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地图213 | 纽黑文:从耶鲁开始的建筑之旅

建筑地图213 | 纽黑文:从耶鲁开始的建筑之旅
编辑:李菁琳 | 2023.08.31 10:15

坐落于新英格兰和纽约两大都会区中间,纽黑文是康涅狄格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名校耶鲁大学的所在地。

 

这里以极高的密度,汇聚着一批美国现代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从路易斯·康的两座美术馆,到时任耶鲁大学建筑系主任保罗·鲁道夫、耶鲁毕业生小沙里宁等建筑师的名作,再传承到鲁道夫的学生诺曼·福斯特、千禧年之后在耶鲁校园内落成的新作。

 

一起来看看,你印象最深刻的建筑是哪一座?

 

纽黑文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耶鲁大学美术馆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路易斯·康,1953

 

图源:Louis I Kahn, 2022, Phaidon
©Elizabeth Felicella,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图源:Louis I Kahn, 2022, Phaidon
©Elizabeth Felicella,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在满是新哥特风格建筑的耶鲁校园里,耶鲁大学美术馆是第一栋出色的现代建筑,它是路易斯·康早期的重要作品。

 

紧邻着1928年完工的另一栋美术馆(美国最早的大学美术馆),康的美术馆以灵活的姿态面对着两条街道的交叉口,西南向立面用砖为主要材料面对主街,并利用位于室内楼板高度、 突出于砖墙的石灰岩水平向线条巧妙地连接了东南侧旧美术馆立面的复杂语汇。为了保持主街立面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康并没有将入口置于正立面上,而是在平面上向内退缩的与旧馆连接的廊道空间处,利用了面对旧馆的东向侧面作为主要出入口,东南立面被玻璃幕墙包裹,并与旧馆相望。

 

这是康的第一个美术馆项目,交通空间、机房和洗手间等服务空间被有序地放置在对称平面的中间位置,而左右两侧开放的是展示空间。空间具有现代主义或密斯式普世空间的特质,但结构柱的处理方式独具一格:康将结构柱脱开墙体布置,使之成为定义空间单元的重要元素,限定了空间的轮廓。

 

同时,康在这个项目开始使用圆和三角形的几何构成:参观者使用的楼梯被放置在密实的混凝土圆筒之中,内接三角形的楼梯上下贯穿各个楼层;圆形混凝土的屋顶被三角形布置的梁支起;在屋顶和圆筒之间康使用了弧形玻璃砖将光线带入,环形的光带和三角形中背光黑暗的区域形成了鲜明对比,带来一种强烈的宗教仪式感。

 

 

02

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系鲁道夫大楼

Rudolph Hall

保罗·鲁道夫,1963

 

Photo by Julius Shulman. ©J. Paul Getty Trust.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2004.R.10)
阅读空间 Photo by Julius Shulman. ©J. Paul Getty Trust.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2004.R.10)

 

制图空间 Photo by Julius Shulman. ©J. Paul Getty Trust.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2004.R.10)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这栋处于城市地块转角的大楼原为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大楼(Yale 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被视为粗野主义在美国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时任耶鲁大学建筑系主任的保罗·鲁道夫同时也是这个项目的建筑师,如同密斯的克朗楼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一样,这个项目清晰地展现了建筑师对于教学空间和建筑的态度。

 

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使用了19根粗大的混凝土柱状结构,支撑起了室内37个高低不一的楼板平台,通过阶梯和桥梁的连接,串联各个教学空间和工作室。这样的处理手法,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迷宫般的体验。

 

在建筑的中心,鲁道夫运用与赖特的拉金管理大楼的中庭和天窗相类似的处理手法,将光线带入周围发散的水平板—— 一种鲁道夫称之为“风车”的组织方式——在空间中产生出惊人的光影效果。从建筑外部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由高低不一的楼板所组织的体量空间。凿石锤修琢的混凝土外墙就像是鲁道夫闻名的墨线图的副产品,混凝土表面上的线条肌理有着丰富的灯芯绒般的质感,他并不讳言这样的处理手法来自柯布,一种常见于后期现代主义建筑作品的手法。

 

 

03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Yale University Center for British Art

路易斯·康,1974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是康的最后一个美术馆,与其他项目相比,它的功能也最为复杂。美术馆选址于教堂街边上的狭小地块,地块上原本的商住建筑是学生日常在校园内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政府税收的来源。康认为公共街道有着令人进入建筑物的吸引力,这样的想法可以清楚地在康对于地面层的空间规划中看出,在地面层除了美术馆的商店空间外,康将16%的地面层面积提供给了街面商业,有效地延续了都市内街道的肌理。通过入口进入室内后,直接面对的是光线明亮的四层高室内中庭。

 

 

不同于耶鲁大学美术馆,英国艺术中心的展示空间以“房间”的方式组织,类似于文艺复兴时期别墅连续的空间序列,康将无走道穿插的正方形单元并置在6米×6米的结构网格之上,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尺度适合于展示18和19世纪早期的绘画作品,同时可以利用自然光将时间因素带入到观画体验当中。位于地面层和西端二层的室内中庭将光线带入室内,除了临街的开窗外,低楼层也利用了来自中庭的光线,由此展示空间有着来自两侧的采光,康个人认为这样的光线品质更优于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04

神殿街停车场

Temple Street Parking Garage

保罗·鲁道夫,1961

 

©Larry Speck

©Ezra Stoller

神殿街停车场的基地位于靠近95号公路的路口处,最初的设想是为中心城区建设一个交通转换核心。通常停车场的设计应视周边邻里的需求而开发,但当时周边的地块还没有开发,这也给了保罗·鲁道夫极大的自由度去思考汽车和建筑的关系。

 

鲁道夫用长度超过240米、横跨两个街区的六层楼高的巨型结构给出了答案。漂浮于街道上的体块,在都市空间中创造出如同隘口般的层次。有机形态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体在整合了街面商业空间、管理用房和停车空间的同时,用水平延展的线条在建筑形象上表现出了汽车的流线运动所代表的速度感。鲁道夫将护栏融入到整个混凝土构造物之中,同样有着有机的弧形面,它成为一道属于停车场的“墙”。双柱无梁板的使用给予了整栋建筑更加顺畅的流线形体,同时也给这个停车场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立面节奏,停车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柱梁构筑物。

 

木质模版的现浇混凝土赋予了建筑特别的质感,浑厚的混凝土让人有种进入罗马古城的错觉,当人们驾车驶入停车空间时更是有种进入洞穴的感觉。

 

 

05

拜内克古籍手稿图书馆

Beinecke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戈登·邦夏(SOM),1963

 

@archphotographr
从广场上看图书馆 @archphotographr
玻璃书塔 ©Arnout Fonck

半透明的白色大理石 ©Ezra Stoller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在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体量中,邦夏选择了将重要的珍本藏书空间放置在地面层以上的6层空间之中外观有着柏拉图式1:2:3比例的建筑体量成为巨大的珍本古籍的藏书间,两组大理石梯将访客从街面层入口直接带入夹层的展览空间之中,迎面而来的是图书馆的主体,一座六层楼高放满珍本书籍的书架和带有温控和湿控的玻璃塔,必要的楼梯和电梯全部都隐藏在书架之后。拜内克古籍手稿图书馆作为全世界同类型图书馆中最大的一座,通过五层通高的室内展览空间和玻璃书塔的空间处理,呈现出震撼人心的独特形象。

 

为了避免日照对书籍的损坏,邦夏完全没有在地面层以上的楼层开窗,厚度约 3.17厘米的大理石被嵌入在建筑的主体结构——外部包裹着灰色花岗岩的空腹桁架之中,构成了整个外墙的系统。来自佛蒙特州的半透明大理石将白天柔化后的光线带入了室内的展厅层中,而到了夜晚,室内的人工照明将整栋建筑从白天岩石般的形象转变为夜间一颗发光的宝石。

 

建筑的主体空腹桁架落在转角处4根桩基达15米的柱子之上,而4根柱子包围的大堂空间的处理方式有点类似于邦夏的另一杰作——利华大厦的公共空间。邦夏使用了玻璃作为地面层大堂空间的外墙材料,虚化了建筑地面层的体量,创造出内外通透的效果。向内退缩的地面层和阴影,在视觉上让整栋建筑就像是轻浮于广场之上的一块巨大的大理石。

 

 

06

莫尔斯与伊斯拉·斯泰尔斯学院

Morse and Ezra Stiles College

埃罗·沙里宁,1961;KieranTimberlake,2013(修复)

 

翻新后的莫尔斯与伊斯拉·斯泰尔斯学院 ©Peter Aaron/OTTO

伊斯拉·斯泰尔斯学院是小沙里宁所有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对于居住和人类社群生活看法的项目。他大胆地为建筑群选择了不同于典型现代主义建筑的姿态,建筑最终呈现出来的带有粗糙质感的形象和有机的配置,宛如耸立在意大利山中的古城圣吉米尼亚诺。

 

基于当时耶鲁学生的意见,学院内72%的居住单元都是单人间,为此小沙里宁并没有选择用包豪斯式的重复矩形空间来满足这一需求,相反地,为了增加多样性,他尝试使用非直角的几何平面完成了这一需求。学生在此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但同时这栋建筑也有着耶鲁校园最低的窗墙比。由于没有直角的内墙,宿舍内必须使用依空间形态制作的书桌和书架。不同于教学区带有地暖系统的石材地面,基于日后维修成本的考量,宿舍最后还是采用了蒸汽散热片采暖器。

 

斯泰尔斯学院与毗邻的“双胞胎”莫尔斯学院同时建成,建筑形式相仿。两个学院有一个相邻的餐厅,并且共用一个厨房。斯泰尔斯学院带着一种浓烈的中世纪气质,却又有着十分现代的空间处理。不同于小沙里宁其他作品在建筑形象上就可以感受到建筑结构的张力和美感,以及呈现出的未来气息。斯泰尔斯学院有着更多的包容性,同时也带给人多样的建筑感受。在这个项目上,结构不是主导,小沙里宁设计的着重点在于如何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既满足对单独多样的居住空间的需求,同时塑造出一种包含住宿和学习的学院所特有的社区氛围。

 

 

07

大卫·英格斯冰球馆

David S. Ingalls Skating Rink

埃罗·沙里宁,1958

 

 

建筑的功能、结构和如何回应所处的时代,是小沙里宁在设计中始终在意的。在这个项目上他大胆地使用了创新的结构形式,建筑形体因酷似鲸鱼而被人戏称为“耶鲁鲸”(Yale Whale)。

 

这样看似恣意的结果其实是绝对理性的产物,小沙里宁的设计充分满足了冰球馆的功能,但同时也内含着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形象和其中的活动两者之间关系的联想——冰球运动员的速度。这座平面近乎椭圆形的建筑,有一个戏剧性的连绵弯曲最高处达23米高的屋顶,这个屋顶被长度超过90米的钢筋混凝土悬垂拱所支撑,从拱型大梁和冰球馆两侧的结构墙体之间拉伸出的金属缆索支撑了整个橡木屋面,这样的处理强化了双曲面屋顶的稳定性。作为大梁的对应,两侧的结构墙体在平面上的轮廓与上方的悬垂拱主结构梁相同,墙体本身也做了向外倾斜的处理以增加结构完整性,这样的处理同时也强化了悬垂拱梁的视觉表现,整个冰球馆带着古代竞技场的气质。

 

 

08

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克鲁恩大楼

Yale University Kroon Hall

霍普金斯建筑事务所,2009

 

©Morley von Sternberg

克鲁恩大楼被设计成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理想和价值观的标志性展示。建筑建成时是校园内最环保的建筑,获得了LEED白金认证。该项目位于一个废弃发电厂的旧址上,具有更广泛的城市议程,并在耶鲁大学历史悠久的校园中将许多以前分散的建筑“编织”在一起。该项目在较低的楼层布置了院系办公室,可以看到庭院,以及顶层的教室、图书馆和礼堂。“环境中心”提供了一个专门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可以举办展览和其他活动。

 

 

项目要求建造一座“超级绿色”、碳中和的教学建筑,为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建立一个强大的建筑身份。英国建筑师霍普金斯用一个简单的建筑形式,以及广泛使用的石头、裸露的混凝土来满足热驱动概念。建筑的综合可持续性特征还包括屋顶的光伏、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地源热泵和可再生材料。立面由北向和南向的石头热“毯”组成,东边和西边的玻璃辅以外部遮阳。建筑师选择了当地和可回收的材料,包括Briar Hill的石头和森林木材,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09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埃文斯大楼

Edward P. Evans Hall,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2014

 

©Foster + Partners

受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对商学院教育的改造和开创性综合课程的启发,埃文斯大楼将世界一流的教学设施与鼓舞人心的社交空间相结合。项目首次将耶鲁大学的院系统一在一处地方,为传统封闭的大学庭院带来了高度的透明度,为校园社区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心脏,在整个学校都可以看到。

 

教室被包含在16个双层高的蓝色鼓形空间中,围绕着中央庭院布置。根据课程定制的教学空间支持各种学习方式,从团队合作到讲座、讨论和视频会议。在课堂外的互动同样重要的原则指导下,这座五层高的建筑融合了各种社交空间。它们都集中在一层,那里有咖啡厅、媒体图书馆和一个大的公共休息室,面向庭院开放。在二层,教室通过一个宽阔的内部循环回廊连接起来——庭院周围的玻璃幕墙遵循蓝色鼓形空间的起伏,定义了学生可以聚集的“港湾”。三楼从立面向后拉,形成一个夹层,打开不同楼层之间的视觉连接。一个灵活的半圆形活动空间从二层延伸到一个宽阔的弧形露台上,面向东面的景观。在这下面,一个350个座位的礼堂为耶鲁大学的高端系列讲座提供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所,与传统的封闭礼堂不同,它保留了与外部庭院的视觉联系。

 

 

 

10

马塞尔酒店

Hotel Marcel

马塞尔·布劳耶,1970;Becker + Becker,2020(改造)

 

倍耐力大厦 ©Bruce Redman Becker

马塞尔酒店 ©Bruce Redman Becker
楼梯间 ©Zach Pontz
客房走廊 ©John Muggenborg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马塞尔酒店的前身是建成于1970年的粗野主义经典——倍耐力大厦。阿姆斯特朗橡胶公司于1966年首次启动了该建筑的建设,当时向时任纽黑文市长 Richard C. Lee提议在 interstate 91 和 95 的交叉路口开发一个场地。虽然该公司最初提出的是低层建筑,但Lee建议开发8至10层的建筑。作为回应,当时的项目建筑师 马塞尔·布劳耶选择将公司的行政办公室“悬挂”在两层研发空间之上。覆盖整个建筑的是不同规模和纹理的预制混凝土板,提供防晒保护,并赋予立面引人注目的实体深度。

 

1988年,倍耐力收购了阿姆斯特朗橡胶公司,不久后又将场地进行出售。此后大厦便空置了几十年,其间在2004年更是因为宜家的纽黑文新店需要新建停车场,建筑的其中一部分被拆除。

 

这栋建筑多舛的命运,直到2020年才终于迎来转折点——建筑师兼开发商贝克尔买下了这栋空置的办公楼,并计划将其改造成一间可持续低能耗酒店,挂牌希尔顿。建筑里历史悠久的天花板被恢复,以配合室内布局;一个交叉的天花板构造,容纳了重新想象的原始建筑照明系统,以及新的定制面丙烯酸透镜板。

 

整间酒店都在有意识地向布劳耶在包豪斯的开创性工作致敬:套房中带有超大尺寸包豪斯图案的定制地毯,标准客房地毯上的人字形图案。室内设计团队还将外部窗板的几何角度融入到室内的木材细节中,在客房走廊的天花板上也能感受到布劳耶的建筑语言。

 

参考资料:

徐千禾,《兼容的现代:美东和芝加哥现代建筑》,有方,2017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保罗·鲁道夫
小沙里宁
建筑地图
美国
耶鲁大学
路易斯·康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