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国内的建筑师,不是明星建筑师,不是海归,也没有什么光环。就是喜欢做设计,一直在做,看怎样能让自己更接近一流的水准。正是很多个‘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才合力推动了国内建筑设计整体面貌的不断向上发展;而国内设计力量的真正提升,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第154个采访。受访:王浪,CCDI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21design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王浪为RIBA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设计校外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中国勘察协会设计奖(一等奖、三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从事建筑专业设计16年,在超高层、产业园和文化建筑方面有突出业绩。
—
是否统计过从业以来设计的超高层数量,其中建成的有多少?
只做方案的大概有一百多个,落地的项目里200米以上的大致24栋,其中一多半是原创设计,100米以上估计有60多栋。项目主要分布在深圳、佛山、珠海、厦门、福州、武汉、青岛、济南、柳州、无锡等城市。
很多建筑师到这个年纪,可能已经不在设计一线了,但我还是在做,而且从业16年一直在同一家单位做这种类型的公建。
—
最近在做的项目有哪些,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最近在推进的项目包括:中标的长沙中联智慧产业城地景厂房方案设计,刚刚中标而后甲方拿地失败的杭州的一个7栋超高层片区城市设计和单体设计,长沙万兴总部园区,武汉中铁建总部超高层等项目。此外,还有在配合BENOY的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的初步设计深化工作,深圳臣田汽车城二期方案设计的持续深化,东莞小天才总部园区设计,济南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
感觉疫情之后,大家都在试图把去年耽搁的时间赶回来,所有项目都在拼命提速。各种以前没碰到过的任务被要求在极短设计时间内完成,对建筑师的成熟度与体系控制要求极高,压力也是空前的。
△ 中联智慧产业城
△ 阿里巴巴华中总部
△ 东莞小天才总部园区
△ 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如何看待自己过去的作品?最有收获的是哪一个项目?
从过去的作品里,可以看到自己和21设计工作室清晰的设计进步路径。工作室一直关注建筑与城市、环境和人的关系,在限定造价下建筑完成度的控制上,可以说,我们的出品一直在进步。
让我最有收获的项目,是深圳后海红土创新广场大厦262米超高层设计。该项目建筑形体与结构、幕墙节点一体化设计,对于深化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还要应对阳极氧化铝板的材料特性以及尖角夹胶玻璃的加工难度。在诸多挑战中推进时,确实让人头秃(笑),但熬过来后也真切提升了自己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地控制能力。感谢业主和团队的支持与信任,也感谢各顾问方的配合。
△ 深圳后海红土创新广场大厦 摄影:曾天培
—
哪个项目留下的遗憾让你最为印象深刻?
某产业园。项目中总包窗缝隙防水处理不到位,现场工地巡场时已经发现并提出这个问题,但是总包为赶工期,并没有妥善解决整改。在投入使用后,水汽渗入墙体砂浆,造成厂房立面面砖的不少脱落。此外,宿舍部分在幕墙招标后,按照业主要求做立面提升,但没有为业主决策提供清晰的估算,在建成后被幕墙公司要了挺高的幕墙追加费用。
于此吸取的经验是,想控制好项目的完成度,真的不能只依赖设计层面的单方努力,合理的项目流程管理、商务层面的风险交圈都同样重要,业主的有力支持与专业度也必不可少。
—
在未建成的设计里,哪一个让你觉得最可惜?
我们21设计工作室入围了A+玉龙雪山游客中心竞赛、但没有建成,让我还是觉得很可惜的。这个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而且设计概念清晰且完整。
△ A+玉龙雪山游客中心
—
在一种理想的无需考虑现实的状态下,你最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建筑?
我想设计一座能够完全开放的建筑。在深圳这样一个高密集度的超级城市中,能够包容低成本生活的垂直城市社区,让人们在可承受的不高的花费下就能获得体面有品质的生活。
深圳这个城市给了大家巨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年轻人,当城中村都被城市更新后,我们需要新的载体来容纳中低收入的人群。可以看到深圳政府这几年是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来发展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但密度还远远不够。每当出现一个“网红项目”,一到节庆,五公里之内车子就过不去了,这是一个问题。
深圳要解决的是千万人口生活和休闲的问题,包括那些支持不起万象天地这类消费的人群,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容纳他们?深圳肯定不能只成为一个富人的城市,那就失去它最本质的原生力了。我认为城市的友好性不仅在于建筑或城市规划的美,还需要对多种生活、经济方式的包容。
—
在建筑生涯里,有没有对设计这件事情失望过?一般如何调整?
有失望过。遇到过一些人为了某些目的不让建筑师提供材料设计样板来指导工程样板的选择,也不做视觉样板来测试材料的选择,影响了最后的完成效果,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还有一次竞赛,业主第一轮组织了国内院招标,在宣布我们中标后,项目提升定位、并改为举行第二轮国际招标;但是某外企的中标方案基本沿用了我们工作室的总图城市设计关系,只是塔楼都倒了圆角,这件事让我感觉到了国内设计师在很多时候还是面临着很恶劣的竞争环境。
需要调节的时候我有长跑的习惯,特别难受时会让自己休息一下,跑一段长距离。不跟别人聊,就自己跑,是独处、释放、重新反思的过程。像一个小孩,跑跑跑,摔一跤,肯定会觉得痛,但如果他喜欢奔跑,就还是会继续。我觉得我们这一行不算是很阳光的行业,要面对很多压力,要很多的机缘巧合和善缘才能有一点点实现。从事这一行的人必须是真的喜欢,才能一次次自己调整过来,想“可能下一次会做得更好”。强大一些后回头来想,眼下的失望可能都不再是问题。也只能这样去做。
—
说起竞赛,对于深圳近期被热议的设计竞赛,你怎么看?
之前来深圳就是因为深圳相对公平,很多时候本土的原创建筑师也有机会。但这几年,深圳似乎有些变化,由务实变得有一点猎奇,没有见过的好像更容易被接受。我觉得深圳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从下向上生长,竞赛的国际化没有问题,深圳引入大牌的国际竞标是好事,能帮助本土提升设计能力、提供了更大的竞技场,但是建议给本土设计师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
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我觉得这种状态一定会变,政府会更重视去解决城市的问题,功能的问题,公共空间的问题。这也是西方国家都走过的路。
—
当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它?
当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在城市的普通商业化项目中取得突破,在这些城市最大量的建设项目中解决好其与城市以及环境的关系,让它们能有对市民开放且友好的姿态。
在这些项目中,我们也在努力探索如何把城市的公共性与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和规律结合起来,以说服业主接受并建造。
—
在专业上及生活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分别是谁?具体有哪些影响?
在专业上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王照明同学,他帮我搭建出了整个超高层的设计体系,非常感谢。在这之后,才有自己结合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在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母亲与太太。前一位教会我要全力以赴地面对自己的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己的平衡与健康;后一位作为甲方,让我有了一定的甲方视角与思维,并认识到了自己的巨大不足。我们在做商业街区或城市项目时,有时有感觉很好的设计没能实现,她会说你首先要让生意能延续下去,再美的空间如果不符合商业规律、卖不出去,就没法好好运营维护,就会变成废弃的状态。我后来想想挺对的,项目不是在刚建成的时候能拍出好照片就可以,后续运营要能保持生机。
开发商作为把事情整体“包圆”的角色,要交代的问题更多,自己要能赚到钱、租户要运营得好、政府也要有收益。从某种角度上说,建筑师要能回答这些问题,空间和城市才会更有意义。我觉得这是我追求的方向,不是让建筑师在一个很美、很纯的空间里鼓掌,而是让建筑更有生命力,让空间用起来舒适、市民会觉得有趣,这个更吸引我。
△ 青岛海尔云谷一期 摄影:卢晖、陈辰
—
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简单阐述理由。
最近重读的有趣的书是《office 3.0》,它让我重新反思了办公建筑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目前的很多发展趋势,在历史上都出现过一些分支的影子。
完全的创新,必然要依靠社会进步带来的对传统办公方式的颠覆。传统的标准办公空间在很多城市都已经过剩,那么未来的超高层办公空间的发展方向又会是什么?目前无法忽视的问题是,随经济形势的变化,空置率居高不下,而且还有这么多的高层在建造中。我认为,未来纯粹用于办公的超高层会越来越少,超高层的功能会愈加复合,可能是SOHO,可能是公寓。
功能混合这一方向会受到土地出让等政策的限制,但各开发商和城市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许多超高层的建设是政府平台在推,如果没有办法形成稳定收益、成为合格产品,会是一个大问题。目前超高层办公更多成为一个拿地条件,或是像某些投资机构一样是资本配置的产品,或者是用来吸引计划投资企业的载体。在未来,我觉得这类逻辑会成为主流,每个公司都在找自己的想法;像以前那种做一个甲级超高层然后租售掉的故事会越来越少,因为市场不太支持。
△ 阿里巴巴华中总部
—
如果不做建筑师,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我可能会试着去当一名教师,把自己积累的一点点经验与专业价值传递出去。国内建筑水准的提升有赖于整个产业链水准的提升,现在低造价、高周转的开发节奏很难出精品。
—
你认为什么会改变未来的建筑?又如何看待建筑学的未来?
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的变化,会极大地改变未来的建筑的逻辑。可能是太空舱式的未来宇宙建筑,也有可能是可移动/飞行移动的建筑舱体,在一定建造与搭接方式与逻辑下的组合。
在我的设想中,建筑可能不再是凝固的音乐,而是会在建造方式上出现根本性的革命;建筑学的未来必然也是由跨学科的融合催生的爆发性发展,原有的建筑学范畴会被极大地扩大。
—
最近哪个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深圳这样的超级城市给了人们巨大的压力。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奋斗型城市,前不久我去青岛出差,一个甲方笑称深圳为“人肉干电池”,很多人在奋斗多年后,因为买不起房而不得不选择离开,回到家乡或者性价比更高的地方。那么在没那么容易排到的安居房之外,还有什么方式能让这些人体面地留下来呢?
深圳不能变为只有金融业,这个城市需要更大的包容性,对低成本体面生活的包容性。尤其是对年轻人,他们需要有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自己路径的可能。在我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那几年,没有多少学生愿意留在武汉,都觉得需要出来闯一闯;但现在八九成都更愿意留在本地,因为很现实地,买房压力更小。我有很多在深圳工作四五年的朋友、同事,没办法,就回老家了。我能感觉到他们是有不甘的,对这个城市也有感情,但没有办法。
△ 中联智慧产业城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UNStudio所在联合体赢荷兰一会议中心扩建竞赛,悬臂式礼堂创建城市地标
下一篇:骑力村党群中心 / 森上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