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的主展场,聚集有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280多位参展人的140余件作品。而由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负责人Carlo Ratti、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策展人及艺术评论家Fabio Cavallucci组成的总策展人团队,则是一次国际与本土的叠合。
当“深双”这全球唯一以“城市”为固定主题的双年展来到第八届,我们还能如何切入对城市的观测与表述?当开幕后的时效热潮散去,在总策展人孟建民的系列发言及答媒体问中,或可得见本届展览更清晰的脉络。疫情期间,“城市升维”版块所有展项,亦可访问小程序“博物官”并搜索“2019UABB”在线观展。
2018年10月,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确定第八届“深双”策展团队完整名单。2019年12月,在展览开幕前的研讨会发言中,孟建民回顾了这持续一年有余的策展心路历程:
“最开始的时候,我低估了整个策展工作的困难程度。在策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可以说超出了我本人的想象(笑)。起初,我们把选址、定位、布展等很多环节都考虑得太简单了。好在组委会、区政府和策展团队之间积极协作,有序地推动了一系列工作的进展,我在此期间也大力配合、协调了本土联络工作。直到布展工作全面结束,展览和作品也收获了一些好评,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终于落下地来。”
然而正如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前任总监Penelope Curtis所言,相较于职业培训,策展工作中同样重要的是“实践智识”(practical intelligence)。2019,以“城市”为固定主题的“深双”走入了第15个年头,而孟建民过去三十多年在城市研究和建筑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也引导了此届“深双”的切入点:
“目前我们在做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纵向推导,根据现在的经验往未来推。我认为这种理念与方法都是滞后的,我们需要依据未来的可能性进行设计——要预留出空间,而不是只认同唯一的模式。
因此,本届展览希望讨论科技的发展与城市空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希望通过“城市升维”的提出,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扩展我们对城市发展和未来的预判。”
城市的未来发展到底是朝什么方向?在科技的突飞猛进下我们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对此,孟建民团队提出的口号是“站在未来,思考现在”:
“城市设计的过程也像下棋,初段只看后面的一两步,而高手是看到后面十几步、几十步;看得越远,每一步的落子也就不同。当前,5G网络、万物互联、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都会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对城市未来的研究应该包括很多的系统,是一个立体的、全维度的方法论。
对于“未来”具体所指的时间点,我们强调:适度超前。比如展品《莫斯科2050》《巴西利亚2050》等对“2050”这个节点的选择,就是在能力范围内的预判。这种对兼具已知性与未知性的未来状态的研究,对创作、规划都是有意义的。”
之于参展作品的选择,“要素的叠合性”与“城市的未来性”成为了关注的侧重点。在孟建民的理解中,“城市升维”理念聚集的参展作品,应该像“城市的惊堂木”——大家在一个熟悉习惯的环境里,突然听到“啪”的一声,然后可以振作起来、想想未来城市到底该走向什么地方去,又有着多少可能。又如孟建民在有方专访中的总结,“‘城市升维’关注着城市演进中质的颠覆,相信只要是关心城市与科技发展的市民,都能在这场展览中找到自己期待的内容。”
“‘城市交互’作为本届‘深双’的主题,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城市演进中各种物质要素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令我们想象并探讨物质与信息,原子与比特之间的博弈、消长、吸引、排斥与共生。
城市空间与建筑在如此眼花缭乱的交互中呈现出千姿百态,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习惯性地适应着城市结构渐进式的演变,当然,更有偶然的突变成为城市的颠覆性事件与历史性节点。我们的城市就是在‘交互’中,朝着众多可能性中的其中一种演进。
深圳抓住了四十年前那次突变的机遇,城市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也反过来影响了农村与城市、大陆与香港、中国与世界的交互方式。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深圳这座城市未来的演变值得我们去展望和深思。
前方是什么?未来意味着什么?我们会变成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与思绪在我们头顶旋绕,不知是启迪我们的心智,还是徒增我们的烦恼。面向未来,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预判明天或不远的将来,但我们却难以清晰地描绘十年、百年或更远。
在我的世界观中,未来总是在确定与不确定中徘徊。近在眼前的未来其确定性更大,而遥远的未来总是不那么确定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的演化正驶入快车道,人们搭乘在这趟不断加速的列车上会变得不知所措,听由列车朝着不知福祸的方向一路狂奔。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思绪在徘徊,城市的演进也在徘徊。我们在未来的确定与不确定中寻找着自我,在这种纠结中,我们期待在‘城市升维’中扩展视野,渴求在混沌之中寻找到真正的光明……”
——孟建民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中国安徽合肥的巢湖北岸,整个纪念园占地约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纪念馆为园区的核心部分。渡江战役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解放战争中跨江统一全中国的重要战役,该纪念馆以“渡江”、“胜利”为主题。
设计的创意以简约、象形的表现主义手法表达主题思想,巨大的前倾三角形实体展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度与动感,从而营造“渡江”与“胜利”的氛围与场所感。
蚌埠博物馆及规划档案馆由博物馆和规划兼档案馆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两栋建筑统一为方形空间布局,同时采用差异化的设计原则。博物馆形体效仿层岩断面,折叠交错,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强调雕塑感和厚重感。规划档案馆的屋面弯曲倾斜,中央矗立圆筒状核心空间,勾勒出独特的建筑轮廓。两个建筑交相辉映,以实对比虚,厚重对比轻盈,历史对比现在,形成一种和谐的对话关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的最大规模公立医院,也是首家深港合作的公立医院。医院结合深圳地域气候特点,采用多种创新设计手段,是生态型医院的典型代表作品。
设计以一条宽约28米的医院街串联起门诊医技各个医疗单元,形成有机整体。医院街的东侧端部为开放尽端,可随医院的发展对各个部分进行扩建。由于医院街的控制,扩建后的建筑依然能够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充满张力,契合场地。
医院街不但是医院规划的控制主轴,而且是医院的交通主轴;它以弧形大厅为起点,贯穿医院整体,可方便到达每一科室。街内布置绿化、银行、花店、商店、咖啡厅、茶室、书店、环保电瓶车搭乘站, 呈现出一幅动态的生活场景,打破了传统医院冷漠的室内景象。
宁波杭州湾医院位于杭州湾国际商务休闲区核心段九塘河风光带。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中式布局的医院,采用合理的密度和合适的高度,在其中容纳最大面积的庭院空间,最短的流线以及最便捷的交通联系,实现高效集约。
医院主体由七个关键部分组成:1、场地中央的医技区域手术枢纽区;2、相对独立,共享中央医技的综合门诊、妇幼门诊单元;3、医学综合楼;4、住院医疗系统;5、配套服务系统;6、空中立体花园;7、地下物流与交通枢纽系统。这七个部分共同组成了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受益的整体。层次分明的医疗街串联起所有功能单元,清晰分流不同性质的人群,保证各功能分区的高效联系。
纪念馆主体隐于地下,以纯粹的“方”和“圆”为基本原型。方案采取地域建筑设计策略,通过“材料、色彩、光”三种基本建筑要素的运用,表达藏地建筑特色。
内部空间采用暖色毛石、素混凝土、藏红色耐候钢板等现代材料,营造内敛而庄重的空间氛围。当人们通过线性空间序列缓缓进入中央的祈福之庭,内聚的圆形空间和环绕的壁龛矩阵试图唤起观者内心的精神共鸣,把沉重的灾难记忆转化为对生命的祈福,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哲学。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王方戟:“有趣”是当代建筑的一种要求 | 有方专访
下一篇: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尤纳·弗里德曼逝世,曾提出“移动建筑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