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造园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项目地点 广东佛山
建成时间 2024年11月
撰文 孙昱/造园建筑
灯塔与禅灯
西樵山,是山与海的交汇处,亦是南海的起源,是制高点。西樵山在南海是作为“灯塔”的地位而存在。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之楼观以标胜概”,楼阁亭塔是标记高度的胜景,也是点亮历史风景的灯眼。所以我们在这里做一座当代的灯塔,是对当地山海灯塔格局的空间物化。
佛山亦是一座与佛同名的城市,据闻唐代城内挖出三尊佛像,便就此改名。禅宗所言法如明灯,破除迷暗;讲究传衣钵,不着偶像;灯灯续照,薪火传递。以亭为灯,意味禅的思想长明世间,照耀六合。
灯塔与佛家明灯的意向压缩叠合出一个可以进入的“禅灯”,以西樵山为底景,点亮佛山的山海精神。
容膝斋·最小的中国园林
山海禅灯分为亭与基座两部分。
核心空间的六角灯亭,两平方米,仅容三人促膝而坐,可以认为是一个当代版的“草庐”或是“容膝斋”。 “仅容双膝”是中国士人对自我空间的理想尺度的形容,是以极小尺度对抗纪念碑式的大建筑,也是王澍所说的“小楼精神”。“容膝”显然是一个夸张化的表达,但它宣告着一种与世俗不容的精神与立场,故而容膝斋成为文人自我独立人格的空间化身。在六角灯亭中,艺术家孙玥的陶瓷艺术作品也为其注释—— 一个发光的核心,多窍的云石,亦隐喻着文人的“傲骨”。小亭也是最小的“微美术馆”,以一件艺术作品建构了一个场域。
阮籍曰:“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开轩”与“登高”,可以说是人与自然交互的最重要的两个动作——开轩是纳风雨入怀,登高则是主动将身体推入天地。山海禅灯就是围绕这两个动作构成的简单的小世界:身处小亭中,五面支摘窗皆可向上支起,形成类同宋画中建筑装折的灵动姿态;出亭登高观望,远处西樵山剪影肃穆。禅灯小楼并非隔绝外界天地的场所,而是一个强调自我世界与自我坐标的建筑,是一个能够接引自然万物的容器,山风雨月云雾便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新作原址重建于旧有廊亭,基座坡度与大小都原样取自原有屋面,算是对曾经存在事物的某种程度的延续。小楼可视为在曾经坍塌的或被拆解的屋面之上生长出的小世界,故而有着拔地而起、脱离地面的“独柱”姿态,是与过去的对话,也是废墟上的“重生”。
下半部的基座表意有二:一为坡顶的屋面——“屋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功能上,也可视为格局的转换层,是视野和想象越过世俗的日常跃迁到另一层级境界的标记物。可以说屋宇之下是世俗的日常,而屋宇之上则是属于《瑞鹤图》中仙鹤盘桓的天宫境界。故而小楼矗立于屋宇之上,即是被置于一个虚拟的高度。
其二为浪的隐喻。屋面以瓦片水纹铺设,如波如浪,偶有气泡翻飞,小楼屹立于风口浪尖,如同海之幢。山海同构为一物,成为托举小楼的环境,也是步入小楼的前序。
所以山海禅灯不仅是极小状态的建筑,更是极小的中国园林——有山、有水、也有亭。它以压缩叠合的方式构建出一个园林的残片,是对“小中见大”的当代语言的一种诠释。小与大无关乎真实的面积,而是观念上的尺度。维摩诘在一丈见方的狭小空间里,迎接文殊菩萨和佛祖的八万四千名弟子。“方丈”一词,强调了佛教事件的发生场所的尺度之小,之闭塞拥塞,却在另一维度上,翻转幻化出了大千世界,正所谓“芥子纳须弥”。禅灯之小仅可纳膝,而在大的层面却可以标记其在广阔历史空间中的坐标原点。
当代中国茶空间
山海禅灯亦是一次中国式茶空间仪轨的探索。空间的序列映射着身体的姿态,构成茶会雅集的四段式演绎:先是拾阶上“山”,而后在山腰围榻上等待雅集客人,随后步入灯亭围炉煎茶,茶宴结束后从茶亭中走出,在仅容一人的眺台上将思绪推向远山。在宋画中,楼阁意味着登高远眺,故而往往总是缩于一角,将视野留给无尽的云山。山海禅灯的眺台则是最小的“楼阁”,是楼阁图的残像,登高诗的余音。凭栏之时,已然成为了诗中人、画中人,坠入历史的交响之中。
千利休说日本的茶庭乃是“茶的参道”,因日本茶事如同一场主客共同参与的修行,每个动作不得逾矩半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茶是一个更轻松的事情,但不应仅仅止于味蕾。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中国的茶室”,一个以茶为核心的接引天地自然的园林剧场。传统中国文人的山野茶会,正是在自然中偶遇一片林泉而起兴的雅集。山水是生发雅集的动因,亦是其终曲。中国式的茶室,必然要回到自然,那是所有中国文化的源头。
通体铁艺的绿色是为追拟铜在自然中挥发氧化的铜绿之色,亦是石青之色、历时之色。山海禅灯如同经久伫立在天地间的长明灯,不知年份,已然苔痕阶绿。它肃穆地静默在那里,成为山之亭、海之幢。
完整项目信息
创作项目信息:
创作项目名:山海禅灯
主创建筑师:王欣、孙昱、谢庭苇
设计单位:造园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合作艺术家:孙玥
创作从属展览信息:
展览名:“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渔耕小舍——湖边的微美术馆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南海区西樵镇政府、九江镇政府
艺术节总策划:孙倩
顾问:北川富朗
渔耕粤韵版块策展人:王子耕
建造单位:魏源建造事务所
赞助商:
广州东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荣熙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日兴家具有限公司
摄影:造园建筑,朱雨蒙
设计时间:2024年8月
建成时间:2024年11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造园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新年礼物之选:汤姆·梅恩设计,《有方日历2025》现货开售
下一篇:二等奖方案|红树湾学校项目 / 对角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