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范文兵,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思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抓人眼球、流量超高、公众点赞,却让建筑专业人士集体抓狂,乃至愤怒的建筑。
这样的建筑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象建筑,它们会直白地把一些具体物件——如将福禄寿神仙像、五粮液酒瓶、金元宝、小提琴、阳澄湖大闸蟹、景德镇瓷器、哈尔滨冰球等,等比例放大为一座建筑。这些具象建筑,让秉持诸如“建筑最好看起来像什么”“要有象征意义符合某个说法”等观念的中国大众容易理解建筑,还能顺畅、准确地解读出象征含义(图1),但却直接挑战了建筑师们基于“现代主义”学习训练奠定的“抽象美学”底线。
第二类是山寨建筑,它们会原样拷贝已有建筑物的外观进行异地复制。如上海的“泰晤士小镇”,外观直接照搬英国18世纪小镇样式,内部其实是20世纪商品公寓房;比如东莞的华为欧洲小镇,复制了12个欧洲各国经典小镇,内部其实是12个研发办公楼群(图2)。建筑师们由于坚信“不同时代、地域应该有和它相匹配的特定建筑风格,建筑设计要创造而不能复制,建筑内部功能要与外部形象诚实协调”等专业理念,对此类建筑也普遍难以接受。
专业内外围绕“具象还是抽象、拷贝还是新创”的周期性、群体性对峙现象,其实来源于两者交流时稳居第一(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话题:建筑形象。
在中国,非专业业主和群众最常问建筑人士的问题就是:你的设计是什么风格?还通常是设问式。因为在大众心目中,每种风格都有约定俗成的“标准答案”:如西方古典风象征高贵,中国古典风象征振兴与自信,国际极简风象征现代,小清新风象征年轻,赛博风象征酷未来,多元拼贴风象征古今中外、相互交融……但让人遗憾的是,围绕这个最热话题,专业内外双方常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缠斗之中。当然,最后获胜的,往往是出钱的非专业业主,而失败的往往是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只能在资本与权力力量、甲方美学品位、业主偏好的限制中作罢。我们当下能给出的最积极的专业对策,就是要加强全民建筑文化科普,提高全民审美修养。
通常意义上的高雅美学品位,需要通过必要的、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脱胎换骨的审美学习与训练获得。所以,审美科普是必要的。但同时,笔者也认识到,对美的理解其实也包含相当程度的主观性,它常常就是特定时间段内,特定阶层在某种文化氛围内,由当下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趋同美学品位(taste),一种群体性价值判断(value)。不同时代学习建筑、研习艺术的人群,通常会被培养出类似的审美,而普罗大众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基础,仅靠专业系统(文化/艺术界、建筑/设计界)的科普以及“自我提升式”审美学习,想要和专业系统达成一致,还有一定难度。
而在当下,这一难度值又被放大许多倍。我国建筑专业系统是依西方模式打造,并已然进入“(西式)现、当代美学状态”,而中国普罗大众对建筑的认识普遍还处于“(中式)前现代时空”。所以,我们除了有专业内外门槛,还有巨大的时空差异,以及多个层面的文化隔阂。这些横亘在专业内外交流之间“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难度障碍”,恐怕才是在我们大力科普建筑审美多年之后,具象建筑、山寨建筑仍屡屡出现、公众点赞率仍居高不下、权力者仍需借此才能寄托雄心的原因所在。
在这里,笔者尝试换个角度思考专业内外交流的问题。从当下双方些许主观地争辩形象结果孰优孰劣,转换到尽可能理性地共同解析设计过程的思路。即绕开争论应该“具象还是抽象、拷贝还是新创”,回到一座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过程中,分析影响一座建筑形象的生成因素。进而再辨析,哪些部分可以让专业内外人士基于基本常识(commonsense)、基础学识展开理性交流。哪些部分沟通起来比较困难,看看能交流的地方可否达成一定共识,易出歧义的地方,能否换位思考、打破自身思维惯性。因为建筑学是一个与所有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型专业,专业话语权和大众话语权在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都应得到重视。
依笔者之见,大致有六个因素,会影响建筑形象的生成(影响建筑形象生成的六个因素,改编自笔者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建筑与交通卷)》撰写的条目“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形状不同的房子”,PP38-39)。不同情况下,每个因素所起作用和影响力度不尽相同,从而造就了建筑千变万化的形象。
一、建筑的使用功能
也就是说,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它是做住宅,还是做办公楼,它是做学校,还是做体育馆……不同的使用功能,会让建筑的大小、高度、规模、组合方式等产生很大不同,形象自然就会很不一样。
二、建筑的投资
很多建筑,包括城市,由于投入资金不同、投资主体的差异,都会导致建造功能与规模、内部结构选型、选择材料产生差异,很自然地,建筑的样貌也就不同。
三、建筑所处的自然与人工环境
世界各地的气候、地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座城市或同一个乡村里,建筑是靠近马路还是靠近公园,是靠近河边还是沿着山坡,包含的自然、人工环境也是不一样的,这些也都会影响到建筑的形象。
对于房子的开窗采光,如果房子在北半球,就会在房子南面多开窗,如果房子在南半球,就会在北边多开窗;如果房子建在热带海边,往往会开大窗户,还会有门廊、大阳台等设施,这样即利于遮阳、通风,又可以在舒服的气候里进行户外活动;如果房子建在寒带,开窗就会小很多,墙体也会做得比较厚,以保暖节能,同时室外活动空间也会比较少。
对于房子的建造形态,如果房子靠近山坡地,为了节省资源、投资,可能会随着山势做成台阶状,或者直接挖到山体里做成窑洞(图3);如果建在潮湿的地方,可能会在底部用柱子把房子撑起来,做成干栏式,以利通风防潮,避免各种湿地动物的侵袭(图4)。
四、建造技术与建造材料
建造技术与建造材料,是构成一座建筑骨架的本质因素。比如欧洲教堂,一直都希望建得越高越好,以象征宗教意义,但由于技术所限一直未能如愿。直到14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时期,出现了尖肋拱顶、飞扶壁等新技术,教堂才真正做到了高耸向上的空间形态(图5)。最近几十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AI的发展,建筑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比如新的结构计算方法,可持续性生态设计,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参数化、BIM、各种虚拟软件),3D打印,机器人建造等;此外,还出现了新材料,如可印刷的水泥,透明的石头,各种不同反射度透明度的玻璃,可自主呼吸的生态材料等。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多种手段为基础,结合新的结构、施工、材料技术,今天的建筑已经极大地突破以往束缚在笛卡尔坐标系里的形态,做到前所未有的动态感、连续曲面、光滑质感(图6)。
五、建筑相关法规
各种法规,包括城市规划,城市交通,防火、消防规范,经济法规等亦会影响建筑形象。比如我们在纽约曼哈顿看到很多摩天大楼,它们的顶部,有的是尖顶、有的是退台,普遍都具有随高度缩小的特征。这其实是为了满足城市区域规划法规要求,目的是不遮挡阳光及视线,让阳光能够照射到底部的街道上(图7)。
比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沿岸有很多密密麻麻挨在一起的窄窄的传统住宅。因为传统荷兰是按照建筑面宽来收税的,因此房子的面宽都要做得尽量窄。搬运家具只能通过房顶的一个悬挂吊杆,从外面吊装入某层的窗户,因此很多房子又会向外倾斜(图8)。再比如,很多高层建筑为了让消防车能够在火灾时更好地起到作用,会将高层楼体的一部分,直接造到地面并直接紧邻一个消防车道,而不是全部被下面的裙楼托住。
六、使用者、设计者的审美与习俗等
建筑使用者、设计者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审美倾向、哲学观念等也对建筑形象产生影响。如传统中国的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大家庭聚居模式,讲究尊卑礼制,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于是,很多中国传统民居,就采用了院落式,通过沿主轴线(大多为南北走向)前后组合,适应并反应这种生活模式(图9)。
如北京天坛,它是古代皇帝祭天之所,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习俗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坛象征天,所以建筑尺寸均为奇(阳)数。祈年殿是祈求丰收的祭所,殿内列柱内圈为四根,中圈及外圈均为十二根,象征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天坛各组建筑的平面布局都以圆为主,圆方结合,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天坛内遍植松柏,象征庄重与永恒。天坛建筑屋顶基本采用了蓝色琉璃瓦,这是受到“天蓝地黄”传统观念的影响。
如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发展的希腊柱式,其中的陶立克柱式最简单,柱头是一个圆形上面放一个方形,没柱基,柱身20个侧纹,看上去很有力量,象征着男性的刚健。爱奥尼柱子一般比陶立克高,看上去苗条一些,象征着女性的柔美(图10)。
以今天中国建筑学专业内外交流情况看,前五个影响因素相对客观、明确,比较能够理性推导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建筑形象。而第六个因素,在文化相互隔绝独立,设计、建造与使用者密切相关的乡土社会里,也是可以明确交流的。但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各种文化上的共识尚有待建立,再加上前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难度障碍”,想要达成有效交流,双方都应拓展思路、换位思考。
对外专业公众来说,第一,要认识到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不同,绝大多数建筑项目都具备不同程度的公共性,这决定了过于个人化的趣味,不适合用在会被“外人”看到、使用的领域。如前段时间一朵据说业主个人很喜欢的,带有佛学象征意味的莲花,被放大无数倍后设计出的广州恒大新足球场设计方案,就掀起了“具象vs抽象、高雅审美vs低俗审美”的热议,多方较量之下最终不得不变身回“抽象美”(图11)。
第二,要认识到现代化观念的是整个世界的大趋势,机械美、抽象美与象征意义的表达并不矛盾,还可避免追求过分具象化过程中在使用功能和细节上的浪费。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师用了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巨型“种子殿堂”,用种子孕育希望,象征英国“铸就未来”的能力,而周围起伏的地形,则象一张打开的包装纸。整个设计就是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图12)。
对建筑专业人士来说,第一,不要用形式主义肤浅解读大众美学诉求,要学会从生活、文化、人性角度,深究形式冲动背后的真正诉求。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位业主想让建筑师拷贝美国白宫立面做自己的办公楼。建筑师问业主,是想要复制白宫,还是想要它代表的气派?业主表示主要是想要气派。建筑师说,气派有多种表达方式。然后拿出现代风格但也很有气派的建筑案例让他看,并解释如何通过比例、尺度、材料、细部共同铸就真正的气派。最终在避免了一个山寨建筑的同时,还帮业主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二,要尊重中国大众对“具象、象征”方面的文化及美学诉求,借此在基于西方经验构筑起的建筑学专业框架内,拓展边界、寻找本土特点。笔者团队最近设计了两个幼儿园,以大众容易理解的具象隐喻“活力岛屿”“童话森林”为概念,采用专业内认同的“本体”手段——建造的、材料的、空间的、基地的——进行发展,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寻找平衡,以期达成专业内外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图13)。
研究表明,人们感知获得的外界信息超过80%来自视觉,所以,专业内外交流把建筑形象作为首要话题完全可以理解。但建筑形象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高低贵贱,建筑形象可以具象象征,也可以抽象本体。笔者认为,为了达成专业内外理性交流形成共赢局面,双方都应从紧盯形象的“结果思维”,转换到把建筑形象视为一系列因素催生的“过程思维”,以及分析该形象结果是否符合作为建筑生产与使用要求的“后评估思维”。这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纠缠不清、周期出现、相互对峙的“感性美学之争”,逐渐找到双方共同认可的“理性的、多样化好建筑标准”。
本文图文由范文兵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皮亚诺工作室新作:巴黎律师协会总部,“透明”的实体与象征
下一篇:87岁的理查德·罗杰斯,从其事务所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