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施耐德舒马赫(天津)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宗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方案状态 中标
总计容建筑面积 132725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s+s提供。
深圳,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是中国经济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宝安区“工业上楼”作为宝安区的新型工业厂房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在面对有着中国经济特区前沿和窗口的深圳以及目前市场需求下,如何使这座建筑各功能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均好性,是在本项目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建筑不应该仅注重其外观形态,更应该注重其功能需求和使用效率,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设计,宝安此次“工业上楼”项目最终将呈现为一个功能完备、灵活智能、可持续发展且各功能均完善的工业园区。
宝安区西乡街道宝安客运中心城市更新单元“工业上楼”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地处国家高新区西乡铁仔山片区,定位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片区着力重塑制造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成为深圳“西协”战略的新兴产业集群节点。s+s联合体在本次国际招投标中脱颖而出,成为本项目中标单位并获得该项目设计权。
▲ 方案视频 ©s+s、深圳宗建建筑设计
项目总用地面积22,506.5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32,725平方米,场地与机场临空经济区紧密衔接,靠近地铁12号线宝安客运站出口处,可便捷联系宝安中心区和国家高新园铁仔山片区。
项目用地性质为普通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M1+M0),其中包含厂房、产业研发用房、产业配套用房及公共配套设施几大功能,同时以地标的形象作为昭示点,营造片区更新发展氛围,打造空间多元、体现现代的创新“工业上楼”园区。
作为新型产业用地项目,我们的设计抛去以往传统的设计思路,主要从技术方面入手,在开发强度极高的用地中,满足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一体化需求,并寻求各个功能效率和舒适性的最大化。
用地原则
项目原有的用地规划把厂房统一放置于东侧地块,设计团队在对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扩大地块使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腾挪东侧15,000平方米厂房至西侧地块,降低厂房层数,变为大小两个厂房1(东侧)及厂房2(西侧),以此平衡建筑大体量与狭小用地,同时赋予厂房2新的功能空间。这样的设计不仅让东侧厂房高度可降低5层,扩大厂房平面,也能在减少对北侧原有宿舍日照遮挡的同时,更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且与南侧移交地块形成更加友好的互动关系。
另一方面,我们遵循规范要求,将塔楼和宿舍统一放在南侧地块,塔楼和新腾挪的厂房2(丙类厂房)之间形成了一个20米的友好间距。这样不仅保证了厂房的双面采光,在功能模式上也可独立运营、灵活出租,同时塔楼的品质也不会受厂房影响。
产业布局
在规划出最佳用地形式的基础上,我们也同样注重其产业布局形态的清晰明了,能满足产业研发一体化需求。我们将产业布局分为3部分,包括其原有设计要求的“总部办公” “生产厂房”两部分,还包括我们拆分出来的新厂房,它将作为布局研发实验室及中试平台,推动产业创新。其中:
总部办公:以软件与信息服务和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引入具有产业主导力的龙头企业,为其打造具有地标性的办公总部,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
生产厂房:打造满足工业互联网、新能源产业等轻型生产要求的通用性厂房。
研发中试:布局研发实验室、中试平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串联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推动产业创新。
总部办公
设计上,我们采用无柱高效大平层的方式。根据团队内部在科研领域的经验,近年来,办公及科研领域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目前市场写字楼的空置率较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办公楼它应该有更高的灵活性。我们采用上下收分的造型方式,同时利用核心筒退筒,使高低区同时获得较高得房率。11—13米进深的无柱大平层的市场适配性更高,除了满足基本办公需求,还可适配研发、金融科技、大数据、普通实验室等产业的科研需求,使塔楼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厂房策略
标准柱网、方正布局、高效节能是设计团队在厂房设计上的主要特点。厂房采用9×10米标准柱网,核心筒靠边布置以获得完整的操作空间,小厂房进深3跨,大厂房4跨,均为标准进深。附属空间布置在短边或长边局部,保证使用空间方正好用及灵活划分,且厂房长边有大量界面能自然通风采光,保证厂房舒适性。这样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方正的平面可根据需要灵活划分,更方便适应不同类型企业需求。
厂房内步行体系由2层与7层的空中连廊以及7部竖向楼梯组合而成,摒弃传统厂房封闭的空间模式,将厂房交通空间外露与城市互动,赋予了新的工业感和严谨的秩序精神。
宿舍设计
在宿舍的设计上,我们尽可能地降低其高度,避免宿舍过高影响东侧地块的价值。因此,我们使宿舍与塔楼呈嵌入关系,把其中一部分宿舍楼从塔楼独立出来,放在塔楼的下方,这样可以扩大宿舍的标准层面积,流线独立、空间高效,在满足采光通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与厂房和写字楼的对视问题。
宿舍共四层,围绕内庭院与沿街展开,为不同居住单元提供良好的采光与景观视野。对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我们提供了相互独立的两组使用流线,结合居住单元的朝向与布局,提供互不干扰的两种类型宿舍。
德国政府对“工业4.0”背景下新型厂房提出刚性要求,工业发展时代下的新型工业建筑应更注重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节能降本,促进创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在厂房立面的设计中采用窗墙体系,并在幕墙上安装反光板,使得更多的自然光能通过反光板折射进入到厂房大进深的室内,以德国“工业4.0”新型厂房的节能标准,运用生态科技技术,最大限度地控制造价成本,降低能源需求并提高工厂的舒适性。
立面设计成水平线条,保证除外挂的核心筒外,其它立面均开敞、通风且采光良好。同时,开敞立面结合阳台预留绿植种植槽,可实现生态化立面,改善微气候。
33米高的连廊极具标志性和工业气质,通过金属铝板、楼梯、采光窗等虚实变化,使得立面兼顾视野与采光的要求。功能上连通大小厂房,作为人行的主要动线,将主要交通空间外露与城市互动,彩色楼梯动感十足,赋予建筑工业感。
厂房除了在幕墙方面做了节能效果,屋顶花园我们也尽可能地进行节能及生态化建设,在设计上结合绿化、运动功能铺设太阳能板等设备,来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裙房与宿舍的立面设计结合不同功能的空间尺度与使用需求,采用折线形立面,同时采用可见光反射比小于0.16的玻璃形式,减少在街道尺度的光污染。
随着工业技术革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成为新的发展主体,也宣布了“云”时代的来临。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的“工业上楼”产品,是云时代的生产载体。而研发办公主塔,呈现出相互倚靠、向上收分的姿态,刚劲有力,以擎天之势,冲破云霄,正体现了工业建筑的独特气质,起到区域引航作用。“擎云之塔+工匠之光”的概念也由此产生。
擎云之塔
本项目用地紧凑,功能流线非常复杂,在实现平面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力图打造具有地标性的建筑塔楼。因此,我们将建筑分成东西两个体量进行错动,造型独特,与深圳其他地标建筑有明显差异性,形成雕塑感、力量感极强的地标区域。这样的设计使形体更加挺拔,增加景观视野与城市地标辨识度。
工匠之光
我们在塔顶设计了三层高的空中大堂及户外花园,作为区域的制高点,将成为工业企业产品及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寓意“工匠之光”在宝安绽放,独具匠心。
同时,塔楼采用竖向线条,银色铝板构件设置隐藏式开启扇,保证自然通风的同时,提升室内的舒适性。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宝安区西乡街道宝安客运中心城市更新单元“工业上楼”
项目类型:城市更新、工业上楼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项目业主:深圳市宝投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施耐德舒马赫(天津)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宗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Michael Schumacher、王楠(s+s)
设计负责人:陈志聪、孙頔(s+s)
技术负责人:林文、白桂英(宗建)
设计团队(s+s):李猛、罗景文、陈昕玮、杨祎晖、丁思杰
商务团队:易宁伶、张秀媛、刘雪冰
总用地面积:22506.5平方米
总计容建筑面积:132725平方米
建筑高度:187.5米
设计时间:2024年
方案状态:中标
版权声明:本文由施耐德舒马赫(天津)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家琨建筑在建新作:杭钢遗址公园
下一篇:福斯特事务所新作:厦门航空总部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