆,还将为西安市下一代青少年提供足球训练的场所。场地位于商圈内,配备大量公共空间,休闲娱乐及餐饮设施,这些设施排布于朝南的花园露台上。
通过使用超轻量的大跨度双层索网屋顶结构,建筑在实现最小负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为应对西安夏季炎热的夏季气候,大跨度屋顶之下是层层叠叠、布满绿化的阴凉露台。此外,观众席座位上方覆有半透明膜,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同时保证场内光线依然充足。
建筑以开放式姿态欢迎市民进入,横向隔断的立面在隔挡北风的同时,强化了屋顶的流体形式。马鞍形座碗将容纳60000名观众;通过数字化计算,整体造型在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观众的视野与观赛体验。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成都师范学院第二实验楼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下一篇:Largo宁阳路店改造:与旧宅院的时空对话 / 氹边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