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欧洲几千公里外的中东,有一座城市因坐拥着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包豪斯式现代主义建筑群,不仅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专程前去探访。
这座城市叫作特拉维夫,全称“特拉维夫-雅法”。它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市中心散落着4000多座受到包豪斯运动影响而建成的建筑(其中2000多座受到法律保护),也因为这一批亮眼的白色建筑,特拉维夫市中心获称“白城”(White City)。
为什么一座中东城市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包豪斯建筑遗产所在地?
故事要追溯至1933年,那一年,包豪斯学校因纳粹施压而被迫关闭,成千上万的犹太德国人逃离家乡,来到巴勒斯坦托管地 (Mandatory Palestine)注[1]。短短几年内就有6万名新移民抵达,住房需求变得迫切。于是,一批来自欧洲的建筑师接到委托要建造一座新城市,他们中的六名曾就读于魏玛和德绍包豪斯,他们正是特拉维夫“白城”发展起来的关键。
特拉维夫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Reisfeld House
设计:Pinchas Biezunsky, 1935
地址:96 HaYarkon Street
这是20世纪30年代特拉维夫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它完全对称,与这个城市最国际化的建筑风格相反。侧翼的圆形阳台和窗户为建筑提供了活力。2012年,这座建筑被精心修复。同时也在后方新建了一个高9层的玻璃幕墙大楼,其顶层公寓是目前以色列最昂贵的公寓。
02
The Thermometer building
设计:Yehuda Liulka 1936
地址:5 Frug Street
这座建筑之所以被称为“温度计大楼”,是因为它特别的窗户造型——对角线垂直的板条窗户,使得这座建筑看起来比特拉维夫的其他包豪斯建筑更具观赏性。然而,首先它也是一个功能性的住宅空间,奇怪形状的窗户与室内楼梯完美地排成一排,既可以让白天的光线进入,又不会像完全打开的窗户那样产生过多的热量。
03
Esther Cinema (Cinema Hotel)
设计:Yehuda Magidovitch, 1938
地址:1 Zamenhof Street
伊斯特电影院是特拉维夫最早的电影院之一,由建筑师Yehuda Magidowitz设计,现在被修复为电影院酒店。它位于Dizengoff广场的中心位置。建筑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起伏的阳台和几何形状的窗户,以及架空的底层,是典型的当地包豪斯风格。
电影院酒店所在的圆形公共广场则由建筑师 Genia Averbuch在1938年建造完成。这个广场最近进行了重建。经过改造后,它有望再次成为白城的中心,也可能是全球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包豪斯广场。
04
Shlomo Yafe House (Bauhaus Museum)
设计:Salomon Gepstein 1934-35
地址:21 Bialik Street
这栋房子原是为工程师兼农学家Shlomo Yafe建造的,他是黎凡特交易会的发起者之一。建筑由Salomon Gepstein设计,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阳台,每个阳台由一个由垂直柱子和水平梁组成的方形支撑。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座建筑的保存状况很差。直到1999年,商人Ronald Lauder买下了并修复了建筑。如今,这栋房子是特拉维夫的包豪斯博物馆,在一楼展出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马塞尔·布劳耶等人设计的家具和物品。
05
Bruno House
设计:Ze'ev Haller 1933
地址:3 Strauss Street
这栋建筑最初为一栋三层的住宅。它的设计具有现代主义的特质,例如以连续、弯曲的线条来强调斯特劳斯街立面上的阳台。2004年,Bar Orian Architects事务所对这栋建筑进行了修复和扩建。工作内容包括整合附近的其他两栋建筑,以创建一个开放的公共广场。
同时,在原建筑的顶部增加了两层楼,但相对原来的立面有所后退,因此扩建部分与原建部分还是有所区分的,建筑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凝聚力。
06
Soskin House
设计:Zeev Recheter, 1934
地址:12 Lilienblum Street
这是摄影师Avraham Soskin的自宅与工作室,建筑以不对称的两翼构成,每一边都有单独的入口和楼梯井。前翼被设计成家庭住宅,有一个带藤架的平屋顶,并通过一排排窗户和阳台细长的通风裂缝来强调水平线条。巨大的尾翼,从街道上看不见,则用当地的工业语言设计而成。它是索斯金的摄影工作室。
2006年,Nitza Szmuk Architects对建筑进行了修复与扩建。拆除了1945年加建的顶层,并依照历史规划与照片精心修复了阳台、窗户、入口细部和屋顶藤架。同时在后翼新建了三套新的公寓。
07
Jacobson's building
设计:Emanuel Halbrecht 1938
地址:28 Levontin Street
这个位于街角的建筑被设计成一个集商店、办公室和公寓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它被分成三个围绕着一个后内庭院的U形体量,建筑的两个入口都在Levontin街上。这栋建筑经历了严格的保护,包括改变公寓的布置,增加公寓的数量、新增保安室和电梯。
08
Rubinsky House
设计:Abraham Markusfeld, 1935
地址:65 Shenkin Street
这栋住宅楼设有宽敞的公寓和豪华的入口大厅。面向Gilboa街和Shenkin街的外立面采用了现代主义风格。细节诸如遮阳篷、圆形露台、悬挂的混凝土梁和水槽,以及那个时期典型的由闪闪发光矿物骨料刮成的抹灰,都是建筑的装饰元素。
2008年,Amnon Bar Or Architects对建筑进行了修复与扩建。建筑的围护结构得到精心的保护,大部分元素都得到了修复。多年来一直关闭的阳台也重新开放了。
09
The Leon Recanati building
设计:Shlomo Liaskokski and Jacob Orenstein, 1936
地址:79 Mazeh Street
这栋建筑也是一个底层设有商铺的住宅建筑。它最引人注目的是面向Menachem Begin街那长长的立面——圆形阳台和同样圆形的遮阳篷被重复、叠加使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这与面向Mazeh街的短立面形成对比,那里的阳台和遮阳篷是方形的,彼此之间距离更远。
10
辛巴利斯塔犹太会堂和犹太遗产中心
Cymbalista Synagogue and Jewish Heritage Center
设计:Mario Botta , 1998
地址:Tel Aviv University
辛巴利斯塔犹太会堂和犹太遗产中心位于特拉维夫大学内,设计者是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项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学术环境中连接以色列社会的宗教和世俗部分,最终通过一个单独的建筑实现两种不同的功能:会堂和会议大厅。
从一个约800平方米的矩形基座开始,两个相同的体量以圆形方式旋转和开放,在最高点达到13.50米。两个相等的空间通过展示两种不同功能的配件来区分。其中,会堂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轻质木制板,类似“遮阳篷”,可以过滤来自圆柱体顶部和矩形体块墙壁上的自然光。这个装置类似于犹太婚礼上使用的传统天棚,即chuppah,在这个项目里,这个元素在自然光线下被塑造得十分诗意。
注[1]:巴勒斯坦托管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瓦解后,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暂时统治巴勒斯坦期间的名称。其范围大致上包括现今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领土。
参考资料:
https://grandeflanerie.com/portfolio/telavivwhitecity/2/
https://www.dezeen.com/2016/08/24/10-tel-aviv-best-examples-bauhaus-residential-architecture/
https://www.architecturaldigest.com/story/how-did-tel-aviv-become-beacon-stunning-bauhaus-architecture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真实性:建筑的唯一支撑
下一篇:西扎 + Carlos Castanheira作品:淮安实联水上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