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再生”的花园:第11届江苏省园博园主展馆 /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再生”的花园:第11届江苏省园博园主展馆 /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撰文:董元铮、崔愷 |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4.04.24 17:28
主展馆片区北向鸟瞰  摄影:侯博文
酒店大堂外立面  摄影:侯博文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项目地点  江苏南京

竣工时间  2021年

建筑面积  5.24万平方米

撰文  董元铮、崔愷

全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2年第08期,有部分删减调整。


01

第一次踏勘的记忆

 

主展馆选址在距离园博园西入口不远处的一处工业遗址。基地为建于1970年代的两座毗邻的民营水泥厂——“银佳”和“昆元”白水泥厂。汤山的白水泥生产起源于民族工业初起的20世纪初,麇集在山谷中的众多民营小厂均脱胎于孙中山兴办的中国水泥厂,银佳和昆元白水泥厂就是其中之二。

 

第一次踏勘现场是2018年的初秋,南京的酷暑尚未散去。沿着厂区小路走,满眼废墟“情调”:损毁的厂房留下残垣断壁;斑驳的外墙遍生青苔;厂房的地面覆盖着几厘米厚的石灰石粉,踏上去寂静无声;满嵌花砖的窗洞,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金色光线。

 

场地原貌  项目业主供图

审视这些建筑遗产:砖混结构的多层厂房,空间简单、尺度不大,立面和构造细节也平平无奇。

 

虽然建筑不具备太高的艺术价值,遗产现场仍不乏独特的场所体验和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厂区是典型的山地环境,选址在复杂高差上反映了巧借重力势能提高物料流转的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考量;厂房基本完好地保存了20世纪末特定时期的白水泥生产、烧制的完整工艺流程与主要生产设备,线性的建筑群体关系也直截了当地表明了生产关系;锈红色钢制设备保留着安装、操作、运转的繁复构件和细节,有雕塑之美;既有工业建筑中存在一些具有特殊封闭感和单纯几何形体的建构筑物(如筒仓),给场地带来了异质性和陌生感。

 

废墟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夹缝中顽强的新绿——荒凉中存在着某种生机——主办方命名的“再生花园”,建筑师举双手赞成。

 

场地现状及既存工业建筑工艺流程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现场踏勘记录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02

对园博会意义的思考和对工业遗产的态度

 

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组织,首届于2000年在南京召开,此后两年举办一届。博览会作为重大的城市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后激增的技术发明、工业产品以及旺盛的全球化贸易需求,催生了市民节庆一般的盛大展会。近年来,专门分享园艺技艺和园林文化、倡导绿色生活的园艺博览会,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需求在中国繁荣。

 

A区办公区种植槽屋面与B区入口广场膜结构屋面鸟瞰  摄影:侯博文

早期大博览会的主展馆,是专门为博览会设计和建造的临时性建筑。虽然有临时性,却又常常因为带有强烈的成就展示和宣传的目的,而成为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风向标。从水晶宫到埃菲尔铁塔,都因其建筑材料(钢铁和玻璃)、结构(大跨度)的突破性在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工业革命催生了博览会这一事件,也造就了博览建筑的工业基因:快速甚至是临时性建造,追求通用性、标准化的展览空间,以及在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革新性上寻求突破。可以说,博览建筑与现代工业所代表的效率和美学相伴相生。

 

场地航拍  摄影:刘国威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一种年轻的类型,大部分不具有文物建筑的价值和唯一性,但它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空间,曾经大量存在,并塑造了某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因此,不计代价的保护和维持原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使其在留存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得以再生,让旧空间能更好地容纳新功能和新生活。我们对待工业遗产的态度、对保护和更新的取舍度量,正基于此。

 

原始建筑立面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保护什么?保护厂区原始的场地标高和山地特色;保护建筑的天际线;保护主要建筑与场地的图底关系;保护具有典型工业风貌的建筑外观;保护生产线尤其是钢设备的完整性。

 

改造前轴测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改造后轴测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更新哪些?更新近人尺度的建筑界面,增加空间的开放性;更新楼电梯和步道连桥,增加建筑的可达性;更新结构系统,以确保延长使用年限的安全性;更新外围护构造和机电系统,以获得旧建筑物理性能的全面提升。

 

既存建筑与保留建筑分布位置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保留建筑  摄影:关飞

举几个具体的策略:

 

1)将新建筑的体量和立面消解在更小的尺度中,高度也尽量压低到2~4层,以保持旧建筑的分量感,使旧建筑的天际线仍然统治着大地。改造更新后主展馆的剪影,没有改变这里旧日印象的轮廓。

 

2)旧建筑整体以保留原有的立面为主,维持工业建筑的朴素形象,仅在底层打破封闭的格局,拆除外墙,置入轻型建构的装配式门廊和橱窗,形成开放和富有人情味的商业街道。

 

B区主入口广场与C区展厅、筒仓  摄影:侯博文
更新后的筒仓立面  摄影:侯博文

在如何对待既有建筑的外观风貌上,有个问题一度困扰着我们:对于旧建筑,构成风貌印象的不可忽视的要素是外墙砂浆。立面上的风雨侵蚀甚或污染和霉变的痕迹,正是建筑师和很多体验者眼中难得的岁月质感和“废墟情调”。但是砂浆大面积空鼓、剥落的现实,使保护这种“情调”成为代价极为高昂的选择。

 

基于前述的价值判断,我们选择根据现实情况铲除恶化的砂浆,顺应构造需求引入新的砂浆面层解决墙体机能性的问题,满足延长砌体寿命、保证砌体耐久度和安全性的刚性需求。针对新砂浆的质感和颜色,我们参与了大量的现场实验,为增加功能性砂浆抹面的美感,采用了一种粗颗粒憎水砂浆,由工人进行自然笔触的手工抹灰,用微妙肌理修饰并不平直的墙面。最终,工业遗产的基本风貌与历史特征还是匹配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更微妙的表情。

 

酒店内庭院鸟瞰  摄影:侯博文

 

03

工业理性的启发与网格体系的建立

 

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场地利用,直接、朴素地表现出了工业生产对效率的追求:有序、理性、直接、组织、安排、运转,转换为建筑语言则表现为线性布局、高差错落、空间最小化,成串重复的基本几何形体(圆筒仓和方厂房),勾勒出电路板一样分明的图底关系。

 

主展馆的新建筑总建设量不小,但需要在复杂标高和旧建筑共同切割而成的三维畸零空间中有序地组织。在场地既有建筑线索的提示和工业理性的启发下,我们想到引入网格体系作为新建筑和场地组织的辅助——4米×4米×4米的三维轴网,一个可依附的空间坐标。新空间和新景观可以在隐性空间坐标的控制下有序蔓延,新的建造成为均质的“底”,旧的存在仍然是特异的“图”。

 

建构单元示意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4米尺度的选择,来自于消解新建筑巨大体量的企图,和对场地道路、建筑层高、平面基本模数的兼容。4米网格控制场地上一切新的置入。首先引入了垂直于台地高差方向的11条林荫路,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切割出大小不同的可建设区域,这种垂直切入为场地的漫游感知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新的体验。新置入的建筑体量在林荫路之间的正方形网格上落位、重复、堆叠、虚实转换,形成了尺度相近的一组组建筑群体和院落。

 

4米边长的正方体成为新空间和体量感知的基本单位,与场地上4~5米直径的圆柱筒仓形成的既有线索具有相关性:同样的单纯几何空间、相似的串并组织关系、协调的模数与尺度。复杂的场地与新旧建筑彼此之间,具有清晰可读的关系,也能容纳微妙的联系。

 

单元模块图解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E区展厅  摄影:侯博文
E区展厅  摄影:刘国威

04

轻钢结构体系与水泥厂体系的对比和对话

 

相比于旧建筑的封闭、实体感,我们希望新建筑以一种消融和暧昧的状态存在。这种暧昧一方面是为了与工业建筑肯定的形式感形成反差,另一方面,是从精神性上表达一种建筑师的期冀:消弥人类在这片场地上的再次建造与自然产生的对抗,融和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隔绝和割裂。

 

因此,我们在功能体量的外围,将抽象的三维网格体系物质化——灰绿色的70毫米截面方钢,沿着三维网格组成销接的格构系统。格构系统附着在主体之外一个跨度的进深,在空间上,成为室内外空间之间的灰色过渡;在界面上,消解了明确的二维立面;在功能上,承载了阳台、绿植、雨篷、外廊等次级构件和附属功能。对人的体验来说,从室外的阳光风雨到室内由精密的空调设备营造出的恒温空间,存在着这样一方天地,既非绝对舒适,也非毫无庇护,这是人造空间向自然延伸的一种方式——以一种自身消融的态度。

 

70格构系统节点详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当一个完整的、严密的几何系统,控制了一座建筑的平面、立面、结构体系,直至装饰和围护系统,它的设计与建造自然获得了效率与秩序。新建筑在物质层面上,是清晰、纤细、理性、精准的;而在人的体验上,是柔和、模糊的,带着风和光线的滤过。工业遗存的封闭、厚重、苍凉、粗犷,在新建筑的纯净、精致的对比之下,激发了一种新的美学体验。

 

C区展厅  摄影:侯博文
展厅外围灰空间  摄影:董元铮

 

05

功能布局与建筑单体

 

不同于历史上大博览会的主展馆,今日的博览建筑需要面对环境、资源、文化、经济的新要求,已鲜有临时性建造,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充分考量旅游资源转化和会后持续运营的永久性建筑。但通用化、标准化、快速建造的需求和挑战仍然存在。本届园博会主展馆的功能任务除了展厅、游客中心,还包括商业、餐饮、办公、度假酒店等,是一组功能高度复合和多样化的公共建筑群。

 

主展馆片区西北向鸟瞰  摄影:侯博文

展厅

 

展厅是新建建筑群中的基本类型,是“图”“底”关系中的“底”,遵循三维4米网格体系,在可建区域以标准化模块的状态“蔓延”。展厅的主体钢结构在玻璃幕墙范围内,外立面仅有格构系统是可视的。格构系统整体吊挂在屋顶主结构悬挑的钢梁上,形成整个建筑都是通过纤细杆件吊挂的错觉。70毫米杆件用绿色,杆件之间的销接节点用不锈钢本色与绿色相区分,使节点肯定而清晰。三维轴网从抽象的控制系统,具象而成为实体空间的界限和轮廓,进而成为建筑细部的视觉结果。

 

C区展厅灰空间  摄影:关飞

展厅又根据内部展陈的需求,外围护界面分为透明、不透明、半透明几种,只需要调整围护结构的标准化幕墙单元就可以实现。其中,不透明外墙选用了带有自然色差的耐候碳化竹木45°斜拼做法,使标准正方形立面单元叠加了几何装饰性的层次,更细腻耐看。

 

C区展厅灰空间  摄影:侯博文
C区展厅格构系统  摄影:侯博文

主入口

 

主展馆是整个博览会的核心建筑,如何在复杂的场地和建筑群体中,提供一个标志性的公共集散、休息场所?我们利用原始厂区大门附近的一块空地,建造一片梯田状的景观台地,引导人流拾级而上,跨越高耸的挡土墙到达更高的台地,台地覆盖之下是整个建筑群的设备能源机房。台地之上,用束柱支撑起阔大的棚架,形成开放空间。

 

B区主入口  摄影:刘国威
B区主入口广场棚架  摄影:侯博文

结构柱分解成倒锥形的一束细柱,内置锥形金属网,形成空间装置,引导植物攀附。透光屋顶使用标准单元的伞状膜结构,镜面不锈钢吊顶将台地上的植物倒映在空中,好像一片幽静的森林。不锈钢叶片上的细碎的小孔,像树叶、像虫噬,覆盖着与台阶和大地融为一体的植物。

 

B区入口广场轴测分解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入口  摄影:张广源
B区主入口鸟瞰  摄影:刘国威

办公区

 

在对既有建筑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遗憾地拆除了几座完全没有加固可行性的危房,但它们美丽而具有独特性的外观和轮廓线留在测绘图上,给我们以启发。比如连续折面双坡屋顶的成品库房,我们将它们在原位“复原”成为办公区。

 

A区办公区入口  摄影:侯博文
办公区与挡土墙关系  摄影:关‍飞

成品库位于建筑群最西端,位置刚好适合作为办公区。新办公区演绎了原成品库连续起伏的双坡屋顶,自然地跨越了南北高差,使办公建筑依附自然地形,获得了多层变化的室内空间。大片的开敞办公空间,通过纤细通透的玻璃幕墙围合,为办公区引入周边的园林景观,成组分布的方形内院加强了室内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折屋面上金属预制装配式种植槽,是我们在建筑上尝试植物参与建构的一个实验。

 

A区办公区轴测分解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A区办公区内景  摄影:侯博文

餐饮区

 

建筑群中段有一座双连拱的双孔窑尾建筑,烟囱保留完好,但窑尾的轻钢彩钢板棚架锈损严重,只能拆除,我们保留烟囱和窑身双塔式建筑,在尾部“复原”双拱形式的大空间:同样的轮廓,同样的外观尺度,但采取全新的结构体系。

 

钢结构双连拱的主体框架,利用斜拉杆悬挂二层楼板,使首层完全无柱。保留的小尺度窑身建筑作为特色酒吧和酒窖,新建的双拱大空间作为自助餐厅。既有的双窑和烟囱高耸的对称立面得以完全复原,这组建筑标志性的立面带有一种宗教建筑的气质,成为东侧酒店大堂吧的一个戏剧性对景。

 

D区餐饮区、F区商服区及周边保留建筑改造轴测分解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保留的筒仓与F区商服区  摄影:侯博文
餐饮区  摄影:董元铮

傲途格精选酒店

 

在建筑群东端,是一座可提供110个自然间的配套度假酒店,品牌为万豪旗下的傲途格精选。品牌的调性强调设计价值和场地资源的独特性,与主展馆的场所精神高度匹配。

 

酒店北向鸟瞰  摄影:侯博文
酒店大堂外立面  摄影:侯博文

酒店均质的客房自然间本身与网格系统适配。公区则以纪念性的中轴线串联。在网格系统上组织一系列的公共空间序列,层层递进的庭院和回廊,串联了入口门廊、前院、落客区、大堂、中院、全日餐厅和后院。酒店的外立面从属于整体的70格构装配系统,与主展馆的几组展厅共同构成“底”,相对于工业构筑物构成的“图”,显得低调、消隐,与层层院落形成的东方秘境的调性相融合。

 

酒店轴测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酒店多功能厅外景  摄影:侯博文
酒店内院与环廊  摄影:侯博文

在酒店外立面的70格构系统中,附着了一层轻质高强的聚酯纤维格栅,作为水平和垂直遮阳构件。这种挤出成型的有机材料带有一种天然的纵向拉伸纹理和不均匀的灰绿色斑驳,非常像竹子的天然质感。格栅截面20毫米×40毫米,作为视觉细部,它把建筑的尺度从几米的门窗、几十厘米的梁柱,降至几厘米的细密杆件,好像安静而重复的素描笔触,使整座酒店溶解在窗外的竹海中。

 

酒店客房内院  摄影:侯博文
酒店格栅杆件与树林  摄影:侯博文

从第一次到现场踏勘,我们就希望那些厂房花砖的光影可以在适当的部位还原。酒店大量半室外空间都需要半镂空的围合界面,为了跟垒砌花砖达到类似的镂空效果,我们进行了材料和构造的尝试,最终选用了最基本的矩形空心水泥砖。这种砖表面质朴、加工方便、吊挂节点简单。从水泥厂房穿越到度假酒店,作为大量连廊、庭院的镂空围合界面,再现了昔日厂房美丽的光影,成为一种物质化的纪念。

 

在做样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泥砖堆叠到一定程度会被上部砖的叠加自重压碎,于是在空心砖中1:2地插入了一种改良的实心砖,这种实心砖为两块企口砖在平面上互相咬合而成,企口一方面可以隐藏吊挂螺母,一方面可以通过平面旋转相对容易地在任意位置更换掉碎裂的砖块。

 

酒店空心水泥砖吊挂幕墙详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空心水泥砖吊挂幕墙施工过程  摄影:董元铮

在组织电梯和楼梯时,我们对现场的筒仓进行再现和诠释。单纯、重复的圆柱体筒仓是场地的宝贵资源。酒店公区利用了包络在空间内的既有筒仓作为观光电梯的井道,新建的客房部分,我们使用了圆形的清水混凝土筒体井道,筒壁开缝,重复了毗邻的既有筒仓改造时引入自然光线的方式,狭缝在景观电梯的垂直行程中,牵引着使用者的视线,指向主展馆建筑群高耸的工业遗址。

 

酒店利用既有筒仓作为电梯井道  摄影:侯博文
酒店筒仓酒吧  摄影:李季
酒店餐厅  摄影:李季
酒店筒仓内休息区  摄影:李季

在几个四面围合的下沉庭院中,我们以连续反弧形的高反射玻璃和镜面金属作为下沉庭院的围合界面。连续的反弧使下沉庭院如同铲子下插挖出的深坑一般。挖掘,是汤山的矿工千百年来重复的动作,这个动作在这里被放大、被凝固、被纪念。高反射的表面,使“坑”中满栽的绿植在虚拟空间不断的反射中,无边无际。

 

在酒店的设计中,我们尝试了多种具有纪念性的物质细节。无论是几何形体的重复,还是材料和建构方式的转译,都是对场所线索形成一种新的书写,它可能被感知,也可能无法言说。但几何、秩序、纤细、植物,像几条不间断的线索,在建筑中反复渲染出一种独有的气氛。

 

俯瞰酒店合院  项目业主供图

 

酒店合院  摄影:李季
酒店回廊  摄影:李季

商业街和筒仓

 

商业街是对保留工业厂房的运营称呼。保留的厂房尺度亲切,群组呈现出明显的线性,东西绵延200余米,房前小路4~6米宽,成为一条天然的步行商业街。几十个筒仓,三五成组的镶嵌其间,打破一连串火柴盒厂房的单调沉闷。

 

商业街功能分布轴测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厂房空间的潜力在于首层的开放性。我们将首层临街的砌体墙拆除,柱间嵌入单元式橱窗,外立面用索杆吊挂新建筑同样的连续拱膜结构,创造宜人的商业外摆空间。

 

主入口和商业街  摄影:张广源
商业街  摄影:张广源

筒仓是保留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构筑物。对筒仓的加固来自两点提示:1)筒仓自身的空间,体验性和标志性强,面积小,实用价值低;2)筒仓的前生具备巨大的承载力,改造后这种结构承载力的剩余价值还能如何利用?看着眼前露天的圆形巨筒,我们想到了用这个天然的“大花盆”来种树。

 

在筒仓内壁增设附壁钢筋混凝土层,来加固和拉结变形的实心砖承重墙,利用这层加固结构中的暗柱,来连接四通八达的楼梯和连桥,以及来担“空中树池”的钢梁,加固层与原始承重墙共同承担树池的巨大荷载。

 

筒仓轴测示意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商业街保留的筒仓  摄影:侯博文
D筒仓上种植的树木  摄影:卫嘉音

这层加固的混凝土,外层以微变形的原始砖砌体为模板,实际施工中很难将完成面调整为正圆。因此,我们在内侧使用了一种自己改良的简易的“肌理模板”,用非常廉价的波形聚碳酸酯板附着在重复使用的钢模板上,使内壁的完成面具有了竖向条纹状的肌理。一方面这种肌理可以遮圆筒不圆的“丑”,另一方面,一次成型地达成了筒仓作为半室外空间的朴素的装饰感。

 

A筒仓被改造为先锋书店  摄影:卫嘉音

06

陪伴式设计及建成后的成就感与遗憾

 

工期紧张,面对既有建筑层出不穷的现场问题,以及功能业态的不断调整变化,我们的设计工作也是全程在场。两年多的时间,无数次北京南京的高铁往返,疫情中无人的高铁站台,成为整个设计团队一段十分特别的记忆。

 

埋头奔波,一转眼几年时光已逝。建筑师坚持不懈的陪伴和投入,需要对结果的想象和强烈的执念。主展馆作为复杂场地上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面对的设计问题之复杂,建造挑战之苛刻,我们的设计策略又要求执行之精准和坚决,加之业主对我们团队的信任和对项目的期待,使整个过程充满挑战、收获、成就感。

 

远望主展馆片区  摄影:刘国威

留存下的筒仓  摄影:刘国威(上)、卫嘉音(下)

如果说在众多执念中有什么遗憾,我们确实心中还有一段对植物放不下的牵挂。面对“既有”和“新建”,我们希望“新”与“旧”、“轻”与“重”有对比而无冲突。植物是一个富有包容性的调和介质。植物是有生命的,使我们希望诉诸植物去弥合。

 

而正因为其有生命,也使它的喜怒哀乐难以捉摸。虽然我们尝试了各种植物与建筑的共生方式,希望植物成为建筑本身的一部分,但也意识到,我们并没有像了解其他建材一样了解植物。在施工过程中,与建筑共生的植物,一直让我们悬着一颗心。天空中的树还好吗,风大怎么办?屋顶上的花还开吗,滴灌不通怎么办?檐廊下的爬藤还绿吗,高温怎么办?我们一直关注甚至担心着植物的枯荣。植物成为建筑本身,则建筑也有了生命,需要人去慢慢养。房子盖完,事情还没完。屋顶的草,从绿到黄、从黄到绿,一直牵动着建筑师的心。有生命的东西,敏感而脆弱,因此关于植物的建造,好像永远不会结束。

 

主展馆的营建从旧至新,展示了工业生产轨迹的一个片段,从1970年代同样大量用于工程建设的水泥生产的粗放和简陋,到当代金属材料与轻质结构技艺水平的突破。这是一条具有丰富意义的发展之路。无论是“既有”还是“新建”,旧建筑可以再生,新建筑有一天也会变成旧的。真正生生不息的,是大自然、是每个春天如期而至的一抹新绿。对于建筑师来说,生生不息的是一个项目、一段缘分,是一次又一次的对技术和艺术进步的从头求索。

 

园博园主场馆片区整体鸟瞰  摄影:侯博文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办公区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入口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C区展厅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餐饮区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酒店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E区展厅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商服区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入口镜面不锈钢板大样详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入口伞状膜结构单元详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完整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建筑师:崔愷、关飞、董元铮

地点:江苏南京

设计时间:2019-2020年

竣工时间:2021年

基地面积:7.73公顷

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框架结构

业主:江苏园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付轶飞、刘亚东、毕懋阳、王德玲、张嘉树、郭一鸣、窦强、刘佳凝、关晖、邓笑欢、郑碧芳、时红、宋旻斐、卫嘉音、娄莎莎(建筑);郑爱龙、金尚、齐海娟、连荔、白红卫(总图);王春光、王旭松、孙亚、张扬、焦禾昊、张起舞、刘孟奇、彭永宏、陈文渊(结构);车爱晶、张晋童、张笑菡(给排水);李京沙、贺舒、赵雪莲(暖通);马霄鹏、贺琳、赵心亮(电气);禚新伦、赵静、马筠强(经济)

景观设计: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幕墙设计顾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帷幕设计中心

主展馆室内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

酒店室内设计:PIA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泛光设计: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酒店机电顾问:SM/思迈建筑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绿建设计顾问:清华大学绿色建筑设计中心

厨房顾问:北京梅兰达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交通中心导向设计工作室

既有钢设备检测: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既有钢设备加固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岩土支护: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南京
崔愷
工业遗产改造
改造
文旅建筑
江苏
酒店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