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PILLS
项目位置 北京市朝阳区751D·Park
项目顾问 张亚东
项目状态 概念提案
古代音乐、戏剧和公共演讲的建筑环境是极佳的声学空间设计范例。古罗马剧场的空间设计为观众呈现出非同凡响的听闻效果;耳语廊里的一个低语声在相隔30公尺之远的另一端也能被清楚听见。
声音和空间原本紧密相连的联系在现代生活和文化中出现了割裂。一方面,声音逐渐演变为人们熟知的信号形式,更多地承载了信息,而不仅仅是作为听觉的感受。另一方面,对声音的人为干预和控制已经非常成熟。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灵活调整声音的组成和配比。引入不混响原则后,建筑空间的声学环境也更加趋于标准化,逐渐失去了每种空间形态独有的声景。
在2020年,PILLS工作室受北京751园区的委托,与音乐人张亚东合作为该园区创作一组声音艺术装置。751厂是上个世纪北京最重要的能源供给场所之一。随着科技发展与产能升级,场地的煤炭生产历史已成为过去。我们选择在工业遗存景观中植入新时代的发声器,为场地带来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弥合空间和声音的联系,使工业结构空间释放丰富的声场,创造融入当下的独特场景与体验。
我们重新追溯了声学与空间的历史,整理出与其发展与运用密不可分的四种不同的声音原理——传声、回声、可视化和环境发声。基于这四种特性,我们结合751动力广场裂解炉、管道、储气罐等隐藏在公共空间角落的结构创作了四个声景装置——“蜻蜓”“狐狸”“兔子”“刺猬”。
整体方案充分利用园区既有的空中廊道,在视觉和空间上形成串联,以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这些被掏去功能内核的工业遗产。通过这些声音装置,观众得以深度地参与和感知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历史空间,从中收获新的理解和意义。
早在17世纪,朱塞佩·比安卡尼(Giuseppe Biancani)就绘制了声线的反射图。德国科学家阿塔纳修斯·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在《音乐百科全书》(Musurgia Universalis ,1650)特别探讨了声音和音乐的数学特性。两位科学家发现了传声与光线反射类似,都在空间中线性传播。
基歇尔利用声音线性传播的特性创作了一系列空间。其中,《会说话的雕像》(The Talking Statue)通过建筑墙壁中隐藏的螺旋状共鸣管连接了开放的公共空间和雕像嘴部。当不断变窄的内部使风速增加时,螺旋共鸣管捕捉到公共空间里的声响,抛光的表面反射了声波,从而在室内的雕像口中产生了说话的效果。在相似的原理下,他在迪奥尼修斯之耳的设计中构思了声学窥听通道,用以监控监狱里的阴谋犯。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可在发明锡罐电话时,通过绷紧的膨胀线传输声音,创造了纯粹的两点一线式机械声学装置。这种机械装置借助线条或者管道传导声音,使人们得以控制声音沿着特定路径传播,并使特定的个体能够收听。这成为电磁电话的前身,也使人际交流具有实时性和直观性。
“蜻蜓”位于 751 动力广场裂解炉的瞭望平台。飘浮的气囊形成一朵云,被细密的线缠绕着。看似随意地垂下的线团中,有些作为结构起支撑固定作用,有些则利用了传声筒的原理,通过连接“话筒”和“听筒”来传递声音。
锡罐电话这样私密一对一的传声方式,被挪用到开阔的公共平台,并通过混乱的线团打乱话筒与听筒之间的对应关系,让人们迷失在声音交织的场域中,难以轻易辨明声音的源头和去向。参观者们之间发生随机的互动、意外的相遇。裂解炉的平台不再仅仅是眺望的登高处,而是一个重新感知和体验周遭环境的实验场。
基歇尔在研究声音的传播特性时发现,天花板采用椭圆形状能够比其他任何形状更好地增强和放大声音。在椭圆中,从一个焦点发出的每条直线都指向另一个焦点,而且房间表面的反射性越高,声音在焦点的集中度和清晰度就越大。
在图中,一个人站在圆周CEFG内用正常音量说话,而站在最远处F或G位置的人仍然能够清晰地听到。同时,比安卡尼的声音反射图也通过遵循统一原则的线条揭示了声音在空间中的规律运动。由此得出结论,采用椭圆和抛物线形状可以更有效地将声音射线聚焦在特定的点上。
自十八世纪开始,剧院设计逐渐抛弃了最初钟形平面的形式,而转向提倡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设计师们通过在图纸上运用几何线条来呈现声音传播,以达到更自然的表演效果。这种理性和数学性的表达清晰地展示了空间几何对回声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巴洛克时期,回声文学性的含义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延展。深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当时的文学家和学者们认为回声是一种诗意的装置,当声音离开声源并被反射回来之时,新旧声波互相叠加、混淆,语言的稳定性因此被动摇,令人浮想联翩。
回声可以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可以是超脱物质世界的呼唤,也可以是故事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外化投射。瓦尔特·本雅明认为“它(回声)是早期现代文化中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探索书面语言中表面上稳定、固定的意义与口语和声音反射的‘感性’世界之间流动性的一种方式”。
“狐狸”伪装成裂解炉管道的一部分,借用回声与几何的紧密联系,呈现一个由圆柱体削切而成的冥想空间,让人们可以走进并聆听回声。
与镲、锣、木鱼、颂钵等类似,回声的诗意往往源自于一个纯粹的声音频率,它能够形成比旋律更具有空间性的声场。装置本身也是一部巨大的乐器,向天空打开的顶部每12小时旋转一周,不仅引入光影,同时也带动发声。
在此基础上,参观者亦是协奏者,敲击管壁和踏入装置内部都会释放出新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装置内音频回荡,光影回转,人们在这里可以演奏、倾听或冥想。工业遗存不再只是被观察的物质景象,更是一个活跃的、可参与的故事现场,与观众的内在世界交叉共振,是工业历史与个体感性的交互流动。
虽然声音普遍与听觉相关,但声音也能通过视觉得到丰富的表达。声音的视觉化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科学家恩斯特·克拉尼(Ernst Chladni)的《声音理论的发现》(Entdeckungen über die Theorie des Klanges, 1787)。书中用166张图示记录了克拉尼发现的声音图像。该实验用小提琴弓在一块附着了面粉或沙子的板边摩擦,音调的变化引起共振,面粉和沙子振动形成不同的图案。克拉尼的学生韦伯兄弟(The Weber brothers)在1825年绘制了更为复杂的声波涟漪图。在这两组图示中,声音图像的共性是一个均质平面被声波有规律地打乱、扭曲,形成系统性的图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弗朗茨·马克斯·奥斯瓦尔德(Franz Max Osswald)利用暗影照相(Shadowgraphy)和纹影(Schlieren)技术捕捉到了空气中的声波引起的不均匀阴影。他通过这些新的视觉形式将声波在一系列不同电影院墙壁形状中的图像呈现并记录了下来。
伊安尼斯·谢纳基斯构思的1958年世界博览会飞利普馆和1978年Le Diatope,都在三维空间将一个均质表面根据声音路径进行变形、扭曲和拉伸。其中飞利浦馆的造型来自于谢纳基斯为音乐插曲绘制的“声音路径”图。图中展示了场地中的声音如何从一个扬声器循环到另一个扬声器,并以复杂的模式在空间中放大。而Le Diatope也通过对草图中7条轨道上11个扬声器的声音运动路线三维化,将原本由耳朵感知的声音转译为了立体的空间。
“兔子”的梭体外表面与生锈的工业管道材质相似,在外观上仿佛来自同一个时代。然而,内表面呈现出一幅立体的声音图像:由网格状的镜面棱块构成的异形万花筒,将周遭的景观反射成无数个碎片;每个棱块都有独立的旋转轴,并且在底部配有相应的金属敲击板。与镲的发声原理一致,当观众触碰或按压装置内壁时,棱块失去平衡和稳定,沿着各自的对角线旋转,撞击底部的金属板发出声响。伴随着敲击声,网格面被打乱,万花筒内的镜像随之而扭曲和变形,碎片化的图像转译了参观者创造的节拍。
装置占据751动力广场草坪的东北角,为开阔的空间创造视线焦点。组成装置的三个梭体互成60度螺旋向上、紧密相扣,同时瞭望天空、裂解炉和火车头广场,在视线上连接声音系列的其它三个作品。
回到声音的本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而产生的,环境中较有代表性的振动因素包括水和风(空气)。水可以与不同材质的容器产生多种音色组合,乔治·布莱希特(George Brecht)通过滴管实验展示了水与声音的独特关系,并呈现了一场特别的音乐表演。通过在水下设置软管,麦克斯·纽豪斯(Max Neuhaus)利用水压创造出了只有在水下才能听到的声音场域。
由自然风拨动丝弦而发声的风奏琴(Aeolian Wind Harp)是风发声的典型案例。这种乐器通常由共鸣箱和丝弦组成,设置在风口。通过利用流体动力学中旋涡模式导致的流体不稳定流动,气流可以在弦和箱体之间共振发声。许多艺术家(如道格拉斯·霍利斯Douglas Hollis、约翰·格齐尼奇John Grzinich等)运用风奏琴的原理,创作了回归自然景观、谛听风雨的大地艺术,让风和气流成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美学体验。
受环境发声和烟雾模拟的启发,“刺猬”将751园区北侧的储气罐重新设想为一个大型工业声音装置。装置利用7000罐现有的结构,在底部用机械穹顶围合出一个可开启的封闭空间,在顶部安装风力带动的发声杆。
当机械穹顶开启时,内部气体受到压力, 室内空气产生旋转气流并向外弹出,形成烟圈,烟圈飞出的同时,带动空气震动,触发悬挂在结构网架上的发声杆。这样的景象既是一场当代艺术表演,也是一个地标性城市景观。
穹顶下的空间是一个消声室,与贝尔声学实验室和约翰·凯奇(John Cage)《消音室里的4分33秒》的环境类似。吸声材料围合出独特而内向的声学环境,让现场的声音成为焦点。空间可以容纳展览、汇报、开幕、演讲、声音实验表演等多样的活动。
通过一系列声音装置,工业空间被激活,成为一个动态的、可交互的声场,为人们创造了听觉、视觉和触觉的综合体验,代表着生产工具向媒介的演变。工业园区从生产物品的地方变身为产生故事、承载意义的场所,作为城市中独特的空间形态和集体记忆的活化石,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公共职能。随着不同的潮流不断涌入并逐渐褪去,这些金属结构沧桑的外表在风中依旧,回响阵阵。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建筑及装置概念设计
项目位置:北京市朝阳区751D·Park
委托人:北京市朝阳区751D·Park
项目顾问:张亚东
主持建筑师:王子耕
设计团队:汪曼颖,陈滢潇,沐璨琦,李申,谢欣怡,林曜,黄洺媛,张耀文,张少敏,牛冰洁,刘正华,王康,苏子悦,宋蕾,林林,潘婧娴
研究指导:翁佳
研究团队:陈滢潇,沐璨琦,赵怡然,张中菁
版权声明:本文由PILLS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破除边界:衢州礼贤未来社区商品房 / gad杰地设计
下一篇:分享知识的车间综合体,邦维生产研发楼 / KAI建筑工作室