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日本建筑学会网络媒体「建筑讨论」2018年10月特辑。
作者:永冈武人,译者:谢以士,审议者:吴佳华。
———
谢英俊(1954年—),台湾建筑师。他带领“常民建筑”团队,自行生产强化轻钢结构体系(之后简称为轻钢)材料,目前在世界各地进行建筑活动。谢英俊在台湾的建筑师事务所承接的公共建筑设计案无法与常民建筑团队的工作完全分开讨论,本文只针对强化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案例,就我们的观念与建筑手法进行深入探讨。
△ 图1 2010年台湾88水灾重建(下述案例3)期间常民搭建的第一间钢构工厂。一年间生产了约1000户家屋的轻钢结构料件。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位于南投鱼池乡日月潭的邵族原住民部落受到了重创。我们团队在此次的灾后重建中,将台湾都市常见且极易取得的屋顶增建材料“轻量型钢”做为结构体,搭配在地竹材等构造材料,在族人的共同参与下进行了数月的部落重建工作。藉由此次重建经验,我们发现了“轻量型钢+当地材料+当地劳动力”这种建筑模式有机会突破建筑产业的现状。此后,常民建筑独自开发出使用冷弯薄壁型钢作为柱梁结构、相接处直接贯通不断开、不会累积生产与施工误差的轻量型钢构法(已申请通过相关专利),并于2004年在河南、西藏各地实践了当地居民参与的协力造屋;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完成184户重建案,之后于四川成都设立工厂,自行加工生产轻钢住宅;2009年台湾南部88水灾重建案,于台湾设立工厂并兴建847户住宅。这些案例都实现了前述常民建筑所追求的建设模式,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由于常民建筑团队参与许多灾后重建工程,谢英俊建筑师经常被称呼为“人道建筑师”。事实上,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灾后重建。我们应该要了解,灾害发生时突显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受灾当下所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在建筑与居住环境中累积的。因此建筑从业者要直视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才是关键。本文希望通过介绍我们团队的活动领域与实绩,来探讨建筑与建筑师面对的真实状况。
———
从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Building a Future Countryside”中可以观察到,近年来中国建筑师在农村地区实践的个案逐渐增加。常民建筑团队和其他建筑师都同样在农村地区工作,但两者面临的条件及操作手法是有很大差异的,这难以从单一个案的照片及介绍中辨识,本文会以农村建设的背景脉络及常民的具体实践案例做进一步说明。
中国农村地区的建案开始受到瞩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经济都市地区的建案减少、农村地区旅游度假性质的开发增加等;2、关注议题发生转变 - 以往对“中国建筑”的关注转变为对“地域建筑”的关注。同时,国外建筑师对通用型(Generic)建筑的反思等也对中国建筑师产生了影响。让中国建筑师更跃跃欲试的,是农村地区与都市新开发地区不同,农村地区的在地脉络可以通过自然环境与当地材料来表现。因此,农村中具有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建筑开始受到重视。然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业界已经习惯了“付费给建筑师做设计”这种建筑体系,但这在过去的中国农村是并不存在的。因此这些中国建筑师所执行的项目,大多是特定经济背景条件下的个别案例。
目前中国都市化已接近60%,同时农村地区却仍有6亿人口,每年依然需要兴建超过1000万户以上的大量住宅。中国的农村建设可概略分为4种类型:1、农民自建的住宅;2、地方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3、土地开发商主导的农村度假设施开发;4、国内外NGO协助的农村复兴建设。上述4种类型一年共计约1000万户,其中第1种类型占比最大。这一类型由于大部分不需正式的建筑执照申请流程,因此政府难以掌握实际数量。农民自建房流程是自行采购材料,找当地的小承包商,分工项发包施作,或是聘请师傅做技术指导,屋主和邻居亲戚自行施工。整个过程主要都是农民自己掌控及监造。现今农房大部分为加强砖造的结构,看似工项单一、农民容易施作,但施工技术要达到相应的标准规范是有难度的,例如柱梁钢筋和砖的连接、混凝土的配比控制等,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控管,容易造成结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近年地震中砖造农房的倒塌及毁坏严重。
△ 图2 这是近年来中国农村大量建造的农房类型之一。大部分是3至4层楼,楼上的房间平日作为储藏使用,仅在孩子过年回家时短暂地作为客房居住。大多农房只在正立面贴瓷砖。
再者,中国的国土相当辽阔,虽然都称为“中国的农村”,其范围实际上涵盖了不同纬度变化丰富的地形,涵括了多种风土气候的区域。在这样多元的环境下,中国农村生长发展出相当丰富多元的生活模式。然而,如今农民自主建设的住宅却大多与当地原有的历史文化产生断层,与当地的环境格格不入,实际上盖出来的房子既无法反映多元的生活模式,又无法做到保温隔热。这类住宅的不断兴建,可以说是与中国近年来现代化过程中的单一性有关,又或是与受都市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影响有关。
尽管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持续提高,但只要农村地区持续以砖混结构盖出与原本生活习惯不符且功能不佳的住宅,则不论政府如何努力也无法解决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
对于这种本身即带有问题的大量农民自建宅,我们并非把它当成单一的特殊案例来看,而是从根本上着眼于其与城市截然不同的、非消费性的农村生产模式,摸索出实用的建筑实践方法。我们看似与许多中国建筑师一样都在农村地区这个市场上从事“乡建”,但我们的工作却是要求普遍性的,真正针对一般市井小民的。
———
过去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让·普鲁维(Jean Prouvé)等建筑师们,提出将住宅做成包裹运送到现场组立的生产模式。但这种生产模式完全依赖建筑专业者单向提供给使用者,效率并不高,且由于中国农村变化速度极快,建屋时根本无法预测30年后时代的变化,并且由于斩断了过去几百年传承累积的生活与空间的对话关系,因而很难在房屋硬件上预留适宜的弹性。因此当居住者的需求改变时,住宅建设几乎无法灵活地做出相应改变。另一方面,这种将生产者与消费者身份明确区分的经济模式,也使过去农闲期所有人一同参与兴建村中某人的住宅,以农村自有劳动力换取住房的经济模式崩溃。兴建住宅反而成为农民普遍的经济负担。
因此我们并不将农村住宅视为个别单体的设计,而是在居住者能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系统”建筑下,提出这个地区共有的“原型”设计。以此为原则,我们将成都自有工厂生产的轻钢构件运送至现场,在现场就组装的技术和后续构造做法可能性进行指导。当结构体完成时,我们的工作即暂时告一段落。(“原型”设计的控制范围是结构,不是构造,也不是完工后的样貌,所以控制范围有阶段性。)
能将这些考虑背后的逻辑全部链接起来的是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互为主体”这一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他试图建构生产行为中存在多个互为主体的他者,进而产生具有互动性质的建筑语言。我们提供确保安全的结构体,与一个考虑了当地气候、文化、经济条件、住民可参与、使用现地材料的提案。透过建筑整体的生产行为过程,积累出文化的连续性,进而形成地区共有的建筑语汇。
我们以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替代现场进行复杂的轻钢焊接工项。因此只要会把螺栓锁紧,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而且监造控制质量也相对容易。尤其在需要快速建设大量住宅的灾区,小区居民的劳动力皆可投入的状态下,甚至有机会达到一万户同时兴建的可能性。我想应该没有比居民参与更快速的建筑模式了。
这种独特的构造形式是参考中国传统的“穿斗式”木结构形式(图3)发展而来的。我们在与当地人沟通时发现,传统木匠只需透过单线平面图、剖面图,再搭配部分必要的构造详图,即可以相当顺利地沟通。当地的木匠们一看图就能快速理解要如何盖出什么样的建筑。我们所使用的单线图即与当地木匠将尺寸、材料、构法制成系统化的图纸具有相同的意图。就算再加上考虑沟通对象与施作方法的图纸,我们的轻钢材料生产加工图与现场施工图全部加起来,也可以精简到只有10张A4图纸(图4、图5)。
△ 图3 图中的古民居看似各异变化丰富,但背后是有一套相通的建构逻辑,例如屋顶斜率和柱间距的尺寸是相同的。
△ 图4 邵族传统家屋平面图(左)与常民建筑921邵族复兴计划平面图(右)。左图为千千岩助太郎教授调查台湾原住民家屋的调研手稿。
△ 图5 正在读图的彝族人
中国农村地区的建筑运作模式一直以来与将建筑师、使用者、施工者、材料生产者明确区分开来的都市建筑运作模式不同。各地农村既存的建筑常识(common sense)往往是从农民共同的劳动实践中成形的,在这种模式中协同劳动成为一种必要。因此建筑师必须接受自己在农村建筑运作模式中各方面有所局限的现实,进而思考并积极接受这一个全新状况。前述构造形式即是在这种状态下发展而来的。
常民建筑于中国各地皆有实践的经验,如果每一个新的项目都从零开始进行设计,会导致过程中经验无法累积、面对问题难以精准地检讨、也难以提高不同接口的沟通效率。沟通不仅是指设计师与居民的沟通,也包含过程中所有阶段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及协作。因此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将过去的经验汇整成几种“原型”,以此为基础,再依据地区的各种条件做设计及构造的调整和变化。
举例来说,川西的穿斗式木结构惯用的模矩是柱间距1100mm,藏族建筑则是称为“孔”的3x3m的平面单位。河南的师傅擅长砌作的工项、当地一般的师傅都具有相当的砖砌技术(图6),川西的师傅普遍擅长木材的使用及高空的组装作业。常民的强化轻钢结构系统是经过技术简化的工法,只要会锁螺栓就能参与施工,不同地区背景的人均能自行进行结构体的组装。克服难度最高的结构体之后,再施做地区习惯的构造方式。结构的模矩尺寸可以依据不同的施工方式加以调整,除了干式的墙体工法,亦可以施做砖墙、钢网土墙、空心砖等。常民结构系统的模矩尺寸及构造的适应性能够因应不同地域条件做弹性调整,这是与目前工业化的住宅系统主要的不同。
△ 图6 河南淅川县当地的工匠利用原有房舍拆除的旧砖砌的墙体非常漂亮。
———
1 台湾邵族部落安置小区(1999)
邵族居住在邵语称为“BARBAW”的日月潭边,承袭独特的文化、习惯和语言,为台湾人口数量最少的原住民族。1999年9月21日大地震中,邵族聚落中80%的家屋半毁或全毁,谢英俊建筑师事务所受委托协助其重建。过程中,我们的设计主要原则是“简化工法”,使用轻量型钢,以及容易加工与搬运的竹子、杉木板、自制简易窗户,因此部落不论男女老少皆可参与。整体配置考虑基地的高低差,在预留部落仪式所需要的公共空间上花了相当大的心力,全区共42户,屋型设计参考邵族传统家屋延续“寝台”的精神(图7)。
△ 图7 “邵族部落安置小区”:聚落配置图(左图),邵族祭司于聚落中进行仪式(右图)。
2 四川省阿坝州杨柳村重建(2008)
这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羌族聚落杨柳村共56户的重建计划。一层为羌族传统石砌工法,二层以上为干式木拼板墙。由于过程中的所有工项皆由村民集体施作,兴建成本得以控制在每平方公尺400人民币以内。原方案的一层原本预计作为饲养家畜或仓储的空间,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居民改造为起居室并增设厨房(图8)。
△ 图8 “四川茂县太平乡杨柳村重建计划”:左图为结构体施工过程,采用人工起架,未使用吊车;右图为竣工照片。
3 台湾88水灾部落重建案(2009)
本案位于屏东县玛家乡,88水灾中原居住地受灾的玛家、好茶、大社三个部落共同迁移于此。三个部落间以绿地公共设施区隔,依坡面平行配置囊底路做为邻里的公共空间,全区483户以三种屋型错落配置,建筑间预留空间确保各户的日照及景观,同时预留未来弹性增建的空间,前凉棚可灵活更动成传统石板铺面的休憩空间。本案为了达成八个月内完工的目标,两个月内动员了各地参与灾后重建的部落族人完成结构体组装。
完工至今9年,部落居民因应需求变化,自主改造、增改建空间,逐渐丰富当初预留的“空白”。从过程中的参与到完工后的逐步改建,证明了居民完全具备了自主营建的能力。
△ 图9 “88水灾聚落重建案”:施工时空照图(左图)与现况照片(右图)。
4 中国西藏游牧民定居房(2010)
本案为在海拔4700公尺、冬季摄氏零下20度的西藏搭建60平方公尺的定居房。当地要面对的问题是:缺乏抗震建房技术、缺少建筑专业人员、气候恶劣、材料难以取得等。以常民的轻钢结构为抗震主体,参考当地传统建筑设计屋型,结合小断面的屋顶木檩条断绝冷桥效应、搭配40cm厚的钢网土墙达到保温效果,有效克服上述的问题。2018年搭配政策推动环保厕所革命,后续完成了不需要用水的尿粪分离的公共厕所。
△ 图10 “藏族游牧民定住住居”:工程进行中照片(左图)与竣工照片(右图)。
5 尼泊尔地震重建案(2015)
2015年4月25日与5月12日尼泊尔连续发生里氏7.8级的地震,总计50万户以上受灾。我们与香港的NGO Future Village共同着手在首都加德满都近郊的达丁郡(Dhading District)进行27户住宅的重建工作。在单户预算只有2000美金的条件下,我们的策略是只提供必要结构材料,次要的结构和墙体屋顶等构造设定为就地取材,(我们原本想象可能使用竹子、木条、土,村民后来主要使用之前倒塌房舍的砌石及金属小圆浪板),钢结构在成都工厂加工陆运至基地。
团队当初带领居民完成前两户的基础及结构体安装后就撤离。三年后的现在,辗转得知当初运送的27户结构体已经全数组装完成。每个家户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各自依据家里的条件,有点钱买材料或是有余裕的时间再施工,有人先完成屋顶和一楼墙体即入住,亦有人以缓慢的节奏分年施作,因此尽管结构体相同,居民却可依照自己的节奏逐步搭建出不同风貌的“家”。
△ 图11 “尼泊尔地震重建案”:在经费吃紧的条件下依旧确保最低限度空间现状(左图)与建设作业(右图)。之后随时间推移,二楼应会继续盖。
6 非洲吉布提社会住宅(2017提案)
本案为非洲吉布提共和国1000户的社会住宅提案。为了应对最高45摄氏度的高温及沙尘暴,参考当地的传统民居,设计无对外开口的天井式住宅。配置上参考台湾88水灾的经验设定200户为一个小区。屋顶构造考虑断热及维持室内温度,设计为底层铺设金属浪板,中间层填充砂及发泡铝箔,上方铺设碎石及隔热黑网。构造设计同时考虑简化工法,让非专业的当地居民未来亦有机会一同参与施作。
△ 图12 “吉布提社会住宅”提案基地。可供识别的一个通风塔就是一户,一户面积约60平方公尺。
7 山西省盂县灯花村新建项目(2018)
本案为新建集村,共22户,房屋建设与基础设施同时间进行。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本案与当地专业的营造厂合作。考虑山西省的工匠普遍熟稔于砌砖工法,因此方案设计时以此为主要的构造设计。
△ 图13 “山西盂县灯花村新建项目”:照片为建设中的景况。这一类型的聚落迁移通常是将原本散居于山上的各处住户迁移到邻近既有道路的基地,以便节省基础建设的费用。
在以上项目之外,还有诸多未能一一介绍的案例。常民团队19年间已完成230个案子、约1500户以上,类型包含住宅、五星级旅宿、小区活动中心、学校、公共厕所、牦牛棚、茶室、桥梁等。在建造速度上,有台湾88水灾后6个月内完工500户的重建,亦有如尼泊尔三年缓步完成27户钢结构主体的案例。从无任何专业人员参与到如山西案有专业施工班组参与的各种可能性实例,系统保持着可大量(mass)参与的各种需求弹性。
上述未提到的设计费部分,在此进行说明。在中国,一般砖混结构农村住宅造价每平方公尺约1200元人民币(换算约每坪17500台币)。旧建材再利用与自力营建的状况约为700元人民币;使用新建材与自力营建的状况约为900元人民币;雇用小包商并自行管理的状况约为1200元;交由政府承包统一管理则为1800元人民币。居民在自力营建的状况下,通常愿意选择较便宜也较保暖的旧砖或土。但是在交由政府或大型开发商时,为了方便管理,通常不会使用无法有效品管的旧建材,而倾向选择新建材。依据建筑施工的流程不同,施工者的薪资与间接成本等因素,价格也随之改变。
同样的建筑,过程中的施工方式、参与的人不同就会影响造价。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该要能意识到建筑师如果针对家家户户量身打造,农民来支付客制化产生的设计费是不现实的。常民作为建筑专业者,工作内容除了合理的平面规划、物理环境的对应考虑、结构计算以外,还延伸到轻钢结构系统的设计及生产、施工的角色等。因为我们有盖房子完整流程的经验和技术积累,面对不同条件状况,才能有弹性地调整身为建筑专业者的角色,与农民及其他施工者互相协作。钢结构体承载团队专业整合的经验,透过农民构筑的过程体现地区丰富的构筑经验及特色(图14)。
△ 图14 四川省茂县太平乡杨柳村重建项目施工中的照片,羌族女性也共同参与其中。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推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定为主要国家政策,并且为减少现场状况的不确定因素,装配式建筑的推动也成为政策的一个环节。对于在工厂中生产轻量型钢作为结构体的我们来说,这一政策也成了我们有力的后盾。
———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的都市化比例约为60%。实际上,中国一些地区被称为“镇”,就像日本的省级小城市一样,在行政分类上归属于“城市”范畴,但却是由几个农业村落组成的中心镇,是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交融之地,居民大部分也是由农村迁移至此,生活模式与农村产业依然息息相关。
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对农村与都市分别进行描述,此后农村与都市的界线应该会越来越模糊。因此我们提出的“协力造屋”这个目标不应只限于农村,未来也希望能够在都市里实现。中国目前由于建国初期大量建造PC结构集合住宅,其使用的承重墙系统难以改造维修。所以现在不只需要快速的大量建设,也需要开放的建筑体系,面对未来,极具弹性的建筑方案势在必行。
因此,虽然农村与都市的生活节奏不同,我们在农村实践的方法无法直接适用于都市,但参考农村建筑700元/平方米至1800元/平方米的建造成本,即使在都市,也可以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参与度、条件合适的案子。我们正在构思一种在政府或开发商所提供的巨型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填入结合各方劳动力与合适的轻钢结构体组构住宅的方案。目前着手的预铸工法开发是一种包含住民非全程直接参与、监造简化成可自行管理的层级、在小区内可以购买建材、小型土木包工可执行等施作方法,以可产生集合住宅内的小区消费经济圈为目标的方案。这种预铸工法开发的成果,已于2018年9月西藏尿粪分离公共厕所、9月深圳石厦腾挪小学45日内组建完成的这两个案子呈现(图15)。
△ 图15 西藏尿粪分离公共厕所竣工照片(左图)、深圳石厦腾挪小学(右图)。
我们团队使用的“常民”一词,虽然在日本最初已被民俗学者柳田国男所使用定义过,在此为更贴近于“寻常百姓”这个意思。到目前为止我们持续关注农村这一区块,今后更须向都市发展,达到我们为70%人类建造居住环境的最终目标。为达成这个概念我们一直在实践,然而事实上,近代建筑初期勒·柯布西耶也提出过如何实现平民建筑的方案。但柯布的墙柱分离系统(dom-ino system)是着重在设计师与施工者容易操作、有可变性而发展的系统。中国现今的建设背景条件已经不同于1910年代初期,建筑数量和速度倍增,分布的区域更为辽阔,当时的态度与方法已经必须修正了。
常民建筑主要的目标即是将整个建筑产业流程向居民等非专业人员打开,使得尽管居民们各自对住宅建设有不同的期待和操作条件,依然可共同参与大量的建设并同时建构出可持续的共同体。执行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可参考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模式语汇(pattern language)中所尝试的思路。这一理念基于谢英俊建筑师自1999年与邵族族人一起着手重建聚落,并在聚落中共同生活了19年的经验而来。我们希望成为将人类长久以来累积的共同体文化、建筑文化与现代技术、条件融合再构筑,及联系现今与未来的建筑家。
———
△ 谢英俊,常民建筑主持建筑师。长年致力于生态农房研发与建设工作,秉持社区居民“协力造屋”及“可持续建筑”的原则,结合科学方法,深刻地将“社会”“文化”“经济”条件融入,以就地取材、低成本、适用技术以及建立开放式构造体系的作为,让农民也能参与符合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家屋兴建;以此为基础,进而探索“现代民居”和“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这涉及“模式语言”“物件导向设计”“数码与网路技术”“工业 4.0”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在近三十年的建筑专业工作中,除了一般建筑师的业务外,还扩展至营建施工与材料生产领域。2004年“永续建筑架构下的原住民部落重建”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2011年获得Curry Stone Design Prize 首奖。
△ 本文作者:永冈武人,1984年生于日本广岛,2007年毕业于山口大学工学部,2008 - 2009年teco.LLC.(日本),2010 - 2013年北京UAA,2014 - 2020年常民建筑。
本文原文为日本建筑学会网络媒体「建筑讨论」2018年10月特辑「中国装配式建筑—中国建筑师面对“普罗大众”下的实践 / Prefabricating China ── Architects’ Interventions in the Mass」
https://medium.com/kenchikutouron/常民-のための建築-工場生産と住民参加の結合-559c2d2dd36f
本文由作者及常民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办公空间中的诗性:西安乐推网络有限公司室内设计 / 陈海
下一篇:哈尔滨万科智慧未来城:活力“冰晶” / AG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