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MLA+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方案状态 中标后续方案
建筑面积 25,524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MLA+亩加提供。
罗湖美术馆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核心位置,毗邻罗湖“金三角”,具有商贸文化交流门户的区位优势,作为罗湖早期建设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城市发展变迁后,迎来了升级改造。在这个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域,美术馆坐拥一片约7,700平方米的宝贵土地资源。如何在对场地干预最小化的同时,延续并放大其文化特质,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 方案视频 ©MLA+亩加、悉地国际
还社区一片公园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老城核心,高密度下地面公共开放公园弥足珍贵。时间的洗礼下,场地现状广场、树林、人群达到了自然相处的状态,接纳着来自社区的各类生活片段。无论是凉爽的早晨还是热烈的午间,茂密的树林与平坦的硬地给市民带来了舒适的活动空间,是罗湖居民日常休憩、纳凉玩耍的好去处。
我们珍视旧馆门前的广场与树林,决定保留,甚至放大这一份平接“地气”,将原本3210平方米的绿地扩大至4530平方米,将新建建筑架空在地面之上,不仅释放了完整的地面公共空间,还为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创造了一片遮阳避雨的檐下天地。在这片地面空间,让绿意无限蔓延,既与老馆和谐相连,又与城市景观无缝对接。
与其把资源投入在花哨的造型上,不如选择极致简洁的形式,节省造价的同时,将代表深圳新一代地标,优雅自信的态度展示。新体量整体架空,传承旧建筑的地面价值,将旧建筑和地面视作展品般,真空保留并放大。
给罗湖多样展厅
改造美术馆面临着原有面积约2.5倍的新增量,合理功能布局和优化使用流线成为项目的突破口。面对巨量的加建,我们希望减少地下开挖量,节省造价开支。
我们通过展馆功能的交通可达性、水敏性、私密性,重新归类分配功能,主展厅及工作室等集中在地上高层塔楼,地下三层部分布置部分中展厅及车库。
通过塔楼竖向交通和地下通廊,新旧展厅得以在不同标高维度串联。塔楼首层大厅接纳着来自地面公园的绿意渗透,迫于过往洪涝的压力,藏品库布置于地面之上,内退的界面创造面向庭院的檐廊,与塔楼大厅无缝衔接。好奇的市民,亦能透过玻璃观看藏品的工作场景。
与地面相连的下沉庭院一侧布置灵活的公共教育活动空间,利用新老展馆之间的公共廊道,清晰划分出展览与公共教育功能之间的管理边界,实现在展览非营业期间,公共教育区域的独立运营。独立出入口的下沉庭院也为地下空间带来采光。
地上塔楼部分,利用垂直优势,我们提供8米层高主展厅空间及16米层高侧展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展览形式。地下中展厅中部通高8米,四周设置4米层高环廊与旧馆展厅相连,实现新旧展厅的无缝衔接与视觉联动。
送深圳一枚画匣
罗湖美术馆作为艺术的收纳盒,它如同古代人存画的工具,一个有精美的锦缎装饰囊匣,又称锦匣、锦盒。它漂浮在春风路的尽头,昭示着艺术的据点。它在与旧馆对话的同时,也是一个与城市交互的立体艺术展览和社区橱窗。
塔楼北墙加厚,面向老馆拓展出6米空间,承载商业、艺术、教育等不同业态的可变空间构成了“画匣子”的艺术橱窗,并通过公共的竖向交通联系起来。内部的墙面由釉面彩砖叠合玻砖组合而成,将现实场景抽象艺术化形成直播生活,瞬息万变的live show,仿佛与老馆对话着新时代下的艺术新潮。
罗湖“画匣子”,既是开放式的艺术容器,也是与旧馆一次轻盈的对话。自然与艺术在场馆内外自由流动,清晨的美术馆依旧迎来每一位晨练的市民,夕阳的余晖闪耀在新馆的“画匣子”上。“你在楼上看画,看画的人在楼下看你。”馆内上下、公园内外,我们既是观赏者,也是画中人。罗湖美术馆的新生,既延续旧的公园,也创造新的记忆。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罗湖美术馆升级改造工程全过程设计
业主: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管理中心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项目类型:建筑设计
设计单位:MLA+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总用地面积:7,69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5,524平方米
方案状态:2023年,中标候选方案,评审第三名
版权声明:本文由MLA+亩加、悉地国际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MVRDV新作:苏富比拍卖行旗舰艺廊室内空间
下一篇:都市里的自然居所:乡野之家 / 上海一绗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