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唐康硕:快速消费时代,建筑学的价值将转向哪里?| 建筑师在做什么146

唐康硕:快速消费时代,建筑学的价值将转向哪里?| 建筑师在做什么146
编辑:原源 | 2020.05.29 14:39
MAT创始合伙人:张淼(左)、唐康硕(右)

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第146个采访。受访:唐康硕,MAT超级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唐康硕200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硕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北京建筑大学校外指导教师,荷兰注册建筑师。2013年,唐康硕与张淼成立MAT超级建筑事务所,致力于观察和思考当下城市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专注于城市的空间转型策略以及基于类型学研究的建筑设计等领域。


 

对话建筑师

有方  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唐康硕  事务所2019年刚刚完成的几个项目碰巧都是在海边:烟台的青年公寓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我们希望通过建筑改造带来该建筑城市功能的转换,并结合城市气质创造出一个活力共享的青年居住社区,从而回应当今时代的需求;舟山海街11号是一个面朝大海的小型度假精品民宿,我们在设计中试图通过简洁、抽象的建筑语言来抵抗周围日益庸俗化的渔村风貌,从而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而为深圳2019UABB所创作的溪涌海滨装置《篝火》,则试图物化不断变化着的、抽象的“集体”的存在。

 

烟台春晖路青年公寓 – 东立面、庭院夜景

舟山海街11号 – 正立面全景、从大厅看海、夜景全景

2019UABB溪涌空间装置《篝火》- 俯视、架构之下

最近正在进行的项目大部分是在北京,概念方案、设计深化和施工配合阶段都有。一个是去年已完成建筑设计的幼儿园,现在正在浇筑框架结构;我们设计了一个连续的坡屋顶,但是屋檐方向较下层框架水平旋转了45度,这种结构转换会带来一种不同的空间体验,因此我们很期待6月份的结构落成。最近频繁去工地现场的项目是北京的“移动大悦城”,一个5000平方米的社区商业改造,我们采用了“群岛”的概念来组织商业空间和建筑的内外界面,而“岛屿”之间是自由流通的公共空间和下沉庭院。正在施工配合阶段的还有北京两个文创园区的办公建筑和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改造,同时在京郊密云有一个很小的接待中心刚刚完成施工图在等待进场;此外,还有一个办公总部的改造设计,以及一些外地的文化教育类建筑的方案竞赛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北京窦店幼儿园 – 沿街效果、模型、聚落分析图

北京移动大悦城 – 一层轴测、剖透视长轴、施工过程

北京itown文创园区三期 – 园区入口、高架铁路和广场、轴测图

北京郎园station办公改造 – 概念图、模型
北京怀柔某民宿接待中心
北京密云某接待中心

今年因为参加土谷贞雄策展的深圳《见筑视界》中日建筑师联展,我们结合之前在青年公寓项目中的思考,做了一个自发的研究式设计:《超级巴比伦》。这是一个基于分形逻辑生长而成的都市集合体,希望能够借此对城市中青年人群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社区给出理想提案。事务所同时还在准备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参展内容,今年的中国馆是张利老师策展,我们以北京北锣鼓巷“大树下的院子”参展,呈现对院落公共空间的发扬和对渐进式老城更新的思考。

 

《超级巴比伦》 – 共享平台、中央山谷、模型、生成图解

北锣鼓巷泊寓“大树下的院子” – 老城改造界面、树下阅读、树下小场景

有方  和过往比,最近做的项目有哪些新的思考或尝试?

 

唐康硕 从2018年底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事务所项目有了一定转变。首先是在项目类型上,之前因为开展过与共享生活方式有关的工作和居住空间跨学科研究,所以完成了一些共享办公和青年公寓的改造项目。最近除了与共享生活和新工作方式有关的改造之外,我们也在尝试一些公共文化和教育类的新建,比如幼儿园、中小学、社区中心、社区商业等,以及城市近郊区域的一些小的建造实践机会。

 

烟台春晖路青年公寓 – 从庭院望都市、轴测

北京邦舍公寓的中庭
邦舍公寓展览 – 2019深圳中日建筑师社群新提案
北京广内社区活动中心轴测

与过去几年相比,近期的项目会更多地回到关注建筑本身:规模大一些的项目会侧重内容和空间的塑造、处理复杂的城市环境和使用人群、空间类型的创新等等;规模小一些的则更关注材料的使用和建造方式,以及设计中引发的批判性思考。但是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如今躁动、快速传播化消费化的大环境保持一定距离。此外,最近两年我们还通过设计周、双年展等机会,进行一些跨学科的思考,通过实现一些概念性的空间装置,从艺术化、临时性的角度思考空间与场地、社会与组织的关系。

 

苏州国际设计周pavilion“风之亭”- 建成实景(摄影:夏至)、概念模型

2019UABB溪涌空间装置《篝火》- 日景、总平面

深圳市坪山美术馆(新馆)开幕大展装置 – 《后连接》

有方  您去项目现场的频率如何?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唐康硕  前几年做的一些小型改造项目其实特别依赖建筑师的现场控制,那时候一周基本至少要去2次,因为项目太小,所以施工组织和管理也不是很规范,小的施工团队都不爱看图,材料、交接等问题几乎都靠现场决定。后来项目规模大了一些,合作方的专业性也提高了,于是我们也慢慢建立了一个针对改造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提前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好,与施工总包尽量通过图纸进行对话和把控来协调各专业。这样一来我们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保持与总包方的频繁沟通,每周我们争取能去一次现场看看进度,协商必须到场才能解决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基本上都是因合作方出于成本考虑,临时要求局部调整平面布局、取消或更换某些材料所带来的。因为设计从构思、细化再落到施工图纸,是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果,对于临时的调整很多时候我们要返回到空间上,为兼顾整体的连贯性而重新考虑。所以有时候合作方只是取消或更换了一个地方,而我们可能要花很多时间来推敲和平衡这种调整对于整体的影响。

 

有方  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唐康硕  目前就事务所项目来说,当下面临的最大困惑还是如何面对被压缩到很小的实践空间的问题。小型事务所能操作的项目规模有限,项目属性又多以当下流行的工作、居住和消费类城市更新改造与郊区的小型居住项目为主。而在这类消费生成和快速迭代的项目类型里,业主方的决策变化通常会很多,此类项目的建造成本投入一般也非常有限,所以综合下来,能让建筑师和业主方都善始善终皆大欢喜的成功率就不会很高。

 

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会是一个良性循环,越不容易成功就越快速,也越不容易相互信任……在一个市场和流量说话的时代,传统建筑学的训练带给我们的认知和方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只能从自身做改变。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机会,拓展项目类别等,也许对平衡小事务所现在的处境会有帮助。

 

有方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打算怎么应对?

 

唐康硕  谈行业的处境其实有点像是小马过河,各有各看问题的角度。我们事务所是一个12人的小型团队,所以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小团队共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项目机遇两头化,正常的建筑项目大多是由大型设计机构主导,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设计权,小型事务所很难有机会参与,基本上都被行业资质要求所限制;项目需求的另一头是很多由消费经济带动起来的小项目,咖啡馆、奶茶店、网红书店、民宿等,这些项目很多时候又过于受到大众流行趋势的影响,设计作品鱼龙混杂,虽然吸睛的不在少数,但经常会让人丧失评判标准。建筑师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社交媒体浪潮中,建筑传媒化和消费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流行的作品越来越“塑料感”,风格迭代也非常快。这种极其快速的迭代又极大地影响了项目业主,越来越多的人不觉得需要一个相对“永久”的建筑,更不愿意对此进行过多的投入。在遍地快消品的时代,建筑和设计似乎也很难幸免。这时候不得不扪心自问,照这样下去,建筑设计的未来,或者说建筑学学科的整体价值会转向哪里?

 

二是优秀从业人员的日益稀缺,现在学生的就业选择中,坚持建筑师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对比了其他新兴行业的投入与产出效率之后,建筑学这个古老的行业就显得愈发慢速和低效,一个成熟的职业建筑师至少需要毕业后十年时间的辛苦磨炼才可能有小成,过长时间的专业投入和算不上很高的经济回报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何况对于缺乏集体视角和拼搏精神的年轻群体。而且,如今建筑师在面对大量地产操作和行政干预时所表现出来的弱话语权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当今比较看重个性和自我表达的年轻一代,更多地将眼光投向别处。

 

当然不全是感叹,如今这个时代也带来了积极的一面。更快、更多、更高频的信息传播,面对大众的媒体报道和讨论,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建筑设计作品、建筑师的工作,以及建筑学这个学科。一些项目主创建筑师和独立执业建筑师,相当于是从过去封闭、匿名的工作状态一下子有机会走近前台,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把作品、思考和公共价值观展现给大家。信息渠道的开放也带来一定的项目机会,有才华的建筑师独立执业变得更加可能。

 

对我们来说,坚持自己所认同的价值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更多去关注建筑设计本身,以及当生产工具、使用人群代际和社会环境变更带来的建筑类型和范式的突破。我们不回避信息时代和消费社会,但是会更多思考外部冲击带给建筑学科的影响,以及设计上如何回应。

 

有方  在过往的设计实践中,哪些经历或事件是关键节点?让你有哪些改变?

 

唐康硕  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在荷兰贝尔拉格读书这个转折期。我是在研究生毕业、又在北京的事务所工作了三年之后,才去的贝尔拉格。出国之前,已经在研究生导师和事务所前辈的影响下,初步完成了建筑设计的基本认知和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在欧洲期间的三年,逐渐把不连贯的知识系统化,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正确的建筑价值观,也拜访了很多著名建筑师在欧洲各国的作品,这些都为毕业后回国的独立实践做了很好的铺垫。

 

实际上我们在贝尔拉格基本上没怎么做常规意义上的设计,主要是参与一些“乱七八糟”的关于城市的讨论。荷兰建筑师习惯于讨论城市,是因为战后他们曾经那么积极地参与城市和社会的宏大叙事。后来那肥沃的土壤慢慢消失了,建筑师们在失落和愤怒中逼自己一步步往回找原因。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回到最根本点去讨论,知道原因和方法有时候比掌握工具和技艺更重要。对我们来说,这样就可以从原来的实践中跳出来,回头再去用另一种视角审视,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把控和平衡这些价值的能力。有了这些之后,才有可能在设计中挑战原有体系、寻找新的可能。这其实也是一个世界观的打开和一套方法论的建立。

 

有方  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简单阐述理由。

 

唐康硕  平时读的书还是以建筑类为主,最近读的最有意思的一本是埃森曼(Peter Eisenman)的《建筑经典》,清华大学范路老师翻译的。埃森曼选了1950到2000年之间的十个建筑师的作品,建成和未建成的都有,从形式和空间操作逻辑角度对“经典建筑”( canonical building) 做了重新的解读。

 

埃森曼认为,“伟大”建筑是某种范式的充分表达,是总结式的;而经典建筑往往并不是已经成为“伟大”的建筑范式,而是在建筑思潮和设计方式面临时代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设计操作——这类“经典”是范式转换的关键点,具有创新性和预见性,一定会在后来对其他建筑师的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埃森曼的解读是图解式的,他关注的重点是形式和空间操作本身的设计方法论范畴,尽管有时这样的精读只代表他个人的拆解方式,而不是原建筑师的设计思考;但我们觉得不论是用“经典”还是“类型”,讨论关注的要点都集中在建筑空间和形式逻辑本身,且这种“经典”的建立一定与时代精神、技术实力和社会需求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通过对这本书的精读,也能对我们思考当今这个时代的建筑操作逻辑带来很大的启发。

 

有方  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唐康硕  2020年从年初开始,因为全球疫情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待着,更别说旅行了。去年年底事务所的年度旅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日本东京,主要参观了上野的博物馆群、代官山的城市街区、六本木的新城环境和东京郊区几个大学的图书馆。日本的城市发展先于中国好多年,城市和建筑一直在一种制约且平衡的状态下发展,日本的建筑师在很好的代际传承之下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更多的建筑可能性,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之后我又去了越南的岘港和会安古城,参观体验了建筑师武重义设计的几个建筑,看看在低技术、低成本操作之下的好设计是如何把控完成的。越南现在看起来越来越开放,来自欧美、日韩和中国的游客也非常多,传统的东南亚农耕图景和日益趋同的全球化消费文化能够比较好地并存,非常有意思。

 

MAT 2019东京建筑考察

有方  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唐康硕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可能不是某一个建筑师,而是一个建筑师群体。“二战”之后从CIAM中分离出来的先锋建筑师小组TEAM 10,在欧洲是以乔治·坎迪利斯(Georges Candilis)、史密森夫妇(Peter & Alison Smithson)、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为代表的一群人,他们的思想核心在于把城市作为结构来整体考虑,城市中除了结构体系之外,还有作为组成部分的簇群和宜人尺度、生活化的街巷空间。这群建筑师和他们的后继者们反思现代主义对人的漠视以及个体价值的缺失,更多强调个体、单元和群体之间的关联性,基于这种思想所产生的建筑后来被学者称之为“mat-building”,代表着一种扁平化、无层级、可延伸的组成体系。

Mat-building对我们的启发是:做建筑可以从里往外,去看个体的尺度是什么、群体的尺度是什么、它生长的方式又是什么。就像在寻找一种规则,每个项目都有一套不同的规则,这往往也是我们做设计的出发点之一。这些建筑师个人也许算不上“伟大”,但是他们在年轻时期的这种批判性反思的立场和胆识,包括后来1970年代的Archizoom,Superstudio等等,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地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

 

有方  最近有发现对自己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吗?为什么?

 

唐康硕  最近经常在看日本建筑师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的设计和理论。平田偏爱对自然和生命体的解读,他的建筑很多时候是在模拟自然和生长的过程,强调人为和自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彼此共生牵连,其设计中大量出现“天空”“种子”“褶皱”几个关键词,也可以看出建筑师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建筑思考和追求。

Akihisa Hirata – Flowered cup

当代的日本建筑师对于现代主义美学和日本侘寂美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现代主义是逻辑、理性的,侘寂是主观感性的;现代主义寻找普遍的、原型式的解答,而侘寂是要寻找个人的、独特的解答;现代主义倾向于鲜明清晰,侘寂更在意朦胧模糊;现代主义想要改变自然,侘寂对自然却是敬畏的……等等。在这个有趣的对比背后,对于建筑师而言,是在兼顾逻辑、理性、普适的同时,也需要带入个人的、独特的思考;在面对纷繁变化的社会流动中,也应当允许有一些模糊、不确定的部分,来适应环境和需求的改变。

 

平田把这种对比发展成了现代建筑对比图示,把曾经的信条与当下和未来的建筑空间发展做了对比。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是通用的、功能主义的空间,而今后的建筑更多是由无关生成的开放联系;现代主义建筑是清晰的A、B、C对比秩序,而今后更多的建筑是由相似的A、A’、A’’构成的整体秩序;现代主义建筑讲究同质、匀质的空间,而今后的建筑更多是从内而外、自发式渐进生长的空间;现代主义建筑平面大多是由楼板构成,而今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空间地形状态;现代主义建筑是视觉性的,而今后的建筑更可能是由想象力构建的整体。我觉得如果我们在讨论建筑学学科发展,这种模糊、类似性、自发生长的方式一定是今后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这其实也是最近我们在建筑实践中经常反复思考的问题。

 

有方  上学时,哪门课最有兴趣,为什么?

 

唐康硕 学建筑一般都会回答专业课吧。因为专业课实在耗费了大家非常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很强烈的兴趣,也很难坚持下来。对我来说,设计专业课不只是在学习如何完成一个课程题目,更多的是一个进行创造的机会,一个迫切要与现实世界连接的渴望。

 

有方  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唐康硕  今年全球都遭受了新冠疫情的影响,百万人感染,各国都陆续关闭了海关和出入口,很多生产生活和消费活动都停滞了,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多疫情相关讨论。我国实行“居家办公+隔离+部分复工复产”的策略,很多办公空间需要升级以满足疫情防范要求;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空间就因为居家办公的原因闲置了。

 

几年前我们做办公空间研究的时候,讨论的多是由于移动互联和代际人群的变化带来的对工作空间中更大灵活度和场景化体验的需求,而这次疫情在某一方面来说大大增加了线上沟通的使用频率,基于移动互联的通信工具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因此我们也在观察大家在疫情期间对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以及疫情结束之后,人们对工作空间使用需求的变化,希望能给办公空间研究带来一个延续的讨论。

 

有方  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唐康硕  今年除了事务所的项目之外,主要精力都在教学上。这学期在北京建筑大学带实验班三年级下的设计课,共16周。我采用了去年在北京一个厂区改造项目做设计课的题目“Park+Office”,主要是想讨论特殊条件下的园区改造策略和未来工作空间的可能性。这个厂区在北京东五环内的一个公园里,自然环境很好。我们用前7周的时间分组做园区城市设计,中期汇报之后会是一周关于工作空间的工作坊,后面半学期用8周时间做一个园区内单体建筑的改造。我希望能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跟学生们互相启发,在理解办公空间基本类型的同时,找到突破口来打破范式、引发更多思考。

 

我同时还在准备一个讲授型的线上建筑设计课程,叫《抽象和图解思考;类型与簇群形式》,课程共分为12讲,以概念阐述和案例分析为主,基本上是我从鹿特丹到北京这十年来在教学和实践上的思考总结。传统概念中,一提到“类型”就容易联想到模式语言,认为类型是非常死板教条的概念;然而我们所谈的类型其实是另外一种——接近于莫内欧(Rafael Moneo)所描述的“作为空间组成的体系和产生形式的逻辑”的类型学。类型是我们阅读城市和建筑的一种方法,而图解的抽象和还原、以及类型化的设计也是我们事务所最常用的工作方法。我希望借助这次线上授课,把我所理解的关于图解和类型所带来的对建筑案例的精读及设计构思方式,呈现给大家。

 

建筑画 – 北锣鼓巷泊寓“大树下的院子”
建筑画 – 北京青龙桥小学
建筑画 – 北京广内社区活动中心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专辑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