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新作+专访 |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古城经验的当代延生 / 朱锫建筑事务所

新作+专访 |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古城经验的当代延生 / 朱锫建筑事务所
编辑:原源 | 2020.02.26 13:46
主入口  摄影:苏圣亮

设计单位  朱锫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  寿县,安徽,中国

建设时间  2016年5月-2019年7月

建筑面积  30010平方米

撰撰文文  朱锫


 

第一次寿县之行,缘于清华大学范红教授请我为寿县设计文化艺术中心。范红是我很多年前的老朋友,1990年代初在清华教书时,我们经常碰面一起开会。只是出国后一直没有联系,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榕又把我们重新聚到了一起。

 

寿县位于安徽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历史上这曾是楚文化的故乡,也是淮南王刘安著书立说的地方。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围以城墙。墙体以土夯筑,外侧砌砖,外壁下部有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远眺八公山。行走于古桥之上,漫步于古城之间,不同时代的遗迹凝聚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让人浮想联翩。山、水、城,以及人的活动构成了环境的独特经验感受。实实的城墙将城内乱乱的、松松、丰富的建筑包裹得紧紧的,是环境经验的骤然切换。

 

城内建筑的类型是院落式的,它既不同于北方的院落住宅,也有别于安徽南部的徽州民居。它保持着南方建筑垂直院落的形制,窄窄的街道,小窗、实墙,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阳光。古城的形态以及建筑的类型,映射出强烈的自然气候特征,以及当地文化及生存方式的特征。

 

徽州庭院形态
徽州本土民居形态  ©朱锫建筑事务所

文化艺术中心建在古城的东南一两公里外的新城,过去是农田,空旷、平坦,缺少树木。周边已经建造出我们这个时代典型、但索然无味的高大建筑。这些建筑既不反映当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又与当地的文化没有任何一点关联。苍白的地段,似乎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想象。县领导也非常开明,没有就设计风格提具体要求,只提出“一定要快,明年完工”。看似一切顺利,不过,直觉告诉我,这事没这么简单。在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不是因为设计、施工的难度,而是观念的差距,因为,每个人都争做这个项目的建筑师,对设计随意更改。庆幸的是,年轻、努力的施工队却有着对这个项目的偏爱与执著。

 

文化艺术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及档案馆等。文化艺术中心不是新概念,受影响于前苏联,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造了很多。但今天,它又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可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其诉求是塑造市民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它应该像松软的海绵,把人吸进去,游走、交流、停留、驻足,而不应是漂亮的雕塑,可望而不可游。

 

鸟瞰  摄影:苏圣亮
空中庭院与蛇形环廊  摄影:苏圣亮
首层平面图  ©朱锫建筑事务所

剖面  ©朱锫建筑事务所

就像以往构思初始状态一样,第一个涌入我脑海中的问题是:如何找寻寿县地域的自然气候和文化的根源。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可能是多年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希望到这个地域最古老的文化遗存环境中行走,看看老民居,看看遗迹,感悟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技术的前提下,如何在原始自然和主动建造中寻求平衡。

 

寿县古城中的老建筑给予了我们足够多的启发。垂直院落内向的家庭居住形态、四通八达的窄窄里弄将家家户户彼此相连,这些特征不仅映射出当地人的生存方式,也暗示出当地自然气候的建造法则。重新塑造这样一种生活的、空间的经验,就会让寿县文化艺术中心根植于当地的土壤之中。

 

自蛇形环廊入口观前院  摄影:苏圣亮
自二层庭院观蛇形环廊  摄影:苏圣亮

最早的草图清楚地表达了多个尺度各异的院落被置于相对方正、封闭的矩形块之中,一条蜿蜒起伏,时上时下的公共廊道将它们串联起来。每一个功能拥有两到三个内院,建筑主入口的前院尺度较大,形成了一个公共广场,喻意寿县民居中的前院和“堂屋”,建筑后部的后院又有着寿县民居中“后花园”的味道。这条漫游环道,引导着人们缓步桥上,穿越水面,步入建筑之中。从前院开始,在不打断室内连续性的前提下,人们可以穿梭游览于布满了很多内院的整个建筑。

朱锫草图  ©朱锫
轴测图  ©朱锫建筑事务所
自蛇形环廊平台观前院  摄影:苏圣亮
二层蛇形环廊与前院  摄影:苏圣亮
自蛇形环廊观后园  摄影:苏圣亮
后园  摄影:苏圣亮
后园  摄影:苏圣亮

沿着这个可遮阳避雨的环形廊道,参观者时而在一层,时而又到了二、三层,空间变幻莫测,光影时明时暗,去探索发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感悟“藏、息、修、游”所赋予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精神。

 

二层蛇形环廊  摄影:苏圣亮
蛇形环廊  摄影:苏圣亮
三层蛇形环廊  摄影:苏圣亮

内向型构想是对周边未来发展不可预测的选择,也映射了寿县古城历经时代沧桑而自我泰然处之、兼容并蓄的强大的生命力。

 

主入口与桥  摄影:苏圣亮

 

有方专访

朱锫,中国当代重要建筑师,“自然建筑”的倡导者、实践者。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作为访问教授,先后执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2005年创建朱锫建筑事务所,创作并实践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的建筑代表作品,并获得国内外诸多荣誉成就及重要奖项。

有方  目前做设计、跟团队合作的方式,大致是怎样的?

 

朱锫  我们事务所的设计一般会经历三个环节:前期概念性的思考,方案,再进入建造设计。我会带着设计师同事一起工作,一般在创意和概念阶段就是两三个人,方案阶段会多一点,到了施工图、研究细节和建造时就会更多一点。

 

模式基本是我来提创意。开始的时候我会对概念控制得比较紧,不会一上来就让所有的人去发散思考。因为我相信每个建筑师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起初是完全出于我对建筑的理解来做。

 

然后我会开始跟同事坐下来沟通,讲这个设计的大的想法,他们会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去探索。比如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基本上是一个内向的院落系统和一个公共空间廊道。大家都会沿此去思考,不会太过分散。到接近定案的时候,我会重新收紧、参与更多。在方案和建造设计阶段也是这样,整体都是“两头紧,中间松”。

 

有方 厚墙小窗和院落元素是寿县文化艺术中心突出的形态特征,其设计有何缘由?开窗的具体位置是纯粹出于功能性的考虑,亦或兼有造型层面的考量?

 

朱锫  厚墙小窗和院落可以说是此项目形式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的首先是当地的气候,比如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建筑会是什么形态。寿县古城是一个宋代早期的古城,它之所以在延续一千多年后还能适应今天人的生活,是有其文化根基和智慧在,我的思考即受到了这个启发。这个地方夏天很热,冬天很冷,这就塑造了古城当地院落式的住宅;院子在夏天要有阴影,冬天要让阳光能进入、但不能让西北风刮进来。家里相对私密,街道上是窄窄的里弄、相当于半私密的状态,再进入到主街或者小广场上,就是相对开放的空间。这整体是当地人生存方式的一种反映。古城的老房子是智慧、节能的,人们很聪明地借用自然现象塑造了生态的建筑。这个生态是建立在智慧而非技术之上,也就是我们说的对自然的理解。

 

艺术中心小窗的位置选择有功能性的考量,但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功能”,而是跟人在美术馆、图书馆里的行为有关。窗户的位置,反映的是光线及其中活动的人与窗户的关系,重要的是人在建筑和环境之间的感受,而不是说“这儿有书架、这地方就不能开窗”所谓一种纯功能的考量。

 

此外,艺术中心整体的概念思考还在于重塑、挖掘过去的生活经验——希望与传统建立一种很深的地域经验层面的连接,而不仅是形式上黑瓦白墙、木构等层面的连接。项目是建造在古城城外东南方的新城,周边基本上都是一片农田,我去看地的时候边上只有几栋城市新区的办公楼。所以也许就像当时人们建造古城的时候,它需要“聚气”,是一个内向体验。

 

厚墙、小窗、院落,还有公共廊道,都特别像寿县古城的缩影。而寿县古城是这样的一种经验:远远看去,是一个石墙包裹的形态,周围有护城河,需要通过桥进到里边;实实的墙把城内松散但丰富的建筑包裹得紧紧的。这种环境经验骤然的切变,是我特别想做的。

 

方案模型-文化中心夜景  ©朱锫建筑事务所

有方 在项目建造过程中,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围绕当地材料或建构方式的实验?

 

朱锫  艺术中心的建筑材料除了混凝土就是玻璃、木头,可以说非常极致。外部是做的很粗糙的竹模混凝土,到里边就开始细腻,这跟古城的经验有关系。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对古城内外经验的切换印象很深:外部看似粗放,里边尺度却很小、细腻而丰富。所以想在建造中也能用这样一种粗细对比,回应人们已有的经验。

 

清水混凝土纹理细节  摄影:苏圣亮
自蛇形环廊观前院  摄影:苏圣亮
细部  摄影:朱锫建筑事务所

这个建筑几乎完全没有妥协,内外、墙面、吊顶、地面都是混凝土,有它非常难做的一面。举个例子,建筑屋顶我们也不愿用瓦去做,但其坡度对清水混凝土来说不是一般的挑战。所以我们就要去实验,如何完成这样角度的混凝土、吊顶如何交接等问题。项目希望用纯粹的材料选择,强化人于建筑中的空间经验,实现比较好的建筑与人身体的关系。当材料变化太多,我们对自然光线、空间尺度及流动性的体验就可能会被削弱。

 

屋顶平面图  ©朱锫建筑事务所

同时,项目并未选择木构、混凝土梁柱等传统建造方式。它的建构模式是以面和体组织的减法的做法。在内部一层层的空间和廊道里行走时,会觉得惊喜不断,始终处在一个似乎迷失、又突然找到了路径的状态——突然来到一个小院子,又突然来到高处,但都是通过不经意的方式。

 

有方 您曾多次提及“用当代的语言做建筑”与“同时植根于传统与地域”之间的辩证。寿县项目对传统的回应已非常明显,则在此之外什么是您理解的“当代建筑语言”?于此项目中具体如何体现?

 

朱锫  首先,当代语言不是简单的形式,而在于经验层面。当我们谈论“语言”,很容易具象地理解为形式、材料、色彩。但我觉得“当代建筑语言”应是对于新经验的创造,创造出过去所没有的、甚至是带有革命性色彩的经验。当代性即对重复的拒绝。

 

比如,文化艺术中心虽然继承了古城外紧内松、内有院落的形式,但人们最终进入的不是一个私人的家,而是一个公共的文化空间。进入的体验类似,但传统的私密的存在被彻底公共化,这是我理解的一种新经验的创造。

 

又比如,艺术中心中空间急剧的流动性,那种似明似暗、似丢失然后又“回到正轨”的切换,都可谓一种当代经验的呈现。在我们寻找所谓“地域性根源”的时候,最终寻得的结果一定是“脱开”的,是一种抽象的经验。然后在这基础之上,我们打破再重塑,再创立一种新的感觉。文化艺术中心希望带来一些人们未曾经历的惊喜,我对当代建筑语言的理解,于此项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

 

空中院落  摄影:苏圣亮

有方 对于新经验的创造,是您理解中建筑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核心任务吗?

 

朱锫  我觉得新经验是建筑生命的实质。或者说,建筑的意义主要就是创造(且不能是表面形式的创造),而不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归,或抒情式的怀旧。如果一个建筑师认可建筑是艺术,那么创造就更加是建筑要做的事。

 

我认为,建筑是一种感悟的,经验的,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而艺术就是塑造一种新的经验。这尤其是传统东方艺术的特点,它强调一个感悟的过程,但不会特别直接地去表达。而传统西方艺术重视的是某个时刻,是对某一事实的极致的挖掘和捕捉。我对“创造新经验”的在意是因为它具有东方的特点,是艺术的本质,而艺术是建筑存在的意义。

 

有方 在这样一个地处新城的大体量公建中,为何想要保留“可游性”等中国园林/中国建筑的空间经验?

 

朱锫  实际上我和我的团队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用我们比较有感受的东方的智慧,去为当代建筑做出我们的解读。不管做哪个项目,实际上都有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希望能反映东方人的艺术、哲学,并对当代建筑做出一种新的贡献。我始终觉得,东西方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础造就了我们对自然的依依不舍,与西方海洋文明下的闯劲和游牧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对土地的依赖,让我们特别忠实于自然和所生活于的环境;而西方对于运动的渴求会带来更为明确的边界、交换的意识,对事物的理解也更明确。所以他们的建筑能看出来很强的内外区分及几何感,而东方建筑的内外可能就不会分那么清楚,所以你会看到外廊,看到重重院落,看到很多似乎没有用的空间。正是这些空间赋予了东方建筑的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游”。

 

“游”就是一种体验式的感悟,是中国园林、中国建筑一个最重要的经验。艺术中心也是在理解这种文化意识,它是一种文化性的公共建筑,所以我觉得应该以其反映中国建筑的特点。它内部的功能比较多,而我们希望人能在无目的的行走中,自然地体验到这些功能。而不是今天为了看一本书,就只去图书馆,看完就径自离开。

 

艺术中心的可游性,亦塑造着一种秩序感:人们似乎是沿着既定秩序行走,但又分出很多岔来,然后自然不自然地接触到了各种事物、各种人,这种空间的丰富经验就会让人们可以在这建筑里待下来。就像中国的廊、亭、阁,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但可以让人停留、交往。我希望以寿县项目反映出我们对东方建筑的理解,它不是一个雄伟的实体,更强调的是空的那一部分。比如我们过去的建筑会有廊子,亭子,都似乎是“无用之处”,但实际上它是让人在另外一种环境中思考,让人更有精神。

激活虚空间  ©朱锫建筑事务所

有方 在2017年的有方专访中,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已是您借以阐述“自然建筑”理念的案例。对于“自然建筑”的外延与内核,在近两年可有什么发展或变化?

 

朱锫  内核没有什么发展,而外延的变化是可以通过一种更具体的方式来表达。

 

我认为,建筑学的努力不应停留在个人情趣的层面。而“自然建筑”的内核,是想用东方智慧去塑造一种生态的建筑,应对今日社会最大的挑战或者说威胁:气候变化。但这不是简单地说我们要做一个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实际上背后是一种自然的态度。“内核”可具体理解为两点,一是根源,一是创造。根源包括气候、文化等层面,让你的建筑不至于很虚很空。建筑应植根于特定地理、气候环境、社会文化和生存方式,这样一个建筑才会有深度,既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又能跟历史经验有一定吻合。而“创造”就是创造新经验,看我们到底能为今天的气候变化解决什么问题,能不能带来特别是建筑学上没有出现过的,新的可能。

 

外延就是,在做建筑的时候具体怎么落实,可分五个维度。第一是场域与坐向,也就是建筑和周边具体山、水、林、风向等元素的关联——比如周边哪儿有山,冷热空气的走向,水如何塑造微环境,等等。比如建筑若坐向摆的不对,它就很难是节能、智慧的。古人倾向于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这都是基本的常识;但在今天强大的技术面前,很多建筑师已没有这个基本的思考了。比如有空调管着,房子朝西也可以,把深圳的建筑盖到哈尔滨去也没问题;但实际上这不是智慧的方式。

 

第二个外延是“类型”,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要做院落,为什么要做廊道,为什么在某一区域的建筑西侧要是竖向的遮阳、南侧就是水平的遮阳等。建筑的类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特别重要的,应对自然、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考。不同区域的建筑类型背后,都有其缘由;对于一个类型从哪儿来,我们应该“向后看”。过去的建筑是在大自然的影响下被塑造出来,我们要相信过去几百、几千年的经验,人们不会无聊地做一个跟自然相对的东西。

 

第三点是,结构即形式。从节能等方面来说,我特别反对那种“中间是结构、里外两层皮”的建筑,但好像我们今天常看到的90%的房子都是这样,比如很多高层建筑。当然这没什么错,但至少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做到“结构即形式”——如果能自然地找到一种结构体系,就没必要再额外去包装它。而且这不仅仅是省材料、省空间的问题,我认为结构自身就可以塑造一种简约的力量感,能让建筑有力量地去跟光、空气、环境发生关系。

 

第四点是“藏、息、修、游”,以及空间的“多孔性”。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建筑跟人的身体发生关系。首先,建筑可以是节约的状态,按照人的尺度,没有必要把空间盖得很大。然后就是要允许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空间——无论是户外,廊道,亭阁,还是密闭的室内——从而塑造“藏、息、修、游”这样一个特点。这与人的身体有关,也与我们的文化有关。

 

第五点是,光影与自然通风特别重要。建筑的节能可体现在于夏天提供阴影,在冬天可让阳光进入,前人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智慧。寿县项目通过光影的塑造让建筑变得丰富而生动,但在表现力之外,节能也是这样处理的一个重要考量。

 

“自然建筑”的外延即可概括为以上五点。按说不该这样去谈论建筑,但我试图通过这样的具体化,建立交流的渠道。这五个外延,都跟节能、生态、东方智慧、当代极简的创造方式有关,跟人的生存、文化有关,因此才被纳入。这是我对“自然建筑”的理解。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项目地点:寿县,安徽,中国

设计单位:朱锫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朱锫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由昌臣,Shuhei Nakamura,刘伶,吴志刚,杨圣晨,杜扬,柯军,丁新月,吴禛和,杜瑶

业主:寿县人民政府

造价:2.6亿

设计时间:2015-2016年

建设时间:2016年5月-2019年7月

用地面积:45315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10平方米

其他参与者:

结构和机电: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朱锫建筑事务所,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室内:朱锫建筑事务所,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照明:朱锫建筑事务所

施工:圣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

清水混凝土:安徽华城混凝土有限公司

铝合金门窗:山东金象铝业有限公司

玻璃:无锡耀皮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灯具:安徽金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地面石材:山东鑫发石材厂

摄影:苏圣亮

 


 

 

专访版权归有方所有,项目由朱锫建筑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2019
人物
安徽
有方专访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