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BIG设计的苏州当代美术馆(苏州MoCA)即将向公众开放。这座占地60,000平方米的美术馆由12个村落般的展亭组成,汇聚在如丝带般起伏的屋顶之下,以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了苏州数百年来在城市、建筑与景观中传承的园林意象。
在苏州圆融发展集团委托下,由BIG与ARTS Group及Front Inc.合作设计的苏州当代美术馆,位于金鸡湖湖畔,正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与公共生活的崭新地标。美术馆预计于2026年正式对外开放。

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源自苏州园林的造园传统,特别是对“廊”的意象进行了全新解读,巧妙地勾画出一条流动的路径。10个互相连通的展亭在一片屋顶下汇聚,屋顶柔和起伏的曲线描绘出苏式瓦檐的轮廓。其余两个展亭将于明年建成,横跨金鸡湖,并通过廊道与主建筑相连。

“苏州是中国园林的发源地,我们在设计苏州当代美术馆时,构想了一个由展馆和庭院交织的园林空间。独立展馆通过玻璃走廊和柱廊相连,形成如中国结般的构造,交织构建出一个既互联又开放的雕塑庭院与展览空间。在摩天轮底部穿行时,展馆如同植物的根茎般悄然延展,将城市与湖泊连接。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一个由植物与艺术作品交织而成的人造迷宫,游客可以徜徉其中。唯有从空中缆车俯瞰时,才能揭示这一复杂结构的逻辑。屋顶柔和的曲线在水岸线旁勾画出一道优雅的轮廓,与湖面开阔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从上空俯瞰,屋顶的钢铁瓦片勾画出一个独特的‘第五立面’。”
——Bjarke Ingels, BIG 创始人兼创意总监

美术馆的立面由波纹曲面玻璃与暖色调不锈钢构成,映照出周围的天空、水面与园林,巧妙地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界限。各展馆通过桥梁和地下隧道连接,赋予美术馆灵活的流线管理系统,可根据季节变化和不同展览需求进行调整。整个建筑群由一系列庭院和花园组成,游客将在这片融合艺术、历史、自然与水景的空间中,开启一段独特的旅程。

参观者到达美术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访客中心前的开阔广场。从这里,游客可以选择深入展馆参观,或沿着环绕周围的步道漫步。站在苏州摩天轮上,可以俯瞰整个湖面,而步道则延伸至金鸡湖畔。

馆内,自然光透过高侧窗和天窗倾泻而下,勾画出展厅内光影交织的动态画面。

美术馆的四个展亭构成核心观展空间,其他展亭分别为宏伟的入口大厅、多功能厅、剧场和餐厅。一条贯穿全馆的动线引导参观者前行,并细化了各展馆之间的观览路径。


美术馆的景观设计通过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花园,在金鸡湖畔创造了一个温馨宜人的公共空间。当游客步入滨水区,花园景观从硬质铺装逐渐过渡到绿植覆盖,最终呈现以水生植物为主题的布局,展现了从美术馆到陆地,再到湖泊的自然延续。

苏州当代美术馆力求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二星级标准,通过整合被动式遮阳、自然通风和本地建筑材料的使用,为城市塑造一座文化地标。

苏州当代美术馆作为BIG的全球文化项目的一部分,加入挪威基斯特福斯雕塑公园的扭桥博物馆、瑞士爱彼博物馆、丹麦乐高之家等项目之列。

摄影:Ye Jianyuan 和 Justin Szeremeta
本文由Bjarke Ingels Group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华工设计院新作:月之塔,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科研观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